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 7商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84.63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6)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2.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2. 教学难点: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利用教具或实物,展示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3. 概念讲解讲解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5.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概念讲解、实例演示、练习巩固和小组讨论环节。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探索,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理解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计算—猜想—观察—探索—发现—验证—应用”的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初步体验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学研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抽象并准确描述规律;2、运用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张老师买书”的,分别引出两组算式。
师:张老师花同样的钱,买到的书的数量却少了,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规律呢?让学生说一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揭示课题:商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从现实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背景和停靠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思维发展。
】二、观察比较探索规律1、探索“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师:认真观察一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分别从上往下观察和从下往上观察)让学生和同桌同学说说。
根据学生的表述,概括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或扩大)。
2、探索“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课件演示,引出第二组算式师:用刚才的方法认真观察,你能发现这里面除数、被除数和商有什么变化规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尽可能完整表述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也扩大(或缩小)。
”3、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被除数不变和除数不变两种情况下商的变化规律,猜一猜,如果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然后提供探索材料让他们自主探索。
(1)、明确探索要求,有序进行探究阅读探索要求,提醒学生严格按要求有顺序地进行思考探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除数不变,被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几倍,就意味着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基础知识后,对于除法的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商的变化规律,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0作为除数或被除数)的理解和处理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难点:对于特殊情况(如0作为除数或被除数)的理解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商的变化问题。
例如:20÷5=4,如果将被除数扩大10倍,变成200,商会发生什么变化?2.呈现(10分钟)通过多个例子,呈现商的变化规律。
例如:20÷5=4,200÷5=40,2000÷5=400,引导学生发现,当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时,商也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验证商的变化规律。
例如:36÷6=6,如果将被除数扩大2倍,变成72,学生计算出新的商,然后与原来的商进行比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商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判断商的变化趋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2.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 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商的变化规律。
2. 探究新知(1)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给出一些算式,让学生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判断商的大小关系。
(3)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商的变化规律。
2.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2. 板书内容:(1)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2)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商的变化规律》的人教版教案,教学内容及要求仅供参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在“探究新知”部分,教师应详细补充和说明商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2011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87页例8。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四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教材先呈现两组题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和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从教材的编排,我们看到商的变化规律是将变与不变作为同等重要的,让学生通过变的规律来探究不变的规律,使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
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和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总结规律、理解规律和运用规律。
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函数思想,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以学生掌握了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思考发现规律,并通过大量举例进行验证。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局限性,对本节课三种规律的教学,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一种规律: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商的第二种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让学生运用同样的研究方法独立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掌握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学会探究商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商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除法运算中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中商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 提问: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 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并发现除法运算中商的变化规律。
- 邀请学生分享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商的变化规律。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3. 实践应用-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4. 总结反馈-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商的变化规律2. 正文:- 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变,除数增加(或减少)若干倍,商相应减少(或增加)若干倍。
- 实例演示:如,24÷6=4,24÷12=2,24÷24=1。
- 练习题: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商的变化规律的题目。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除数不变,被除数不变,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和验证规律。
但是,学生对于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和验证商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和验证商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验证商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商在除法算式中有时候会发生变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商的变化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组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以及商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组算式,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商的变化规律。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P87例8。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在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口算完后,能发现第(1)小题是除数不变,被除数发生了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第(2)小题是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来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都能引起商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1.探索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师:我们从上往下仔细观察第(1)小题中的三道算式,这三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么变化的?你能说一说吗?学生独立观察后和同桌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通过观察,大多数学生会直观感觉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第一道算式到第二道算式除数不变,被除数乘10,商也乘10;第二道算式到第三道算式除数不变,被除数乘2,商也乘2。
师:谁能把从上到下观察到的变化规律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师:如果从下到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学情预设】学生有了从上到下的观察经验,大多数学生有可能会说出: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也有学生可能会一句一句地说出变化规律。
师追问:这里的“几”可以是0吗?为什么?(不能,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里的几是指除0以外的数。
)2.探索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2. 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
(2)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计算1200 ÷ 300,可以先将 1200 和 300 同时除以 100,得到12 ÷ 3,然后计算出商为 4,再将 4 乘以 100,得到最终答案 400。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他们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7商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掌握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时,商不变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7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本质,能灵活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苹果、分糖果等,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果苹果(糖果)的数量和人数都增加一倍,每人分到的苹果(糖果)会变吗?为什么?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
(3)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交流等方面。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商的变化规律(第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够根据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2. 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商的变化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验证。
3.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明确商的变化规律。
三、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强化正确。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强化正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商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商的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6《商的变化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商的变化规律,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变化规律2. 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商的定义,为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做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探究(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商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思路。
4. 巩固练习(10分钟)(1)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商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商的变化规律的练习题。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一篇解题报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6.6《商的变化规律》2. 板书内容:(1)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则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07课时_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07课时,主要内容是商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对于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引导法、实践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此外,我还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商的变化规律。
例如,展示一个算式:240 ÷ 4 = 6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当除数变为8时,商会发生什么变化。
2.探索: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当除数扩大几倍时,商也会扩大相同的倍数;当除数缩小几倍时,商也会缩小相同的倍数。
3.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商的变化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4.运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例如,给出一个算式:1200 ÷ 30,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计算出结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教案例一. 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除数不变,被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几倍,是因为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和简单的除法运算,但对商的变化规律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商的变化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难点:学生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商的变化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商的变化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除数不变,被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几倍,是因为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备课教师韩晓霞商的变化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商的变化规律及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水平和用数学语音表达数学结论的水平。
3.培养同学们擅长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规律。
教学难点:探讨发现规律的过程;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变化的规律。
学情分析:学习过积的变化规律,需要更进一步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及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1.引入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积的变化规律,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规律,那就是商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见课件中教学目标1、2、3)3.设置场景,故事引入。
在学习之前,还是听我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孙大圣给贪吃的猪八戒发饼。
孙大圣:我给你14块饼,平均分2天吃完,怎么样?猪八戒:太少了!孙大圣:那我就给你140块饼,平均分20天吃完。
猪八戒:太好了!太好了!这回每天我能够多吃些了!提问:你认为小猪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6分钟左右)第一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0分钟)独学:出示表格先算出商,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⑴先把表格填完整,再比较发现。
互学:从左往右观察,再从右往左往右察:A.第二栏同第一栏比较,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B.第二栏同第三栏比较,被除数、除数和商又有什么变化呢?C.请你从表中随便挑两组,把其中变与不变的量说给同桌听一听。
⑶谁能用比较完整的话说一说,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变化规律时,商不变?群学:小结商不变的规律,出示课件:14÷2=140÷20=280÷40=560÷80=5600÷800=刚刚的故事中,小猴子是使用什么规律教育贪吃的小猪的呢?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第7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例8及做一做,第89页练习十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解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规律。
【教学难点】
1.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
2.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故事导入,激趣质疑
PPT课件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画外配音):
有一天,猪八戒来到高老庄,为了表现一下自己的本领,他在高老庄干起
活来,但他那贪吃的本性没有变,他对庄主说:“这么大热天的,你总得给
我些西瓜吃吃吧。
”庄主答应每天都给他西瓜吃。
老庄主先叫人拿了4
个西瓜给猪八戒,要他平均分成2天吃。
猪八戒连忙说:“太少了!”庄
主说:“我给你8个西瓜,你要平均分成4天吃。
”猪八戒说:“老庄主
开恩,能不能再多给点?”老庄主摸摸胡子说:“那好吧,我给你16个西
瓜,你要平均分成8天吃。
”猪八戒连忙说:“好的,好的。
”然后,得意
洋洋地走了。
这时,老庄主和手下人都笑了起来。
师:老庄主和手下人为什么都笑了?你知道老庄主是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让猪八戒满意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二、观察比较,揭示规律
(一)学习教材第87页例8(1)(2),探索商变化的规律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8(1)(2))
2.学生完成计算后,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PPT课件出示)
(1)每一组题中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
(2)从上往下看,除数(或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
(3)从下往上看,除数(或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观察、比较时,如果独立观察、思考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3.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完整,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
4.设疑:如果第一组的被除数和第二组的除数乘0或除以0,也有这个规律吗?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两组中乘或除以的数都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进行板书。
(二)学习教材第87页例8(3),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8(3))
1.引导学生讨论: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商的变化规律,试着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述。
3.探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0的问题,使学生明白乘或除以的必须是非0数。
4.教师将学生的表述总结、整理、归纳、板书。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89页练习十七第4,6题。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小学阶段,商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开始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景——讲故事,这样巧妙地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个探讨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层层推进,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
在课堂小结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使学生建立了自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同学对商不变的规律掌握得很好,但有少数同学对商的变化规律掌握得不够好,对被除数的变化和除数的变化引起商的变化规律容易混淆。
[再教设计]下次教学中,要重点强调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明白商的变化规律包括商变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