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
(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
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
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
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
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
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
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
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报告
合作者:郭悦宁刘小曦许诺
【一】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三】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妨碍,分早、中、晚三次,
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
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本。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能够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
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
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四】实验结果
从表中能够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基本上灌丛湿度最大,草地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妨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灌木丛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妨碍。
【五】总结与分析
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张素艳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初一〔9〕班赵炜煜)。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内容透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安排了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教材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探究目标达成】(一)知识目标:1.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例,通过测量、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的科学探究、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探究重难点透析】重点:1.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探究教法构想】1.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学会使用干湿计,又由学生指导同组同学。
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相对湿度=干球数值-湿球数值,对照相对湿度表,就可以找到对应数值。
2.学生分组:21人一大组(共甲、乙、丙3大组),7人一小组,分工合作,在校园里分别选择裸地、草地、灌木丛三个植被环境,每一环境又分三处测量3.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挂在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同时避免行人等干扰因素。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探究材料准备】教师:1.指导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会学生使用干湿计;2.提供足量的干湿计,并参与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3.设计并制作课件(解读曲线、课题、结论、练一练、进一步探究等)。
学生:1.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学会使用干湿计,并按照拟订的探究方案实施计划;3.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并准备好交流提纲。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方案一、实验名称。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奇妙影响。
二、实验目的。
看看植物到底是怎么改变周围空气湿度的,就像探秘植物的小魔法一样。
三、实验材料。
1. 一些植物:比如绿萝、仙人掌(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让实验更有趣哦)。
2. 湿度计:这可是我们的湿度探测小能手,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
3. 两个透明的大塑料箱(或者大玻璃箱,要能密封起来的,就像给植物搭个小房子)。
4. 水:用来照顾植物的。
四、实验步骤。
1. 布置植物的小窝。
在一个塑料箱里,小心翼翼地把绿萝放进去,就像给绿萝安个新家。
然后给绿萝浇点水,让它舒舒服服的。
这个箱子就叫做“植物箱”。
在另一个塑料箱里呢,什么植物都不放,这个箱子就是“空箱”,它就像一个没有植物居民的空房子。
2. 湿度的初始测量。
把湿度计分别放进“植物箱”和“空箱”里,等个几分钟,让湿度计适应一下环境,然后记录下这两个箱子里初始的空气湿度数值。
这就像是给两个箱子的湿度拍个“快照”。
3. 观察与记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比如说连续观察五天),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比如早上9点),用湿度计测量“植物箱”和“空箱”里的空气湿度。
每次测量的时候,要轻轻地把湿度计放进去,然后等数值稳定了再记录下来。
就像跟湿度计说:“小湿度计,你可要看准了再告诉我哦。
”4. 照顾植物。
在这五天里,别忘了给“植物箱”里的绿萝浇水,让它保持活力满满。
但是可不能给“空箱”浇水,不然就破坏实验规则啦。
5. 分析结果。
把每天记录下来的“植物箱”和“空箱”的湿度数值拿出来看看。
比较一下,是“植物箱”里的湿度一直比“空箱”里的湿度高呢,还是有其他的变化?就像在找两个箱子湿度之间的小秘密。
五、实验预期结果。
我们猜呀,“植物箱”里的空气湿度可能会比“空箱”里的高。
因为植物就像一个小小的空气加湿器,它的叶子会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释放到空气中,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湿润。
不过呢,要是仙人掌在“植物箱”里,可能情况又会有点不一样,因为仙人掌是比较耐旱的植物,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可能没有绿萝那么明显。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试验报告
班级:姓名:实验时间: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裸地草地灌丛
早晨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中午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晚上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裸地的空气湿度最;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裸地空气湿度最。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目的学习探究在同一地区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背景资料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
这就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
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也就是会影响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生物探究的过程。
难点:收集和处理数据。
实验关键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干湿计,计时器。
教学过程1.导入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会影响生物的生存,那么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又能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2.学案之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师: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第10页的资料。
然后回答思考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师: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生: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播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了平衡。
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使环境变得清新优美。
师:为什么引进蜣螂?说说道理。
生:由于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大量的牛粪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又会带来杀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处理牛粪,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
师: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生:有。
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
3.学案之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师:干湿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原理,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空气温湿度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气孔开闭、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营养吸收等生理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空气温度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温度过高的情况,高温会加速植物水分蒸腾过程,导致植物过快失水,导致萎蔫和生长受限。
另外,高温还会增加植物呼吸速率,导致植物消耗能量过多,降低生长速率。
对于温度过低的情况,低温会抑制植物的代谢和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其次,空气湿度对植物的水分蒸腾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水分蒸腾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湿度较高会减少植物蒸腾速率,限制水分流失。
然而,植物在较湿的环境下,气孔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干燥环境下,植物水分散失过快,导致细胞脱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因此,适宜的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再次,空气温湿度还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度对根系活性的影响是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取决于地下的土壤温度,因此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另外,湿度也影响了植物根系的活动。
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减少,植物根系受到限制,导致养分吸收不足。
因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运输至关重要。
最后,不同植物对空气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不同植物对温湿度适应能力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热带植物能够适应高温和湿度较高的环境,而一些寒带植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设计植物种植环境时,需要考虑植物对温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空气温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报告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时间裸地草地灌丛早晨48%52%62%42%51%60%44%60%56%平均值:41.3%平均值:54.3%平均值:59.3%中午17%20%41%14%38%40%17%33%31%平均值:16%平均值:30.3%平均值:39%晚上49%60%76%47%64%80%38%70%78%平均值:44.7%平均值:64.7%平均值:78%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第二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一、概念题货币的时间价值单利复利终值现值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二、单项选择题1、资金时间价值通常()A 包括风险和物价变动因素B不包括风险和物价变动因素C包括风险因素但不包括物价变动因素D包括物价变动因素但不包括风险因素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计算偿债基金系数,可根据年金现值系数求倒数B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加1等于同期、同利率的预付年金现值系数C 在终值一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低、计算期越少,则复利现值越大D 在计算期和现值一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低,复利终值越大3、若希望在3年后取得500元,利率为10%,则单利情况下现在应存入银行()A 384.6B 650C 375.7D 665.54、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A 永续年金B预付年金C普通年金D递延年金5、某项存款利率为6%,每半年复利一次,其实际利率为()A3% B6.09% C6% D6.6%6、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所得到的结果,在数值上等于()。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敏感度及调节方法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敏感度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而异。
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植物会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来适应。
首先,植物对空气湿度的敏感度是由其生理特性决定的。
一般来说,植物对湿度的敏感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
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植物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因为水分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
当湿度过低时,种子会难以发芽,幼苗会受到水分蒸发过快的影响而生长受限。
而在成熟期和果实发育阶段,植物对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为此时植物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根系和叶片,能够更好地吸收和保持水分。
其次,植物对空气湿度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开启和关闭气孔、调节根系吸水和蒸发等。
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微小孔隙,通过开启和关闭气孔,植物可以调节水分的蒸发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当湿度较高时,植物会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蒸发,以防止水分过多流失。
而当湿度较低时,植物会开启气孔,增加水分的蒸发,以增加根系吸水量。
此外,植物的根系也可以通过调节吸水和蒸发来适应不同的湿度环境。
当湿度较低时,植物的根系会增加吸水量,并通过根毛的增长和分泌物的释放来提高水分的吸收效率。
而当湿度较高时,植物的根系会减少吸水量,并通过调节根系的呼吸和分泌物的排泄来减少水分的蒸发。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来调节空气湿度。
例如,一些植物与蚂蚁、蜜蜂等昆虫建立了共生关系。
这些昆虫会在植物周围建造巢穴或蜂巢,形成一种微小的生态系统。
这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昆虫的活动来调节空气湿度。
例如,蚂蚁会在巢穴中储存食物,而食物的分解和腐烂会释放水分,从而增加空气湿度。
而蜜蜂则会通过蜂巢内的蒸发作用来调节湿度,使得蜂巢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总之,植物对空气湿度的敏感度是由其生理特性决定的,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植物通过开启和关闭气孔、调节根系吸水和蒸发等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湿度环境。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的改进黔西县重新中学卜运超一、该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是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通过该实验,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从而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动脑和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同学们自觉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二、原实验的不足之处原实验要求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从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该实验操作起来很麻烦,用时较长,加之会受所测地风力,以及干湿计灵敏度等的影响,通常测量下来效果不明显,甚至不准确,从而会误导学生,再者将学生带出去,也不安全。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为了克服原实验设计上不足,我从在菜场买菜得到了启示:用干燥的塑料袋装上新鲜的蔬菜,如果外界气温较高,一会儿发现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为此,我就将该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1)实验设计用三个广口瓶:A瓶装上少许新鲜菜叶代表草地环境,B瓶装上稍多一点的新鲜菜叶代表灌丛环境,C瓶空瓶作为对照代表裸地环境。
(2)实验原理水蒸气会凝结成水珠。
水分来自于植物体的散失,水珠的多少说明空气湿度的大小。
(3)操作过程将装有新鲜菜叶的A瓶、B瓶和空瓶的C瓶盖上瓶盖,置于光下(如光能照着的窗台、走廊上)3—5分钟。
(在此期间,还可以继续讲解生物对环境其他方面的影响,这样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4)实验现象及效果可以看到A瓶和B瓶内壁上都出现了水珠,且B瓶中的水珠要多一点,而C瓶内无水珠。
(5)实验结果分析广口瓶内壁上的水珠是来自于植物体散失的水汽凝结而成。
植物越多,散失的水汽越多,水珠就越多,空气湿度也就越大,从而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裸地、草地、灌丛的湿度不同,裸地最小,草地次之,灌丛最大。
(6)自我评价1、改进后实验,取材方便,耗材少,易操作,安全性好。
2、实验易于观察,且现象明显,实验效果显著。
关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活动的分析与改进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而且也是一个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空气湿度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探讨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首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叶绿植物和蕨类植物等,然后在控制条件下调节空气湿度,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同时,也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气孔开闭情况和蒸腾速率等参数来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响应机制。
此外,还可以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湿度与根系吸收水分的关联性等问题。
然而,在开展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建立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控制变量,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和工具,比如气象仪、温湿度计和光合作用仪等,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同时,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也需要重点考虑如何避免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应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比如保持恒定的光照、温度和气流等因素,以减小实验误差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其次,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验证实验结果,比如重复实验、对照组和统计分析等,以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此外,也可以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等方法,来进一步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响应机制和动态过程。
总的来说,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开展相关的实验和研究活动,可以深入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活动的分析与改进作者:王付衍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年第11期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设计了“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决定这个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是湿度的测量,现就相关问题加以分析。
一、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一般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描述。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是一个百分比。
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该探究活动测量的湿度就是相对湿度。
二、空气湿度的测量1.空气湿度测量的方法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虽然测量湿度的方法很多,测量仪器种类也很多,但是目前没有简便准确的测量方法,也没有既准确又简单的测量仪器。
学校实验室配备的测量湿度的仪器是干湿球温度计。
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湿度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方法,通过测量时干球、湿球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换算出湿度值(一般可在换算表中直接读出),准确度只有5%~7%RH。
而具体测量时是有条件的: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要达到2.5m/s以上。
2.影响空气湿度测量的因素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湿度,测量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测量仪器准确度低,误差较大;风速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湿球水分的蒸发,使测量的结果相应偏大或偏小;测量时要求达到水气平衡状态,一般要求10分钟,如果测量时间不足,测量的结果就会偏小。
此外,水质、阳光等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
三、探究活动的开展1.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该探究活动效果很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对湿度的概念不理解;学生不能熟练使用仪器;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造成学生测量的结果误差过大,甚至测量的结果与实际相悖,以至于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活动耗费学生太多时间和精力。
2.原因分析湿度的概念及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易理解掌握。
部分教师对湿度的概念及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是很熟悉,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也不到位。
实验报告单学科生物年级六年级班实验名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时间实验器材干湿计、笔记本、记录用笔实验人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温度有影响。
在祼地、草地、或茂密的灌林丛中,草地或灌林丛的空气湿度最大,祼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3.制定计划:选择裸地和草地以及灌林丛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测量,每一地点选择不同位置测三次。
4.记录表格时间裸地草地灌木丛早晨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中午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晚上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结论: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植物越茂密,空气的温度越大。
实验报告单学科生物年级六年级班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器材实验人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记录表格时间裸地草地灌木丛早晨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中午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晚上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实验结果《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报告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时间裸地草地灌丛早晨48%52%62%42%51%60%44%60%56%平均值:41.3%平均值:54.3%平均值:59.3%中午17%20%41%14%38%40%17%33%31%平均值:16%平均值:30.3%平均值:39%晚上49%60%76%47%64%80%38%70%78%平均值:44.7%平均值:64.7%平均值:78%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绿色植物的空气湿度条件绿色植物是一种天然的空气净化剂,它们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绿色植物对空气的湿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理解绿色植物对空气湿度条件的影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空气湿度的概念。
空气湿度是指单位空气体积中所包含的水蒸气的数量。
空气湿度的一般分为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两种。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含量与相对饱和水平所占的百分比。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绿色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蒸腾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吸收液态水,并释放出水蒸气,这对于提高空气湿度有一定的作用。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时,植物会蒸发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了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这就像是我们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的过程一样。
2.阴影作用绿色植物的叶子有遮阳的作用,能够减少阳光直射地面,并降低了地面的温度。
这也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和提高空气湿度。
3.蓄水作用绿色植物中的根系可以将降雨的水分吸收存储起来,这一过程也有助于维持周围环境的水分含量和提高空气湿度。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适宜的空气湿度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相对湿度在40-70%左右的环境。
如果环境湿度过低,则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变慢,导致其无法正常吸收水分,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反之,如果环境湿度过高,容易造成植物的滋生病菌和真菌的繁殖,从而损害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总之,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吸收水蒸气、蒸腾作用、阴影作用和蓄水作用等多种方式来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条件。
对于保持室内空气湿度的稳定性、净化空气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对于绿色植物自身来说,适宜的湿度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试验报告
班级:姓名:实验时间: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干湿记、记录本。
: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裸地草地灌丛
早晨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中午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晚上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裸地的空气湿度最;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裸地空气湿度最。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源-于-网-络-收-集。
实验:植物对空气湿
度的影响
实验报告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实验报告单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报告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对湿度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8%
52%
62%
42%
51%
60%
4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56%
平均值:41.3%
平均值:54.3%
平均值:59.3%
中午
17%
20%
41%
14%
38%
40%
17%
33%
31%
平均值:16%
平均值:30.3%
平均值:39%
晚上
49%
60%
76%
47%
64%
8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70%
78%
平均值:44.7%
平均值:64.7%
平均值:78%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