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及官方解析(育明教育武学员回忆版)
- 格式:pdf
- 大小:655.66 KB
- 文档页数:6
北大中外政治制度考博参考书考试题型复习资料一、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课程中心推荐)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建议考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
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育明教育针对北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二、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招生统计(育明课程中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信息获取、高分辅导课程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八六贰)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1、本专业共有两个专业方向:比较政治学(潘维)、比较政治思想(许振洲、唐士其)2、北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报录比一般在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30%)3、总成绩计算:(初试总成绩÷初试门数×70%)+(复试成绩平均分×30%)4、北大考博英语难度非常大,每年初试中都会有近1/3的考生英语不过线。
专业课的分差比较大的,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想要进入复试,必须在英语过线的基础上专业课得到高分。
5、报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生在初试之前可以不联系导师,录取后进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
目 录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北京大学3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北京大学359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07年北京大学647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北京大学65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66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北京大学6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2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北大政府循理孕蹄研究生入学毛业律历年真瓯与衩城预刑(硕士部分)使用说明:1.本资杵为内都吏源,仅儒辱考,不讣需中-不得泽躅:1.全志试趣由参加过考试的考生枝■■:陪写而成..诣格永寤与史亢二'■;苦I学院元美.3、本曩料格鼻曾鑫琪考生热市*;:「、匚:5*旺老生星专肮中".”-『一号尤方,考页*2/痛吧*基新•勺%而宜注堂裹邛羸我炒技注■-;-岌*凯从而.耍利通过考%小育购亍M之母碇充生自义谤江螭学二*.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的$年全真嚣题)注葱,洋考生卷滴考试鲤目•将答案象~写乏答题纸上.答碧职爸在试睡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暮卜以格泱为3、政治选拳』、夫和政体5、吱力集团一'筒答题''刘W"刷时切社会也临统思瞰的跆出?2、政治合制洌于蝉统治育什么意义?3、人们参与政治的基本劫机有哪些?4'政治改革有哪些基本特征?三、型述题1、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畋激力的本监跄试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1999年全真试题)注童:清考生看清考试题目,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答睫清标明映号・在试题篇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牌(5*4〉1、公共选择务政治选举3、政治决策4、民主集中制二、简答JS(1DM)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刑L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3、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L政治权力对政治民主的作用三、论述露(20*2)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2、试论述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三者间的关系,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10X6 )1.政治动机2.合作性政治社团3-国家元首4.政治协调二、简答(20X2)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部分利益的矛盾?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何在?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怎样的不同性质?三、论述(30X2)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 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 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A. 劳动补偿B. 价值补偿C. 实物补尝D. 增殖补偿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 辅助性作用B. 决定性作用C. 基础性作用D. 补充性作用6.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编第四节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以观念形态出现的政治文化,既是历史发展进程的现实性反映,同时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代际传递、不断沉淀的历史继承。
历史继承性决定了政治文化发展背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而现实性则决定了政治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政治文化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文化的世俗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文化世俗化意味着人们世界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角色定位标准的深层次变迁,如果说传统社会人们是以笼统的标准观察客观事物,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那么,文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人们能够以明确的、中立的方式观察事物,在评价和录用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现代世俗文化注重的是个人的成就,而非世袭门第。
参与型政治文化则意味着作为现代政治主体的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将日趋活跃,他们从先前政治生活中的消极服从者开始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动因;二是外部动因1、内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和知识信息流量的增加等方面。
现代化意味着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遭到否定,个人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也开始由原来的消极服从的“臣民”觉得向现代公民角色转化。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推广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认识和控制周围的环境。
从听天由命到理性自觉,个人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空前启蒙和强化。
主体意识的觉醒改变了传统社会人们与政治权位之间的关系模式。
文化日趋走向世俗化,人们对政治权威的忠诚不再是出于某种神秘的彼世信仰或抽象的意识形态,而是将政治权威改善自己生存境遇的能力作为给予支持的条件,与此同时,政治权威也将自身的正当性建立在满足民众福利要求的基础之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流量的扩大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现代公民越来越意识到政治系统与自身福利的内在相关性,并相信自己能够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而采取行动,改变政治系统于己不利的政策输出。
1 / 9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业课考研重点2014年考研复试保过班正式启动,9800元保过,不过全退比较政治经济学第一部分(选择一题回答)1、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这两个领域的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理论是不完善的?理论的作用是什么?第二部分(选择一题回答)1、为什么在现代国家和市场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2、简析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三部分(选择一题回答)1、在四大范式中选择三个范式简单比较它们对政治经济关系的看法。
2、用不同的理论视角简析国际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选择一题回答)1、为什么一个霸主支撑下的国际金融体系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衰落?2、全球化是不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第五部分(选择一题回答)1、简析资本主义的多样性。
2、根据转型国家的经验简析民主化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1.自由市场式经济和协作市场式经济哪个更适应全球化2.简述后发展国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俄罗斯转型初期为什么国家自主性降低了,国家能力却没有提高?2 / 9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2.中国既是转型国家又是后发展国家,二者有没有矛盾1.用双重运动解释嵌入性自由主义2.解释英国汇率体系下为什么有通货紧缩的趋势1.区域化对维持国家在国际层次上的重要性有利还是有弊2.为什么有的国家在军事竞争中经济发展起来了,有的却没有1.新葛兰西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样都是关于理念的,二者有什么区别?2.新制度主义和女性主义都是对主流的挑战,为什么前者被主流容纳了,后者却没有第一组1、比较英国体系自由主义和嵌入性自由主义实践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传统理论分析国际投资的不同第二组1、为什么一战前的英国和二战后的美国都面临着发展国内经济和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的矛盾2、什么政治经济环境造成了长期债务危机和短期金融动荡第三组1、为什么说全球化并非不可逆转2、为什么拉美区域化不如西欧稳定第四组。
☐ 3.2.5 社会信息化对法律的挑战☐ICT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同时也引起了法律的不确定性,现行的法律遭遇到多方面的严重挑战。
⏹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迫切要求与政府的信息垄断传统之间的冲突。
⏹数字化和网络化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挑战。
⏹计算机和网络犯罪,挑战传统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机制。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普遍觉醒,对现有个人信息收集管理和传播利用制度提出了挑战。
⏹国家或社会对不良信息的控制力迅速下降。
⏹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收到严重的挑战。
☐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法律多如牛毛,法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联邦和各州的法律组成了美国信息政策的马赛克,很复杂,且经常互相冲突,常常反映出对法律意义的理解很浅薄。
信息自由法和隐私法基本上预设的是纸张记录环境,需要更新。
☐公民三大信息权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Right of access:⏹大众媒介参与权,选举权,公共资源利用权,出庭权,……☐Right to know:⏹“Your right to know is the key to all your liberties.”(美国宪法)☐Right to control:⏹Right to control the circulation of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oneself; rightto be alone.☐ 3.3 信息采集活动的法律规范☐信息采集:⏹指接受信息的主体根据需要,采用一定的程序、设备和方法,对各种相关信息或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的过程。
包括各种调查活动。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也是人们利用信息的前提。
⏹政府为了管理好公共事务,每天都要采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新闻机构的采访活动⏹企业的管理者要经营管理好企业,也需要及时采集和利用各种相关数据和信息。
☐ 3.3.1 政府机构信息采集活动的法律规范☐对政府机构信息采集活动加以规范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政府机构可以倚仗其权利和行政手段顺利地收集到所需要地信息。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 育明教育,7年专注考研辅导,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 包揽北大、北师大、政法、矿大、地大、北航、湖大、浙大行管状元!北京大学公共管理行政学原理部分一、辨析题1.有人说,行政权力的扩展和强化导致了行政国家的出现,而行政国家的出现则进一步大大加强了行政活动,正是这些带来了一系列不良行政现象,你认同吗?为什么?2.有人说,行政职能的核心就是政府定位问题,也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你认同吗?为什么?3.有人说,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行政改革的核心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职能转变意味着要无限的削弱政府。
你认同吗?为什么?4.有人说,重塑政府与政府再造是同一概念,不存在实质区别,你认同吗?为什么?5.有人说,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两者不存在实质区别,你认同吗?为什么?6.有人说,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会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你认同吗?为什么?二、简答题1.简述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困境,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克服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失范现象?2.简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谈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论述题据一项调查显示,被60%以上的人认同的几种领导力品质依次是诚实正直、眼光长远、充满激情。
由此可见,品德中的个人品德是领导力的核心因素,其中可信度是领导力的基石,被追随的领导者必须值得自己信任,所以这个领导必须是值得自己信任领导者,战略与计划不是其得以领导的基础。
官吏的选拨任命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政绩考核才是最头疼的难题。
这在过去是如此,在现在同样如此。
干部测评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问题。
而干部测评中的品德测评尤为艰难!(育明教育注:来源人民网《萧鸣政:领导干部品德测评要变“一锤定音”为“多敲边鼓”》)。
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模拟题
专业一
育明教育行管专业资深专家徐老师以及育明学员北大政治学状元分析:整体看来,2013年的北大政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的难度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往年的难度,所以,2014年的北大政治学考研的复习还是要以基础为关键点,打好基础。
因为北航并不对外公布参考书目,育明教育根据内部信息和7年的辅导经验,为2014年准备考取北大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最权威的参考书目以及内部信息,希望能给14年准备考研的学生带来最大的帮助。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权力与公共权利
2.政治改革
3.协商民主
4.政治合法性
5.治理与善治
二、简答题
1.“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及其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3.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论述如何让两会成为中国民主的风向标
2.论述如何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目的即废除或防止专制独裁,保障公民权利自由。
☐我国的有关立法情况☐目前我国尚无此类专门法律。
只有一些法律法规在不同程度上为政府的信息采集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其中,《统计法》最明确、全面地规定了政府机构进行信息采集活动的权力。
⏹《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拥有统计调查权,即“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检查与统计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的权力。
⏹为了保障这个权力,1996年5月15日经修改后颁布的《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第八条对这种信息采集活动进行了规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工作责任制,依照本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保守国家秘密。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同时,《统计法》还对这种采集活动的社会监督问题做出了规定。
它的第六条规定:☐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揭发、检举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其他相关法规⏹还有其他一些法规也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和政府机构有权向各种组织机构和公民个人进行调查,现场检查、收集证据,索取必要的资料、调取产品样品。
例如:⏹《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保守国家秘密法》、《刑事诉讼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邮政法》、《国家安全法》、《海关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审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安全法》、《测绘法》等法律都包含有一些相关规定。
⏹许多行政法规和部门性规章也包含有关于政府信息采集活动的政策和规定。
2014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经验分享政治学原理2000年一、名词解释1.政治动机2.合作性政治社团3.国家元首4.政治协调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试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步分利益的矛盾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怎样的不同性质三、论述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效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2.政治权力的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二、简答题满分解析举例简述政治学研究中关于“权利”的论争(2008年政治学原理)分析:复习者对政治学主流思想流派需要有具体、扎实的理解,因为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考察的正是学生的思想深度和以理论视野判断政治事实的能力。
这道题正是这一侧重点的集中表现。
为了答题过程中做到条理融贯,主次得当,建议答题按照如下顺序。
第一,首先将回答建立在政治价值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论题领域中,通过简短的说明,明确答题的方向。
第二,权利问题的论争,首先是现代政治意识形态阵营内部各个流派间的论争——具体是左派及右派的论争。
那么答题可以将左—右的分歧作为主线。
第三,更具体的展开:先总结左与右的主流观点的不同,再结合“权利”概念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分别介绍两种观点间的分歧和争论,如1.权利的起源; 2.权利的侧重点; 3.国家、社会、市场和个人在“权利”问题上的角色和 4.权利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关系等。
简答题可以做更多的引申和详细论述,回答不能过于简短。
回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行文的条理性,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而是要有一定的规划,方能详略有法,主次分明。
另外,对理论性试题也不仅限于“政治学原理”,事实上,综合一考试中也会出现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考察。
如08年综合一的第一题,“简述西方国家宪法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这道题目回答时一定要有一定的理论铺垫,不可泛泛而论。
三、论述题高分解析举例:社群主义、第三条道路、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治理、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2009年政治学原理)审题与分析:这个知识点也更偏向于对理论前沿问题的考察,因此需要复习者不完全局限于参考书,而要做一定的拓展性阅读。
育明教育北大政治学考研经验贴—武同学2014年考研早已结束,按理说我应该早点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但我不喜欢炫耀,也没想过上来贩卖经验的人,加之之前忙于实习和毕业论文,直到最近与同学交流,才觉得自己更应该沉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教训,写出来告诉别人,使2015年或者之后的考研学弟学妹有所借鉴。
如果本文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一、我为什么报考北大对很多人来说北大是一个梦想是一种信仰,之前曾在论坛里看到很感人的一句话“即使倒下也要头朝着未名湖的方向”,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选择考研,还是应该理性冷静地分析利弊,预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困难性,争取最大的成功几率。
我是大三下学期即将结束时才决定考研,之前一直在争取保研却未能成功,但即使考研,我也不知道该考哪里。
我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当时一直纠结该考本校,还是南大,或者北大。
大三放暑假后,我去了趟北京,并咨询了家里人的意见,最终在7月8号那天决定报考北大。
我选择报考北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纯粹感情的因素,北大清华可以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而我作为文科生也对燕园这一学术圣地极为向往。
但是我一路前行,从小学到大学,多少曾经的同学已经失去追逐梦想的权利,我为他们惋惜也为自己庆幸,我为自己奋斗也替他们圆梦。
第二,我承认我有些功利的考量,北大有全国最多的资源,最大的平台,虽然我不能像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那样保研,那我一定要考一个最好的。
第三,我觉得自己在本专业上读书太少,还有太多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考上北大来为自己的大学划上一个圆满的记号,让我的青春无悔无憾。
当然对于结果。
我也有过综合考虑。
如果一战功成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考上,就准备二战,反正考北大,二战也不丢人。
而且根据江苏省的政策,我们学校学生可以免试上岗大学生村官。
我当时做的最坏打算就是考不上去当村官,当村官期间继续备考。
二、初试如何备考很多人都关心这个,但其实根本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万能的经验可以效仿,一定要沉静下来,关键就是一个字“稳”,心态要稳,状态要稳。
2014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解析第一章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常见问题及解答一、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的难度有多大?政治学,从全国来看,北京大学政治学无疑是最具有考研难度的。
首先,在北京大学这块金子招牌的吸引下,竞争异常激烈,每年报考的人数都在100-150人之间,录取比在5%左右。
其次,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目非常多,有10本之多,此外还有很多的讲义和论文要参考。
第三,北京大学政治学出题的难度越来越大,试题的灵活度越来越高。
2008年以后,有个别的题目是在课本上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
作者:才思考研北大政治学团队2010年5月于北京大学燕园42号楼二、2013年北大政治学考研有必要看其他的参考书吗?首先,才思考研的咨询师认为,北大初试的参考书目以指定的为主,要把指定的几本书吃透。
其次,指定参考书目基本涵盖了政治学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学术成果,只是在书本的逻辑框架方面存在不同。
第三,如果精力确实充足,可以参照人大出版社,杨光斌教授的《政治学导论》;罗斯金的《政治科学》;海伍德的《政治学》;北大许振洲教授的政治学讲义;北大唐士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此外,北大政治学老师的学术成果尤其重要,在才思教育辅导班上,老师会着重讲解。
2012年4月11日,来源:才思教育网三、北京大学政治学出题老师及其出题特点?北京大学政治学出题老师有燕继荣老师、李强老师、杨凤春老师等。
其中,李强老师出题比较灵活,平时多参考李强老师的论文。
燕继荣老师出题以课本为主,但是发散思维比较强,建议多研究燕老师的学术观点和主张,以不变应万变。
《才思教育:五阶段考研复习法》转自才思教育网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
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才思教育寄语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原因:考研复习比较好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
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2014年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专业一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 宽容(1)宽容的定义:对不同观点的自制与忍让;积极宽容与消极宽容(2)政治不宽容的后果:《宽容》序言--由于既有规定的不宽容而不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伏尔泰:不同意观点但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原则,脱离野蛮政治的必经之路2 合法性合法性的含义:政权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程度,合法,正当性;政治合法性的两点:公民对政权的支持,;公民认可和支持政权的持久性合法性的应用:韦伯三种合法性: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3 福利国家(1)福利国家的含义:对现代(二战后出现的几种国家形态的讨论--福利国家自由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福利国家属于其中的一种(2)福利国家的特点:国家以公民的生活幸福为目的,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典型国家如瑞典;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公民的选择自由受到了一定限制4 实证研究(1)实证研究的含义: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相对;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行为主义的基本5.毛主席一生做了哪些著名的调查研究?分别是什么以及起到了什么作用?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到中国后中共也十分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李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提到毛主席一生的调查研究时指出:毛主席将调查研究视为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他不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毛强调书本研究也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方式)更到社会中去进行广泛的动员;中共讲的调查研究与西方政治科学的量化研究多有不同,四、上山打游击期间--中共斗争道路的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五、延安整风运动前后--反对王明错误路线《实践论》《矛盾论》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糟的很与好得很七、红军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扰,敌驻我打(5)中共的政治动员调查研究对中共的革命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探讨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革命路线,但是,49年以后的中共逐渐抛弃了这条路线,而转向经济建设,对其它人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蒋介石--知难行易与毛的知易行难 6 中共与国共抗日战争的策略有何不同(1)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以及国共与中共各自发挥的作用(2)根本上来说是路线不同: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中共自身的发展;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二论述一论中共的党政关系(1)中国政治的宏观架构中共自身的性质以及中共自身的合法性党在国家,社会中以及社会,国家在党中双重政府体系逐级间接选举制非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以及特征写得是书上的基础知识^_^ ---民主集中制,党对人大的控制以及党自身的领导体制(3)用官僚制的视角看中共及中共的政治发展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过渡--执政党脱离群众--官僚制直接对上级负责--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怎么办?发扬人的的地位,让两会成为中国民主的风向标为什么无政府主义着以及希望改变党国体制无法再中国行得通渐进式改革二用政治文化设计一个比较政治的分析框架以及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来分析用“最相似体系”设计一个关于政治文化的分析框架:以英美为例(在权力的制衡与监督的基本理念上二者是相似的,但是为什么具体制度设计多有不同?研究这个问题)(1)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含义以及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2)英国议会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基本不同以及制度设计的原因A 议会制的基本特征B 总统制的基本特征 C 权力制衡的理念: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约束权力---联邦制,三权分立,宪法法院,独立的司法体系,代议制,普选制,理念:有限政府;自由;两帮当人文集(3)两国不同的原因比较政治制度,几个不同的方面 A 不同的历史过程英国--光荣革命大宪章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殖民联邦党人南北战争美国宪法B 不同的政治文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美国--独有的政治文化,惊人的制度设计,成功的发展案例,持续的发展意愿英国--以前的霸主黄金本位殖民经历民族国家 C 英美国家的宪法设计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与柔性经验与法规宪政的基本原则,民主制两国都曾主导整个世界的发展并且维持了一定程度的霸权·,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以及为什么有的国家有这样的制度有的国家有那样的制度以及为什么同样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国家可以成功而在哪个国家却不甚成功?其中有没有一些一以贯之的逻辑3 论中共的政治动员(1)动员与政治动员的含义动员一词来源于军事领域,最初是指战争的广泛动员与调整,有法国学者率先提出,后经日本学者翻译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共发展自身的重要方式之一,政治动员的基本含义有中共发展并且成为一个基本的理论加以宣扬(2)政治动员与毛主席的论述《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提到:动员,首先是要把战争的目的告诉广大人民,让人们意识到战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不能仅仅动员一次,还需要持续的动员,不断地发展自身,由此可见,必须进行不断地,持续性的动员才能促进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政治动员的合理性本身也证实了中共自身的合法性,为建立一个精英型政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中共几次政治动员的特征刚开始的政治动员多带有一定的野蛮性质,如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的社会,这种认同感不是来源于对国家,社会的认同,天高皇帝远,普通老百姓过的生活基本上是没有政治的,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也曾说:中国在过去的两千年一直是几百个精英官吏治理者一个如大海般强大地社会,因此,熟人社会在中国占据着很大成分,因此,刚开始的中共动员相当不成功,因此,中共利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小生产者的自利特征,利用直接从地主手中将财富夺来的方式将广大的财富分给穷人,分浮财刨穷根摸心病倒苦水等广大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将其阶级性激发,是为中共很好的组织方法,中国对农民与工人的动员方式有所不同,对工人而言主要是领导工人运动;建立群众统一战线;对知识分子采取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政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成是社会动员的方式(4)政治动员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中共的历史上,政治动员曾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作用,为中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联合农民的路线,取得了成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复习资料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年考研招生录取数据统计年份招生方式及实际人数统考报考人数报录比2012年招生人总数:62人推免生人数:33人统考生人数:29人423人14:12013年招生人总数:62人推免生人数:33人统考生人数:29人393人13:12014年招生总人数:72人推免生人数:49人统考生人数:25人379人15:1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2015年专业一:“政治学概论”第一大题: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总分30分1.密尔的《论自由》2.麦卡锡主义3.英国圈地运动4.国际体系5.非国家主体6.原教旨主义第二大题: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60分1.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与局限2.公共道德的形成与破坏3.摩根索关于权力均衡的两种模式4.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第三大题: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试结合中西方历史、分析政治与宗教的联系2.试用肯尼斯·沃尔兹的三层次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二“国际关系史”真题(2015——2006年)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陈老师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2015年北京大学国家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英国治下的和平”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第二次柏林危机5.TPP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家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3.租借法案4.《苏日中立条约》5.达尔富尔问题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三、论述题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2013年北京大学国家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赫尔辛基进程2.克里米亚战争3.英德海军协定4.旧金山和约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国际政治)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概论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2. 海伍德《政治学》3.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4.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5. 潘维《比较政治学历史与理论6. 许振洲政治学讲义7.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8. 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9. 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10.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11. 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12. 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讲义13. 宋伟《国际关系理论》14. 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15.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16.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17. 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18. 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考试科目二: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专业课二:856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1.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2.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战后部分3.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史》4.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史》5.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6. 北大期刊《国际政治研究》7. 《世界知识》期刊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国际关系史(1990~2012)199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一、简答题1、七年战争2、地中海协定3、三国干涉还辽4、蒙特勒海峡公约5、中东“六•五”战争6、纳尔逊•曼德拉二、论述题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2、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3、第二次鸦片战争4、意土战争(1911)5、欧洲共同体6、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二、论述题1、试述1941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199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一、简答题1、北方战争2、四国同盟(1815)3、柏林会议(1878)4、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5、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6、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七年会议2、1878年柏林会议3、国联4、新东方政策5、三国干涉还辽二、论述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1995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1、维也纳会议( 1814 )2、地中海协定3、东盟4、波斯尼亚危机5、中美上海公报6、克林顿的“扩展战略”1 、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2 、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1996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1 、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2 、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199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1 、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2 、 30 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填空1 欧洲列强在1756--1763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这里所说的模型与框架的区别:所谓模型,旨在说明公共政策是什么,从政策的本质分析政策。
又包括政治模型和技术模型,即分别把政策看作政治和技术。
而所谓框架,旨在描述政策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包括生命周期框架、支持联盟框架、间断性均衡框架等。
框架的抽象性比模型较弱。
阶段模型在这里是个框架,不是个模型。
公共政策的分析有两种价值和两个方向,即公共政策分析和政治的公共政策。
前者是技术理性的,追求科学的决策制定与执行,而后者则是政治考量的,更多地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其实狭义的政策分析就是指技术理性,因此才会有“政治”与“分析”的对立。
本书介绍的制度模型,精英模型和集团模型,包括陈庆云提到的利益分析模型;都属于政治学研究的宏观模型,而公共选择理论(李永军在ppt里提到)则可以看作是微观模型。
技术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包括三个决策模型,即完全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和渐进式决策。
至于系统分析的模型,则既可以用于政策分析,也属于政治的公共政策,是跨越两种方向之间的方法。
至于本书说的政策分析框架实际上针对政策过程阶段模型的不足而提出的框架(关于此框架更详细的评价见“其他参考书目笔记”中的张金马的书的笔记)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政治分析模型制度分析:1.制度研究和制度分析是政治学的主要支柱,自然也是政治的公共政策的主要方法,制度分析关注的是公共部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设计,以及这些制度和结构所产生的作用2.关于制度概念的三种界定:康芒斯;科斯;诺斯;康芒斯: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行为准则科斯:现代产权经济学:制度是关于产权安排和调整的规则诺斯:制度就是结构和游戏规则3.旧制度主义:更多地关注制度的属性和制度的规范性导向、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
研究价值是规范性的,探讨如何追求最好的制度,更多地从正式制度和成文规则角度出发,较忽视对个人的研究。
是静态的研究。
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4.新制度主义:把个人因素纳入到制度分析的视野,吸收了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的要素,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是旧制度主义与理性主义,行为主义互相影响和渗透而发展形成的新的研究途径精英分析1.公共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被精英操纵的,反映的是精英的价值和偏好,而不是大众的需求和意愿。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政治学原理(育明教育武学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合法性2.实证主义3.以刑止刑4.群众型政党二.简答1.大同思想2.协商民主的理论意义?3.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知识统治”思想?三.论述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对提高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意义?2.比较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的革命思想?综合1.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62.中央政法委73.国务院机构类型74.西方国家行政主导原因?5.政党制度对政府形成的影响6.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是在革命的哪个关键阶段写的提出了什么论断7.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形势的分析并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导致中国不同命运?8.论述一:建国以来反腐倡廉机制···9.论述二:设计一个比较政治研究框架比较若干国家的政治参与10.论述三:群众路线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作用?···北大政治学考研经验贴(育明教育武学员)2014年考研早已结束,按理说我应该早点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但我不喜欢炫耀,也没想过上来贩卖经验的人,加之之前忙于实习和毕业论文,直到最近与同学交流,才觉得自己更应该沉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教训,写出来告诉别人,使2015年或者之后的考研学弟学妹有所借鉴。
如果本文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一、我为什么报考北大对很多人来说北大是一个梦想是一种信仰,之前曾在论坛里看到很感人的一句话“即使倒下也要头朝着未名湖的方向”,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选择考研,还是应该理性冷静地分析利弊,预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困难性,争取最大的成功几率。
我是大三下学期即将结束时才决定考研,之前一直在争取保研却未能成功,但即使考研,我也不知道该考哪里。
我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当时一直纠结该考本校,还是南大,或者北大。
大三放暑假后,我去了趟北京,并咨询了家里人的意见,最终在7月8号那天决定报考北大。
我选择报考北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纯粹感情的因素,北大清华可以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而我作为文科生也对燕园这一学术圣地极为向往。
但是我一路前行,从小学到大学,多少曾经的同学已经失去追逐梦想的权利,我为他们惋惜也为自己庆幸,我为自己奋斗也替他们圆梦。
第二,我承认我有些功利的考量,北大有全国最多的资源,最大的平台,虽然我不能像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那样保研,那我一定要考一个最好的。
第三,我觉得自己在本专业上读书太少,还有太多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考上北大来为自己的大学划上一个圆满的记号,让我的青春无悔无憾。
当然对于结果。
我也有过综合考虑。
如果一战功成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考上,就准备二战,反正考北大,二战也不丢人。
而且根据江苏省的政策,我们学校学生可以免试上岗大学生村官。
我当时做的最坏打算就是考不上去当村官,当村官期间继续备考。
二、初试如何备考很多人都关心这个,但其实根本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万能的经验可以效仿,一定要沉静下来,关键就是一个字“稳”,心态要稳,状态要稳。
要相信水到自然渠成,只要复习方向找准了,复习时间下够了,复习方法用对了,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具体地说,北大专业课只要有两个科目,政治学原理和综合。
往年都是政治学原理150分,综合150分,又细分为三门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共党史,每门50分。
2014年北大增加了一门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书目放在综合下面,结果考研试卷放在了政治学原理里面,也就是说政治学原理和中国政治思想史两门出一张卷子,150分,以政治学原理为主,综合不变。
北大政管给出的参考书目有很多,见最下方,加粗的划横线的重点。
1.政治学原理:如果本科就是本专业的话,经过四年熏陶,我觉得问题倒是不大。
但是如果跨专业,一定要大量补充,打好基础。
燕继荣的《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俞可平的《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是参考书目里的重点。
王浦劬、李景鹏的简单看看就好。
另外,如果需要补充,看看杨光斌、孙关宏的《政治学导论》。
安德鲁·海伍德的书《政治理论教程》、《政治学》,在阐述各种理论流派时都会给出历史背景,这对丰富地理解各种思想十分有帮助。
罗斯金的《政治科学》也可以看看。
政治学原理中最重要的是价值和意识形态部分,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把握。
还有一条不要忘记,多看看燕继荣老师最近几年的论文。
如果时间不足,就重点看燕继荣的《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从宏观上把握其体系。
2.中国政治制度。
以杨凤春老师的为主,谢庆奎老师的做补充。
掌握了这两本书,可以说这部分的50分你已经可以放心了。
杨老师的书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主流”,是较为客观的描述加相对中肯的评论,有时候还能看出作者一点点掩不住的锋芒。
此外补充杨光斌老师的《中国政治制度导论》,朱光磊的《中国政府过程》,反正这部分的东西较为客观,没什么理论深度,记住就好。
需要注意的是,杨老师出题可能会偏,所以一些细节千万不要忽视。
3.西方政治制度。
唐晓的书很清楚很详细,体系也很清楚明白,但它是以制度类型进行编排,我们还需要以此为纲,结合其他相关书籍(以国别分类的书籍)对各主要西方国家制度进行更细化和深入的了解,这样子的话问题不大。
4.中共党史。
参考书目给出了党史研究室版本的四大本,我当时是傻兮兮地看了两遍。
但其实用胡绳版本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就可以了,也不厚。
这部分可以结合公共课政治来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和明确把握线索。
有人说毛选最好也看看,有其道理,但如果时间不够不看也不要紧,我就没看。
2014年党史出了一道题,毛泽东的一首词,问你这是什么时候写的,当时是何种背景。
还好我对毛的诗词比较感兴趣,几乎都读过,所以有惊无险答对了,不然十分的简答直接挂掉。
5.中国政治思想史:我本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当时上过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而且这门课我自认为学得还不错,当时翻看过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所以,这部分我没怎么看,只简单翻了江荣海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其实九讲主要就是体系有所创新,不是按照历史顺序而是按照流派分类来编排,2014年这部分与政治学原理结合考了一道40分的论述题,古今中外的革命思想。
至于英语和政治,英语贵在坚持,这是我的薄弱项,各位可以向英语大神请教,我就不敢妄言了。
英语一定要重视,我复试差点死在英语上,这是惨痛的教训,希望各位重视。
政治我的经验是以大纲解析为主,没事翻翻,不需要专门抽出多长时间来研究,看专业课学英语累了的时候拿它换换脑子,我大纲解析看了三四遍吧,选择题是没什么问题,当时粗心涂错两道,还得了45分;政治我的教训是还是要适当背一背,我一点也没背,而且字写得丑,所以政治大题得分情况十分不好。
三、其他如果在北京,可以去旁听燕老师的课,如果不在北京,也不必太在意,我就从来没旁听过北大老师的课程,也还是考上了。
最后差点忘了告诉各位,我初试成绩政治71,英语60,政治学原理113,综合117。
本人姓武,QQ号9752564 56,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如能帮到大家,我也十分乐意。
最好,感谢所有支持过、鼓励过、帮助过我考研的人,我也希望各位后来的考研的学弟学妹心想事成,金榜题名!!!另外,我自己考研的时候也不怎么上论坛,现在也只是来发个贴,我不大会玩这种东西,如果各位觉得有点用就看看,没用就别理。
有什么话说的不合适,还请勿喷。
我还想补充一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任何事情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套路和模式,适合我的不一定会适合你,一人之美味也可能即是他人之毒药,我的经验都只是“我”的经验,每个考研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节奏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自己选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