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7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生活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确保水源安全、提高水质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水质监测等环节。
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将自然水源(如河水、湖水、地下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浑浊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1.1 水源筛选:通过格栅和滤网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
1.2 沉淀:将水源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1.3 调节pH值:根据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1.4 混凝剂投加: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颗粒。
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将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和胶体物质会萃成较大颗粒,以便后续过滤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混凝剂投加:在混凝池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颗粒。
2.2 混凝搅拌:通过搅拌设备将混凝剂充分混合,促进颗粒的会萃。
2.3 沉淀:将混凝后的水体放置在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颗粒沉淀到底部。
2.4 澄清水采集:从沉淀池的上层取出澄清水,即混凝沉淀后的水体。
3. 过滤过滤是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残存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滤器和微滤器等。
过滤的步骤如下:3.1 砂滤:将混凝沉淀后的水体通过砂滤器,去除较大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3.2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砂滤的水体通过活性炭滤器,去除有机物和异味。
3.3 微滤:将经过活性炭滤器的水体通过微滤器,去除微生物和细菌等。
4.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消毒的步骤如下:4.1 氯消毒:在水体中投加适量的氯化物(如氯气、次氯酸钠),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4.2 紫外线消毒:将水体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一、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总则
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四、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观性状和物理指标
五、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六、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八、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九、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
十、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品指标
十一、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指标
十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十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
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采样技术规范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3?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采样容器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
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
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
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5?采样容器的洗涤?测定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测定有机物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淋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测定微生物学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和灭菌?容器洗涤:将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生活饮用水水样采集与保存培训试题
1、测()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溶解氧(正确答案)
生化需氧量(正确答案)
有机污染物(正确答案)
微生物
2、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作用 *
生物(正确答案)
化学(正确答案)
物理(正确答案)
无作用
3、水质监测中宜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酸度
PH(正确答案)
电导率(正确答案)
浑浊度与色度(正确答案)
溶解氧(正确答案)
4、现场采样时,要填写()表单? *
水样采集单(正确答案)
现场检测记录单(正确答案)
不需要填写
5、采水样时,不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工作服、口罩和帽子。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6、测微生物项目时,采样时水样一定要灌满溢出,不要留空。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7、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错
8、测定微生物指标的采样容器要用自来水震荡冲洗3次。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测定微生物指标的采样容器要注意无菌操作。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样的采集和样品保存遵循国标GB/T5750.2-2006。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生活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质之一。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包括水质要求、监测方法和水源保护等内容。
一、水质要求1. 外观和气味生活饮用水应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和悬浮物。
水中不得有异味和异色。
2. pH值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表明水的酸碱度适中,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 含氯物质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国家的规定,一般不得超过50mg/L。
高浓度的氯离子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害。
4. 重金属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例如,铅的含量应小于0.01mg/L,铜的含量应小于2mg/L。
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5. 细菌和病原体水中细菌总数应小于1000个/mL,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应未检出。
这些微生物会引发各种肠道感染和传染病。
二、监测方法1. 水样采集和保存监测时需采用严格的水样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的水样代表性和纯净。
采集后的水样应储存在干燥、无异味的容器中。
2. 物理指标的测定外观、气味和pH值可以通过目测和试纸法进行测定。
3. 化学指标的测定氯离子、重金属等化学指标可以通过离子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仪器进行测定。
4.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可以通过培养基接种和菌落计数法进行测定。
病原菌的检测需要使用PCR、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三、水源保护1. 水源地保护应加强水源地的保护,禁止破坏和污染水源。
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限制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源的影响。
2. 水源地监测定期对水源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水质问题。
监测结果要向公众公示。
3. 废水治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治理,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建立废水处理设施,控制废水的排放量和质量。
四、结语中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水质要求严格,涵盖了外观、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
同时,监测方法和水源保护也是确保水源安全的关键。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GBT57502一、水样采集方法1.采样地点选择水质监测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水样数据。
采样点应在目标水体中具有代表性,且不受潮流、人工或自然污染源的影响。
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水体的深度、流速、水质变化、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并参考地理、水文、水质调查等资料进行判断。
2.采样器具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前,需要准备好采样器具,包括采样瓶、采样杯、采样管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进行采集。
3.采样方法在采样前,应对采样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采样时,尽量避免过程中的空气接触,以防止水质中的溶解氧和挥发性物质浓度的变化。
对于表层水体,应采用直接浸入法进行采集,即将采样器具完全浸入水中,待采样瓶或杯充满后立即封闭。
对于深层水体,可使用钢丝勾、采样器等,将采样器具放入水中,使用绳索或其他装置进行控制,以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二、水样保存方法采集到的水样需要进行及时保存,以保持水质的原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
1.酸化保存法将采集的水样加入适量的酸(如盐酸)使其pH值下降,以阻止细菌生长和有机物氧化反应。
同时,也可以防止部分金属物质的沉淀和析出。
保存时,应注意酸浓度的选择,以避免对监测项目造成影响。
2.低温保存法通过降低水样的温度可减缓细菌的生长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般推荐将水样保存于4℃以下的环境中,例如使用冰箱或冰桶保存。
3.性质调整保存法通过改变水样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例如,对于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样,可以通过将其置于黑暗条件下,以减缓溶解氧的逸出。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样,可以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醛或高斯氯酸盐进行保存。
4.真空保存法使用真空吸滤装置将采样瓶或杯中的水样抽取部分空气,并用橡皮塞封闭。
这种保存方法可以防止采样过程中的气体溶解和水样中溶氧的逸出。
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水样性质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采样后水样的稳定和可靠性。
生活饮用水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案1.采集地点选择:选择采集水样的地点应代表着普通家庭饮用水源的状况,包括自来水管道水、地下水、井水或水龙头水。
可以选择不同地点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采样工具准备:采样工具应事先清洗并消毒,以避免任何外来污染。
常用的工具包括:-容器:使用清洁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进行采样,避免使用金属容器,以免引入有害物质。
-漂白剂:准备0.5%的漂白剂溶液,用于清洗采样容器和工具。
3.采样时间与频率:采样应在早晨或未使用水源后的第一个小时进行。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可以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分别进行采样。
此外,需要定期监测水质,通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4.采样方法:采样前,应将采样容器和工具用0.5%的漂白剂溶液清洗,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下面是不同类型水源的采样方法:-自来水管道水:将容器直接放在水龙头下方,稍微倾斜,让水流进入容器,填满容器后收集样品。
-地下水:使用手提泵或其他工具将水抽出,收集样品。
-井水:使用无菌采样瓶或针管,将其完全插入井水,然后抽取样品。
-水龙头水:打开水龙头,预先消除残留水量,然后收集水样。
5.保存与运输:-保存:采集后的水样应立即加盖并标记样品信息,包括采样地点、日期、时间等。
保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通常可以将样品放在冷藏箱或冰箱中保存。
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样品需要保持稳定不变。
可以将样品放在密封的冷藏箱或冷藏袋中,并在运输途中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
6.实验室分析:将水样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水质数据。
确保选取合格的实验室,并将样品信息提供给实验室人员。
总结:生活饮用水水样采集与保存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选择采集地点、提前准备采样工具、采样时间和频率合理,以及注意样品保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细节,可以确保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将样品送往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得准确的水质数据,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家庭饮用水的质量和健康。
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1 范围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采集、样品保存和采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样的采集和样品保存。
2 引用文件GB54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T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3 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 采样容器4.1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4.2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4.3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4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4.5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
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
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4.6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4.7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4.8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
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5 采样容器的洗涤5.1 测定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生活饮用水和涉水产品采样技术规范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3 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 采样容器4.1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4.2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4.3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4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4.5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
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
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4.6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4.7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4.8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
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5 采样容器的洗涤5.1测定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5.2测定有机物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淋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5.3测定微生物学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和灭菌5.3.1 容器洗涤:将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采集、样品保存和采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样的采集和样品保存。
2 引用文件
GB54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T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3 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 采样容器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
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
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
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5 采样容器的洗涤
测定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
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测定有机物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
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淋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测定微生物学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和灭菌
容器洗涤:将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容器灭菌:热力灭菌是最可靠且普遍应用的方法。
热力灭菌分干热和高压蒸汽灭菌两种。
干热灭菌要求160ºC下维持2h;高压蒸汽灭菌要求121ºC下维持15min,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ºC将瓶内冷凝水烘干。
灭菌后的容器应在2周内使用。
6 采样器
采样前应选择适宜的采样器。
塑料或玻璃材质的采样器及用于采样的橡胶管和乳胶管可按照洗净备用。
金属材质的采样器,应先用洗涤剂清除油垢,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特殊采样器的清洗方法可参照仪器说明书。
7 水样采集
一般要求
理化指标
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
微生物学指标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注意事项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全部用于测定。
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器(瓶)。
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采用水封。
含有可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水样,应分离除去沉积物。
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均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静置30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采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总悬浮物油类的水样除外。
需要分别测定悬浮物和水中所含组分时,应在现场将水样经µm膜过滤后,分别加入固定剂保存。
测定油类、BOD5、硫化物、微生物学、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完成现场测定的水样,不能带回实验室供其他指标测定使用。
水源水的采集
水源水是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原水。
水源水采样点通常应选择汲水处。
表层水
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
从桥上等地方采样时,可将系着绳子的桶或带有坠子的采样瓶投入水中汲水。
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11 样品管理和运输
样品管理
除用于现场测定的样品外,大部分水样都需要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水样的运输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保证其性质稳定、完整、不受沾污、损坏和丢失。
现场测试样品:应严格记录现场检测结果并妥善保管。
实验室测试样品: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或标签,并粘贴在采样容器上,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日期、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
在采样时还应记录所有野外调查及采样情况,包括采样目的、采样地点、样品种类、编号、数量、样品保存方法及采样时的气候条件等。
样品运输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送回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各项目的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在现场采样工作开始之前就应安排好运输工作,以防延误。
样品装运前应逐一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塑料容器要塞紧内塞,拧紧外盖,贴好密封带,玻璃瓶要塞紧磨口塞,并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或用封口胶、石蜡封口。
待测油类的水样不能用石蜡封口。
需要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并放入制冷剂。
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样品瓶冻裂。
为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碰撞而导致损失或沾污,最好将样品装箱运输。
装运用的箱和盖都需要用泡沫塑料或瓦楞纸板作衬里或隔板,并使箱盖适度压住样品瓶。
样品箱应有“切勿倒置”和“易碎物品”的明显标识。
12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目的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验采样过程质量,是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水样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的措施。
现场空白
现场空白是指在采样现场以纯水作样品,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送交实验室分析。
通过将现场空白与实验室内空白测定结果相对照,掌握采样过程中操作步骤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的影响的状况。
现场空白所用的纯水要用洁净的专用容器,由采样人员带到采样现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沾污。
运输空白
运输空白是以纯水作样品,从实验室到采样现场又返回实验室。
运输空白可用来测定样品运输、现场处理和贮存期间或由容器带来的可能沾污。
每批样品至少有一个运输空白。
现场平行样
现场平行样是指在同等采样条件下,采集平行双样密码送实验室分析,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
当实验室精密度受控时,主要反映采样过程的精密度变化状况。
现场平行样要注意控制采样操作规程和条件的一致。
对水质中非均相物质或分布不均匀的污染物,在样品灌装时摇动采样器,使样品保持均匀。
现场平行样占样品总量的10%以上,一般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组平行样。
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
现场加标样是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将实验室配置的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等量加入到其中一份已知体积的水样中,另一份不加标样,然后按样品要求进行处理,送实验室分析。
将测定结果与实验室加标样对比,掌握测定对象在采样、运输过程中的准确度变化情况。
现场加标除加标在采样现场进行外,其他要求应与实验室加标样相一致。
现场使用的标准溶液与实验室使用的为同一标准溶液。
现场质控样是指将标准样与样品基体组分接近的标准控制样带到采样现场,按样品要求处理后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的数量,一般控制在样品总量的10%左右,每批样品不少于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