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的组成、类型及构造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7.86 MB
- 文档页数:3
屋顶构造知识点总结屋顶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保护房屋和人的作用外,也具有美观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屋顶构造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本文将对屋顶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屋顶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屋顶类型。
一、屋顶结构类型1. 平屋顶:平屋顶是一种屋顶结构,其特点是屋顶呈水平状态,通常用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
平屋顶的构造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组成,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石膏板等材料建造。
2. 传统斜屋顶:传统斜屋顶是常见的屋顶类型,其特点是屋面呈斜面状态,通常用于住宅建筑。
传统斜屋顶的构造包括主梁、副梁、屋面和防水层等部分,通常使用木材、瓦片、石墨烯等材料建造。
3. 悬挑式屋顶:悬挑式屋顶是一种特殊的屋顶结构,其特点是屋面呈悬挑状态,通常用于别墅和度假屋等高端建筑。
悬挑式屋顶的构造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通常使用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材料建造。
二、屋顶构造材料1. 木材:木材是传统斜屋顶和悬挑式屋顶的常见构造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隔热性好,但也存在易受潮、易燃烧等缺点。
2. 砖瓦:砖瓦是传统斜屋顶的常见屋面材料,其优点是质地坚硬、隔热性好、防水性好,但也存在重量大、易受力学影响等缺点。
3. 玻璃:玻璃是悬挑式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透光性好、美观度高、质地坚硬,但也存在易受力学影响、易破碎等缺点。
4. 金属:金属是平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重量轻、防腐蚀、易施工、寿命长,但也存在隔热性差、易受力学影响等缺点。
5. 石膏板:石膏板是平屋顶的常见建筑材料,其优点是重量轻、隔热性好、防潮性好,但也存在耐火性差、易腐蚀等缺点。
三、屋顶构造要点1. 结构稳定性:屋顶构造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自然风力、雨雪压力、地震力等外部力学影响,保证房屋的安全稳定。
2. 防水保温:屋顶构造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阻止雨水渗透和保持室内温度,保证房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屋顶介绍屋顶是房屋上面的构造部分。
屋顶由屋面、屋顶承重结构、保温隔热层和顶棚组成。
一、屋顶的类型及组成(一)屋顶的类型由于不同的屋面材料和不同的承重结构形式,形成了多种屋顶类型,一般可归纳为四大类:即为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和多波式折板屋顶。
1.平屋顶承重结构为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屋面上做防水、保温或隔热处理。
平屋顶的坡度很小,一般采用3%以下,上人屋顶坡度在2%左右。
2.坡屋顶坡度较陡,一般在10%以上,用屋架作为承重结构,上放檩条及屋面基层。
坡屋顶有单坡、双坡、四坡、歇山等多种形式。
3.曲面屋顶由各种薄壳结构或悬索结构作为屋顶的承重结构,如双曲拱屋顶、球形网壳屋顶等。
在拱形屋架上铺设屋面板也可形成单曲面的屋顶。
这类屋顶结屋内力分布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施工复杂,一般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建筑。
4.多波式折板屋顶是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形成的一种多波式屋顶、折板厚约60mm,预制的还要薄些,折板的波长约为2~3m,通常跨度9—15m,折板的倾斜角在30~38~之间。
屋顶的形式见图4—3.1.1。
(二)屋顶的组成屋顶的形式与类型虽然很多,但通常是由4个部分组成,即屋面、承重结构、保温层、顶棚。
1.屋面屋面是屋顶的面层,它直接承受大自然的长期侵袭,并应承受施工和检修过程中加在上面的荷载,因此屋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很好的防水性能。
还应考虑屋面能尽快排除雨水,就要有一定的坡度。
坡度的大小与材料有关,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坡度。
2.承重结构不同的屋面材料要有相应的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的类型很多,按材料分有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
承重结构应承受屋面所受的活荷载、自重和其他加于屋顶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到支承它的承重墙或柱上。
3.保温层、隔热层组成屋顶前两部分的材料,即屋面材料和承重结构材料,保温隔热性能都很差,在寒冷的北方必须加保温层,在炎热的南方则必须加设隔热层。
保温层或隔热层的材料大都是由一些轻质、多孔的材料做成的,通常设置在屋顶的承重结构层与面层之间,常用的材料有膨胀珍珠岩、沥青珍珠岩、加气混凝土块等。
第九章屋顶一、主要内容:屋顶的类型、作用、设计要求;平屋顶构造层次、排水方式、防水构造;坡屋顶构造组成排水方式、防水构造;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措施二、要求及重点:了解平屋顶和坡屋顶的构造原理,掌握常用构造做法,可进行构造设计。
三、教学方式:以建筑技术为主,利用实际工程、教具、模型。
第九章屋顶.1概述一、屋顶的类型屋顶按屋面坡度及结构选型的不同,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及各种其他形式的屋顶(主要是曲面屋顶)。
其中,平屋顶和坡屋顶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形式。
1、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2%~3%。
2、坡屋顶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超过10%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10%~60%。
坡屋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容易就地取材,并且符合传统的审美观点,所以在现代建筑中也经常采用。
坡屋顶有单坡、双坡、四坡、歇山等多种形式。
传统建筑中的小青瓦屋顶和平瓦屋顶等屋顶均属于坡屋顶。
图7-2为坡屋顶常见的几种形式。
3、曲面屋顶随着建筑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出现,也相应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屋顶形式,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等。
这类建筑屋顶一般采用曲面屋顶。
曲面屋顶一般是由各种薄壳结构、悬索结构作为屋顶承重结构的屋顶,如双曲拱屋顶、扁壳屋顶、鞍形悬索屋顶等。
这类结构的内力分布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因而能节约材料。
但是,这类屋顶施工复杂、造价高,常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建筑。
二、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1、屋顶的作用(1)作为结构承重构件应能承受屋顶本身的自重、风、雪荷载及上人或检修屋面时的各种荷载的作用;(2)对房屋上部其墙体还起水平支撑作用;(3)作为围护构件应能抵御风霜雨雪、阴晴冷暖等自然环境变化对房屋内部空间热环境的不利影响;(4)屋顶的形式还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对建筑物起到美化作用。
2、屋顶的设计要求(1)强度和刚度要求(2)防水、排水要求:屋面在处理防水问题时,应兼顾“导”和“堵”两个方面。
屋顶的构造组成及各层次设置要求屋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作用,还能够美化建筑外观。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屋顶时,需要考虑其结构和组成。
本文将从屋顶的构造组成和各层次设置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屋顶的构造组成1. 屋面结构屋面结构是指支撑屋顶覆盖材料的框架结构,通常由梁、柱、墙体等部件组成。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承重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2. 屋面防水为了保证室内干燥,防水是屋顶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常见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合成材料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水材料与结构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3. 屋面保温为了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需要在屋面下方设置保温材料。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温材料的厚度和密度,以及与结构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4. 屋面排水屋面排水是指屋面上的雨水排出系统,通常包括排水口、排水管、雨水收集箱等部件。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流量和坡度,并保证排水畅通。
二、各层次设置要求1. 屋顶平面设置屋顶平面设置是指屋顶表面的形态和设计。
常见的平面形态有单坡、双坡、多坡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外观美观性和功能性。
2. 屋顶边缘设置屋顶边缘设置是指屋顶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连接部分。
常见的边缘形式有挑檐、飞檐、平檐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外观美观性和防雨效果。
3. 屋顶采光设置为了提高室内采光效果,可以在屋顶上设置采光窗或天窗。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光窗或天窗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其与结构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4. 屋顶通风设置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在屋顶上设置通风口或排气管。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风口或排气管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其与结构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5. 屋面绿化设置屋面绿化是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环境等因素。
三、总结综上所述,屋顶的构造组成和各层次设置要求是设计和施工屋顶时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屋面构造应符合的要求
1、屋面面层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包括屋面突出部分及屋顶加层,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其不燃烧体屋面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
2、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内排水;屋面水落管的数量、管径应通过验(计)算确定;
3、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等处应采取与工程特点相适应的防水加强构造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4、当屋面坡度较大或同一屋面落差较大时,应采取固定加强和防止屋面滑落的措施;平瓦必须铺置牢固;
5、地震设防区或有强风地区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6、设保温层的屋面应通过热工验算,并采取防结露、防蒸汽渗透及施工时防保温层受潮等措施;
7、采用架空隔热层的屋面,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照屋面的宽度或坡度的大小变化确定,架空层不得堵塞;当屋面宽度大于1Om时,应设置通风屋脊;屋面基层上宜有适当厚度的保温隔热层;
8、采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薄壁构件的屋面板应有抗风化、抗腐蚀的防护措施;刚性防水屋面应有抗裂措施;
9、当无楼梯通达屋面时,应设上屋面的检修人孔或低于10m时可设外墙爬梯,并应有安全防护和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10、闷顶应设通风口和通向闷顶的检修人孔;闷顶内应有防火分隔。
【本节内容】屋顶概述一、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1. 强度和刚度要求首先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各种荷载的作用,其次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过大的变形导致屋面防水层开裂而渗水。
2. 防水排水要求屋顶防水排水是屋顶构造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在屋顶的构造设计中,主要是依靠“防”和“排”的共同作用来完成防水要求的。
3. 保温隔热要求屋顶作为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的性能。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屋顶构造设计应主要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尽量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在温暖和炎热地区,屋顶构造设计应主要满足夏季隔热的要求,避免室外高温及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室内生活和工作的不利影响。
4. 美观要求在建筑技术日益先进的今天,如何应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和种类繁多的装修材料来处理好屋顶的形式和细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效果,是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屋顶的类型1、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2%~3%。
其一般构造是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基层,上面铺设卷材防水层或其他类型防水层。
2、坡屋顶坡屋顶通常是指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顶,常用坡度范围为10%~60%。
3、其他形式的屋顶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和网架结构等。
这类屋顶一般用于较大体量的公共建筑。
2 屋面排水设计一、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及形成1、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屋顶坡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有斜率法、百分比法和角度法三种。
斜率法是以屋顶高度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表示,可用于平屋顶或坡屋顶;百分比法是以屋顶高度与坡面的水平投影长度的百分比表示,多用于平屋顶;角度法是以倾斜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多用于有较大坡度的坡屋顶,目前在工程中较少采用。
2、屋面坡度的形成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主要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材料找坡,又称垫置坡度或填坡,是指将屋面板象楼板一样水平搁置,然后在屋面板上采用轻质材料铺垫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
屋顶构造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1屋顶的类型屋(1)平屋顶大量性民用建筑如采用与楼盖基本类同的屋顶结构就形成平屋顶。
与结构的关系,节约材料,屋面可供多种利用,如设露台屋顶花园、屋顶游泳池等。
平屋顶也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其排水坡度小于5%,最常用的排水坡度为2% 〜3%。
(2)坡屋顶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较陡的屋顶,其坡度一般在10%以上。
坡屋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运用于民居等建筑,即使是一些现代的建筑,在考虑到景观环境或建筑风格的要求时也常采用坡屋顶。
(3)其它形式的屋顶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结构的屋顶,如拱屋顶、折板屋顶、薄壳屋顶,悬索屋顶等。
这些屋顶的结构形式独特,使得建筑物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
2、屋顶的设计要求屋顶设计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1)功能要求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屋顶应能抵御气温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悬殊,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使屋顶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以便给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也是屋顶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结构要求屋顶要承受风、雨、水等的荷载及其自身的重量,上人屋顶还要承受人和设备等的荷载,所以屋顶也是房屋的承重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并防止因过大的结构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漏水。
(3)建筑艺术要求屋顶是建筑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的造型极具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变化多样的屋顶外形和装修精美的屋顶细部,现代建筑也应注重屋顶形式及其细部的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方面的需求。
二、排水组织设计1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
斜率法以屋顶倾斜面的垂直投影长度与水平投影长度之比来表示,百分比法以屋顶倾斜面的垂直投影长度与水乎投影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值来表示,角度法以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的大小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