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职业防护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接触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关键词】接触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随着肿瘤化疗的进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化疗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所以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或免受化疗药物带来的危险。
1 接触化疗药物的危害性1.1 引起接触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有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疲倦、困乏、脱发、白细胞计数降低等机体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1.2 低剂量的毒性作用在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等,具有致癌[1]、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 对生殖系统的损害已有研究表明,接触化疗药物与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后代先天畸形等有关。
2 化疗药物危害的途径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侵犯人体,使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受到职业性危害;另一方面用药患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唾液等处理不当,也会对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3 造成危害性增加的因素3.1 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认为仅带口罩和手套就可以达到防护目的,防护措施跟不上。
3.2 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缺乏,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少,致使患者及家属缺乏有关化疗药物毒性的知识,认为护理人员戴手套、口罩等处理排泄物是嫌弃他们的表现,影响了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的实施。
3.3 配药设备不全,操作不规范配药时无专门的安全垂直层流柜,无良好的通风设备,无专用的防护衣,并且缺乏规范化操作,部分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时怕麻烦,只顾省时省事,除戴口罩、帽子外,不戴任何防护器具,而直接进行操作,接触化疗药物。
4 防护措施4.1 强化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接触化疗药物的危害性,肿瘤专科护士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两条原则: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防止药物从任何途径进入人体;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同时也是肿瘤科护士工作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化疗药物会给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有效的职业防护至关重要。
一、化疗药物的危害1. 身体上的危害(1) 皮肤问题:与化疗药物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干燥、脱屑等问题。
如果不加注意,护士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2) 呼吸问题:液状、粉末状或气溶胶状态的化疗药物可能会吸入肺部,导致呼吸问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 消化系统问题: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不振等问题。
(4) 血液和免疫系统问题: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的生成和免疫系统,使护士感到疲劳、体力不足、头晕等。
2. 心理上的危害(1) 恐惧与焦虑: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护士可能感到恐惧、不安、焦虑等情绪。
(2) 防御机制:护士可能会产生防御机制,如拒绝和避免与患者和药物接触,影响工作职责的履行。
(3) 精神障碍:几乎所有的肿瘤科护士都经历过与患者死亡有关的事件。
这些经历可能会导致护士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二、职业防护方法1. 培训和教育公司和医院应该为肿瘤科护士提供必要的化疗药物知识培训和教育,包括不同类型的化疗药物的特点和应用、药物剂量计算、不同剂型的药物的处理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此外,还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长袖衣服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化疗药物的污染和吸入。
在与化疗药物接触时,护士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眼睛和口腔等敏感组织。
3. 工作环境控制公司和医院应该在肿瘤科诊疗室、药房等处提供通风系统,以控制化疗药物的扩散和吸入。
该机构还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约束护士的工作行为,加强对药品管理,以减少污染。
4. 团队协作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要增强协作,共同制定规章制度,确保药品管理的有效性。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一、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安全防护原则1、化疗药物的安全防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2、相关工作人员上岗前要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相关知识、配制要求、潜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提高防护意识。
3、配置化疗药物须在单独房间进行,配备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
4、操作人员在妊娠及哺乳期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并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5、配置化疗药物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帽子、N95口罩、护目镜、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PE手套(内层)、乳胶手套(外层)等,操作中手套破裂或污染立即更换。
6、废弃物处理:化疗药物污染物品应放入有毒性标志的容器中,标签醒目并封口。
二、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时要求1、配制化疗药物应做好个人防护。
配药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透的治疗巾。
2、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瓶底;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物外溅;溶媒沿安瓿瓶壁缓慢注入瓶内,应在瓶口垫纱布,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物,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药液外溢。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一次性治疗巾的无菌盘内备用。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紧密,防止药液渗漏。
5、配置化疗药物后的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以免污染环境。
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6、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
7、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生物安全柜内部和操作台面。
8、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以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9、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措施1、化疗药物外溢后处理(1)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随着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化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凸显。
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护士在化疗过程中接触这些药物,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
那么,如何对护士进行安全防护以减少这些危害呢?一、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1. 接触污染物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接触,接触到患者身上的污染物,如大小便、呕吐物等,这些污染物中可能含有化疗药物,护士接触后易受染。
2. 吸入毒物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气溶胶、粉尘的形式进入空气,护士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易受到吸入这些药物的危害。
3. 皮肤接触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密切接触,药液可能会溅到护士的皮肤上,甚至可能会进入皮肤里面,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和伤口感染。
4. 摄入毒素护士在工作时,可能会不经意地用手触摸口鼻或吃东西,由于接触化疗药物而导致摄入毒素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如何进行安全防护1. 加强个人防护护士要认真学习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危害性,必须在使用药物前,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工作后,一定要淋浴更衣,防止残留物附着身体上,导致皮肤刺痛、痒等过敏反应。
2. 建立废弃物处置流程将废弃物物统一封装扔弃所在病房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处置桶,以便病房保洁员安全收集废弃物物并进行统一处理,护士在清洁时亦应戴好手套,防止不小心接触到毒物。
3. 建立有毒物品清单病房内应设立有毒物品清单,让护士明确掌握每种化疗药物的毒性、应急处置方法以及接触后的反应、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
4. 行为准则制定作为医护人员,护士应严格按照化疗药物处理的规程进行操作。
每次使用化疗药物前,应认真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在接触到化疗药物时,要尽量避免药液的溅洒,对于任何不符合操作要求的事件,应及时停止处理。
总结起来,护士在化疗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业责任,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性。
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护士应学习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加强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化疗药物职业暴露与防护制度一、总体要求(一)护理人员到化疗科室工作要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
(二)接触化疗药物及做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服或使用一次性围裙,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脱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二、化疗药液配置及临床应用(一)配化疗药需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双层手套(内层聚乙烯手套、外层乳胶手套)、口罩。
(二)打开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溶粉剂时,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三)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
(四)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五)不要将抽吸化疗药空针内的空气直接排到空气中。
(六)在配置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如药液接触皮肤或溅到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为患者更换输液时戴手套。
(七)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
药瓶有损坏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废弃物处理(一)废弃化疗药安瓿、小瓶,用完后立即放入带盖密闭桶内,并及时清理。
(二)安瓿中如有剩余药液,不可直接丢弃,应放入密闭容器后丢弃。
(三)配置化疗药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袋容器要加盖并及时清理,防止化疗药物蒸发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四、环境保护(一)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次数。
(二)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工作台面、治疗车(盘)、等,使用后及时用清水擦拭,防止残留药物挥发到空气中。
(三)加强宣教,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要置于带盖容器中,如有遗撒应及时清理,并用清水反复擦洗。
(四)处理化疗患者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口罩。
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措施1 重视意识形态加强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意识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化疗药物的基本毒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建立健康记录并定期进行体检。
2 改善制备化疗药物的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设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如条件不允许可使用通风柜。
化疗药物配置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减少医务人员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
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应安装排风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
生物安全柜有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活动环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溢出,防止气体再循环,更有效地保护活动者。
3 个人防护化疗患者应穿低渗透隔离服;戴有双层的手套,帽子能有效覆盖全部头发;戴护目镜,戴有十层纱布的口罩,外戴一层一次性口罩,配置完毕药物后丢弃外层口罩。
活动者最好先戴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乳胶手套,不允许只戴乳胶手套。
这样,活动起来更安全。
在配置药物过程中,要防止手套破损,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活动台可铺一次性纸巾,脚下踏一次性纸巾。
手术后,按正常方法处理纸巾,如深埋等。
4 活动配置化疗药一定要用软袋包装,最好不用玻璃输液瓶,因为玻璃输液瓶要用排气管排气,这样可将化疗药物排入空气中,周围人员会通过空气吸收化疗药。
配置药物过程中,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到瓶底。
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摇动;活动时应确保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抽取药液后排空气时垫无菌纱布以免药液外流污染;改进活动技术,使用皮塞防止小瓶内形成压差,导致提取药液时溢出;如不慎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内,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同时,要将化疗废弃物如安瓿、注射器等用双层塑料袋包裹,封严后放入有毒药物废弃筒内集中处理。
输液器的莫菲管制成大壶,如制成20~50ml大小不等,把静脉推注的化疗药一次性注入壶内,避免在莫菲管内连续注入化疗药时的溢出。
化疗职业防护
一、接触化疗药的安全防护原则及措施
1化疗药物的安全防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专业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使专业人员全面掌握并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增强防护意识。
3 、设立化疗药物备药操作室,操作室内除备有一台生物安全柜外,生物安全操作柜内备药可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溶胶或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还应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渗漏隔离衣、聚氯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4、改善医疗器具,完善防护设施,采用适宜的制剂及包装。
提倡使用无排气管的软包装输液袋,防止有毒气体排至空气中。
5、药物处理中心化。
采用集中式管理,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防护设备齐全的化疗备药操作室负责所有化疗药物的配制及供应,利于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以使污染缩小到最小范围。
6、从事化疗专业人员在妊娠及哺乳期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
对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7、加强化疗废弃物的管理,化疗药物废弃物必须与其他药物分开放置,并密闭存放在有特殊标记的特制的防渗漏的污物袋中,统一焚烧处理,以达到细胞毒药物的灭活及废弃物处理中心化。
二接触化疗药的配药操作规程
1.、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操作前空气消毒操作间。
2、配药前洗手,佩带一次性口罩、帽子、面罩、隔离衣。
戴双层手套,即在聚氯乙烯手套外带一副乳胶手套。
一旦手套破裂,立即更换。
3、操作台面覆盖一次性渗透性防护垫,以防因操作不慎将药液溢洒台面时便于清洁,减少污染。
一旦污染或备药完毕应立即更换。
4、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
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5、瓶装药液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出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针头。
并且要求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使用“锁头”注射
器、保护器等保护用品和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使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应注意抽出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为宜。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
7、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面。
8、备药后所用一切污染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以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9 、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若为药粉则利用湿纱布擦拭,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
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
10、操作规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三抗癌药物污染处理防护原则
1、抗癌药物外溅后处理
1.1 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
1.2 护士必须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作好个人防护后方可处理污染区。
1.3 如果少量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或具有吸附性纱布轻轻擦洗,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
1.4 溢出的区域用清洁剂和清水擦洗污染表面3次,再用75%的酒精擦拭。
2操作过程中如不慎皮肤接触化疗药应立即用肥皂及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如眼睛内溅入化疗药物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5分钟。
3、污染安瓿与药瓶应放置于专用袋中封闭,以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4、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均为一次性使用,全部污染物品用后放专用袋中密闭处理,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记。
5、所有污物包括用过的防护服、帽子等需经1000℃高温焚烧处理。
6、化疗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均含有抗癌剂,因此在处理患者化疗后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沾染皮肤,水池、马桶用后反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