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工程课件第11章 固体发酵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3
固体发酵某些微生物生长需水很少,可利用疏松而含有必需营养物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发酵生产,称为固体发酵。
我国传统的酿酒、制酱及天培(大豆发酵食品) 等的生产均为固体发酵。
另外,固体发酵还用于蘑菇的生产、奶酪和泡菜的制作以及动植物废料的堆肥等。
固体发酵所用原料一般为经济易得、富含营养物质的工农业中的副、废产品,如麸皮、事粉、大豆饼粉、高梁和玉米粉等。
根据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蒸煮等预加工以促进背养物吸收,改普发酵生产条件,有的需加人尿素、硫酸饺及一些无机酸、碱等辅料。
固体发酵一般都是开放式的,因而不是纯培养,无菌要求不高。
它的一般过程为:将原料预加工后再经蒸煮灭菌,然后制成含一定水分的固体物料,接人预先培养好的菌种,进行发酵。
发酵成熟后要适时出料,并进行适当处理,或进行产物的提取。
根据培养基的厚薄可分为薄层和厚层发酵,用到的设备有帘子、曲盘和曲箱等。
薄层固体发酵是利用木盘或苇帘,在上面铺1~2cm 厚的物料,接种后在曲室内进行发酵。
厚层固体发酵是利用深槽(或池),在其上部架设竹帘,帘上铺一尺多厚的物料,接种后在深槽下部给以通气进行发酵。
固体发酵所需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并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来源丰富至今仍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不同程度地沿用着。
但是这种方法的工农业副产品,因此,例如,劳动强度大,不便于机械化操作,微生物品种少、生长慢,产品有有许多缺点,限等。
所以目前主要的发酵生产多为液体发酵。
典型产品的发酵生产1、抗生素发酵生产抗生素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这类有机物质能在低浓度下抑制或杀灭活细胞,这种作用又有很强的选择性。
例如,医用的抗生素仅对造成人类疾病的细菌或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人体正常细胞损害很小,这是抗生素能成为医药的原理。
目前,人们在生物体内发现的6000 多种抗生素,约60%来自发酵生放线菌。
抗生素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少数抗生素也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我们常说在全合成药物出现之前,人们主要依赖矿物和天然产物获取化学品。
在人类历史上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化学品获取方法那就是发酵技术,当然广义上来说发酵技术也可以算天然产物提取的一个分支。
上一期我们说过直到1859年人们才确定发酵过程与微生物的代谢有关,但这并不妨碍古人对发酵技术的利用。
一些考古发现表明在古埃人还在盖金字塔的时代,他们就已经会酿造啤酒了,而这个时间大概比我们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时代还早500年。
在巴斯德实验之后,人们也开始尝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获取一些化工产品。
最基本最简单的就是酒精,虽然世界上各个文明技术水平差异很大,但都有酿酒技术流传下来。
发酵生产酒精只不过是在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再加上蒸馏提纯罢了。
而酒精的蒸馏技术可以直接借鉴现成的高度酒生产工艺,比如我国的二锅头,就已经可以将酒精提纯到40-50度,更不要提那些高度烈酒了。
除了酒精之外,早期的发酵工程,还有两个产品比较重要。
一个是甘油,一个是丙酮。
甘油的发酵直接脱胎于酒精生产,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发酵过程中会先转变为乙醛,乙醛再转变为乙醇,这是常规路线。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就会与乙醛结合,结合后的产物就无法接受氢继续转化为酒精,这等于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道路堵死了。
为了维持正常代谢,此时微生物就会走另一条路线,将葡萄糖首先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然后以磷酸二羟丙酮为受体接受氢,最后转化为甘油。
发酵法甘油生产的工艺主要由德国人开发,在一战中被用于生产硝化甘油炸药。
而德国人的老对手英国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发出了发酵法生产丙酮的工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无烟火药。
用于丙酮生产的微生物被称为山梭状芽抱杆菌,这种微生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葡萄糖后产生一系列酸性产物,主要是乙酸和丁酸,二者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经发酵还原生成丙酮和丁醇。
此时的发酵工艺还比较原始,一般采用所谓固态发酵或者是液体浅盘发酵。
固态发酵来源于古老的酿酒工艺,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基是固体,发酵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发酵液,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就存在于这些发酵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