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
- 格式:pptx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17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研究童话故事,了解其特点,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2.通过减去汉字偏旁部首研究生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激发研究汉字的积极性。
3.通过探究汉字偏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掌握“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掌握修改符号及其用法,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诵读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丰富语言文字积累。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修改符号及其用法,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乡媒体课件;需要修改的句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交流研究童话故事,了解其特点,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2.通过减去汉字偏旁部首研究生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激发研究汉字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话题交流,引入研究1.教师引入:在刚刚学过的单元里,我们研究了四篇童话故事。
你们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喜欢阅读?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童话故事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有价值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分享自己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单元研究回顾引入,激发学生探究交流的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交流活动。
二、快乐交流,丰富认知1.引导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两位同学和老师的提示语,了解童话故事的体裁特点、内容和启示。
教师适时归纳板书。
2.学生回顾本单元研究的童话故事,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自己打算交流的知识内容,并简单记录下来。
3.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提醒他们结合读过的童话故事进行交流,只需要说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两点即可。
4.开展班内读故事交流活动。
学生:我喜欢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它们不是真正的人,但它们有着我们人类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思想,所以它们和我们一样有情感。
注:删除了一段重复的教学目标,修改了一些表述,使文章更加流畅。
师:童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想象赋予了人物情感和思想,让他们活起来了,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请问大家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人物呢?生:我最喜欢《-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他做到了一个好队长的样子,面对美味的奶酪也不违反禁令,让我非常敬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交流学习童话感受;学习识字新方法;学习修改符号。
【课前学习任务】
1.熟读本单元的四篇童话故事。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小练习:
我要向全世()来()绍我们伟大的祖国!(介界)
马上就要()开会议了,李明赶快()呼我进教室。
(招召)
从小老师就()导我们要()顺父母。
(教孝)
老师()出双手,接过我递交给她的三好生竞选()请书。
(伸申)学习任务二:
小练习:请你把我们认识到的字送到词语或句子中。
啃咽嚼咬嗡嗡哗哗吼吱吱嘀呜呜
()骨头()口水()口香糖()嘴唇
1.小蜜蜂()地飞过花丛,忙着采蜜。
小河在一旁()地唱着歌。
2.老虎大声一(),发出()地声音。
3.()嗒()嗒,十二点了,小老鼠们()的开起了会。
学习任务三:
请你为“木”字家族“手”字家族和“水”字家族找找朋友。
木—()—()—()—()手—()—()—()—()水—()—()—()—()
【课后练习】
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一、文本教学解读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内容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绕对童话这一体裁的初步认识展开交资,呈现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情感;二是重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三是阅读童话,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童话的感受,初步梳理和总结童话的些基本特点,加深对童话的认识。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6组生字和词语,每组的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引导学生运用字减偏旁的方法识字,加深对形声字声旁表音規律的认识,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词句段运用”有两项内容。
第一题呈现了3组带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第二题呈现了使用“改正、增补、删除”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例,引导学生学习其用去,并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日积月累”呈现了3条关于“理”的谚语,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受、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过程与方法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主动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教学难点1.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平时也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对,童话就如同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梳理与拓展运用。
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一主题展开,学生通过学习几篇经典的童话课文,感受到了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情节。
《语文园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与童话相关的语文知识和阅读、表达能力。
其中,“交流平台”部分引导学生回顾童话的特点,如充满想象、情节有趣、蕴含道理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
“识字加油站”通过展示一些带有“口”字旁的生字,让学生了解这些字与嘴巴动作或声音有关,强化了形声字的学习。
“词句段运用”涉及到对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以及仿照例句编写童话中的对话,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日积月累”则安排了一首古诗《所见》,拓展了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学情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他们析对童话充满兴趣,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感知。
然而,学生在总结归纳知识、准确运用词语进行生动描写以及仿照例句进行规范写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例如,在理解词语的细微差别并恰当地运用到句子中时,可能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在编写童话对话时,可能会出现语言不够生动、逻辑不够清晰的问题。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情节、蕴含的道理等。
认识并理解“口”字旁的生字所表示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和运用这些生字。
掌握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能在具体情境中准确运用它们进行描写。
能够仿照例句编写生动有趣的童话对话,提升写作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词语运用和对话编写的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模仿能力。
2.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修改的,用上了修改符号,把有毛病的句子改好了,多神奇啊!我们来认识这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改正符号可以改正错别字、词语等;增补符号表示增加添补内容;删除符号表示删去字、词、句和标点等。
(三)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完成四步走的方法步骤,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了。
1、读:读懂原句,弄清句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2、找: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病句的八种常见类型: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不当、重复啰嗦、成分残缺、分类不当、标点错误。
给句子缩句,也可快速找到病症:谁是什么。
谁做了什么事。
谁怎么样了。
3、改:对症下药,修改病句,保原意。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运用修改符号,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进行换一换,就是替换不恰当的内容;增一增,就是增添残缺的句子成分;删一删,就是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
调一调,就是调换字句词位置。
4、查:细致检查。
改完后,还得要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得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四)修改原则:保持原意,力求少改,按要求修改,符合语法规范。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修改前必须先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有几处毛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有几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就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
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里的形象呢?谁能说说有哪些呢?老师PPT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些童话中的形象。
2.复习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想一想这一单元中出现的童话形象。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二、识字加油站。
读一读1.PPT出示一组生字,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2.用PPT出示另一组生字,让同学们找一找两组词语的区别与相同点。
3.点同学读,小老师带读,老师及时纠正。
4.开小火车读、去掉拼音全班齐读、点同学起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一读。
说一说1.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三、日积月累1.出示三句谚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自己练习读一读,读通顺,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3.全班交流这三句话的意思及蕴含的道理。
(可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先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4.教师总结。
出示以前用的油灯。
教师可稍做讲解。
第一句话的意思:原来点油灯,需要经常拨一下灯芯,然后才会明亮一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一、教材简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对童话这一体裁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呈现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情感;二是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三是阅读童话,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童话的感受,初步梳理和总结童话的一些基本特点,加深对童话的认识。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6组生字和词语,每组的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识字,加深对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的认识,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词句段运用”有两项内容。
第一题呈现了3组带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第二题呈现了使用”改正、增补、删除”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其用法,并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日积月累”呈现了3条关于”理”的谚语,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感受、积累。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童话,说说自己喜欢童话的原因。
比如,童话里的人物常常有超常的力量;童话里发生的事情很神奇。
2.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3个学习伙伴的话,看看他们有哪些新发现。
比如,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情感;童话的想象都很丰富;童话故事常常能带给我们启示。
引导学生以本单元学到的课文为例,说说对这些特点和好处的认识。
3.结合”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进一步加深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识字加油站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提示学生注意:”申”是前鼻音,”宗”是平舌音。
2.让学生一组一组读生字,发现每组的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每组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近。
然后指导学生理解字义,比如,把”孝”字组成词语”孝顺、孝行”并联系生活说说身边的孝行,从而理解”孝”是表示对长辈的孝顺尊敬。
3.鼓励学生用生字拓展组词,丰富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