2020年美术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3套)
- 格式:pdf
- 大小:402.83 KB
- 文档页数:41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50题)1、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取集中授课,或分组讨论、集中讨论等不同组织形式进行”,这属于美术教学的哪种组织形式()A.室内授课B.室外授课C.多媒体授课D.参观活动【答案】 A2、教学实施过程中,美术学习任务应该()。
A.提倡多练习、多画B.不用布置作业C.难易适度、分量适当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 C3、美术以()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A.审美形象B.视觉感受C.审美客体D.视觉形象【答案】 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
A.备课B.设计教学环节C.分析教材D.确立教学目标【答案】 A5、某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说:“你真棒,画画得漂亮极了!老师惊奇地发现你有进步了!如果色彩再丰富均匀一些,画面将会更棒。
”这体现出美术教师评价()功能。
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D.调控功能【答案】 C6、 19世纪擅长表现农民题材和关怀农民生活的画家是()。
A.贝尼尼B.彼得?勃鲁盖尔C.米勒D.维米尔【答案】 C7、()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
A.设计·工艺B.绘画·雕塑C.书法·篆刻D.美术鉴赏【答案】 D8、马踏飞燕为()时期的雕塑作品。
A.东汉B.西汉C.南北朝D.清朝【答案】 A9、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一接受模式和()。
A.发现一解决模式B.问题一探讨模式C.问题一发现模式D.发现一探讨模式【答案】 C10、在美术课堂作业辅导中,不适合的做法是()。
A.任由学生作业B.指出作业问题C.启发学生思考D.示范技法要点【答案】 A11、表面浅棕色或黑褐色,断面呈片状纤维性,气微香的药材是A.葛根B.柴胡C.赤芍D.南沙参E.北沙参【答案】 B1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程教案表述不恰当的是()。
A.美术教案是实施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案B.美术技法类课程可以没有教案C.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使用教学简案D.美术教案可以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答案】 B2、教学实施过程中,美术学习任务应该()。
A.提倡多练习、多画B.不用布置作业C.难易适度、分量适当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 C3、素描作品《血衣》的作者是()。
A.罗工柳B.董希文C.王式廓D.徐悲鸿【答案】 C4、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A.倍散B.散剂C.颗粒剂D.低共熔E.膏剂【答案】 D5、()不属于创作中灵感的特征。
A.突发性B.永久性C.突破性D.亢奋性【答案】 B6、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在他看来,北宗以()为代表;而南宗则以王维的水墨山水作为典范。
A.李思训父子的着色山水B.李成的雪景山水C.郭熙的云石山水D.米芾的米点山水【答案】 A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A.造型表现B.美术鉴赏C.美术创作D.工艺制作【答案】 B8、依据《标准》,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理念是()。
A.艺术观念与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B.绘画基础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和运用C.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的学习和运用D.艺术思维和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答案】 A9、雕塑《巴尔扎克》是()的作品。
A.罗丹B.吕德C.亨利·摩尔D.布朗库西【答案】 A10、美术鉴赏模块的重点应该放在()的培养上。
A.鉴赏能力和方法B.审美眼光C.美术基础知识D.理论支持【答案】 A11、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领域是()。
A.“综合·探索”B.“造型·表现”C.“设计·应用”D.“欣赏·评述”【答案】 A12、下列选项中,包含了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答案】 B2. 教师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属于()。
A.学情分析B.教材分析C.教法分析D.教学评价【答案】 B3. 我国古代画家作山水画,有“咫尺有千里之趣”是指()。
A.曹不兴B.顾恺之C.展子虔D.黄公望【答案】 C4. 美术教师设计课堂导人要注意()。
A.针对性和趣味性B.丰富性和广泛性C.新颖性和社会性D.启发性和科学性【答案】 A5. ()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A.油画B.中国画C.水彩画D.水墨画【答案】 C6. 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A.云南省B.河南省C.甘肃省D.山西省【答案】 C7. 新学期伊始,刘老师开设了色彩写生课程,第一节的《色彩静物画》课,刘老师选用了演示法教学。
下列教学方法中不属于演示法的是()。
A.教师现场展示作品带领学生进行分析B.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创作C.教师给学生展示创作方法,学生观察D.教师现场进行作品创作,学生感受作品魅力【答案】 B8. 下列不属于民间剪纸常见的装饰纹样的是()。
A.锯齿纹B.夔龙纹C.月牙纹D.柳叶纹【答案】 B9. ()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A.梁楷B.武宗元C.李公麟D.李嵩【答案】 A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欣赏的特点的是()A.多层性B.统一性C.直观性D.差异性【答案】 B11. 下列建筑与设计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流水别墅赖特B.悉尼海上歌剧院格罗佩斯C.香山饭店贝聿铭D.朗香教堂柯布西耶【答案】 B12. 德拉克洛瓦是()绘画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B.印象主义C.浪漫主义D.抽象主义【答案】 C13. 郝老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独立地鉴赏美术作品,受用终身,下列选项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恰当的是()。
2020年吉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模拟卷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2.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谈话法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4.一张新产品设计图纸,专业的人员可以知觉到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并能理解整张图的内容和意义。
而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就做不到了。
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5.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7.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都是明显的违犯师德的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爱国守法”8.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这样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乱扔纸屑杂物的现象仍随处可见。
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的失败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为人师表9.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A.“壬寅学制”的颁布B.京师大学堂的建立C.义务教育的普及D.废科举,兴学堂10.对于在国家教师考试中舞弊的行为,以下处理不恰当的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A.波普艺术B.立体主义C.超现实主义D.未来主义【答案】 A2. 秦老师在上《浮雕制作》一课时,指导学生在木板上用橡皮泥造型,并刷上金漆,制作成浮雕作品。
这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学评价【答案】 B3. 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一接受模式和()。
A.发现一解决模式B.问题一探讨模式C.问题一发现模式D.发现一探讨模式【答案】 C4. 结构素描的特征是以()为主要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A.块面B.透视C.线条D.明暗【答案】 C5. 《阿克罗勃特之舞》是( )的作品。
A.柯罗B.米罗C.克利D.达利【答案】 B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特点的选项是()。
A.实践性B.人文性C.视觉性D.审美性【答案】 D7. 下列关于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流行壁画B.存在着明显的细密画和镶嵌彩色玻璃的痕迹C.盛行的是祭坛画D.不受古代希腊的影响,有着较深远的哥特式美术传统,中世纪还没有完全褪去【答案】 A8. 属于波普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毕加索B.德库宁C.安迪.沃霍尔D.蒙德里安【答案】 C9.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壁画和()。
A.油匦B.镶嵌画C.铜版画D.水彩画【答案】 B10. 19世纪英国蜮家()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有《斯特拉福特磨坊》《德汉山谷:黎明》和《干草车》等。
A.康斯太勃尔B.威尔逊C.格尔丁D.特纳【答案】 A11. 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的是()。
A.顾恺之《论画》B.谢赫《古画品录》C.朱景玄《唐朝名画录》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答案】 D12. 构成美术教学的四大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技术B.教师、学生、目标、反馈与评价C.家长、学生、课程、设备与手段D.教师、学生、教材、模式与方法【答案】 A13. 冯老师任教的学校没有陶艺设施,于是他发明了一种“纸陶艺”,即用废纸搓成条,盘筑成各种形状的“陶艺”作品,深受学生欢迎。
2020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10.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2.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3.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6.连续纹样: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左右连续获重复而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一般可以分为平接粘合、立式插接结合、带式插接结合、旋式结合、压插结合。
17.二方连续纹样: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左右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
18.美术字的书写规律:方正、匀称、穿插争让、顶格缩格出格、密收19.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分离、接触、复叠、透叠、差叠、套叠联合、减缺20.分解构成的方法:对成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分离式左右置换式同向式相接式口字式万字式十字式嵌入式21.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他所塑造的形象据23.农民画:秉承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植根于劳动人民之间,以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名24.笔触:是画者在在现货表现自然和生活时由于长期漆树实践形成了有独特个性的情绪印记的各种笔痕。
2020年吉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2.【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可首先排除AD项。
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
实验法和演示法的施动者分别是学生和教师,题干中是教师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可知这种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说明的组织加工过程。
(往往受知觉者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言语指导,实践活动有关。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的人,知觉同一个对象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知觉结果也就不同。
题干中强调了专业人员与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对图纸认知的差异性,所以选择C。
5.【答案】B。
解析:白天记忆收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双重抑制的干扰;而早上和晚上分别受到后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单一抑制的干扰;因此,白天记忆效果不如早晚,故选B。
6.【答案】B。
解析: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7.【答案】A。
8.【答案】D。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发挥好的表率作用。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1.【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12.【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对应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2 分,共52 分)1.()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被誉为是作品的“灵魂”“统帅”。
A.主题B.题材C.内容D.形式2.梅花道人指的是元四家中的()。
A.倪瓒B.吴镇C.王蒙D.赵孟頫3.如图1 所示,该美术作品(局部)的作者是()。
A.刘海粟B.徐悲鸿C.郑板桥D.郎世宁4.如图2 该作品的书体是()。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5.如图3下列作品是()为了纪念霍去病大破匈奴的丰功伟绩修造的雕塑之一。
A.秦始皇B.霍去病C.汉武帝D.汉世祖6.下列选项中,()属于象征主义。
A.马约尔B.罗丹C.吕德D.卡波尔7.如图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莫奈的是()。
8.下列人物中,()属于大地艺术家。
A.克洛斯B.史密斯C.波伊斯D.瓦萨雷利9.卢浮宫内玻璃金字塔是()的作品。
A.赖特B.皮亚诺C.贝聿铭D.凡德罗10.中国画中的()指的是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画面气势奔放。
A.泼墨法B.泼墨法C.积墨法D.勾线法11.观察人体时,一般以人的头高为测定单位,人体的上肢为()头高。
A.3B.4C.5D.712.书籍设计的装帧形式不包括()。
A.添加型B.直表型C.构成型D.表格型13.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
A.艺术设计B.自然科学C.日常生活D.其他学科14.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指出,()系列是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视觉艺术形式。
A.美术鉴赏B.现代媒体艺术C.设计·工艺D.绘画·雕塑15.为充分利用各种美术教育资源,美术馆、图书馆、公告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都属于()。
A.校外课程资源B.校内课程资源C.信息化课程资源D.民间美术课程资源16.王老师在上《民间彩塑》这堂课时,让学生课下到当地的一些民间美术展馆进行参观,用到的教学方法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最符合“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要求?A.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绘画技法B. 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并背诵美术史知识C.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内涵D.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创新性的绘画作品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的理解。
审美感知是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具有的知觉、感受、体验和领悟能力。
A选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绘画技法”更多地体现了技能层面的要求,而非审美感知。
B选项“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并背诵美术史知识”虽然涉及美术知识,但侧重于记忆而非审美感知。
C选项“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内涵”直接对应了审美感知的要求,即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感知和理解其形式美和深层内涵。
D选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创新性的绘画作品”虽然体现了创新和实践能力,但并不直接等同于审美感知。
因此,C选项最符合“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要求。
2、在讲授高中美术课程中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其艺术特色?A. 教师直接讲述雕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B.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雕塑的纪录片C. 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相关雕塑作品并进行现场讲解D. 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并分组汇报关于某一时期雕塑的研究成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美术艺术特色方面的有效性。
A选项“教师直接讲述雕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虽然能传递知识,但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可能难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和兴趣。
B选项“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雕塑的纪录片”能提供一定的视觉资料,但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缺乏亲身体验。
C选项“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相关雕塑作品并进行现场讲解”结合了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能使学生近距离观察雕塑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其艺术特色。
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三[单选题]1.李老师上课时,在(江南博哥)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行了分析、比较,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A.分析法B.总结法C.板块并列法D.循序渐进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学实施有两种方法:循序渐进法和板块并列法。
板块并列法就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并列部分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几个部分各自相对独立,没有上下关系、前后关系和主次关系,是一种并列关系。
故答案选C。
[单选题]2.某教师将《中国山水画》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认知与体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学生需要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学生能用毛笔等工具表现墨色的层次”是对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要求,属于“知识与技能”维度。
[单选题]3.保持和体现色彩的透明效果是()调色的核心问题。
A.水彩画B.水粉画C.国画D.油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其调色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和体现色彩的透明效果。
[单选题]4.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有哪些()A.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B.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C.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D.预习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选项中的内容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以理解掌握知识为目的,现在注重的是运用知识形成能力,要有相关的检查和评价。
[单选题]5.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因为作业要求太高而为难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降低作业要求B.取消作业C.重新布置作业D.探明原因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布置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0年美术教师资格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1.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
A.风俗画
B.历史故事画
C.山水画
D.人物画
2.明代擅长“易圆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
A.崔子忠
B.陈洪绶
C.丁云鹤
D.吴彬
3.我国距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 )。
A.是距今28940年前的石墨穿孔饰品
B.是北京山顶洞人创造的
C.属于马家窑文化时期
D.是商代的青铜器
4.《写生珍禽图》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画家( )。
A.黄公望
B.黄荃
C.王冕
D.赵佶
5.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该作品的作者是:A. 李唐B. 张择端C. 王希孟D. 顾闳中答案:B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属于国宝级文物,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选项A李唐的代表作是《采薇图》,选项C王希孟的代表作是《千里江山图》,选项D顾闳中的代表作是《韩熙载夜宴图》,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A. 大量背诵美术理论知识B. 反复练习绘画技巧C. 欣赏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D. 学习美术史的发展脉络答案:C解析:审美感知能力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体验能力,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接触、欣赏并深入分析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美,并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选项A虽然能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但不一定能直接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选项B虽然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但与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关系不大;选项D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过程,但也不是最直接的提升审美感知能力的方法。
3、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空间、纹理”等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美术教育的哪个基本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审美性原则答案:D解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空间、纹理”等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这种方法主要体现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性原则。
2020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限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蓝色)答题。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_____兴起,、__ __、__ __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
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卷等。
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____式的__________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_____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_______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偏爱幻想的__________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B.学习方法大于学习方式C.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化D.学习方法较之于学习方式更为上层【答案】 A2. 下列教学内容,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A.创作美术作品B.讨论美术问题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D.识记美术术语【答案】 D3. 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绘画?雕塑”系列“学习活动建议”的是A.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B.使用多种毛笔进行创作,体验线条的表现性C.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学习D.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答案】 A4.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性质的是()。
A.视觉性B.人文性C.愉悦性D.多样性【答案】 D5. 安格尔是()画派代表人物。
A.浪漫主义B.新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答案】 B6. 下列选项中,属于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是()。
A.基于问题式学习B.接受式学习C.程序性学习D.结果导向式学习【答案】 A7. 油画作品《倒牛奶的女仆》的作者是()。
A.库尔贝B.维米尔C.籍里柯D.哈尔斯【答案】 B8.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那么,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以上都不是【答案】 C9. 下列属于张旭狂草作品的是()。
A.《兰亭序》B.《祭侄文稿》C.《古诗四帖》D.《鸭头丸帖》【答案】 C10. 硼酸作为眼用制剂中的A.渗透压调节剂B.增溶剂C.抑菌剂D.助悬剂E.黏度调节剂【答案】 A11. ()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
A.野兽主义B.未来主义C.超现实主义D.立体主义【答案】 C12. 下列线项中,适合作为统整《中国山水画创作》单元内容的“大观念”是()A.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B.中国山水画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C.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画面美感D.中国山水画展示了艺术家的技巧【答案】 A13. 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材指()。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下列选项中,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淮(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不属于学科核心素养育人价值的是()A.正确价值观念B.必备品格C.关键知识D.关键能力【答案】 C2、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画坛上霸主地位的是(),此画派因地域而得名。
这一画派由画家沈周首先开创,他们师法元人,远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A.江夏派B.院体派C.皖派D.吴派【答案】 D3、美术教材的编写要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
A.实效性B.开放性C.美观性D.发展性【答案】 B4、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有()。
A.西涅克B.达?芬奇C.鲁本斯D.高更【答案】 D5、“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说的。
A.谢赫B.曹不兴C.顾恺之D.张僧繇【答案】 C6、下列不属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的是()A.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特点B.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水平C.根据学校的特点D.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答案】 C7、在《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一课中,“了解人体比例和动态线并掌握表现方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体验与创造”【答案】 A8、吴老师在上《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时,“通过解读凡· 高的《向日葵》认识线条和色彩所表现出的节奏与韵律”教学环节体现的目标维度是()。
A.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体验与创造D.过程与方法【答案】 A9、韩老师引导学生赏析凡.高的作品《星月夜》后,安排拓展学习活动。
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A.评述作品写实技巧B.个性化临摹C.校园风景写生D.写鉴赏报告【答案】 A10、下列选项中,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对学分修习要求的是()。
A.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18学时。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通过质疑B.发现问题C.调查研究D.合作探究【答案】 D2、马钱子应采用A.米炒B.土炒C.砂炒D.蛤粉炒E.滑石粉炒【答案】 C3、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A.诊断鉴定功能B.导向规范功能C.激励促进功能D.反馈功能【答案】 C4、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的前置条件是( ) 。
A.合理进行美术分组B.进行美术“双基”教学C.创设问题情境D.提供教学资源【答案】 C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育一般目的的是()。
A.智育目的B.体育目的C.美育目的D.德育目的【答案】 B6、陈老师上高二《校园记事》摄像课时,让学生用摄像机根据主题搜集材料,该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
A.剧本编写B.拍摄技术C.配音配字幕D.后期处理【答案】 A7、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的是A.醋大黄B.清宁片C.酒大黄D.大黄炭E.熟大黄【答案】 B8、针对美术教学活动中个别学生的“抵触”行为,不合适的做法是()A.通过交流,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B.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抵触的原因C.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暂时搁置,安排班干部课后处理【答案】 D9、下列选项中,代表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的是( )。
A.杨柳青年画B.桃花坞年画C.朱仙镇年画D.杨家埠年画【答案】 D10、关于美术教学设计的标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教学目标多元化B.教学流程清晰C.教学步骤合理D.教学内容丰富【答案】 C11、以下哪种情况不适于分组合作练习的学习活动?()A.练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努力很难在特定时间内完成B.课堂作业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C.需要交流与讨论.相互激励与启发的学习活动D.学生水平较高【答案】 D12、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创的“米氏云山”又称作()。
2020年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1.下列所给作品,属于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秋风纨扇图》
C.《捣练图》
D.《游春图》
2.A【解析】《秋风纨扇图》是明代唐伯虎的代表作品,《捣练图》是唐代张萱的作品,《游春图》是隋代展子虔的作品。
顾恺之的代表性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3.以画墨竹闻名的北宋名家是()
A.米友仁
B.王希孟
C.文同
D.苏轼
4.C【解析】米友仁、王希孟以山水画擅长,苏轼是著名的文人山水画家,文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竹名家。
5.下图的题材属于()
A.风俗画
B.历史故事画
C.山水画
D.人物画
6.A【解析】此图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张择端所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