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术语和定义
- 格式:xlsx
- 大小:42.06 KB
- 文档页数:2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 预调查 (2)5 调查内容 (2)6 抽样原则 (2)7 分布区域调查 (2)8 种群数量调查 (2)8.1 自动相机法 (2)8.2 样线法 (4)8.3 样方法 (4)8.4 直接计数法 (5)8.5 鸣声定位法 (5)8.6 标志重捕法 (6)8.7 铗日(夜)法 (6)9 栖息地调查 (7)10 受威胁状况调查 (7)11 保护现状调查 (7)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7)12.1 原始数据的记录、校正、保存 (7)12.2 分布面积计算 (7)12.3 栖息地面积计算 (7)12.4 种群密度及数量计算 (7)12.5 受威胁因素分析 (7)12.6 保护现状分析 (7)13 调查成果 (8)13.1 成果材料 (8)13.2 成果要求 (8)14 质量控制 (8)14.1 基本方法 (8)14.2 补充调查 (8)14.3 重新调查 (8)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3部分:兽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陆栖兽类野生种群及栖息地调查的内容、方法、成果、质量控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陆栖兽类野生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64.1 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GB/T 37364.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兽类mammals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动物,也称哺乳动物。
3.2调查地点survey site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固定的范围,调查结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调查地点的边界可为自然阻隔界限,也可为行政区界。
3.3综合性调查mutispecies survey调查对象为多个物种、多个类群的调查。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殊要求1范围1.1总则1.2应用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2引用标准GJB 1405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接受顾客的质量监督。
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
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
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
注4:外协是外包的一种形式。
注5:适用时组织可参照GJB5000的要求,建立、实施并改进其软件过程。
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h)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i)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j)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控制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纪录的控制要求。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并保持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机制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
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纪录。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c)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作出安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最高管理者应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
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是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以上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
新旧标准的变化对照(一)ISO 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本次修订是根据联合技术合作工作组(JTCG)制定并于2012年发布的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规定的适用于所有ISO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通用框架。
结构变化注解:⏹管理原则由原来的八项管理原则转变为七项管理原则;⏹结构由原来的八章增加为十章。
条款序顺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取消了管理者代表的指定,更多条款内容突出领导作用;⏹增加新关注点,如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的应对、变更管理、绩效指标等内容,将“部门+要素”的管理方式提升到“过程绩效”的管理理念。
⏹对文件和记录的概念有所突破,取消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文件形式,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取消了“记录”的用语,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取而代之。
⏹吸纳了绩效管理等内容;⏹消除一些理解误区,如不再将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并提。
⏹其它内容,如术语的变化,对于外包控制的变化等内容。
总之ISO9001:2015版较之2008版发生了结构和内容上的重大变化。
(二)GB/T19001-2016与GB/T19001-2008标准条款对照表(三)ISO 14001:2015 与2004环境管理体系新旧版标准要求对照表虑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一、技术标准名称技术标准名称的措词应严谨、简练、突出主题,应以“标准”、“规程”、“规范”、“导则”、“作业指导书”结尾。
二、技术标准的一般要素一般技术标准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附录等要素。
其中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为基本要素,其他要素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操作规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机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一项需要一人或多人配合操作多个设备、工具、装置等的作业活动所提出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作业结束(含作业现场的清理)、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运行工艺技术标准,是针对一套按工艺流程组合的设备,如门站,应包含范围、工艺流程图、主要技术参数、运行工艺及要求、巡视检查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三、各要素的具体解释1.一般技术标准:(1)范围:明确规定技术标准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和适用范围。
应使用“本标准(规程)规定了……”、“本标准(规程)适用于……”表述格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该标准依据或引用的国标、行标、地标以及法律、法规等。
(3)术语及定义:给出理解该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或名词所必要的定义和涵盖内容。
如:本标准采用GB 50028-2006中规定的术语。
计算月是指逐月平均日用气量出现最大值的月份。
(4)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根据该标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列条显示。
由于标准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可不以“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作为章的标题,而是根据该标准的特点或类别,列出若干章,分别进行叙述。
(5)附录:如果该标准需要列举或引用其他内容较多的资料,可以附录的形式显示。
2.操作规程:(1)范围:明确规定该规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的设备、装置的范围。
应使用“本规程规定了……(某设备)的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本规程适用于……(某设备)的操作”表述格式。
DB43/T 480-2009 目次前言…………………………………………………………………………………………………………… Ⅱ引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系统设计…………………………………………………………………………………………………… 25 系统施工…………………………………………………………………………………………………… 46 调试………………………………………………………………………………………………………… 57 竣工验收…………………………………………………………………………………………………… 68 运行与维护管理…………………………………………………………………………………………… 69 用词与条文说明……………………………………………………………………………………………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设置示意图………………………………………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12附录C (规范性附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14附录E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17附录 F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18附录G (资料性附录)日常维护检查记录…………………………………………………………… 19附录H (资料性附录)用词说明……………………………………………………………………… 20附录I (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 212 DB43/T 480-2009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 F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日期:2012-09-08]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GB/T 15835—2011,2011-07-29发布,2011-11-01实施)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数字形式的选用5 数字形式的使用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与GB/T 1583 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标准在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中,明显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
本标准不再强调这种倾向性。
——在继承原标准中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体例一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措辞上的适当调整,以及更为具体的规定和示例,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规范。
——将原标准的平级罗列式行文结构改为层级分类式行文结构。
——删除了原标准的基本术语“物理量”与“非物理量”,增补了“计量”“编号”“概数”作为基本术语。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卫东、覃士娟、曾石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5835—199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计量 measuring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2编号 numbering将数字用于为事物命名或排序,但不用于数学运算。
Designation:F963−17消费者安全规范玩具安全3术语和定义3.1本标准特定用语的描述3.1.1A加权等效声压等级(L Aeq)注1——图1为两个年龄组的儿童提供了两个尺寸不同的探头。
3.1.2可触及性——可触及性探头的说明见图1。
3.1.3碱性电池——带碱性锰电化学的不可充电干电池。
3.1.4水上玩具3.1.5箭——由儿童所持有的弓发射出去的、轴向长度在150mm以上的弹射物。
3.1.6艺术材料3.1.7球——指设计成或打算用作掷、击、踢、滚、弹跳的任何球形、卵形或椭圆形物体。
术语“球”包括任何通过绳、橡皮筋或类似绳拴在玩具或物品上的球形、卵形、椭圆形物体。
a b c d e f g0~36个月儿童探头A.110.220 1.020.577 1.731118.9/32 37~96个月儿童探头B.170.340 1.510.760 2.28011/211.25/32所有尺寸单位为英寸图1可触及探头3.1.8基材——在其表面可以形成涂层或沉积的材料。
3.1.9电池,纽扣电池3.1.9.1详细描述3.1.10硬币电池3.1.10.1详细描述3.1.11电动玩具——至少有一个功能需要依赖电能并由电池驱动的玩具。
3.1.12毛刺——由于材料切割或最后加工的不平整而使玩具或零部件的边缘或结合处出现的粗糙部分。
3.1.13C-加权峰值声压等级(L Cpeak)——通过使用标准C加权得到的峰值声压等级。
3.1.14靠近耳朵的玩具3.1.15涂层3.1.16坍塌——结构的突然或意外折叠3.1.17压缩弹簧——压缩后能够回到初始状态的弹簧。
3.1.18充气玩具3.1.19绳索3.1.20化妆品3.1.21压损——由两个刚性表面之间的挤压导致的身体部位的损伤。
3.1.22卷曲边缘——邻近边缘部分的薄片弯曲成弧形并与薄片基体形成小于90°角的边缘,如图2所示。
图2卷边3.1.23极限值检测方法3.1.24发射装置——释放并推进一个(或多个)弹射物自由飞行的装置3.1.25危险边缘——在玩具的正常使用和合理可预见的滥用时具有不合理伤害危险的可触及边缘,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的金属和玻璃边缘如不能通过16CFR 1500.49规定的锐边试验,则被定义为潜在的危险边缘。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和线路部分)补充规范第一部分 变电部分3 术语和定义3.3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原文:“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补充规范1: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现场运行、停用和备用的电气设备。
一经操作及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是指现场停用或备用的电气设备,它们的电气连接部分只用开关或刀闸断开,并无拆除部分,故一经合闸即带有电压。
补充规范2:接入运行系统的新(扩、改)建电气设备,虽未正式投运,但也应视为运用中的电气设备。
工程管理部门应向调度部门和设备运维单位报送相关设备资料,调度部门给予设备命名后,书面通知运维单位和工程管理部门,调度部门和运维单位均应将其纳入管辖范围。
如需在此设备上工作,工程管理部门应按照运行设备要求办理停电申请手续,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及其它规定。
如电气设备的连接部分与运行系统完全拆开,可认为其不属于运用中的电气设备。
4 总则4.2 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4.2.2 原文:“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补充规范:各班组内以及用于施工和检修的车辆上应配备急救箱,每月对急救箱内的用品进行检查,发现药品有超期时,应及时清理。
急救用品的补充和更换由各单位申报,公司统一组织。
现场负责人对急救箱的使用、保管负责,不得私用。
4.2.4 原文:“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补充规范:各类作业人员是指参加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外协施工人员、劳务人员。
对于外协人员,按照“谁发包、谁管理”、“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发包单位和使用单位负责进行安全告知和现场安全管理。
4.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4.3.4 原文:“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现场作业人员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绝缘鞋。
”补充规范1:进入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安全帽,但从事设备搬运、登高作业等工作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