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地壳物质循环题型精讲试题教师版(25页)
- 格式:docx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25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同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咱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确实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彼此作用下不断地进展转变的结果B、引发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转变的作用叫内力作用,它包括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若是重力能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D、珠江三角洲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马里亚纳海沟D、日本群岛5、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要紧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图 3-10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6—7题六、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图图图图7、a图地貌景观形式的要紧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积作用B.湖泊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八、地球表面尽管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海洋水位不断起落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C、时刻还不够漫长D、侵蚀不够强烈九、读右图,判定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侵入岩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沉积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综合题10、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用意,完成下列要求:(l)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进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别离是:A ,B ,C ,D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进程可归纳为: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
【参考答案】一、一、B 二、A 3、C 4、B 五、C 六、C 7、D 八、B 九、B二、10、1)略 2)重融再生侵蚀、搬运、堆积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 3)岩浆各类岩石岩浆。
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部分示意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2题。
1.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2.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不可能是沉积岩B.A可能是岩浆岩C.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①不可能表示岩浆活动解析: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
岩浆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转化成为变质岩。
答案:1.C 2.B (2011年温州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
3.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解析:第3题,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
由图中褶皱与断层可看出二者都没有影响到砾石层,说明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第4题,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答案:3.B 4.C(2011年苏北四市调研)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读图回答5~6题。
5.图a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b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6.有关图a岩石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发现化石 b受高温高压变性而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d由火山活动形成A.ac B.adC.bc D.bd答案:5.C 6.A7.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一般来讲,上边的岩层比下边的岩层形成晚;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形成的,因此图示区域中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是最晚的。
答案:A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D.板岩【解析】石灰岩受高温或高压的作用发生变质而成为大理岩。
答案:C3、在地表形成的①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具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解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结构疏松,多气孔。
答案:B4、如果岩层③是由鹅卵石和粗砂组成的岩石,反映了该岩石的形成环境是A.海洋环境 B.湖泊沉积环境 C.山洪河流沉积环境 D.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环境【解析】鹅卵石和粗砂应是由流速较快的水流携带、沉积形成的。
答案:C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矿物如煤、石油、天然气、石英等。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地质名称按其形成及相互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床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A.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解析】明确相关概念的含义可回答该问题。
答案:C6、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一定不同②常见的造岩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等③所有矿物都为固体④在目前所知的矿物中,金刚石硬度最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矿物,但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矿物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并不都是固体,例如,天然气为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为液态矿物。
答案:C7、天然汞属于A.固态矿物 B.液态矿物 C.气态矿物 D.不是矿物【解析】自然界中天然汞呈液态,是液态矿物的一种。
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下列有关变质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理岩是花岗岩变质而成的B.片麻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的C.板岩是页岩变质而成的D.石英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解析:选C。
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的。
2.下列四组岩石中,全部属于沉积岩的是( )A.砂岩、砾岩、石灰岩、页岩B.石灰岩、板岩、砾岩、页岩C.大理岩、页岩、板岩、石灰岩D.玄武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解析:选A。
沉积岩的命名常常以组成物质命名,如以小砾石为主则称为砾岩,以砂粒为主就叫砂岩,由细小的黏土颗粒组成、有清晰片状层理的叫页岩,由化学沉积形成的沉积岩,最典型的是石灰岩。
3.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物质循环是( )A.水循环B.大气循环C.地质循环D.生物循环解析:选C。
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4.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砾岩、大理岩B.页岩、石灰岩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解析:选B。
含有化石的岩石应为沉积岩,四个选项中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为沉积岩。
5.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答案:B龙陵黄龙玉是由岩浆在地下几百米至地表的范围内形成的(如图),黄龙玉有“山料”和“籽料”之分。
据此回答6~7题。
6.“山料”产于山上的岩体中。
“山料”黄龙玉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7.形成“黄龙玉”的岩石,其特征是(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C.具有片理构造D.结晶颗粒较大解析:第6题,黄龙玉存在于岩浆侵入地层缓慢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中,属于侵入岩中的矿物晶体。
第7题,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黄龙玉就是侵入岩的结晶体。
答案:6.C 7.D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见下图)。
一、考点突破1. 了解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
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以及地壳物质循环。
难点:地壳物质循环,包括对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地质循环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DA ACA CBB代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D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 B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 C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A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下变成岩浆后再经冷凝作用才能变成岩浆岩。
例题1(上海高考)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② B. ③ C. ④D。
⑤思路分析:①过程是变质作用,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
大洋中脊地壳较薄,板块活动较为活跃,地下岩浆会沿着裂隙上升,经过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
答案:(1)C (2)C例题2 下列所示为某区域岩层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⑤⑥④③②①B。
④③②①⑤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可能形成的岩石是()A. 花岗岩B. 大理岩C。
页岩 D. 砾岩思路分析:由题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通常下面的岩层比其上的岩层年龄古老,故沉积岩的形成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⑥均为侵入岩,且⑥侵入到①层,说明其形成在①之后,⑤位于⑥上层,形成最晚。
(六)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读以下甲、乙两图,回答1~2题。
1.甲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A.①B.②C.⑤ D.⑥2.乙图中假设沿⑦处向下钻探100米,发觉地层由粘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
该岩石属于甲图所示的( )A.A类岩石B.B类岩石C.变质岩D.难以判别解析:分析甲图,由三大类岩石的彼此转化关系可推断出图中A代表岩浆岩、B代表沉积岩,③和⑥所表示的内容都指向变质岩,作用相同;分析乙图,⑦处要紧发生的是沉积作用,而且含有化石,应属于沉积岩,故对应甲图中的B类岩石。
答案:(2021·郑州模拟)龙里猴子沟风光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千米。
猴子沟风光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要紧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以下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域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解析:依照“贵阳”“沟谷、峰林、峰丛、天坑”等文字信息及地貌特点示用意能够推断该地域位于云贵高原。
答案:D4.图示地域要紧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要紧外力作用别离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D.沉积岩、流水侵蚀解析:该地域地貌为喀斯特意貌,该地貌在石灰岩普遍散布地域发育而成,其形成的要紧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
答案:D(2021·宿迁模拟)以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用意。
读图,回答5~6题。
5.依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6.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域域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生长边界解析:5题,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6题,依照图中板块运动方向能够判定,该边界为板块生长边界。
答案:以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年高考地理 3.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与地球表面形态复习湘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答案:B2.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 B.③ C.④ D.⑤解析: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答案:B3.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
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A.A B.B C.C D.D解析: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答案:D2014·邯郸二模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断层P2、断层P1B.断层P1、断层P2、褶皱C.断层P2、断层P1、褶皱D.褶皱、断层P1、断层P2解析: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褶皱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层出现在褶皱之后;另外,图中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断层P2没有破坏b沉积层,说明断层P2出现在b沉积层之前,而断层P1破坏了b沉积层,说明断层P1出现在b沉积层之后。
则发生的先后顺序为A项所示。
答案:A5.据图判断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被a、b岩层覆盖 B.没有该岩层的沉积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蚀 D.下陷侵入d、e岩层解析:可能的解释是:在没有形成a、b岩层之前,c岩层随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被外力侵蚀而破坏掉,然后该处岩层又下降成图中状态。
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一讲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①地壳的物质组成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③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abcc2018浙江4月选考,22,2分2017浙江11月选考,4,2分三大类岩石的特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③地质构造的类型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babbd2016浙江4月选考,13,2分2019浙江4月选考,21,2分2018浙江11月选考,9,2分2018浙江11月选考,22—23,4分2017浙江11月选考,3,2分2017浙江4月选考,12,2分2016浙江10月选考,24,2分2016浙江4月选考,26(1),2分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的类型板块构造学说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关系板块运动与★★★★★2015浙江10月选考,20,2分宏观地貌的关系构造地貌的判断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dd2019浙江4月选考,22,2分2018浙江4月选考,27(2),2分2017浙江4月选考,25,2分2017浙江4月选考,3,2分流水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流水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化作用的原理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分析解读本讲内容考查频率较高,分值一般为2分,考查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为主,偶有填空题出现。
考试中注重考查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高三地理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经度差异【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地区位于非洲,A为刚果盆地,B为东非高原,故地形地势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
【2】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B.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C.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D.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答案】B【解析】A处为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自然带谱比较单一,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B为东非高原,地势高,自然带谱比较复杂,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景观为热带草原。
【3】图中C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塌陷B.冰川侵蚀C.火口湖D.河道淤塞【答案】A【解析】C湖泊位于东非高原上,为维多利亚湖,是断裂塌陷形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景观类型和湖泊形成。
2.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答案】B【解析】根据六大板块相关知识:印度洋板块主要有阿拉伯半岛(图中M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和印度洋的一部分组成。
因此选B项。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板块生长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陆地区域边界【答案】A【解析】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图中箭头表示板块张裂,即生长边界(图中为红海)。
因此A项正确。
【考点】读图定位能力;六大板块和边界类型判断。
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试题分析:4.调查发现,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
这表明海峡曾发生过()A.河流改道B.海陆变迁C.火山地震D.外力搬运【答案】 B【解析】题干“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说明海峡曾经是陆地,现在是海底,可知海峡曾发生过海陆变迁,B正确。
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壳的物质组成a(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c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由化学元素组成。
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如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按成因分类成因实例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流纹岩、玄武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的岩石花岗岩沉积岩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岁月固结成为的岩石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大理岩、石英岩、板岩1.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D美国西部的羚羊谷为狭缝型峡谷。
从地表看,羚羊谷为荒漠上一节枯槁的小河沟(下左图);深入地下,羚羊谷两侧岩壁为光滑坚硬的沉积岩曲面(下右图)。
读图完成2~3题。
2.羚羊谷两侧岩石具有()A.片理构造B.层理构造C.球状构造D.气孔构造3.与羚羊谷成因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A.全年炎热干旱,冬春季节多强风B.年降水量不多,但有季节性山洪C.全年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D.沿海低地平原,海水侵蚀作用强解析:第2题,由材料知,羚羊谷两侧岩石属于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片理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特征,A错;球状构造是花岗岩等侵入型岩浆岩常有的构造,C错;气孔构造是喷出型岩浆岩的常见构造,D错。
所以选B。
第3题,材料显示的羚羊谷为荒漠上一节枯槁的小河沟,说明当地气候较枯燥,年降水量不多,河流是季节性河流。
同时峡谷内部较深,且谷两侧岩壁为光滑曲面,说明存在明显的流水侵蚀状况,因此可判断存在季节性山洪现象。
所以选B。
答案: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①:风化、侵蚀、搬运、沉积;②:固结成岩作用;③、⑦、⑨:变质作用;④、⑤、⑧:地壳运动隆起;⑥:高温熔化(重熔再生)作用;⑩、⑪:岩浆活动(冷凝作用)。
2021
年高中地理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习题湘教版必修1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2.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3—4题。
3.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4.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5.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根据图示,
图中C处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实用文档。
课时作业(六)[第6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图K6-1),回答1~2题。
图K6-11.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2.图示区域的地壳()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K6-2),回答3~4题。
图K6-23.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①花岗岩②石灰岩③砾石层④页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人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①页岩地区②白云岩地区③石灰岩地区④花岗岩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K6-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代表三大类岩石,①~⑦为主要的内、外力作用。
据此回答5~6题。
图K6-35.下列物质与Ⅰ类岩石特点相似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6.关于图中的内、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①——变质作用B.②——变质作用C.④——重熔再生D.⑥——沉积作用图K6-4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K6-47.下列哪个过程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A.①B.②C.③D.④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类岩石中往往具有层理构造B.A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C.⑤⑦⑧是重熔再生作用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图K6-5中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图K6-5中图乙为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9~10题。
图K6-59.含有生物化石的岩石的形成过程是图甲中的()A.a B.bC.c D.d10.图乙中山体的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和过程应是图甲中的()A.Ⅰ、f B.Ⅱ、cC.Ⅲ、b D.Ⅲ、d11.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1.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①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②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
③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2)岩石①概念:是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②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①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②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岩石的转化循环物质的名称:①岩浆岩;②沉积岩;③变质岩;④岩浆。
岩石形成过程:A:岩浆上升(或侵入)的冷却凝固作用;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C:变质作用;D:高温熔化作用。
3.板块的含义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 为欧亚板块、B 为太平洋板块、C 为印度洋板块、D 为美洲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板块张裂——裂谷、海岭(大洋中脊)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褶皱山脉、高原 5.内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图中甲、乙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丙是岩浆活动的表现。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图甲) 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图乙)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如图丙)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021-2022年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例题湘教版必修
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11年12月19日,由于红海海底火山爆发,在也门西岸祖拜尔群岛附近形成了一座新岛屿。
图中甲为火山喷发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能够正确表示新岛屿形成过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伴随岛屿诞生的新岩石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层理构造B.含有古代生物化石
C.具有流纹和气孔D.质地坚硬致密
二、综合题
3.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重熔再生的是;属于变质作用的是;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表示冷却凝固的是。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3)在乙图中,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处,C处地貌名称是,其形成的原因为。
z28309 6E95 溕 23844 5D24 崤23929 5D79 嵹 =S35900 8C3C 谼|9t•w29649 73D1 珑。
2021高考地理地壳物质循环题型精讲试题知识精讲1 地壳物质循环1.三大岩石类型及物质循环判读1.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C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C )A.②B.③C.④D.⑤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Ⅰ、Ⅰ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于( D )A.②B.ⅠC.ⅠD.Ⅰ(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A.I—①B.Ⅰ—ⅠC.Ⅲ—⑤D.I—Ⅰ3.图1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地地质作用。
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地质作用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 D )A.甲 cB.丙 dC.丁 eD.戊a4.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B )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A.①B.②C.③D.Ⅰ5.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Ⅰ至Ⅰ代表岩石年龄由新到老的不同岩层。
图2为岩石圏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2)图1中A处岩石的类型应为图2中的( C )A.甲B.乙C.丙D.丁6.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C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B.③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Ⅰ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D.⑤处形成花岗岩(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ⅠⅠⅠ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Ⅰ处构造好于Ⅰ处7.下图为地中海北岸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1)岩溶通道形成时,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A )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D.寒冷湿润(2)该区域除图示岩石外,可能还分布有丰富的( C )Ⅰ大理岩Ⅰ板岩Ⅰ石英岩Ⅰ片麻岩A.ⅠⅠB.ⅠⅠC.ⅠⅠD.ⅠⅠ8.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的图里亚尔瓦火山于2 016年5月12日凌晨再次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和热岩浆从图里亚尔瓦火山口爆炸式喷发,火山灰喷发柱高达3 000米,喷发过程持续了约8分钟。
读图回答问题。
(1)组成图里亚尔瓦山顶岩石中的矿物直接来自( C )A.地表沉积B.地壳C.上地慢顶部D.下地慢(2)图里亚尔瓦火山的热岩浆在地壳物质循环中,最先转化为下图中的( B )A.甲B.乙C.丙D.丁2.岩层新老及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的判断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Ⅰ为石灰岩)。
(1)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C )A.②可能为玄武岩B.③处岩层形成时该地处于寒带地区C.④可能为大理岩D.台湾岛与图中岛屿成因相同(2)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ⅠⅠⅠⅠⅠB.ⅠⅠⅠⅠⅠC.③⑤①②④D.①③⑤②④2.读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
回答问题。
(1)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D )A.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2)该瀑布可能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 A )A.含沙量B.流量C.汛期D.结冰期3.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D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4.读图,完成问题。
(1)图示( C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D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Ⅰ断层破碎带Ⅰ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Ⅰ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D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乙处岩石由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C.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D.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2)图中河流( B )A.在丙处常形成洪积、冲积扇B.丙、丁间河道弯曲,水流平稳C.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6.2015年11月10日晚,浙江省丽水市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下图为该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点是( B )A.①B.②C.③D.④(2)对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D )A.a、b两河河谷形态均呈U型B.此地地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C.甲处地貌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D.乙断层可能受张力影响所致7.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该河谷( A )A.岩层Ⅰ比岩层Ⅰ形成年代早B.岩层Ⅰ比岩层Ⅰ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8.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
回答问题。
(1)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C )A.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B.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C.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D.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2)图B所示石柱林是( C )A.砂砾岩B.片麻岩C.玄武岩D.花岗岩9.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完成问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A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D )A.依然是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峰林、峰丛广布10.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3月28日拍摄到的沙尘暴壮观卫星图像,这些尘埃形成轻微的弧形并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进入海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陆地部分最可能属于( C )A.美国B.中国C.阿根廷D.埃及(2)这些蔓延的尘埃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1.读我国贵州花江峡谷地质剖面图(图2),该地年降水量1 228 mm,图中岩石分别为石灰岩、白云岩(碳酸岩岩石)、钻土岩(由泥巴及钻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流水沉积一地表塌陷一挤压褶皱一发生断裂一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一水平挤压一发生断裂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一挤压褶皱一发生断裂一冰川侵蚀D.风力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水平挤压一流水侵蚀一发生断裂(2)关于该地水资源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水资源丰富但缺水严重B.水资源季节分配均匀,雨季长C.水资源丰富,水土协调好D.海拔越高水资源越丰富12.下图为黄山市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该地区曾发生过三次岩浆活动,先后形成的岩石分别是( A )A.斑状花岗岩、花岗岩、玄武扮岩B.花岗岩、玄武扮岩、斑状花岗岩C.斑状花岗岩、玄武扮岩、花岗岩D.玄武扮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2)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所属的岩石类型和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C )A.喷出岩、侵蚀作用B.沉积岩、侵蚀作用C.侵入岩、风化作用D.变质岩、风化作用知识精讲2 内力作用与地貌1.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Ⅰ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①、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D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2)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2.图为“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B.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C.C属于太平洋板块D.D属于美洲板块3.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 )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2)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B )A.①B.②C.③D.④4.沥青湖又叫彼奇湖,位于特立尼达岛西南部,这个湖没有一滴水,有的全是沥青,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产地。
图5为“沥青湖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1)沥青湖位于图中的( A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图示区域除沥青外,还蕴藏着丰富的( B )A.煤炭资源B.油气资源C.地下水资源D.有色金属资源5.下图为某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问题。
(1)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 B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2)形成甲地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6.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读图完成问题。
(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B )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A.Ⅰ侧,光照较强B.Ⅰ侧,热量较多C.Ⅰ侧,蒸发较弱D.Ⅰ侧,降水较多知识精讲3 外力作用与地貌1.读“某河流三角洲发育过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