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4.58 KB
- 文档页数:8
2019届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一)寻找文章论点解题思路: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
观点一般出现在:(1)标题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2)开头部分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事例引出;诗歌引出;现象引出)(3)结尾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找论点还要注意五个分析: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第四,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二)提取文章论点解题思路:这类文章,论点并不明显,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归纳论点有三个步骤: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几个自然段的关系比较紧密,构成一个共同的层次,会有一个层意,然后把层意提取出来,归纳一下,就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归纳论点要注意,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019年中考语文备考指导:议论文阅读攻略生在中考复习中需要根据重要知识点来进行复习,为了方便大家可以更好地对语文学科进行复习备考,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3.把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4.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议论文阅读。
二、复习思路和内容1.交待考试要求并作简要说明。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2)议论文三要素;(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种类;(5)议论文的结构;(6)议论方法;(7)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三、教学过程1.按照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考试要求,向学生交待现代文阅读的九点要求。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
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
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与答题技巧一、考点:(一)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或论证角度。
5.议论文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课时安排:4课时二、议论文知识点归纳(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1、论据分为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的观点,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4、议论文结构的一般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论点分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点——是全文的灵魂,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判断句。
1、找出论点的方法有:(1)看标题,判断是不是论点;(2)看开头,是否能统摄全文;(3)看结尾,找总结性的句子;(4)看中间,找提示性的语句;(5)根据文意自己进行概括。
2、概括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三)议论文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一般包括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史实、确凿的数据等。
2、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是正确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与答题技巧1、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阅读)(4课时)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议论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中的归属论证等等);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一、走向预测1、课外材料为主2、人文内涵丰富课外命题材料,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如2002年《吃苦是一种资本》(南京市)《宽容是美德》(河南省)《读书·养气·写作》(上海市)等。
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3、考查整体把握《大纲》明确指出“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课标》也说“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因此不应在阅读题中考语法、修辞、作家作品常识和文体知识,而应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以片段文字作命题材料的将更少见,趋向以整篇文章来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课标》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议论文考点梳理一、论点(一)文体知识1.论题:作者将要议论的问题。
2.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鲜明正确。
3.中心论点:文章最主要的见解就是中心论点。
(黄河)4.分论点:补充、论证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
(黄河各个支流)(二)方法指导1.抓词语:“是、不是”“应该、能够、要”“总之、总而言之、可见”2.看位置:题目、开头、结尾、中间3.做摘录:归纳段意、层意,最终概括总结4.论据反推:分析论据想要证明什么问题,这就是中心论点。
(三)注意事项1.开头结尾出现类似语句,开头为中心论点,结尾是呼应深化论点。
2.概括论点要完整,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完整陈述句。
二、论据(一)文体知识1.论据:用来证明作者论点的证据。
(证明与被证明)2.分类:道理论据(名言、定理、公式);事实论据(典型事例,科学数字)(二)方法指导1.选择论据题(1)先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分析材料,明确材料表达的观点;(3)两者匹配度最高则是合适位置。
(4)答题规范:判断+因为这则材料说的是…,有力论证了某段的分论点/中心论点。
2.补写论据题(1)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按照题干要求补写内容。
(2)答题规范:事实论据(典型的人物+事件+结果)道理论据(名言、俗语,要求准确,不能断章取义)3.辨别论据题(1)分析所给段落分论点或者文章的中心论点(2)因果判断:论据是否能作为原因解释分论点或中心论点共同点判断:有一个论据跟其他论据说的问题不太一样,选它。
三、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1.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典型事例证明论点(故事)举了…的例子论证…的观点,使论证真实可信,有说服力(2)对比论证: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做对比,突出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食物来做比喻证明观点把…(论点)比作…(形象的东西),形象论证了…(分/中心论点),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章写作思路梳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复习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归教材,考点溯源(一)导入《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性文章的教学建议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通俗地讲,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就是此类文章总的行文思路。
先观点后材料,还是先材料后观点,或者是边观点边材料?这就需要我们去读、去审视、去判断,从而理清二者的关系。
阅读议论性文章时,思路往往是与结构合在一起思考的,谈思路,必然会连带着结构这个概念。
虽然福建中考不会“明着考”文体知识,但文体知识必须要懂、要能用。
作为文体知识重要内容之一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指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这三个部分。
很多参考资料还把这一结构细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并列为主要特征的横式结构,二是以递进为主要特征的纵式结构。
(二)考点溯源1.回顾整套教材所学的教读课文,根据单元说明、预习提示、批注、思考探究等助学系统整理下表。
2.研读上表,梳理教材所给提示、所附问题、所设置学习任务,总结其中涉及的考点,可以发现:(1)梳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阅读此类文章的一项重要能力,梳理前必须辨析、理解和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层次”“关系”“推进”“过渡”“论述”“方面”或“层面”,以及“结构”等。
(2)梳理思路,可以指向某个句群、某个段落、某几个段落,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向全文。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立足于整体感知全文。
(3)梳理行文思路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请选择对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②请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③作者是怎样论述的?④请简要梳理全文(或某个段落)的写作思路。
(4)思路梳理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梳理,一般是从文章开头开始,然后是文章中间,最后是文章结尾,依次概括阐述,必要时应体现出材料相关内容,以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知识及应对策略(人教新课标版)一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先读文后答题,切忌不读文就答题阅读议论文时,通观全文后,首先必须迅速准确地抓住中心论点。
1 区分论题与论点。
所谓论题,即作者谈论的话题;论点,是作者就所谈论的话题提出的主张或看法。
区分论题与论点的方法:①有效利用文题本身,迅速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题目是论题式(如《谈骨气》、《低头与昂首》、《单纯》等) 还是论点式(如《俭以养德》、《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书人是幸福人》等)。
②论题的表述常常是独词或短语,如《单纯》、《谈读书》、《小议“慎独”》等。
而论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或主张,是作者观点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可以从句式上判断。
2 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它统率全篇。
中心论点往往出现在文章一、二段或结尾段。
通读全文后再回读首尾段,找出一、二段段首的首括句、段尾的总结句及最后一段的总结句,往往能很快确定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都是某一两段的中心句,表达了这一部分的中心意思。
把握中心论点的方法:①通过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如“由此看来”、“我认为”、“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不难发现”等关键词领起的往往是中心论点。
②把握论点的提出方式。
有的议论文直接提出论点: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的议论文引名人名言提出论点:如《说“勤”》开篇引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引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提出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有的议论文摆生活中的现象提出论点:;还有引故事提出论点的方式等等。
二精读局部,审题落笔。
主要就论证方法及作用,补写论据,关键词的含义及作用,开放题的答题技巧四方面做简要分析。
1 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的论证方法。
先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事例,再用“运用…………事例准确具体的证明了…………道理”的句式答题。
教学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复习思路和内容1、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 (2)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结构; (5)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2、进行知识点的专项训练。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复习过程一、导入在模拟考试中,同学生们对议论文的失分是比较严重的。
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
二、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试试你能做多少1议论文是以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对某种问题或现象表明自己的的文章。
2、、、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必须正确、鲜明;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两种类型和;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那么论据是解决“”,论证是解决”“”的问题。
论点与论据之间是的关系。
3、论证方式分为和。
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驳斥错误的、常见的反驳方法有三种:、、。
4、常见的论证方法有、、、,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要根据文章来决定。
5、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6、议论文的语言要求:、。
三、议论文的考点归纳。
1、论点:标题;开头;中间;结尾;自己归纳。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2、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议论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议论文的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中考真题议论文,让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阶段性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议论文阅读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议论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议论文结构与论证方法(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议论文的有关知识2.阅读训练,巩固训练。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1.找出各文中的三要素、论证方式、论证方法、结构、语言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阅读题三、议论文阅读要求1.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2.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四、能力要求1.判断、归纳中心论点。
2.认识、区分论据类型。
3.辨识、掌握论证方法。
4.揣摩、体会词句含义。
5.分析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证语言。
6.感受、领悟生活启示。
五、备考指导(一)考点解析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起统率作用。
首先,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要在阅读全篇的基础上,筛选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其次,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这样的中心句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在文章中间;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用归纳段意、层意,概括等方法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而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即文章中引用的道理和事例。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区分,但有些学生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话都作为道理论据,其实,如果名人的话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要注意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简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概述。
再次,分析论据的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答题技巧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答题技巧一、文体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和统帅。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两种形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⑴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论证的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
⑵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关系、并列式、层进式和对照式等。
三)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密、准确、鲜明、概括。
二、常见论证方法及答题技巧1.论证方法的识别论证方法是指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一种证明观点的方式。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①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通过对比来突出强调观点。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通过对比来突出强调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趣味性和权威性。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是指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数据、案例等。
在分析论据时,要明确其类型和作用,并围绕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很少,只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有几篇议论性文章。
而这几篇议论文又较简单,不能全面阐释议论文的特点。
要借助课外典型的议论文的阅读加强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中招考点议论文的阅读考查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设题。
(1)关于论点,常考的是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关于论据,常考的是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辨别论据的类型或论据使用是否恰当;分析论据的作用;补充论据等。
(3)关于论证,常考的有:分析论证过程;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品析论证的语言。
另外,议论文还常考查学生的拓展探究能力。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议论文,对议论文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平时阅读议论文较少,也很少练习议论文的写作,因此虽然大部分同学能读懂议论文,但在解答问题时还需要进行技巧的训练。
学习目标:1、学会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辨别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学会按要求补充论据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学会概括论证过程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如下活动:通过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议论文,学会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等。
2、针对目标2,设计如下活动: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1)指出文中所用的论据类型;(2)指出某一个论据的作用;(3)针对某一段补充一个论据等。
3、针对目标3,设计如下活动:阅读《阅历与读书》、《让人,乃众妙之门》、《“知入”与“知出”》等,(1)简述文章(或文段)的论证过程;(2)辨析某一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析文段的作用等。
2019届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一)寻找文章论点解题思路: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
观点一般出现在:(1)标题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2)开头部分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事例引出;诗歌引出;现象引出)(3)结尾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找论点还要注意五个分析: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第四,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二)提取文章论点解题思路:这类文章,论点并不明显,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归纳论点有三个步骤: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几个自然段的关系比较紧密,构成一个共同的层次,会有一个层意,然后把层意提取出来,归纳一下,就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归纳论点要注意,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的词语都不能使观点鲜明;常用“××是×××”、“××不是××”的句式。
第二,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第三,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二、概括事实论据,或者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技或道理论据。
(一)概括事实论据解题思路: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
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二)分析论据的作用解题思路: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因此论据必须和论点一致。
分析论据的作用当然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
(三)根据论点补写论据解题思路:这类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如果是事实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1)补写事实论据的基本要求:a、要典型;b、要真实;c、要一致;d、要简洁概括。
语言表述形式可用类似于概括事实论据的格式: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论据的时候要适当加以概括,不是说字数越多越好,往往是要求简练,紧扣论点,在论据中与论点紧密相关的句子和部分应该重点提到。
三、对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认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一)明确论证方法解题思路: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证明论点的方法。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万无一失。
(二)论证方法的作用解题思路: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答题方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答题方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方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答题方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
四、找出或概括与论点相关的观点。
解题思路: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及提炼观点的能力。
这类考题所在的文章基本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即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然后归结。
我们的答题指向基本可以确定在“分析问题”部分。
具体操作如下:(1)抓中心句,一般情况是在段首。
有时中心句会出现在段尾。
(2)抓设问句、关联词语、标志性词语、过渡句。
(3)对于题干中只是笼统提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这样的问题就要从结构上把握。
全文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归纳。
五、理清论证思路,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主次、顺承、照应、对比等。
答题方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六、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
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解题思路:(1)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a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b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2)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a解释词语的含义;b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3)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
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
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