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检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原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它具有数据的独立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2. 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数据的抽象和描述,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三、关系数据库理论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系统,它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2.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规范化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步骤,它通过消除冗余和保持数据一致性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3. SQL语言和关系代数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它可以用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关系代数是关系数据库的数学基础,它用来描述和操作关系数据。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2.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管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索引文件和日志文件等,存储管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和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是保证数据库操作正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机制,事务管理用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五、数据库设计与优化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数据库设计是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特点来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它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
2. 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性能优化是提高数据库查询和更新效率的关键,它包括索引优化、查询调优和存储优化等方面。
六、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恢复1. 数据库安全的基本原则数据库安全是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和数据丢失的重要措施,它包括用户认证、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方面。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总学分:3 总上课时数:48 上机时数:24)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数据库原理》是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之后,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和提高软件开发能力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是经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导课,它是一门结合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论应用学科。
数据库原理基于一定的数学知识,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还基于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网络等;数据库应用则基于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宿主语言的综合使用,以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集应用与原理于一体,两部分内容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应用。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开发研制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时所必需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并能结合本专业有效地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的程序设计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论;2.掌握Visual FoxPro的基础知识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实现一般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
4.学会用数据库设计理论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研制、开发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授课时数为48学时,上机实验时数为24学时。
第1部分:数据库基础知识(4学时):掌握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理解数据库(Database)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掌握数据模型相关概念和知识;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大学一年级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1.2 课程学时:36学时(理论课)1.3 课程对象:大学一年级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1.4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数据库基本概念2.1.1 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库2.1.2 数据库管理系统2.2 关系型数据库2.2.1 关系数据库模型2.2.2 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2.2.3 数据完整性与数据约束2.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2.3.1 关系模式设计2.3.2 范式理论2.3.3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2.4 SQL与关系数据库操作2.4.1 SQL语言基本结构2.4.2 数据定义与数据操作语句2.4.3 查询语句与连接操作2.5 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恢复2.5.1 数据库安全性与访问控制2.5.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2.6 数据库应用与发展2.6.1 数据库应用领域2.6.2 大数据与云计算对数据库的影响3. 教学方法3.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有逻辑性地讲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3.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示例,演示数据库设计、SQL 语句编写、数据操作等具体操作步骤。
3.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数据库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践操作:安排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等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 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以及实践任务完成情况。
4.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4.3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项目,并提交相关报告。
5. 参考教材5.1 《数据库系统概论》- 王珊、萨师煊5.2 《数据库系统概念》-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6. 参考资源6.1 开放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PostgreSQL等)的安装与使用指南6.2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案例分析6.3 SQL语言参考手册本教学大纲为一年级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掌握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407346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㈠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㈡目的: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掌握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过程,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全局结构;掌握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理论,关系数据库SQL语言的全貌和使用技术;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能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简单应用系统的设计;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保护措施;了解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只有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才能应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才能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㈢开课对象:计算机系本科生二、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㈠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性很强,讲授时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多媒体和班级进行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题目。
㈡考核方式:笔试。
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6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1章数据库概论(6学时)主要内容1.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数据库系统特点。
1.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第模型。
1.3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1.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实体间联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
学生掌握要点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数据模型中的层次、网状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掌握数据描述的术语,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关系模型,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全局结构。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数据库原理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深刻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据库原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技术。
3. 熟悉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高级特性。
4. 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1.2 数据库体系结构1.3 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分类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与分类2. 关系数据库设计2.1 关系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2.2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2.3 关系数据库的范式理论与应用2.4 关系数据库的物理设计3. SQL语言3.1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更新、删除)3.2 SQL语言的高级特性(联合查询、子查询、聚合函数、视图、索引)4. 数据库管理系统4.1 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4.2 数据库性能调优4.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4.4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事务管理5. 实践与案例分析5.1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5.2 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系统介绍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实践操作:提供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实际数据库应用案例。
五、教材1. 主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2. 参考书:- 《数据库系统概念》- 《SQL基础教程》- 《高性能MySQL》六、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等。
2. 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实验任务等。
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数据库原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和重要性。
数据库是指存储有组织的数据的集合,它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和访问功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数据库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和数据操作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等。
三、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类型,因此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特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和关系代数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关系数据库,包括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和规范化等技术。
四、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查询语句和数据操作语句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掌握SQL语言的使用,能够编写复杂的查询语句和数据操作语句。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DBMS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以及常见的DBMS产品。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DBMS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DBMS。
六、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概念,以及常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措施。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数据库原理/ Principle of DataBase
课程代码:x3050021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课程总学时:64课程总学分:4.0
实验学时:16实验学分:
开实验学期:第三学期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SQL语句的实际使用,学生应会在SQL Server的环境下创建数据库和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等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理论的认识,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项目设置
三、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
实验报告要求:
填写完整,独立完成,符合报告填写规范。
考核方式:
实验的出勤情况、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
成绩评定标准:
没有完成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实验报告抄袭者,不及格。
独立完成实验,但实验报告中错误较多,及格。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有一些错误,中。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有较少错误,良好。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没有错误,优秀。
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姜桂洪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姜桂洪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数据库实用教程》, 聂培尧等,科学出版社,2005
《SQL Server 从入门到精通》明日科技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SQL Server 数据库教程(2008版)》郑阿奇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4月
执笔人:谭丹丹审核人:张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