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血管系统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1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一、心血管系统概述1.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包括心脏和血管两部分,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温度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等重要作用。
二、心脏结构和功能2.1 心脏位于胸腔内,是一个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2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四个瓣膜和心脏的收缩舒张运动来完成血液的循环。
三、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3.1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输送和回收血液的任务。
3.2 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器官回流至心脏。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4.1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4.2 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1 我对心血管系统的理解是,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输送血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和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
5.2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愿意努力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领域。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撰写文章的过程,我对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我也明白了这一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的必要性。
以上是我为您撰写的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或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它的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它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来泵血,并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血液的输送和回收任务。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
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对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和血管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一、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外部被心包包裹着,心脏的内部有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内部还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的解剖结构不仅包括心房和心室,还包括心脏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构。
心脏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这些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为心脏提供了丰富的血液供应。
而心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这些神经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血管的解剖结构血管是心脏和全身组织之间输送血液的通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静脉是将脏器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而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
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壁的三层: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是血管壁最内层,它由内皮细胞构成,并具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层。
中膜是血管壁的中间层,由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具有保持血管管径和血液流动的重要作用。
外膜是血管壁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够提供血管的保护和支持。
三、心血管循环机制心血管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心血管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大循环系统。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开始,通过动脉系统送氧和营养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然后通过静脉系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右心房。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开始,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泡中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以下是一些心内科的知识点:1.心血管解剖学:了解心脏及其周围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腔室、冠状动脉和心脏瓣膜等。
2.心血管生理学:了解心脏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压的调节、血液的循环等。
3.心血管疾病: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4.心电图: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正常图像和各种异常图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心脏超声检查:了解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原理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6.心脏介入治疗:了解心脏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冠状动脉支架、心脏起搏器等。
7.心脏手术:了解心脏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等。
8.心血管药物治疗:了解各种心血管药物的类型、用途、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9.心理健康:了解心脏疾病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
10.预防措施:了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一、心血管解剖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脏的构造异常:心脏可以出现不同种类的畸形和构造异常,如心脏分隔缺损、二叶主动脉瓣、三尖瓣闭锁等。
这些异常可能会导致血流受阻、心功能受损、心律失常等问题。
2.冠状动脉的病变: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血管,负责向心肌供血。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时,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3.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的瓣膜可以出现狭窄、关闭不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心脏血流受阻、负荷加重、心功能下降等症状。
4.动脉瘤: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膨胀的异常,常见于主动脉。
动脉瘤可能会导致破裂出血、血流不畅等问题。
(一)、针对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1.心功能不全:心脏的各种病变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引起疲劳、气促、水肿等症状。
2.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出现严重胸痛、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临床药物治疗学—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以下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的总结。
1.冠心病药物治疗知识点:1.1镇痛药: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用的首选药物,可以通过舌下或口服给药途径。
1.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冠心病的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1.3β受体阻断剂: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1.4钙通道阻滞剂: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可选择钙通道阻滞剂来扩张冠状动脉和改善心绞痛症状。
1.5植入支架:对于冠心病患者,如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可以考虑植入支架来改善血流。
2.高血压药物治疗知识点:2.1利尿剂: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体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2.2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2.3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止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ARBs可以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心绞痛药物治疗知识点:3.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缓解心绞痛症状。
3.2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绞痛。
3.3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4.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知识点:4.1利尿剂:利尿剂可以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心脏的负担,并缓解水肿症状。
4.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脏排血功能。
引言概述:心内科是研究心脏疾病的分支学科,其中包括心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便于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速2.房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3.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4.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5.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二、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2.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3.心肌梗死的分类和临床特点4.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5.心肌梗死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三、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2.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分级4.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5.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法和预后评估四、瓣膜性心脏病1.瓣膜性心脏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2.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瓣膜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评估五、心肌病与心脏肌肉病1.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2.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3.异源性心肌炎和病理性心脏肌硬化的鉴别诊断4.克山病和隐源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5.心脏移植和人工辅助循环在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心内科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医学领域,掌握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与心脏肌肉病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而专业的参考,以提高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和诊疗水平。
对于心内科患者,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促进心内科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一、导言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关键解剖学知识点。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前后位于胸骨后面和脊柱前面,呈锥形。
2. 心脏的外周结构心脏的外周有两个上腔静脉和两个下腔静脉,它们将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
3.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内部可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是最强壮的腔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4. 心脏的瓣膜结构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它们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作用。
三、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1. 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静脉系统将血液从器官回流到心脏。
2. 主要动脉和静脉主要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和体循环动脉。
主要静脉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中静脉。
3. 微循环微循环由毛细血管组成,将氧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四、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控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来维持循环平衡。
2. 内在节律调控心脏拥有独立的兴奋和传导系统,能够自主地产生心搏和传导冲动,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心血管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心脏的发育心脏在胚胎早期由心管和心脏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形成成熟的心脏结构。
2. 胚胎期血管系统的发育血管系统的发育主要包括原始血管形成、血管分支和血管重塑等过程。
六、常见心血管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知识: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
腔室、心脏瓣膜、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等。
2. 高血压:认识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了解高血压
造成的危害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冠心病:了解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
学习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心绞痛:掌握心绞痛的定义、病因、发作机制以及心绞痛的临床表
现和治疗方法,了解心绞痛急性事件的处理。
5. 心肌梗死:学习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心
肌梗死的诊断和紧急处理方法。
6. 心力衰竭: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以及临床表现,学习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 心律失常: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病因和临床表现,了解常见心律
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法。
8. 中风(脑卒中):认识中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中风的急救措施。
9. 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学习抗凝
治疗的原理和药物选择。
10. 动脉硬化:掌握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心血管知识点笔记总结大全心血管知识点笔记总结大全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中心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两大类别。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含有代谢产物的血液从各个组织和器官运回心脏。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将氧合血从左心室经动脉输送到身体各处,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收集含有代谢产物的脱氧血返回右心房。
肺循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输送到肺,经过气体交换后由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二、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和预防1.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1)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定期运动等。
(2)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预防方法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定期运动、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不规则或节律异常。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咖啡因摄入、适量运动、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等。
(4)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向全身输送足够的血液和完整的氧气。
预防方法包括戒烟限酒、定期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遵医嘱服药等。
(5)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注意口腔卫生等。
2.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措施。
心血管系统知识点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心脏、血管、血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系统、血液组成及循环等几个方面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知识。
一、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有四个心腔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1.1 左心房及左心室左心房是心脏的上部,接受氧合血液从肺部回流,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
左心室是心脏的下部,其肌肉壁较右心室更加厚实,主要承担将氧合血液送至全身的任务。
1.2 右心房及右心室右心房接受来自全身组织的脱氧血液,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右心室则将脱氧血液通过肺动脉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1.3 心脏瓣膜心脏瓣膜主要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二尖瓣和三尖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则分别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与左右心室之间,起到将血液推向全身和肺部的作用。
二、血管系统血管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1 动脉动脉是离心脏远离的血管,其主要功能是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组织。
动脉壁较厚,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血液在动脉内呈脉搏状流动,受心脏收缩的驱动。
2.2 静脉静脉是将血液从各个部位输回心脏的血管。
相比动脉,静脉血液贫氧、富含二氧化碳,并且流速较慢。
静脉血液之所以能回流到心脏,主要是依靠静脉内的瓣膜和肌肉的推动。
2.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在全身的各个组织中广泛分布。
毛细血管壁薄且呈网状,促进了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交换。
三、血液组成与功能血液是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3.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体内各个组织,并帮助运送二氧化碳到肺部排出。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使其能够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1. 引言心血管系统药物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2. 降压药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常见的降压药有以下几类: -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Captopril)和依那普利(Enalapril)。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
它们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和氨氯地平(Amlodipine)。
它们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3. 抗血栓药抗血栓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常见的抗血栓药有以下几类: - 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 抗凝血药:如肝素(Heparin)和华法林(Warfarin)。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碍凝血过程;华法林则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降低血液凝固性。
4. 心脏病药物心脏病药物用于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心脏病药物有以下几类:-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
它们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脏病症状。
- 心脏糖苷类药物:如洋地黄(Digoxin)。
它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心脏功能。
-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它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增加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
5. 脂质调节药脂质调节药主要用于调节血脂水平,常见的脂质调节药有以下几类: -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总论组成心血管系统: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一)心(heart):主要由心肌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
(二)动脉(artery):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管道。
(三)毛细血管(capillary):连于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四)静脉(vein):运送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一)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三、血管吻合:(一)动脉间吻合:1、两动脉干间借交通支吻合,如Willis环。
2、常活动或易受压部:多条动脉吻合成动脉网(关节网)3、常改变形态器官:动脉末端吻合成动脉弓(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功能: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1、形成静脉网:手背静脉网2、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静脉丛(三)动脉-静脉直接连接:在肢体尖端存在,调节局部血流量和温度四、侧副支、侧副吻合和侧副循环:(一)侧副管:主干发出与之平行的血管(二)侧副吻合:相邻的侧副管吻合在一起(三)侧副循环:在主干受阻时通过侧副吻合建立的循环第二节心一、位置:中纵隔内,2/3居正中线左侧、1/3居正中线右侧。
前方:胸骨体,2-6肋软骨后方:5-8胸椎毗邻:前面:大部被肺、胸膜覆盖。
心包裸区:心脏前方下部一个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此区称~。
心包腔穿刺:左侧第四肋间隙靠胸骨左缘进针。
后面:胸主动脉、食管、迷走神经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肺和胸膜腔相邻上面: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面:膈二、形态:倒置的锥体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一)心尖: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投形:左锁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点内侧1-2cm (二)心底: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构成。
心轴:心底与心尖间的连线,与正中线成45°角。
详解循环系统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运输功能外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
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血液由“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直接或经静脉回心。
血窦中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相混,无管道将它们隔离,因此开放型循环不存在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形成的微循环,有些连静脉也没有,血液由血窦经心门直接入心。
这是低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它们的血压很低,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很慢。
从纽形动物(介于扁形动物与线性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开始就出现了闭管式血液循环,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
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回心,由于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除及少数例外(如盲鳗等),脊椎动物绝大多数都有封闭式循环。
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有两心房和两心室。
这种心脏实际上形成两个泵。
左心室泵血到主动脉,再到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送去养分带走代谢废物经上下腔静脉回右心房,叫做体循环,因为线路较长,也叫大循环。
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放出二氧化碳,带走氧,然后经肺静脉将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运回左心房,叫做肺循环,因路线较短,也叫小循环。
部分组织液进入另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淋巴液,经小淋巴管逐步汇成大淋巴管,经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大淋巴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形成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在中枢神经高级部位的整合下能使心血管系统保持适当的血压和血流,这是确保各组织器官正常物质交换,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先决条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总论组成心血管系统: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一)心(heart):主要由心肌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
(二)动脉(artery):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管道。
(三)毛细血管(capillary):连于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四)静脉(vein):运送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一)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三、血管吻合:(一)动脉间吻合:1、两动脉干间借交通支吻合,如Willis环。
2、常活动或易受压部:多条动脉吻合成动脉网(关节网)3、常改变形态器官:动脉末端吻合成动脉弓(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功能: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1、形成静脉网:手背静脉网2、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静脉丛(三)动脉-静脉直接连接:在肢体尖端存在,调节局部血流量和温度四、侧副支、侧副吻合和侧副循环:(一)侧副管:主干发出与之平行的血管(二)侧副吻合:相邻的侧副管吻合在一起(三)侧副循环:在主干受阻时通过侧副吻合建立的循环第二节心一、位置:中纵隔内,2/3居正中线左侧、1/3居正中线右侧。
前方:胸骨体,2-6肋软骨后方:5-8胸椎毗邻:前面:大部被肺、胸膜覆盖。
心包裸区:心脏前方下部一个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此区称~。
心包腔穿刺:左侧第四肋间隙靠胸骨左缘进针。
后面:胸主动脉、食管、迷走神经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肺和胸膜腔相邻上面: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面:膈二、形态:倒置的锥体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一)心尖: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投形:左锁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点内侧1-2cm (二)心底: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构成。
心轴:心底与心尖间的连线,与正中线成45°角。
血管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血管的结构1.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而静脉则将血液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则连接了动脉和静脉。
2. 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
内膜主要由内皮细胞构成,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二、血管的功能1. 输送血液:动脉和静脉分别负责将含氧的血液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2. 调节血压: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可以调节血压。
动脉收缩时会增加血压,而静脉扩张时会降低血压。
3. 维持血液流动:毛细血管的存在可以让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氧气、营养和废物的交换。
三、血管疾病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脂肪、胆固醇等物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壁硬化、增厚,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流动。
严重时可导致心脏病、中风等重大疾病。
2. 静脉曲张:由于静脉内瓣膜功能失常,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内血液淤滞。
常见于下肢静脉曲张,造成下肢水肿、疼痛、溃疡等症状。
3. 血栓形成:当血液中的凝血物质过多或血管壁受损时,易导致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血栓在动脉内容易引起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而静脉内的血栓则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
四、保持血管健康的方法1.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
2.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香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3. 适量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压、胆固醇水平。
4.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对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5. 专业检查: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结语:血管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关血管的常识知识点掌握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关注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知识点总结二尖瓣狭窄正常的二尖瓣面积为4-6cm²,1.5-2cm²属于轻度狭窄,1-1.5cm²属于中度狭窄,小于1cm²属于重度狭窄中重度狭窄(面积小于1.5cm²)会有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支气管静脉破裂导致的大咯血、肺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痰中带血或者血痰、肺梗死的暗红色痰液、急性肺水肿导致的粉红色泡沫痰)、血栓栓塞。
体征(每一个瓣膜疾病可以按照特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心脏杂音的顺序记忆):二尖瓣面容(双颧绀红)第一心音亢进成拍击样,可闻及开瓣音、肺动脉高压时P2亢进和分裂心尖部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递增、左侧卧位明显、运动用力呼气使其加强。
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Graham-Steel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辅助检查:X线:肺静脉压增高导致肺淤血、心电图:二尖瓣型P波二尖瓣关闭不全(以慢性为例)症状:疲乏无力、呼吸困难,晚期会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风湿热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一般需要20年)体征: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心衰时就会伴有右心衰的相关体征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心脏杂音: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前叶损伤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传导,后叶损伤向心底部传导。
主动脉瓣狭窄正常面积为3-4cm²瓣膜面积≤1cm²,才会引起典型的三联征表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体征:心界可正常或轻度向左扩大、第一心音可正常、心脏杂音为递增-递减的粗糙杂音可向颈部传导,胸骨右缘1-2肋间听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慢性为例)可以较长时间没有症状,但主闭不全最重要的是体征—头随搏动摆动、第一心音减弱,心脏杂音为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为递减型叹气样杂音,反流明显者可在心尖区闻及柔和低调的隆隆样舒张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周围血管征:点头征、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