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域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31.43 MB
- 文档页数:47
江苏地方文化研究热点之三:江苏文化的分区与影响文化分区的因素三分法观点:江苏地域文化大致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文化区。
苏南主要是吴越文化,苏中主要为江淮文化(南京、镇江地理上虽处江南,但主体文化还是隶属于江淮文化),苏北徐州、连云港地区深受齐鲁文化影响。
四分法观点:江苏地域文化可分为四大文化区: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区、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的楚汉文化区和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文化。
对于地处于几个主文化区交界处,同时自身又有一定文化积淀的城市,可视为亚文化区。
亚文化区与主文化区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江苏省内镇江、南通、淮安、盐城等城市可视为亚文化区中心城市。
镇江处于金陵文化、吴文化、维扬文化结合部,地理政治上与南京有悠久渊源,市区饮食、方言文化则与扬州较接近,部分郊县方言属于吴方言;南通受吴文化、淮扬文化和海派文化影响;淮安处于楚汉文化与维扬文化结合部,地处南北分界;盐城成陆较迟,离各个主文化区较远,维扬文化与海盐文化对其均有影响。
一个文化区域内,离中心城市较远且有自身文化特点的城市可视为亚中心,如连云港可视为楚汉文化的亚中心。
另外,离主文化区中心城市不远,但拥有强势经济文化的城市也可视为亚中心,如苏南的无锡市。
五分法观点:在四大文化区基础上,可再加“苏东海洋文化”,这样江苏地域文化由五大文化区构成。
但也有学者对“苏东海洋文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历史上“苏东海洋文化”的海洋文化特色并不鲜明,海上交通贸易也不甚发达,所谓的“苏东海洋文化”说不能成立。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江苏东部海岸线较长,文化底蕴不如运河文化发达,经济发展不如沿江地区,沿海“海盐文化”在历史更具特色,可将“苏东海洋文化”改为“苏东海盐文化”。
但是这样,在逻辑上与其他区域文化存在矛盾,因为海盐文化属专项文化,它属于地域文化一部分。
还有学者认为:影响江苏地域文化分区的主要因素有七大因素:1、江苏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两大文明,江苏处于各种文化过渡区,淮南受长江文明影响,淮北徐州等地受黄河文明影响。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之一,位于长江下游,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江苏地域文化是江苏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江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江苏地域文化的学习中,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
一、地理特点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东临黄海,南临杭州湾,北界淮河。
江苏是一个低平的沿海省份,地势较为平坦。
江苏境内有长江、淮河、运河等重要水系,形成了丰富的水文网络,为江苏的农业、交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历史沿革江苏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江苏地区在古代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代的吴文化、楚文化到近代的江苏指挥使文化、苏州园林文化等,江苏地域文化承载了丰富多样的历史信息。
三、名人文化江苏地区孕育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
比如杜牧、辛弃疾、陆游等文化名人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而在科技、教育、艺术等方面,江苏也孕育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如屠呦呦、马云、陈启宇等。
四、建筑艺术江苏地区的建筑艺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以其精美的布局和独特的造景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被誉为“小园林之源,大园林之宗”,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技巧,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五、传统工艺江苏地域文化中还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
苏绣、江南丝绸、扇子制作等都是江苏的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具有独特的技巧和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六、戏曲艺术江苏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当属戏曲艺术。
苏剧、沪剧、昆曲等戏曲剧种在江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它们以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七、美食文化江苏地区的美食文化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炒饭、无锡排骨汤、苏州月饼等都是江苏的传统美食,它们以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江苏地域文化时,我们应当保持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023江苏地域文化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江苏地域文化的背景和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江苏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省会是南京,其他重要城市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和南通等。
江苏省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江苏省的人口超过8千万。
江苏的人口构成多样,包括汉族以及少数民族群体,如回族、壮族和满族等。
江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在古代,江苏地区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苏州的园林艺术和无锡的太湖文化也在全国享有盛誉。
江苏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传统艺术等方面独具魅力。
在江苏,你可以探索历史古迹,品味传统美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江苏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通过介绍江苏地域文化的背景和概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江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江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将探讨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特点,包括语言、宗教、传统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江苏地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和贡献,包括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
江苏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江苏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给江苏带来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竞争力。
江苏以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为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江苏地域文化对科技创新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江苏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二、名词解释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6、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7、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
8、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9、吴中四才子:明代中期诗坛有“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10、南京云锦: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典雅,色彩富丽堂皇,宛如天上瑰丽、璀璨的云霞,故名云锦。
11、上党挑花:是镇江一些地区妇女日常习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独具魅力。
12、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明末,清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与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刻年画”。
13、彭祖墩遗址:出土了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釜、陶鼎及一大批玉器,距今约6000至7000年。
14、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江苏省的5大地域文化你属于哪一种?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一个省份,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江苏省的5大地域文化吧:
1、吴文化:苏锡常地区属于吴文化,具有清新气息、柔美风格、鲜活灵性。
吴文化形成了聪颖灵慧、乐于创新等特征。
2、楚汉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楚汉文化,以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等为渊源,特征就是刚强雄浑。
3、金陵文化:以古都南京为中心,特征就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独树一帜。
金陵文化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
4、淮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该地区河多水多、船多桥多,呈现出古、文绿、秀的地域风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豪迈与清新相结合的特征。
5、海洋文化:以江苏沿海城市连云港、盐城、南通为中心,从先秦时期逐步形成了海洋文化区。
海洋文化包括山海文化、西游文化等,具有沧海桑田、大胆开放的海派气概。
这5大地域文化基本上覆盖了江苏的全省,你属于其中哪种文化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吧。
1.江苏地域文化是怎样分区的?答:(一)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又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三)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四)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五)苏东海洋文化江苏东部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沿海的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三地主体的文化圈。
2. 江苏地域文化有哪些特征?答:第一,水文化形成的智慧特征。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的下游,湖泊众多,河流密布,水的灵动使智慧在江苏文化发展中发挥出突出的作用,使江苏人形成了勤思、善思和奇思的优良传统。
第二,南北文化交流形成的宽容特征。
中国历史上文化有南北之分的说法,这两大文化从地理上看以长江为交汇点,江苏就处于这个两大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价值多元化、富于交融性和社会和谐的宽容特征。
第三,富庶安定形成的尽善特征。
江苏人追求尽善,地尽其利、事尽其心和人尽其才,富庶安定的地域条件为之提供了可以实现这个追求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3. “六朝”文化有什么特点?答:1、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先后有过几十个名称。
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丹阳、归化、白下、上元、江宁、集庆、应天、南京、天京……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文化现象。
2、依稀可见的都城印记南京的“城”更是南京历史人文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形态和规模,国内外首屈一指。
江苏历史文化:江苏历史悠久。
这里是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
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
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江苏人文荟萃。
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
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淮阴红木家具、扬州漆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南京市历史文化:南京,历史上曾有十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素称十朝都会。
2023江苏地域文化概述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南濒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
江苏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本文将对2023年江苏地域文化进行详细介绍。
1. 古代建筑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建筑。
江苏省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古代建筑,如苏州的园林、南京的城墙、扬州的钱塘江大桥等。
这些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
1.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华东地区最具特色和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东方水城”。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细腻的设计和布局、精湛的园林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苏州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1.2 南京城墙南京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被誉为“长江第一关”。
南京城墙建于明代,总长度约35公里,有城门、角楼、敌楼等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3 扬州钱塘江大桥扬州钱塘江大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桥,建于公元589年,跨越了长江大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钱塘江大桥采用石块垒筑,工艺精湛,充分展示了古代建筑的魅力。
2. 传统手工艺江苏地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传统手工艺。
江苏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如苏绣、苏锡铜器、镇江发又梳、扬州折扇等。
2.1 苏绣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苏州为代表。
苏绣以其精美细腻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图案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绣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2.2 苏锡铜器苏锡铜器是江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唐代,以苏州和无锡为中心。
苏锡铜器以其精湛的铜锤技艺和独特的铜器造型而著名。
苏锡铜器通常是以人物、动物、花草等为主题,造型生动、别致。
2.3 镇江发又梳镇江发又梳是镇江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明代。
发又梳是一种用节瓷制成的头发梳子,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镇江发又梳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质的材料而受到青睐。
2.4 扬州折扇扬州折扇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以扬州为代表。
请说说你对故乡江苏文化的方方面面了解有多少?学习江苏地域文化有哪些意义?对江苏文化的了解: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文化、民俗文化、风景名胜文化、饮食文化江苏,简称“苏”,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远古人类、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
江苏拥有江淮、金陵、吴、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胜古迹遍布全省,全省13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中国5A级景区最多的省份。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地形以平原为主,陆地面积10.3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08%。
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截至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00.9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107189元,常住人口8029.3万人。
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一、历史文化:1、先秦至秦汉夏、商、周三代,江苏北部属东夷、淮夷,江苏南部属勾吴。
夏朝隶属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
商朝后期至西周,出现了徐、吴两个诸侯国。
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齐、鲁、宋、吴、楚等国。
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以北分属东海郡和泗水郡。
江苏区域文化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江苏的区域文化。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江苏的由来、江苏的区域文化特征以及江苏的空间格局。
首先来看江苏的由来。
江苏在春秋时期,分属吴、宋等国,战国时期位楚、越、齐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九江、会稽等郡。
西汉时分属徐州郡和扬州郡。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
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属江南东路的一部分。
元朝时苏北属河南省,苏南属江浙省。
明朝,初期改元朝“集庆路”(南京)为“京师”,建应天府;明成祖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同时置南直隶(南京),管辖今江苏全省、今安徽全省和今上海市,明永乐以后都归南直隶(南京)管辖。
清朝初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2省1市),江苏省当时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江苏省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通州府、扬州府、淮安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江苏,得名于清代江宁府和苏州府之首字,简称苏。
“苏”字的本意是鱼米之乡。
二、江苏江苏的区域文化特征形象表述可以用“吴韵汉风、山水江苏”八个字来形容。
“吴韵汉风”指江苏典型的两种文化风格。
江苏南北差异明显,风情与韵味各异。
江南以苏州为代表,是吴文化圈,苏州评弹、昆曲是最典型文化表现形式;江北以徐州为代表,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最能代表它的风格。
“山水江苏”指江苏的湖水和名山。
方圆10平方公里多一点的范围,江、河、湖、海、泉,一应俱全,异乎寻常。
江是长江,世界第三大河,横贯江苏东西;河是古运河,连接古代中国南北文化的纽带,纵穿江苏南北;湖是太湖、洪泽湖,海是黄海,绵延953公里的海岸线,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生态湿地。
江苏之山,山虽不高,颇负盛名。
巍巍钟山,向有龙蟠之誉;名山虎丘,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誉为“到苏州不去虎丘,乃憾事也”;至于苏州太湖东山、西山,无锡惠山,徐州云龙山,连云港的云台山,镇江的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宝华山,南通的狼山等,它们或以风光旖旎,被世人青睐;或以古迹遍布,引游客寻访;或以宗教闻名,引香客朝拜。
江苏地理与文化的介绍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
江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景观是相互关联的,历史上江苏是承载先进文化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区域之一。
本文将从江苏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三个方面来介绍江苏的独特魅力。
地理环境江苏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北临淮河,东临黄海,南界长江三角洲,西接安徽和山东。
它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它的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向北逐渐开阔化,最终到达淮河平原。
江苏还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其自然积水面积相当于全国水资源的三分之一。
江苏是中国最繁荣的沿海省份之一,许多城市都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如南京、苏州等地。
人文历史江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春秋时期的吴国是江苏的主要政治势力。
吴越战争后,吴国被越国所灭。
在汉朝时期,江苏再度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江苏成为了一个文化和科学的中心,诗人、画家、书法家等都在这里大展身手。
在明朝时期,南京是一座重要的帝国首都,许多美术和文化活动都由它带动。
现代,江苏在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景观江苏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江苏的文化景观让游客们印象深刻。
苏州园林、南京夫子庙、扬州瘦西湖等著名景点都代表了江苏的历史文化底蕴。
江苏还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如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扬州文化的传统诗歌等。
此外,江苏的自然景观也是令人赞叹不已的,如洪泽湖、太湖等著名的湖泊和山脉。
结语江苏是中国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经济活力的省份。
江苏的文化背景十分丰富,它与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这样的联结使江苏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如果您有机会前往江苏旅行,一定要去看一看它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