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7.76 MB
- 文档页数:18
“土壤里的微生物”1.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
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所以只能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细菌。
青霉和匍枝根霉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培养和观察到的霉菌,所以安排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辨别。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青霉和匍枝根霉)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细菌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4)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2.2 能力目标(1)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
(2)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青霉、匍枝根霉结构特征。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学会“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进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小组合作的观念,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3.课前准备教师:购买桔子、馒头,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培养青霉和匍枝根霉。
课前一周学生将一只柑橘、一小块馒头分别喷洒一些水,放进两个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在阴暗、潮湿、25~30℃的环境中。
4.教学过程4.1游戏导入,激发学习热情人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与情感相联系的,当代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为有效的机能作用和创造力提供了背景性动机”。
课一开始,我利用猜谜语游戏活动引入,学生感到新奇,一下子把注意力转向了课堂,为一堂课的成功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请一位同学朗诵:是你,让树木发芽,花儿开花;是你,让空气变得更清新明净;是你,让大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七年级土壤里的生物知识点土壤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其中含有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
土壤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线虫、节肢动物等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于土壤里生物的知识点。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组成土壤的基本元素之一。
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和真菌。
细菌可以帮助分解腐烂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
然而,如果细菌数量过多,则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
真菌则经常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除此之外,土壤中还会有其他微生物如放线菌、芽孢杆菌等。
二、土壤中的动物土壤中还有一些小型动物,如微线虫、单细胞动物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蠕虫。
这些动物可以帮助分解和混合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有些昆虫类动物如蚯蚓还可以将土壤从地下带到地面上,帮助深层土壤与表层土壤交换营养物质。
三、土壤中的植物土壤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可以帮助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草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可以吸收和存储水分和养分,避免水土流失和滋生土壤病虫害。
四、土壤中的营养循环在土壤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营养氮素循环,这些循环是土壤中生物群体和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
有机质通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提供丰富的养分。
植物的残余物质通过腐烂和分解形成有机物质,滋养着下一代植物长成。
总之,土壤中的生物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土壤里的各种生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和营养循环,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因此,保护土地和土壤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