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 第三章 生物营养与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95
高考生物植物营养与代谢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能、无机物和有机物合成自己的有机物质,以及获得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能量。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过程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机物的吸收与转运、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以及能量的利用等方面,介绍植物的营养与代谢。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的主要途径,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和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植物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无机物质。
植物的根系通过与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接触,通过根毛吸收这些物质。
植物所需的主要无机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吸收的无机盐通过细胞质、细胞壁和木质部等途径转运到不同部位的细胞,并在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
无机盐的吸收和转运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障,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会导致生长停滞、叶片变黄等异常症状。
除了无机物的吸收外,植物还需要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被转化为葡萄糖、淀粉等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需要的时候,植物通过转运体系将有机物质从叶子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转运体系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它们能够有效地将有机物质从光合作用的地方运输到根系和其他需要的部位。
植物的有机物合成和运输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植物通过利用能量来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能量被储存在化学键中,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以供植物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的能量利用主要包括呼吸和发酵。
呼吸是植物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基础讲解(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巩固:夯实基础理解:要点诠释考点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三大营养物质具体的代谢过程,从来源和去路两种情况可以比较如下:1.糖类代谢——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2.蛋白质代谢——氨基酸在体内的变化3.脂质代谢——脂质在体内的变化考点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科学实验证明了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完成的,由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基本相同,故这些中间产物构成了三大营养物质联系的桥梁。
对植物来讲,糖、脂肪、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对人来讲,糖类和脂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多余的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或脂肪。
但糖类和脂肪只能转化为组成人体的12种氨基酸,另有8种氨基酸不能转化,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这8种氨基酸叫人体必需氨基酸。
对于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设例分析理解。
例如,北京鸭在育肥阶段用含糖类很多的谷类食物饲养,经过一段时间,鸭就变肥了,这说明糖类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变成脂肪。
又如,把酵母菌放在含糖培养基中培养,它的细胞内就能合成各种脂类,某些动物在冬眠后发现脂肪层变薄;糖类可以转变成非必需的氨基酸,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
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则有50%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可以转变成葡萄糖,同时用蛋白质饲料喂动物,发现动物逐渐肥胖等。
这些实验表明了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考点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1)糖代谢与人体健康血糖浓度过低或过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在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情况下,血糖浓度低于50 mg/dL,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
当血糖含量低于45 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而发生功能性障碍,出现惊厥和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
2019高二必修一生物知识点:人和动物体内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二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
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二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二. 学习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培养基的种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三. 学习过程:(一)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也各不相同。
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常常要人工培养某一种微生物,因此,必须了解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归纳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这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
碳源: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就叫做碳源。
种类:糖类是最常用的碳源,尤其是葡萄糖。
在自然界,从CO2、NaHCO3等含碳无机物,到糖类、脂肪酸等含碳有机物,甚至花生粉饼、石油等成分复杂的天然物质,都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要情况却差别很大。
例如,甲基营养细菌只能利用甲醇、甲烷作碳源,而某些细菌(如假单胞菌)却能利用九十多种含碳化合物。
功能: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碳源还是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微生物对碳源的需要量最大。
提问:自养型和异养型微生物分别能利用哪类碳源物质?氮源: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就叫做氮源。
种类:铵盐、硝酸盐等是最常用的氮源。
可以作为微生物氮源的营养物质很多,有分子态氮、氨、铵盐、硝酸盐、尿素、牛肉膏和蛋白胨等。
功能: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注意: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
提问: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能源分别由哪些物质提供?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种类: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功能:它们一般是酶、核酸等的组成成分。
有些微生物不需要补充生长因子,如大肠杆菌;而有些微生物则必须补充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如乳酸杆菌就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除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以外,无机盐和水也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高中生物(人教大纲版)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6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一课时)1、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用“文字图表”总结知识,培养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2、理解“三大代谢”的生化机理与人体健康的内在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合理膳食,自我保健。
情感目标1、通过“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的学习,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认识自然。
2、通过“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的介绍,初步懂得预防疾病的生活常识。
重点落实方案重点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落实方案1、通过复习初中生物学中有关消化液和酶的分泌场所及催化机理,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2、用多媒体课件或形体语言分析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3、用文字图表方式描述三大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过程。
难点突破策略难点1、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突破策略1、联系生活实际,分节突破,集中比较。
2、彩笔板书,用图解的方式理清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3、配用题例,强化课堂训练。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人体的消化系统及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2、投影片:课堂练习题例;消化液和酶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图表。
3、彩色粉笔:红、黄、蓝若干支。
学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结合一日三餐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提示学生在教材中寻找“饥饿”“肥胖”“脂肪肝”的形成原因,使学生在对敏感问题而兴奋的前提下,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教材。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疑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将知识点的关键词语或基本过程认真做笔记,切记“笔记不能耽误听课”。
课堂练习要勤于思考、勇于发言,简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课后作业要趁热打铁、独立完成;及时巩固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知识结构。
再者,教学时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会讨论,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科学饮食的理论依据,加深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的理解。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在高中温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矮小家的分数。
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了2021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名词:1、食物的消化:普通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无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复杂、溶于水的小分子无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进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构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局部(即氨基)和不含氮局部: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局部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分解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植物体内可以分解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植物体内可以分解的氨基酸,经过食物取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缺乏形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应用发作阻碍,病人消瘦、虚弱有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临时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惨白、四肢有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苏醒等早期症状,由于脑组织供能缺乏必需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了2021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英文名称:General Biology课程编码:0241001学分:4学分总学时:92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28适用专业:生物技术本科先修课程:无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生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生长与发育的一般规律,生物的基本类群。
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理解普通生物学在生物技术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生物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生物学的发展。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理论学时为72学时。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绪论(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理解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难点:无第一节生命的特征(1学时)第三节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学时)第四节生物学分科第五节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一章细胞(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掌握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掌握细胞细胞周期的定义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重点:1.细胞器的组成、结构、功能2.细胞周期3.细胞分裂难点:1.细胞器的功能2.周期调控第一节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一、细胞的发现二、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第二节细胞的物质基础(1学时)一、细胞的元素组成二、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三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学时)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三、细胞外被与膜系统四、细胞的主要细胞器五、细胞骨架系统六、细胞连接七、细胞间的信号转导第四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2学时)一、细胞周期二、细胞分裂三、细胞分化四、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五、癌细胞第二章组织、器官和系统(20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特点;了解植物器官的分类;掌握植物各类器官的结构特点;了解花的结构特点;了解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分类;了解高等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掌握动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特点;掌握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特点;植物各类器官的结构特点;动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动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植物组织的结构特点;植物各类器官的结构特点;动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动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植物组织、器官和系统(7学时)一、植物组织(2学时)(一)植物的组织的类型(二)植物组织的形态特点和生理功能二、植物的器官、系统与功能(5学时)(一)植物的营养器官(二)植物的生殖器官(三)植物系统第二节高等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13学时)一、动物组织的基本特征与功能(4学时)(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肉组织(四)神经组织二、动物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功能(9学时)(一)皮肤系统(二)运动系统(三)消化系统(四)呼吸系统(五)循环系统(六)免疫系统(七)排泄系统(八)生殖系统(九)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十)内分泌系统第三章生物营养与代谢(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物的营养类型、了解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掌握能量代谢的类型、了解生命活动的调控。
高二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二. 学习内容: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类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 学习重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2. 熟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3. 三大物质代谢的意义4. 糖代谢的基本过程四. 学习难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2.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意义五. 学习过程:自养生物:能利用无机物: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机体利用植物,化能合成细菌;异养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物氧化供给自身能量和物质需要,动物、真菌、细菌、多数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被称之为“自养”。
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绿色植物才能保证能量供应和物质供应。
(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被人和多数动物消化。
纤维素对于人体而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结肠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六大生命必需要素外,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元素)(二)糖类的代谢1.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2. 糖的消化吸收淀粉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单糖才有可能被吸收) 小肠中——主动运输形式被吸收。
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
⎪⎩⎪⎨⎧−→−经传递兴奋供生命活动需要,如神能量为机体继续利用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酶O H CO O H C 222126 第二: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
血糖(肝脏)肝糖元分解葡萄糖,进入血液(肌肉)肌糖元供给肌肉所需能量,形成乳酸通过循环进入肝脏、转化⎡⎣⎢第三: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