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009.00 KB
- 文档页数:8
【新教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学习目标】1、认识三大化石原料及其组成2、掌握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含义及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的含义 【主干知识梳理】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1)物质组成: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2)元素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①概念: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②发生的变化:煤干馏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煤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 ③煤干馏的产品及用途——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粗苯、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氨、铵盐 ①煤的干馏必须隔绝空气,目的是防止煤在空气中燃烧②煤的干馏能够减少燃烧污染,提高燃煤的热效率,且能从煤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③煤的干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而蒸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④化学“三馏”的比较(2)①概念: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②主要反应:C(s)+H 2O(g)=====高温CO(g)+H 2(g)③发生的变化:化学变化 (3)煤的液化①概念: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②发生的变化:化学变化 ③分类: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a.直接液化:把煤炭制成煤浆,然后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态碳氢化合物 即:煤+H 2―→液体燃料b.间接液化: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气化,产生合成气CO 、H 2等,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即:煤−−→−气化CO +H 2−−→−催化剂甲醇 【对点训练1】1、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 .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溶液Y 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 是粗苯等C .气体Z 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 .液体Y 是一种纯净物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石油的裂化 ④铝热反应 ⑤由乙烯制备聚乙烯 ⑥将氧气转化为臭氧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将苯加入溴水中 ⑨海水蒸馏制取淡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⑦ C .①⑧⑨ D .①②⑥⑨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形成及成分(1)形成: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2)元素组成:碳、氢、硫、氧、氮等(3)物质组成: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一般石油不含烯烃,从所含成分的状态看,大部分是液态烃,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体烃(4)物理性质:黑褐色的粘稠状物质,有特殊气味,比水轻,不溶于水,没有固定沸点 2、石油的炼制石油炼制的意义从油田里开采出来的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做原油,还含有杂质成分:水,氯化钙,氯化镁等盐类。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教学反思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据重要地位。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了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教学反思:
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综合利用技术。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优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如何减少综合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以让学生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对于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技术。
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评价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价综合利用技术。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教学反思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利用技术,了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教学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二考点知识讲解与同步练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综合利用的意义,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了解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综合利用的内容,培养“变化观念”的学科素养。
3.了解节约能源及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2)煤的综合利用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主要成分:CH4(2)3.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组成: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石油的综合利用①②③④4.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实例:乙烯制聚乙烯:n CH2==CH2――→催化剂CH 2—CH 2,丙烯制聚丙烯:n CH 2==CH —CH 3――→催化剂。
(1)把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为煤的干馏( × ) 提示 必须隔绝空气加强热。
(2)在一定条件下,煤可以和氢气直接反应生成液体燃料( √ ) 提示 煤与氢气可以生成液体燃料,该过程为煤的直接液化。
(3)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 )提示 煤的气化为:C +H 2O(g)=====高温CO +H 2,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为煤和氢气反应生成液体燃料,间接液化是以气化产物CO 和H 2为原料合成甲醇等,都为化学变化。
(4)石油的分馏产品为纯净物( × )提示 石油的分馏产品为沸点相差不大的烃的混合物。
(5)石油的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汽油等液体燃料( × )提示 石油的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汽油等燃料,石油的裂解目的是为了获取乙烯等气态化工原料。
(6)许多性能优异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始原料为煤、石油或天然气( √ )1.煤的气化、液化是物质三态(气、液、固)之间的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和特点2. 煤的综合应用: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和燃烧3. 石油的综合应用:石油的炼制、裂解和催化重整4. 天然气的综合应用:天然气的输送、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5.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和石油的裂解、催化重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综合应用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实例。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特点和综合应用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教学视频: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石油的炼制、裂解、催化重整的演示视频。
3. 讨论话题: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出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主要能源的综合应用。
2. 讲解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和特点:介绍煤、石油、天然气的来源、组成和燃烧产物等。
3. 讲解煤的综合应用方法:详细讲解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和燃烧过程。
4. 讲解石油的综合应用方法:介绍石油的炼制过程,重点讲解裂解和催化重整。
5. 讲解天然气的综合应用方法:介绍天然气的输送、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的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实例,如煤炭发电、石油化工、天然气供应等。
7. 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讨论能源节约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8.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应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