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奥巴马竞选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5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胜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的横空出世成为美国品牌年轻化的象征。
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就是因为他有超强的纠错能力,美国这个品牌在不断的年轻化。
在美国格兰特公园,奥巴马支持者举手欢呼竞选总部芝加哥,奥巴马的支持者相拥而泣,激动不已品牌需要年轻化当麦凯恩紧紧咬住奥巴马在政治上“缺乏经验”这一事实,进行猛烈攻击时,他正在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面对奥巴马这个明显的“缺点”,竞争者不假思索地攻讦,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贴上了品牌老化的标签。
这将意味着他们将逐渐远离最有影响的社会群体。
黯然退场的希拉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互联网的崛起让年轻一代摆脱了“经验论”的束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中来,日益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重心,这使得品牌年轻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年轻人对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只有努力推进品牌的年轻化,实现与年轻一代的情感共鸣,才能为之招揽到最广泛的支持。
2000年,刚刚上任不久的原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牛仔裤,在酒吧里会见英国首相布莱尔,年轻活力的形象颇得国人好感,民众支持率由当选时的53%一路飙升,到他卸任时这个数据已达到84.7%。
百事可乐也正是靠着品牌年轻化的战略指导,定位在“新一代的选择”,才实现了对可口可乐的绝地反击,而聪明的可口可乐也终于向“年轻人”低头,开始促进品牌年轻化,全新推出“要爽由自己”的广告口号。
奥巴马的棋高一招也恰恰在于他品牌年轻化的战略定位。
面对麦凯恩的攻讦,奥巴马巧妙地借力打力,将“年轻” 视为自己的优势,正如李光耀说:“在信息时代,年轻和一个灵光的脑子是巨大的优势……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
父亲未必知识最多,孙子也许懂得更多。
”处在信息时代的2008年,奥巴马年轻灵、光的头脑显然比麦凯恩的所谓经验更具价值。
在年轻化定位的指导下,奥巴马充分利用同样年轻、强势的网络媒体不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用以迎合美国新生代选民政治热情高涨的趋势:通过网络宣布参加总统竞选,通过网络建立于选民的零距离沟通,通过网络募集到让竞争对手难望项背的资金,通过网络公布自己副总统搭档……网络媒体成为奥巴马最核心的大本营。
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网络营销策略在一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我要在互联网通过网络营销来竞选美国总统。
”,你一定会大笑,并断定此人是个“疯子”,随即将之当成笑话,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神话。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这个神话的缔造者来到了中国,他不是“神”,他是信“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个可能在一年前被你认为是“疯子”的人,一个被称之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
他是一位真正的互联网网络营销大师,他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谁能顺应时代潮流,谁就能把握历史的命运。
”这句话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回顾总统竞选历程,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网络盛行的年代,奥巴马总统顺应了互联网网络营销的潮流,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才成就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家门口,一起来向奥巴马学习如何成功竞选总统的网络营销策略:方法一:开发网站,这是网络营销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奥巴马竞选总统网站开发的费用约占到网络营销总费用的27%,这里不仅有奥巴马团队自建的竞选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其团队更在各大门户网站开通奥巴马个人主页及竞选专栏,奥巴马团队还开设反诽谤网站,运用英特网技术反击谣言以提升形象、传播竞选动态,让支持者第一时间能了解竞选进程,并快速做出反应,奥巴马通过这些网站,迅速积累自己的支持团队——奥巴马仅在Facebook就拥有一个包含230万拥护者的群组。
同时不同网站发挥着不一样但同样关键的作用,如是奥巴马团队在美国大选期间使用的网站,该网站有200万注册用户,有1300万用户订阅了该网站的通讯服务,奥巴马阵营获得的7.5亿捐款有一半来自该网站,该网站目前仍在运营。
可以看出网站在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类型但同样重要的网站,奥巴马不仅聚集了人气,更是名利双收。
网站能做到快速、直接、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它的时效性快过任何一份报纸和杂志,奥巴马团队正是利用这一点与支持者进行互动,并将潜在的、可能存在的不良信息快速处理,这就是互联网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营销要先从网站开始着手的原因。
我的竞选对手麦凯恩参议员为美国作出的贡献令人尊敬。
但在经济问题上,他仍然无法向美国民众说明,他与布什的做法会有什么太大区别。
如果说我们从此次经济危机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要患难与共。
从首席执行长到公司股东,从金融家到工厂工人,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因为美国的民众越富足,美国才会越繁荣。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些企业巨头把提高员工薪酬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让员工能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比如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这样的商界人士。
我对能有他的支持感到自豪。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经济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财富创造者,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就业机会制造者。
它一直托举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产阶级之舟。
为了重塑美国中产阶级,我将给予95%的工人及其家庭税收减免待遇。
如果你工作,就交税;如果年收入不足20万美元,你会获得减税;即使你的年收入超过了25万美元,你所负担的税率也比上世纪九十年代要低。
通过重建日益破败的基础设施、在美国的各个角落接通宽带,我们将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的十年中,争取再新增500万个岗位;这些工作环保、薪酬丰厚、不能外包,而且能帮助我们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在医疗问题上,我希望,在我的领导下,医疗保健会成为每个美国人都负担得起、享受得到的服务。
根据我的计划,如果你已经有了医疗保险,你将看到的唯一一个变化是保费降低;如果你还没有医疗保险,你将能与国会议员们享受到同样的医疗福利。
为了让每个孩子享受到世界级的教育,让他们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21世纪的工作岗位,我将投资早期教育,并且增加师资力量。
大学以前,你的学费,将由政府埋单!在国防安全问题上,我将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
同时我还会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击退21世纪出现的恐怖袭击的威胁,恢复我们的道德威望,让美国仍然是地球上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
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轻而易举能办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但是,我坚信我们能成功,因为我对美国深信不疑。
奥巴马上台原的因以及对华战略调整奥巴马当选无疑是成功的一个典范。
首先,他顺应了美国民众要求改变,要求创新的心理,从口号上就改变了战略方针。
就在竞争对手还在“Contry Biggest People Firstest"上大张旗鼓时,奥巴马就已经在美国民众的心里埋下了”Change we need we can" 的种子,用“Lipstick on a pig”暗讽莎拉佩林。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也在学生会工作,服务师生是我们的宗旨,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也需要投师生之所好。
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
当然,要了解我们的“上帝”需要的是什么东西也要求我们大量的收集信息,及时反馈。
其次,奥巴马在有了大量的信息情报后,审时度势,看中了青年人的庞大力量。
于是,利用网络对年青人展开猛烈攻势,不言而喻,他获得年青一代的大量支持,这又给他竞选当中增加了一成胜算。
恰当地利用好舆论工具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我们身在宣传部,更多的时候也是用各种宣传工具顺利开展我们的工作。
而从奥巴马的例子来看,怎样恰到好处的利用这些工具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
再次,就是奥巴马的筹款策略。
在他筹得的7亿美元中,有一半即3.5亿是由10美元10美元的小额款积聚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群众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
他在为自己赢得那么多的投票的同时也为自己筹集到了那么多的筹款。
这又告诉了我们一点,重视群众力量,善于利用群众力量也是关键。
我们完全可以把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成功的例子当作宣传成功的例子。
这其中,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分析信息,投人之所好,利用适当的工具,扩大影响力等等都可以用之于我们的宣传工作。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奥巴马个人魅力之所在。
若其行为怪异,举止粗鲁,满口粗话,我想再怎样宣传也没办法让大家支持他。
所以,个人素养首先要好。
有修养,即使不需要滔滔不绝也要能够谈吐自如,举止大方得体。
这也就是告戒我们要注重个人涵养问题。
奥巴马竞选总统的公关策略一、奥巴马的政治背景在1995年的时候,奥巴马出过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可那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奥巴马是谁,所以卖得很差。
但是2008年的美国大选使奥巴马成为2008年年度重要人物之一,从平凡的参议员到美国总统的巨大跨度,奥巴马成功塑造了自己的名人形象.46岁的奥巴马的所有政治履历就是:3年的国会参议员生涯,7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民主党内国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
仅仅这些无疑不足以让他问鼎总统宝座,然而当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借用林肯演讲的寓意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传奇就开始了。
二、个人形象定位作为政治名人,其形象的表现内容是多方面的,是对个人全面能力的综合反映。
只有具有多维性,才能使塑造出来的形象不至于过于单薄,在竞选中才能更具实力。
1、碰巧是生为黑人的竞选人奥巴马将自己定位成“碰巧是生为黑人的竞选人”,而不是“黑人总统”,其政治主张突出的是不同种族的团结与融合,并非争取黑人权利。
作为黑人的竞选者,奥巴马不是第一个竞选总统的黑人,但是搞肤色政治争取不到白人。
奥巴马既要做到讨好白人的时候不得罪黑人,又要做到讨好黑人的时候不得罪白人,他找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点。
2、平民的代理人奥巴马2004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基调演讲”时,就提到了自己的身世:“我站在这里,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故事只是大量美国故事中的一个部分,我感激所有赋予我生命的人。
我的故事兴许也发生在全球的各个地方。
”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奥巴马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从政以来,他喊出了很多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
经过多年的从政经历,奥巴马积攒起雄厚的民意资本,成功地树立起清廉、为百姓着想的形象。
奥巴马的从政历史也成为从社会底层依靠一己之力奋斗出头的平民草根成长史,以此吸引更多基层民众的支持。
3、.未来的改变者美国现在面对的问题总的来说是一个衰退的经济,一场在麻烦地区战争的恶化。
奥巴马竞选成功的原因和启示组员:李凤艳蒋秀玲张小躲栾烈苏向阳刘景芬原因:众所周知,奥巴马•贝拉克只有两年联邦参议员的微薄政治资本,黑人,然而在种族歧视尚未消失殆尽的美国,面对希拉里和麦凯恩两位政治基础深厚的竞争对手,他成功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获得成功呢?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首先奥巴马的成功得益于他优良的自我管理。
在美国民众中奥巴马始终保持着正面、开明、平易近人、沉稳、自信、充满活力、干练而有决断力的形象,保持着一致的“品牌形象”。
他有非常好的倾听和沟通技能,除此之外,他还有非常好的行为举止仪态。
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激怒他,让他失态。
假如你能够在20个月的时间里保持这样的状态,在20个月非常密集的聚光灯聚集下,其强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由此推断他以后做美国总统是不是能够做得非常好。
与之相反,麦凯恩在自我管理上就没那么好了,揭竞争对手的疮疤,故意贬低对手,让大众觉得麦凯恩非常小心眼,这不是一个领导者应该有的素质,然而麦凯恩偏偏屡屡选择这一手法,反而对自己造成了不利。
其次,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尤其是一个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光会自我管理是行不通的,他还要会管理他人。
奥巴马•贝拉克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管理者。
竞选时他采用差异化的竞选策略,充分展现了他优秀的管理才能。
希拉里采用的竞选策略是传统意义上的竞选,她是“自上而下”的竞选。
因为美国民众都熟悉她,她在民主党内和各个州都是重要人物,但是对于每个州的选民来说,她却与他们接触不多。
而奥巴马的竞选策略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美国总统候选人采用的“自上而下”的竞选策略。
缺少政治根基的草根新秀奥巴马采用的是“由下而上”的竞选策略,他与普通民众直接接触,将竞选砝码更多地放在了年轻一代美国人身上。
在政治竞选中,总统候选人必须抓住尽量多的大众,抓住大众市场。
在竞选中,奥巴马对美国民众刻意强调说:“你们相信我,但也要相信你们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他鼓励美国民众一起参与,大众化、全员化的竞选策略让奥巴马赢得了更多美国民众的支持。
奥巴马胜选及中美关系新趋势美国大选终见分晓,奥巴马胜选,入主白宫。
为什么奥巴马能成功胜选呢?奥巴马之所以战胜麦凯恩,赢得选战决定性胜利,不仅仅是美国大选的天平倾向奥巴马,而且历史的天平也倾向奥巴马。
的确,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奥巴马问鼎白宫。
奥巴马之所以胜选,并非是奥巴马具有天赋的美国领袖特质和条件,而是时势把奥巴马推上政治领袖舞台,是时势造英雄,时势造领袖的历史演绎结果。
奥巴马在竞选初期曾坦言:“我知道我不是竞逐这个(总统)办公室的最有可能的候选人。
我不符合典型的血统,我还没有在华盛顿殿堂里的职业生涯。
”但奥巴马深知深信的是,共和党布什政府八年所造成美国的严重危机困境亟需改变、必须改变;奥巴马所坚持所要做的是,给美国带来改变和革新,挽救美国脱离灾难性的困境。
于是“变革”成了奥巴马常挂嘴边的竞选口号,赢得了美国求变求新的选民人心。
再者,奥巴马年轻才干的清新形象,沉着冷静的稳健举止,机警灵敏的反应能力,出众的雄辩口才,火热的旺盛激情,掌控场面的出色能耐,富于煽情的爆发力和征服力,也都有助于他赢得人心。
奥巴马之所以胜选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共和党布什政府执政八年遭遇了空前的惨败,遭逢“9·11”大灾难,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惨遭金融危机重创;即将下台的布什政府几乎拖垮美国经济,殃及全球经济;这一切为美国政党轮替执政,为奥巴马上台主政,铺就了民主党时隔八年后重新执政和政治新星、时势英雄奥巴马入主白宫之路。
奥巴马之所以胜选的根本原因之二,是他的竞选对手麦凯恩不幸成了共和党布什政府的天然替罪羊,其必败无疑,这就决定了奥巴马必胜无疑。
奥巴马的竞选对手麦凯恩之所以败选,并非他天生不具备美国领袖的特质和条件,而在于他天然地背负着共和党布什政府沉重的政治包袱,继承了布什总统的败政遗产。
尽管麦凯恩一再宣称他不是布什总统,并猛力攻击布什总统以求切割,但身受战争灾难和经济灾害的美国大多数选民仍然不买麦凯恩的账,仍旧视麦凯恩是坚持布什总统路线图的战争斗士、狂人。
奥巴马的管理术古语有云:孤掌难鸣,独木难支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从“草根”到“总统”的传奇经历,主要归功于奥巴马背后的营销团队。
众所周知,奥巴马的智囊团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大部分成员都是“80”后。
“80”后,被称为个性一代的新新人类,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面对如此一支“个性化”新生力量,如何笼络人心,如何让团队中的所有人尽心尽力,为赢得大选拼尽全力?为梦想而战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步入社会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站队”——跟对人。
站队即你要从事的行业,你要跟随的领导,你要开拓的领域。
正确的站队,会让你的仕途更加顺畅,更有机会可以平步青云。
错误的站队,也许就难有出头之日。
谁会想到一个无钱、无权、无靠山,而且名字还有些滑稽的“三无”黑人当上美国总统,可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民主的国度,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站队在这样一个“三无”黑人的旗下,是不是过于冒进,还是赌一把风险与机会共存。
是什么吸引了无数精英纷纷投靠奥巴马麾下,是丰厚的待遇?是入驻白宫谋个一官半职的许诺?… …依然是梦想使然,汇聚了所有渴望改变的年轻血液,为了相同的美国梦而共同奋斗。
奥巴马向其团队卖了一个对未来美好的愿景,告诉所有人“不是为了某个人工作,而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2000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是个高明的政治家与企业家,刘邦只用了四字便得到了天下的统治权——“奖赏封用”,四字真言是汉高祖刘邦的智慧的表现。
对于工作干得好的下属刘邦会给予奖赏以作鼓励。
“封”在汉朝就是予以封地,同姓的封王,异姓的封侯,在现在来说就是放权,对于自己信任的员工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权力和责任都交到员工的手上,会激发员工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工作。
“用”则是对于非常有才干的人以重用。
因此张良成为刘邦的智囊,为刘邦出谋划策;让韩信为外联主管,带兵打仗,扬名在外;萧何则为后勤部长,振国安民。
确定管理制度明确的使命和团队文化是一支渴望所向披靡的队伍所必备的两个因素。
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第一篇: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但更重要的则是他拥有出众的演讲技能使得他竞选成功,下面将对奥巴马的演讲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和布什不同的是,奥巴马可以自己写作,并提出基于个人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和克林顿不同的是,奥巴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顿一样拥有雄辩的口才并对普通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004年7月27日,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基调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大无畏的希望》,奥巴马充满激情地宣示:“不存在一个自由主义的美国和一个保守主义的美国,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不存在黑人的美国和白人的美国、拉丁族裔的美国和亚洲人的美国,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
”这次演讲使很多年轻的民主党人欣喜若狂,很多上了年纪的民主党人也为之热泪盈眶。
正是这场演讲让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开始声名鹊起。
一个希望的火种开始在美国熊熊燃烧。
演讲大师他是个天生的演讲家,有着“令政客妒嫉的嗓音”,加上其个人魅力无穷,调动现场气氛能力一流,演讲中带着某种直指人心的魔力,每每能使得群情激昂。
奥巴马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
即使当他面对成千上万人演讲,也能让每个人都觉得奥巴马就是对他一个人在说。
这是在希拉里的竞选集会中难以看到的。
美国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都是演讲高手。
在传媒日益发达的当代,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能否感动选民、取得共鸣。
善于演讲并非奥巴马的天赋,在演讲问题上,他也曾遭遇过惨败。
2000年,奥巴马在民主党的提名战中,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对手博比·拉什。
奥巴马落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的教授气质和精英气息,这使得平民百姓对他感到隔膜。
奥巴马决定从失败中学习,他首先改掉的是学究的演讲方式,他造访区内各个黑人教堂,学习黑人牧师讲话的节奏和夸赞的神态,并观察听众的反应,不断学习调整。
奥巴马竞选连任迎好消息美媒列举必胜十大理由J 近日,一系列不利新闻令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十分被动,先是美国失业率不降反升,后是他一句无心的“私营部门状况不错”被嘲讽与民众脱节,接着又被质疑为大选故意泄露国家机密,连大选筹款也被罗姆尼首超,甚至他的一位哈佛恩师也开始倒戈呼吁选民不要投票给他。
与此同时,也有强大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一、美国《外交政策》列举奥巴马必胜10大理由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最新一期刊文列举了奥巴马不会败选的10个理由。
文章同时分析了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不适合做总统。
文章接下来列举了奥巴马不会败选的10个理由:1.奥巴马是现任总统,他越来越擅长利用他的地位为自己赢取选举中的优势。
2.一系列的事实表明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正在起作用。
美国经济在未来有好转的迹象,美国的失业率正在下降。
3.奥巴马和里根一样,看起来愿意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一些事情会取得进步的迹象。
4.罗姆尼是典型的白人,他看起来比奥巴马显得古板而正统。
在这个反正统的年代里很难引起话题,他得不到媒体记者的青睐。
5. 共和党正在找寻罗姆尼的替代人选,如果是其他人入选,他不会像罗姆尼一样带给奥巴马相同的挑战。
6.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危机,诸如伊朗核问题、恐怖袭击反倒使美国人民更加认同当前奥巴马的外交政策。
7.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可圈可点,在处理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卡扎菲这些外交事务中,都留下了不错的记录。
总统宣布撤军阿富汗,重建了美国的国际声誉。
8.真正的一对一的对决还没有开展过,如果一对一的话,共和党中谁是这位聪明、自律、魅力非凡的总统的对手?9.国会中的共和党成员看起来拥护那些不愿多征税的富人,反对平等分担美国的经济债务。
而这正是罗姆尼的经济观点。
10.虽然现在各州的选情对罗姆尼和奥巴马来说势均力敌,但是州选举的趋势越来越有利于奥巴马。
《外交政策》的文章称,罗姆尼是商界挑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和大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罗姆尼当选,可能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