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及故障处理分析摘要:机泵机械在工厂中被频繁使用,尤其是在化工厂应用更为广泛。
在化工厂中使用机泵机械密封的设备占比高达90%,工作的运行离不开机泵,机泵机械密封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正常生产。
基于此,简单分析机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并深入探讨对应的故障处理要点,具体涉及定期维护机泵机械、严格把控机泵机械密封的质量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泵机械;密封;泄漏;故障处理引言:机泵在运转过程中,受装备老化、温度升高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机械磨损、溶液腐蚀等现象,从而导致机泵机械密封泄漏、故障频发,不仅可能会威胁到人身安全,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科学处理相关故障,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1.1机泵机械磨损机泵机械磨损会导致密封泄漏问题出现,从而引发机械故障。
机械密封也被称为端面接触密封,由两个密封端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在密封界面处会形成一道微小的缝隙。
在压力介质通过这个缝隙的时候,会形成极薄的液膜,可以阻止介质泄漏,使端面得到润滑,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有很多,而机泵机械磨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机械磨损导致加氢裂化装置出现问题,一些大的灰尘颗粒物极易被它吸入装置之中,导致机械密封面出现磨损现象,当压力不匹配时,两侧磨损情况也有可能不一致,这都影响工作的运行过程,降低机械密封效果,造成机泵机械密封出现泄漏[1]。
1.2腐蚀性介质影响腐蚀损伤是常见的机械密封泄漏原因之一。
内装式和外装式机械密封分别用于不同的压力之下,适应腐蚀性强度不同的场合,在机械运行过程中加氢裂化装置遇到腐蚀性介质时,便会引起机泵机械腐蚀损伤,导致密封效果减弱,腐蚀损伤严重便会在机泵运行中出现泄漏。
机械密封遭到腐蚀,液体泄漏量越大,机械密封失效越快,导致使用寿命缩短,泄漏则会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转,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对接[2]。
1.3机泵机械存在质量问题机械密封效果受到机泵机械质量的影响,质量的高低影响机泵的使用周期。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分析摘要:机械密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旋转机械油封装置,它具有许多的优势,例如:密封效果好、功率损耗低、使用寿命长等,它在石油企业的机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新的密封材料的不断涌现,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但是,在对机泵进行机械密封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对其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展开分析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此类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关键词:机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对策引言机泵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设备,若出现机械密封渗漏,不仅会导致设备失效,而且还会给机泵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危险。
因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注重对基础的机械密封进行管理,确保其有效性,从而让机泵可以更安全、更可靠地工作。
在此,我们深入地分析了其泄露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机械密封的泄漏问题。
1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1.1设备质量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机械设备,其质量和性能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其工作的可靠性,只有设备性能好,质量达标,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船舶行业中,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很高,大部分的工作都要靠机械来进行,在很多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专业的机械设备,而机泵又是船舶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设备,而对基础而言,机械密封的泄漏就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而且还会给基础带来很大的破坏。
由于机械设备的质量而导致的机械密封件泄露。
首先,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工人技术水平不高、尺寸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原因,对产品的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对机械密封件进行处理时,所使用的材质如果存在质量或性能上的缺陷,那么就会造成机械密封件的耐蚀性和耐温性较差,从而产生故障。
最后,因为机械密封设备的生产任务比较重,所以一些厂商会尽量缩短生产周期,而忽略了一些生产过程。
例如,在密封件安装完毕之后,由于应力的释放,造成了端面的变形,从而产生了泄漏;在机械密封装置的运转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材料有质量问题,或者部分部件受腐蚀,也会影响密封设备的性能。
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1)轴套与轴间的密封;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3)动、静环间密封;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1.安装静试时泄漏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
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
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
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l)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
上述现象在试运转中经常出现,有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静环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数需要重新拆装,更换密封。
3.由于两密封端面失去润滑膜而造成的失效a)因端面密封载荷的存在,在密封腔缺乏液体时启动泵而发生干摩擦;b)介质的低于饱和蒸汽压力,使得端面液膜发生闪蒸,丧失润滑;c)如介质为易挥发性产品,在机械密封冷却系统出现结垢或阻塞时,由于端面摩擦及旋转元件搅拌液体产生热量而使介质的饱和蒸汽压上升,也造成介质压力低于其饱和蒸汽压的状况。
探究水泵机械密封技术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水泵机械密封技术故障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设计、材料、加工、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对水泵机械密封技术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的探究。
1. 设计问题:(1) 封座设计不合理:封座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机械密封易产生泄漏。
处理措施:重新设计封座结构,增加密封性能。
(2) 密封件选用不当:选择不合适的密封件会导致密封失效和泄漏。
处理措施:根据实际工况选择适合的密封材料。
2. 材料问题:(1) 密封材料不耐腐蚀:介质腐蚀性较强时,密封材料容易受到侵蚀而导致泄漏。
处理措施:选用耐腐蚀的密封材料。
(2) 密封材料磨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密封材料磨损,减少密封性能。
处理措施:定期更换密封材料。
3. 加工问题:(1) 密封面粗糙度不合理:密封面粗糙度不合理会导致密封失效和泄漏。
处理措施:加工密封面时控制好粗糙度。
(2) 密封面偏心或不平行:密封面偏心或不平行会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处理措施:加工和安装时要保证密封面偏心度和平行度。
4. 安装问题:(1) 安装不紧固:安装不紧固会导致泄漏。
处理措施:安装时要确保紧固螺栓力度适当。
(2) 安装不合理:安装不合理会导致机械密封受力不均匀,从而失效。
处理措施:按照安装要求进行安装,确保密封受力均匀。
5. 使用问题:(1) 运行条件恶劣:恶劣的运行条件会导致机械密封故障。
处理措施:改善运行条件或加强润滑等维护措施。
(2) 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机械密封的工作性能。
处理措施:根据实际工况选择适应的机械密封。
泵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 (3)动、静环间密封;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
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1.安装静试时泄漏。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
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
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
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
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l)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 (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 (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 (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 (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 (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机械密封也称端面密封, 其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该端面在流体压力及补偿机械外弹力的作用下,依赖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
机械密封渗漏的比例占全部工业机泵漏液原因的50 %以上,机械密封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泵的正常运行。
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多种多样,受到设备自身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在机泵机械密封使用中要充分的考虑实际要求,要想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从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角度进行分析,解决当前设备管理、操作和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解决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措施为改善设备,规范操作管理工作,寻找合适的密封材料,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解决机械密封泄漏问题,避免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一、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一)抽空导致机泵机械设备出现密封泄露后要针对输送过程进行分析,若是抽空导致弹性失效可能会导致零部件出现失调情况,并且逐渐还会发生密封副的强烈摩擦,导致机械密封效果受到影响。
(二)装置有杂质机泵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若是其中存在杂质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出现密封泄露。
机泵机械设备运行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其中的杂质情况,主要是焦化和碳化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装置运行受到较大的影响,容易出现黏合或是腐蚀等情况,导致机械密封的性能降低,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温度和热膨胀机泵机械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行,高速转动,因此其可能会出现问题温度比较高情况,温度升高会导致机械设备的热膨胀发生,导致密封面变形。
尤其是温度和热膨胀会导致密封件和紧固件会出现连接不良情况,并且还会出现缝隙,这就会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出现泄露情况。
(四)高速转动机泵机械设备使用需要高速运转,在运转的过程中与接触面相互摩擦会导致温度升高。
而之前运行积累的热量没有散去就会导致密封面之间的焦磊物质融化后蒸发,导致密封面无法实现密封。
(五)磨损、硬化机泵机械设备出现密封泄露是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情况,由于轴与轴套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情况,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害情况。
水泵机械密封漏水原因及解决办法
1.轴封环密封硬度不足或损坏:轴封环的密封性能与其硬度密切相关,如果轴封环的硬度不足或已经损坏,就会导致机械密封出现漏水现象。
解
决办法是及时更换或修复轴封环。
2.轴运行不平稳:水泵轴运行不平稳会导致机械密封密封不良,从而
引起泄漏。
这可能是由于轴承不平衡或轴颈磨损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办法
是修复或更换不平衡的轴承,重新加工轴颈。
3.泵体密封面磨损:泵体密封面的磨损会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泵体密
封面的磨损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介质的腐蚀作用。
解决办法是修复或更换磨损严重的泵体密封面。
4.介质温度过高或过低:介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械密封的密封
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温度过高会使机械密封面膨胀,从而造成密封不良;
温度过低则会使机械密封面收缩,也会导致泄漏。
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介质的温度或使用耐高温、耐低温的密封材料。
5.介质的腐蚀作用:一些介质具有强腐蚀性,会对机械密封的材料产
生腐蚀作用,破坏其密封性能。
解决办法是使用耐腐蚀的密封材料或对介
质进行预处理,降低其腐蚀性。
6.润滑不良:机械密封需要润滑剂来保持其摩擦副的良好运行状态,
如果润滑不良会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解决办法是定期加注润滑剂,并确保
润滑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水泵机械密封出现泄漏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解决办法也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然而,无论何种原因,都需要定期检查
和维护机械密封,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
给水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集装式机械密封的结构。
从集装式机械密封不同部位的缺陷列出在电厂安装及运行中各种故障的表现方式。
着重分析引起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及各种泄漏的处理方法。
总结了锅炉给水泵机械密封在实际安装及检修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锅炉给水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处理方法。
一、锅炉给水泵机械密封的原理锅炉给水泵由于转速高,介质的压力和温度也较高,为了减少泄漏量,防止轴和轴套的损坏,在泵壳与泵轴之间必须设置有轴封装置。
鉴于给水泵的工作特点,一般采用迷宫密封和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与迷宫密封相比较有泄漏量少,热量及工质损失小,效率高的优点,但结构复杂,检修工作量大。
近年来随着加工制造水平的提高,已开始大量使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能快速进行拆缷和装复,部分克服了检修复杂及工作量大的缺点,加之电厂对经济效益的考虑,现阶段30万及30万以上的大型机组的锅炉给水泵基本选用集装式机械密封[1]。
机械密封是一种旋转轴用的接触式动密封,其工作原理是靠2个经过精密加工的端面(动环和静环)在流体介质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紧密接触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如下图为FK4E39M/KM给水泵(印度DVC项目选用,上海电力修造厂制造)自由端机械密封[2]。
表示了这种装置的结构。
动环②装在动环套①与轴同时转动,静环③装在静环座⑦上,而静环座则套装在压盖⑩上它们为静止部分。
动环与静环的轴向密封端面间需要保持一层水膜,它起着冷却和润滑端面的作用。
当泵运转时,由于两密封面的摩擦作用引起密封腔内的液体发热,为防止汽化必须及时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保护两个端面不受损伤,以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为此设置两个系统,即冷却液系统和循环液系统。
由于冷却液系统属冷却水系统,循环液系统为机械密封周围的液体,故在本文中不做详细的介绍。
①动环套、②动环、③静环、④补偿环套、⑤导流套、⑥销、⑦静环座、⑧组装螺钉、⑨垫片、⑩压盖、压缩弹簧、护圈、轴套、定位片、内六角螺钉、螺栓、内六角螺钉、弹簧垫圈、圆柱销、O型圈、O型圈、内六角螺钉、O型圈、O 型圈、O型圈、十字槽螺钉、O型圈二、机械密封的故障主要表现2.1、密封端面的故障:磨损、热裂、变形、破损(尤其是非金属密封端面)。
泵用机械密封的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发表时间:2019-04-04T11:20:23.7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朱然[导读] 文章就机械密封泄漏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故障处理措施。
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维修车间辽宁抚顺 113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完善。
由于机械密封具有泄漏量少、功耗小、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冶金、石油、化工企业工业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转动设备故障中,因机械密封泄漏而导致停机检修的约占设备总量的50%左右,可见机械密封维修工作量较大。
文章就机械密封泄漏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故障处理措施。
关键词:机械密封;泄漏原因;解决措施引言由于在泵外空气与泵内的液体之间的压力是不同的,因此,顺着轴的方向将会发生泄漏,基于此,设置密封的装置,也就是轴封。
泵内的轴封处压力比大气压力小,轴封就会预防空气进入到泵内;当泵内的轴封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时,轴封就会起到预防液体泄漏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泵经常用的轴封包括了浮动轴封,机械轴封以及添料轴封等。
机械设备中机械密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机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作为机泵主要配件的机械密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对泵的机械密封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泵采用的机械密封,虽然种类、材质和型号比较多,但影响机械密封的泄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桌:轴套和轴之间的密封,动环和静环之间的密封,轴套和动环之间的密封,静环座与静环之间的密封以及泵体和密封端盖之间的密封。
1概述机械密封是用于防止机械设备发生泄漏、提高机器效率、降低能耗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件。
目前,机械密封广泛应用于反应釜、离心泵、过滤机、压缩机等常规工业设备,同时在航天航空发动机、潜艇以及核主泵等尖端设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密封部件。
泵用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
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1、安装静试时泄漏。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
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
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
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
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1)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
(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
(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
(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
(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
(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
上述现象在试运转中经常出现,有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静环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数需要重新拆装,更换密封。
3、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
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漏少数是因正常磨损或已达到使用寿命,而大多数是由于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
(1)抽空、气蚀或较长时间憋压,导致密封破坏;(2)对泵实际输出量偏小,大量介质泵内循环,热量积聚,引起介质气化,导致密封失效;
(3)回流量偏大,导致吸人管侧容器(塔、釜、罐、池)底部沉渣泛起,损坏密封;(4)对较长时间停运,重新起动时没有手动盘车,摩擦副因粘连而扯坏密封面;
(5)介质中腐蚀性、聚合性、结胶性物质增多;
(6)环境温度急剧变化;
(7)工况频繁变化或调整;
(8)突然停电或故障停机等。
离心泵在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酿成较大事故或损失,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1)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
(3)动、静环间密封;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二、泵用机械密封检修中的几个误区
1、弹簧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其实不然,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
2、动环密封图越紧越好。
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
一是加剧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劳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效果。
3、静环密封圈越紧越好。
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也是有害的。
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静环材质以石墨居多,一般较脆,过度受力极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极易损坏静环。
4、叶轮锁母越紧越好。
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认为,轴间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
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5、新的比旧的好。
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
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6、拆修总比不拆好。
一旦出现机械密封泄漏便急于拆修,其实,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只需调整工况或适当调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
这样既避免浪费又可以验证自己的故障判断能力,积累维修经验提高检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