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灯》阅读理解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4 KB
- 文档页数:2
《天堂的灯》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
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
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
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
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
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
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
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
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
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
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天堂的灯阅读答案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6分)幸福:疼痛:留念: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5分)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5分)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说的话:做的事:参考答案: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本文叙述了洛阳浅井头中学初一学生胡艳艳的一段感人故事。
她母亲早逝,与父亲依为命,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
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停学三年后,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了“想回学校上一堂的课”要求,学校满足了她的要求,她上了生命中的最后堂作文课。
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3分)幸福:停学三年,还能来校上半天课。
疼痛:是指病痛的折磨。
留念:她怀念天堂一样的学校读书生活,她舍不得离开人这个美好的人间。
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2分)短暂的人生,她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因此,她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她想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2分)面对死亡的威胁,艳艳没有消极等待,她十分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让这个分分秒秒都过得生动而意义。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我们正常人要向她学习,要珍惜生命,不怕困难挫折,好好把握在校读书的美好时光,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
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说的话:艳艳,你真的很坚强。
_________________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②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③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
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
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个小时。
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④冰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
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
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
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⑤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
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⑥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连死也不怕,真是好汉。
可是,你坐在牢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要损害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⑦他的道理讲得很透,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作,也都开始锻炼身体,投入更艰苦的斗争中去。
练习:1. 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请选出一个正确的分法,在( )里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2. 文中的第②自然段与第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
3.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简要回答王若飞在狱中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为什么坚持锻炼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根据短文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3分)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认真读短文,将恰当的选项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这些选项所在的句子都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分)A.一团团火B.一条透明的绸子C.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的五彩斑斓的锦缎(2)短文写了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色。
(3分)(3)第四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请在“□”里打“√”。
(4分)大豆□豆荚□高粱□山坡□榛树叶子□(4)短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分)二、课外阅读。
(9分)一张纸条上初中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勉强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
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mèi)以求的《格林童话》。
2021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外类文阅读。
启示有位老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
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丈夫双目失明,顿时_____(留流)露出怜悯的目光。
因为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_____(账帐)单,老太太发现比原来谈妥的价钱少了许多。
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钱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
_____减去那一部分,_____他使我不_____(在再)把工作看得太苦!”油漆匠对老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了眼泪。
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这件事告诉我们:_____我们无法改变人生,_____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_____我们无法改变环_____(境镜),_____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改变态度。
1.选择正确的字。
顿时________(留流)露出怜悯的目光。
油漆匠取出________(账帐)单他使我不________(在再)把工作看得太苦我们无法改变环________(境镜)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怜悯—________ 缺陷—________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虽然……但是之所以……是因为________减去那一部分,________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________我们无法改变人生,________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________我们无法改变环境,________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改变态度。
4.男主人对人生的态度是:________。
5.油漆匠用________的方式来表示对男主人的谢意,他感谢男主人的原因是:________。
6.女主人流下眼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要表达的中心是_____A.告诉我们双目失明的男主人是个开朗、乐观的人。
百灵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周考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一共27分〕〔一〕积累〔一共11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2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妙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2.默写。
〔9分〕〔1〕谁道人生无再少?,。
〔2〕,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3〕,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二〕运用〔一共12分〕3.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那么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
并模拟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的草坪拟写一那么告示。
〔只要在表现手法上模拟,不必拘于原来的句式〕〔4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4.发挥联想与想像,把“春雨〞、“柳树〞、“燕子〞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
〔4分〕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他对待同学是如此的真诚,因为他的朋友少,所以他想通过这些方式,来留住他的朋友。
他所做的事微乎其微,很少有人会关注他,更不会去帮助他,关心他。
孔子说过,那么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这也是善待别人的一种方式。
而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世界在你的眼中会变得更美丽。
〔三〕综合性学习〔一共4分〕6.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4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二、阅读理解〔一共63分〕〔一〕阅读?繁星?选段,完成7--11题。
广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轩。
哑巴渡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的脸。
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中逝去。
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
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
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
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
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
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
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
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
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章中的括号里。
A.干干瘦瘦 B.稳稳当当 C.平平淡淡 D.皱皱巴巴(2)哑巴老人的船________,他摆得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哑巴老人________。
(3)“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句中的“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
(4)哑巴老人生病住院,人们怀念他的原因有哪些?(5)通读全文,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哪几件事?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A;D;B;C(2)干净而清爽;又快又稳;他是勤快、摆渡技巧高超、做事利索(3)年复一年哑巴老人用渡船载人过河。
温暖的灯光阅读答案【篇一:天堂的灯阅读答案】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6分)幸福:疼痛:留念: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5分)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5分)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说的话:做的事:参考答案: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本文叙述了洛阳浅井头中学初一学生胡艳艳的一段感人故事。
她母亲早逝,与父亲依为命,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
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停学三年后,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了“想回学校上一堂的课”要求,学校满足了她的要求,她上了生命中的最后堂作文课。
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3分)幸福:停学三年,还能来校上半天课。
疼痛:是指病痛的折磨。
留念:她怀念天堂一样的学校读书生活,她舍不得离开人这个美好的人间。
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2分)短暂的人生,她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因此,她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她想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2分)面对死亡的威胁,艳艳没有消极等待,她十分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让这个分分秒秒都过得生动而意义。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我们正常人要向她学习,要珍惜生命,不怕困难挫折,好好把握在校读书的美好时光,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
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说的话:艳艳,你真的很坚强。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往年真题)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
花坛里种了十来种花,虽说不上百花争艳,也可算上五彩缤纷了。
每年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朵朵盛开,真叫人喜爱。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一种红菊花。
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挺神气。
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
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
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
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望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花朵,我猛然间想起,要是没有园丁叔叔的劳动,哪有这么美丽的花朵啊!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2.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朵朵盛开(AABC)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请用“”划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5.用“”画一个比喻句。
6.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7.请仿照“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这句话的写法,用上“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园丁叔叔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16分)乡情陈德才①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
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们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
②古诗云:(甲)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
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
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从家乡的田林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
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③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
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礼仪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羁,世界万物都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气息,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
人过中年,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
因此,人们怀念故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
④(乙)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
对故乡的爱,是(丙),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
其实,甚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头。
海外华裔和外籍华人,都是“中国老乡”,他们对祖国的刻骨铭心、永无停歇的挚爱,就是乡情的凝聚与升华。
⑤尽管远在异国天涯,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故乡探访的永恒冲动,向往着(丁)的难得体验。
the star by jane taylor阅读理解《The Star》是英国诗人简·泰勒(Jane Taylor)的一首著名诗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一颗星星及其对周围世界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首诗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帮助读者深入领会诗中的意境和哲理。
《The Star》这首诗共有四个诗节,每个诗节四行,采用抑扬格(Iambic Tetrameter)韵律。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The star that bids the shepherds shrink,Is not the same which, kindling, liesIn yonder western sky, whose winkHas taught the welkin how to glisten.This, which, like an ethereal lamp,Hung in the golden canopyOf the infernal regions, grantso visual access to the campsOf happy spirits, or the shadesOf just men made perfect and divine;But, with its sparkling influence,radesThe lone and pensive heart to pine.Ah! what a lesson does it give!This Herbert"s palace, which we seeFlinging its splendor o"er the sea,To her, who made the wild stars live.一、阅读理解1.诗中的“star”指的是什么?诗中的“star”指的是一颗星星。
诗人通过对星星的描绘,表达了其独特的哲理和情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甲)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
面了”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幺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乙)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 )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幺黝黑( ),她的手是那幺粗糙,她的眼睛是那幺àn淡( ),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幺挺拔,那幺坚定,仿佛在chōngjǐng( ),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闩,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给选文中划线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蹒跚( )
黝黑( )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培优阅读】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方法点拨+参考答案 (二)写景篇 一、考点要求: 写景的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
阅读写景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读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
景物的特点,就是指景物的姿态、色彩、景物在动态或者静态时的样子等。
了解了景物的特点,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
2.了解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 ①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看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②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雨、雷、雪、雾等),如《秋天的雨》。
③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
如《鸟的天堂》。
3.明确写景的写作顺序。
写景的文章都是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因此,在阅读时,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
写景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几种顺序: ①按观察的先后顺序。
也就是以移步换景的方式写景。
②按空间顺序。
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中间到四周等。
③按时间的推移顺序。
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如《四季之美》。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并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时,我们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尽可能融入其中,与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读文章,试身手。
(一)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色,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学校: 姓名: 班级: --------------------密-----------------------封----------------------线---------------------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考题)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
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降,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单影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弱不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用草叶编了一张床,而____________相当于她的房子。
拇指姑娘把______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的。
成都市2019-2020年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一)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树上有一只乌鸦、一只蝈蝈和一只啄木鸟,他们三个在一起聊天。
一头黑猪从丛林中走过来,它们的话题立刻转到了猪身上。
乌鸦说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简直像块黑炭____瞧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蝈蝈说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__瞧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啄木鸟说__一只孔雀从这路过,听了他们的谈话,忍不住说:“你们三位最好还是先找面镜子照照自己的模样,然后再对别人评头论足吧!”1 . 给第3至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乌鸦说________这个家伙长得多黑呀________简直像块黑炭________________瞧________这个家伙肚子多大呀________蝈蝈说________简直像个要爆炸的气球________________瞧________这个家伙的嘴巴多长啊________简直三天三夜摸不到头________啄木鸟说________2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啄木鸟________ zhuózhuō模样________ mómú3 . 讲讲“评头论足”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乌鸦、蝈蝈分别把黑猪比作________,嘲笑黑猪;啄木鸟则用________的语言嘲笑黑猪的________。
5 .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假如风有颜色假如风有颜色,我希望它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红色。
夏天,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人们大汗淋漓。
这时,一阵蓝色的风摆动着宽阔的翅膀,翩然而至,它吹拂着大地,顿时给人们带来了凉爽。
7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答案7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n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资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就拼音写出汉字。
(4分)憧( )憬 ( ) qun( )释 b( )益2、请结合语境分析。
(2分)A、“形象的诠释”中“诠释”是什么意思? 。
B、“大有b益”的意思是。
3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
”,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请从语意角度谈一谈。
(2分)4、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些不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2分)5、按要求默写。
(10分)(1)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2)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在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上,正如《次北固山下》所说_______,________ 。
(3)杜牧《赤壁》诗中所写是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其中涉及曹操和周瑜二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信你读过不少思念故乡的诗文,请默写出两句思乡的诗句。
阅读《天堂的灯》,完成下列小题。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
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
艳来校上半天课。
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
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
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
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
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
她
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
可惜,15岁时,胡艳艳
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
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
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
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
即去学校。
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
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
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
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
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
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
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
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
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
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胡
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
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
空……她晕倒了。
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
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
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
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艳
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
幸
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疼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
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
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的
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1.病危女孩胡艳艳在生命的最后时
光到学校上了半天课。
2.幸福:她为患绝症后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继续学业,而今能在
心爱的学校上半天课感动留泪;疼痛:病魔在无情地折磨着她,对一个年少的女孩来说这
着痛苦是无法忍受的;留恋:她留恋课堂,留恋学校,留恋知识海洋,留恋生命,留
恋充满关爱的人世间,但年纪轻轻却患上了不治之症。
3.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艳艳在
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愿望,希望化做一盏灯,照亮人间,报答人们给她的关爱。
(意对即可)4.即使面临病魔夺取生命的危险,即使生命走到尽头,也绝不轻言放弃,我们要学习她的执着和坚毅。
(意对即可) 5.例如:说的话:“略”。
(有称呼,语言得体,条理通顺即可。
)做的事:发动更多的人为她捐钱捐物,亲临病房为她服务,排忧解难;讲解书本知识,帮她补习功课,给她讲名人故事,鼓励她战胜病魔。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