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84
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三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将介绍经济学的发展史并探讨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教学大纲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经济思想史、古代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近代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
在每个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重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指出其主要思想和贡献,以及其对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影响。
授课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对经济学史和理论的一般性理解•熟悉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历史渊源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经济思想史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定义经济思想史及其学科意义•经济思想史的分期和发展趋势•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和贡献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古代经济生产和财富理论的发展•古代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如亚当·斯密、托马斯·穆尔、李嘉图等•古代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如自由市场经济、价格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第三部分:中世纪经济学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中世纪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中世纪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如托马斯·阿奎那、威廉姆·奥卡姆等•中世纪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如劳动价值论、货币和信用理论、税收和财政政策等第四部分:近代经济学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近代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近代经济学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如重商主义、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奥地利学派等•近代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如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科学计量经济学等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现代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如新古典学派、实证经济学派、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影响,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等授课方法•幻灯片展示:将每个部分分别用幻灯片呈现,包括学派和代表人物的名称、重要理论和贡献,以及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着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着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一节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 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第一章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经济论》(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
最早使用“经济”一词)、《雅典的收入》二、柏拉图:《理想国》、《法律论》,曾创办“阿卡德弥亚”哲学学院三、亚里士多德:《政治论》、《伦理学》,创立逍遥学派生财之道(家务管理、货殖)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1.社会财富观念;2.财富源泉观念;3.强调国家的作用;4.奖励增加人口。
二、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一)早期(14、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英的海尔斯、法的博丹和孟克列钦)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
①提倡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②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国家积累起充足货币财富的目的。
(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二)晚期(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英的托马斯·孟、法的柯尔培尔、意的塞拉)1、认识到①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②主张改变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扩大从事外国商品的买卖;③为了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2、特点: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称重工主义) 第三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威廉·配第1、方法:经济分析中采用的政治算术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是科学抽象方法的初步运用。
2、评价:不完全科学。
只是在科学地阐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方面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①没有区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是把二者等同起来;②对于抽象方法的运用也不够,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能够揭示经济范畴的实质。
二、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1、洛克:1691《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观点继承配第;“一切形式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2、诺思:1691《贸易论》;自由贸易、货币和利息;借贷资本与货币;第一次资本概念;“配第线路的第三个代表”3、孟德维尔:1705《蜜蜂的寓言,或个人路劣行即公共利益》;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社会经济问题4、范德林特:1734《货币万能,或试论怎样才能使各阶层人民都有充足的货币》;商品价格货币;重农主义先驱5、马西:1750《论决定自然利息的原因》;第一次利息归于利润的一部分;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6、休谟:1752《政治论丛》;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货币价格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1。
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
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
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一、教学大纲 (1)(一)概述 (1)(二)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 (1)(三)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 (1)二、教学案例 (1)1、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及其影响 (1)2、GEPHARDT修正案:新重商主义? (4)三、教学素材 (4)(一)相关人物 (4)1、博丹 (4)2、托马斯.孟 (5)3、柯尔培尔 (6)4、路易十四 (7)(二)相关书籍 (7)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7)2.路易十四时代——名人与时代 (7)3.重商主义经济学 (8)一、教学大纲(一)概述1、西欧重商主义的产生2、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二)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1、早期重商主义2、晚期重商主义(三)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1、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2、柯尔培尔的经济政策二、教学案例1、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及其影响rse/gjmyx/xgal/ch1.htm都铎王朝(1845—1603)历时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
虽然历时不长,但是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关键时代,因而其实施的各项政策也极具时代特色,特别是它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重商主义政策振兴了英国的民族工业,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腾飞提供了前提条件英国是一个偏离欧洲大陆的岛国。
在都铎王朝以前,英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的“农业附庸国”。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羊毛和粮食的输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毛纺织业作为英国的支柱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也远远落后于佛兰德尔、尼德兰、佛罗伦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重商主义者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
比如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司塔福特认为:从外国输入商品是有害的,从外国输入本国能够制造的商品则害处更大,他反对输出英国羊毛和输入外国羊毛制成品。
重商主义者还认为,“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因此,积累更多的货币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
经济史总结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人们出现于限期交易、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而蒙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理由而愿意持有现金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2、理性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
理性预期学派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为基础,以微观经济学的心理预期为方法,以人们普遍存在有理性的预期为假设,研究现代经济中价格总水平、产量与就业总水平的决定。
3、交易费用:广义交易费用是指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使用。
即制定谈判策略、掌握信息、谈判的时间、履约及诉讼等的费用。
4、公共物品: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用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5、搭便车:如果由个人来表示他对某种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代价,个人会隐藏自己的偏好,谎报自己愿意支付的意愿,以便从其他人的支付而产生的产品中得到好处。
6、公共选择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利用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政府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经济理论流派。
7、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8、斯密教条: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错误的观点。
由于这一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9、非自愿失业: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劳动者愿意接受等于或低于现行工资水平的工资仍然找不到工作。
10、投资乘数:指投资增加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K=△Y/△I,投资乘数亦称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
11、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又称为北欧模型或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用来说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何通过开放性小国的部门结构引起该国国内通货膨胀的理论。
12、纯产品:通过农业生产,除了补偿生产资料、工人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的产品,实际上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一、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自学要求 (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二)学生自学要求 (1)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一)教学重点 (1)
(二)教学难点 (1)
三、知识结构图 (2)
一、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自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李嘉图学派解体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动向。
掌握他们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而提出的经济理论的实质。
(二)学生自学要求
阅读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中有关西尼尔、穆勒、凯里、巴师夏部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西尼尔的纯经济学和节制论;穆勒折衷调和的经济思想体系;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
(二)教学难点
约翰﹒穆勒折衷的经济思想体系
三、知识结构图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西尼尔生产与著作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价值理论
利益协调的分配论
西尼尔的经济政策主张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约翰·穆勒的生平与著作
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
价值与国际价值理论
分配理论
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思想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凯里的生平与著作
再生产费用价值论
分配理论
凯里的经济学说
巴师夏的生平与著作
服务价值论
分配论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