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15.01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题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常用的弹性元件(D)A、弹簧管B、薄膜式弹性元件C、波纹管C、悬臂梁2、滤波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在通带使信号受到很大的衰减而不通过。
B、在通带与阻带之间的一段过滤带使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
C、在阻带使信号受到很大的衰减而起到抑制作用。
D、在通带使信号受到很小的衰减而通过。
3、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滤波器的特征频率(D)A、通带截止频率B、阻带截止频率C、转折频率D、载波频率4、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以及其他辅助元件构成。
B、电容式传感器有变面积型和变极距型两种。
C、应变片式传感器是利用应变片电阻的应变效应制成的。
D、有些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既是敏感元件又起转换元件的作用。
5、对测量控制电路的主要要求,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测控电路应具有较高的精度。
B、测控电路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C、测控电路只要能够保证“精、快、灵”就可以了。
D、测控电路应具有合适的输入与输出阻抗。
6、下列指标中,哪项不是滤波器的主要特性指标(C)A、特征频率B、群时延函数C、线性度D、阻尼系数与品质因数7、下列哪项不正确(B)A、有些半导体材料也可以制成电阻式应变片。
B、只有金属导体才能制成电阻式应变片。
C、当金属电阻丝受拉时,其长度和截面积都要发生变化,其阻值也发生变化D、当金属电阻丝受拉时,其电阻率要发生变化,阻值也要发生变化。
8、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为(D )A、UB、U/2C、U/3D、U/49、下面属于光生伏特效应的光电元件是(A )A、光敏晶体管B、光敏电阻C、光电管D、光电倍增器10、以下关于温度测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热电偶、热电阻都是常用的测温方法,但热电偶用于中低温度区测量,而热电阻用于高温度区测量。
B、热电偶、热电阻都是常用的测温方法,但热电偶用于高温度区测量,而热电阻用于中低温度区测量。
第一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1。
3 用量程为150V 的0。
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30V 的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5V 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为什么使用电压表时应尽可能在电压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解:1)量程为150V 的0.5级电压表,其最大引用误差为0.5%,所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0.5%1500.75()m m x V δγ==⨯=量程为30V 的1。
5级电压表,其最大引用误差为1。
5%,所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1.5%300.45()m m x V δγ==⨯=所以测量25V 电压时,量程为30V 的1.5级电压表的准确度高。
2)测量同一个电压量时,通常量程与被测量越接近的电压表,其测量准确度越高。
1。
4 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2.40、82.43、82.50、82.48、82。
45、82。
38、82.42、82。
46.试用第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解:1)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2)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0x x x x σ∧=±=±均值为8118i i x x ===∑82。
44标准偏差为s ==0。
04样本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ˆx σ==0.014 所以082.440.014x =±第二章 信号描述与分析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12ππ120ππ()4(cos sin )104304n n n n n y t t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解:基波分量为12ππ120ππ()|cos sin 104304n y t t t ==+ 所以:1)基频0π(/)4rad s ω=2)信号的周期02π8()T s ω==3)信号的均值42a = 4)已知 2π120π,1030n n n n a b ==,所以4.0050n A n π=== 120π30arctan arctan arctan 202π10n n nn bn a ϕ=-=-=-所以有0011π()cos()4 4.0050cos(arctan 20)24n n n n a n y t A n t n t ωϕπ∞∞===++=+-∑∑即1π()4 4.0050sin(arctan 20)42n n y t n t ππ∞==+-+∑2—3 某振荡器的位移以100Hz 的频率在2至5mm 之间变化。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题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信息与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 D )。
A .信息与信号并列B .信息与信号无关C .信息包含信号D .信息在信号之中2.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B )。
A .相关函数B .傅氏级数C . 傅氏变换D .拉氏变换3. 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C )。
A .相位B .周期C .振幅D .频率4.关于信息和信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信息包含信号B .信息与信号无关C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D .信息描述了事物某物理量的变化过程5.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C )。
A . 离散的B .连续的C .随机性的D .周期性的6.下列信号中,( C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 .12()sin()sin(3)x t A tB t ωϕωϕ=+++B .()5sin 303sinx t t =+ C .0()sin at x t e tω-=⋅ 7.不能用确定函数关系描述的信号是( C )。
A .复杂的周期信号B .瞬变信号C .随机信号8.复杂的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
A .离散的B .连续的C .δ函数D .sinc 函数9.数字信号的特性是( B )。
A .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B .时间、幅值上均离散C .时间、幅值上都连续D .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10.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B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x t ππ ≥⎧= ⎨ ≤⎩当t 0当t 0 B .()5sin 2010cos10)x t t t t ππ=+ (-∞<<+∞ C .()20cos 20()at x t e t t π-= -∞<<+∞ D .()1tx t eτ-=-11.下列信号属周期信号的有( A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A .相关函数B .傅氏级数C .博氏变换D 拉氏变换2.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A .相位B .周期 C.振幅 D.频率3.复杂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离散的B.连续的C. δ函数函数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是周期信号。
A.=)(t x <≥00010cos 5t t t当当πB.)(10cos 1020sin 5)(+∞<<-∞+=t tt t x ππ C.)(20cos 20)(+∞<<-∞=-t t et x at π5.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A.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6.下列信号中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3sin()sin()(21?ω?ω+++=t B t A t xB.t t t x 50sin 330sin 5)(+=C.t e t x at 0sin )(ω?=-7.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离散、周期的B.离散、非周期的C.连续非周期的 D .连续、周期的8.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A.扩展B.压缩C.不变D.仅有移相9.已知)(,sin 12)(t t t x δω=为单位脉冲函数,则积分dt t t x )2()(?∞∞--?ωπδ的函数值为。
A .6 B. 0 C .1210.如果1)(?t δ,根据傅氏变换的性质,则有0)(0t j et t ωδ-?-。
A.时移B.频移 C .相似 D.对称二、填空题l.信号可分为和两大类。
2.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和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后者频谱特点是。
3.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 是从到展开的。
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 是从到展开的。
4.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分量的幅值总是随谐波次数n 的增加而的,因此,没有必要取那些高次的谐波分量。
5.周期方波的傅氏级数:)?+++=t t AA t x 0013cos 31(cos 2)(ωωπ周期三角波的傅氏级数:)?++++=t t t A t x 000225cos 2513cos 91(cos 42A )(ωωωπ,它们的直流分量分别是和。
一、 信号及其描述1、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①离散性——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②谐波性——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基波频率是诸分量频率的公约数;③收敛性——谐波分量的幅值按各自不同的规律收敛。
2、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奇偶虚实性、对称性、线性叠加性、时间尺度改变特性、时移和频移特性、卷积特性、积分和微分特性。
3、非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①非周期信号可分解成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余弦分量之和,包含了从零到无穷大的所有频率分量;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③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由频谱密度函数来描述,表示单位频宽上的幅值和相位;④非周期信号频域描述的数学基础是傅里叶变换。
二、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1、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是在静态测量情况下描述实际测量装置与理想时不变线性系统的接近程度。
线性度——测量装置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与理想比例关系的偏离程度。
灵敏度——单位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变化。
回程误差——描述测量装置同输入变化方向有关的输出特性,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最大的差值称为回程误差。
分辨力——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量。
零点漂移——测量装置的输出零点偏离原始零点的距离,它是可以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量。
灵敏度漂移——由于材料性质的变化所引起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变化。
2、传递函数的特点:①()s H 与输入()t x 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它只表达系统的传输特性;②()s H 是对物理系统的微分描述,只反映系统传输特性而不拘泥于系统的物理结构;③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输入()t x 和输出()t y 都具备各自的量纲;④()s H 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3、一阶测试系统和二阶测试系统主要涉及哪些动态特性参数,动态特性参数的取值对系统性能有何影响?一般采用怎样的取值原则? 答:测试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参数是时间常数τ;二阶系统的参数是固有频率n ω和阻尼比ξ。
对系统的影响: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τ值越小,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越大,响应速度越快。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试验技术的统称。
2. 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3. 测量过程的四要素分别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
4. 基准是用来保存、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5. 基准通常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三种等级。
6. 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7.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8.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第二章信号及其描述1. 由多个乃至无穷多个不同频率的简单周期信号叠加而成,叠加后存在公共周期的信号称为一般周期信号。
2.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1.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为独立变量。
4.两个信号在时域中的卷积对应于频域中这两个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乘积。
5信息传输的载体是信号。
6一个信息,有多个与其对应的信号;一个信号,包含许多信息。
7从信号描述上: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8从信号幅值和能量: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9从分析域: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
10从连续性: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11从可实现性:物理可实现信号与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12可以用明确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
13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随机信号。
14周期信号。
按一定时间间隔周而复始出现的信号15一般周期信号:由多个乃至无穷多个不同频率的简单周期信号叠加而成,叠加后存在公共周期的信号。
16准周期信号:由多个简单周期信号合成,但其组成分量间无法找到公共周期。
或多个周期信号中至少有一对频率比不是有理数。
17瞬态信号(瞬变非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或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幅值衰减至零的信号。
18非确定性信号:不能用数学式描述,其幅值、相位变化不可预知,所描述物理现象是一种随机过程。
19一般持续时间无限的信号都属于功率信号。
20一般持续时间有限的瞬态信号是能量信号(可以理解成能量衰减的过程)。
信号及其描述习题1.1求周期方波求周期方波(图(图1-4)的傅立叶级数的傅立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复指数函数形式)。
画出频谱图|C n |—ω ;φn —ω 图并与表1-1对比。
对比。
解: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形式表达式:×××±±±==å+¥-¥=,3,2,1,0;)(0n e C t x n t jn n w 式中:所以:幅值频谱:幅值频谱:相位频谱:相位频谱: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形式的幅值频谱图和相位频谱都是双边频谱图。
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形式的幅值频谱图和相位频谱都是双边频谱图。
1.2求正弦信号求正弦信号 x (t )=x 0sin ωt 的绝对均值μ|x |和均方根值x rms解:解:1.3求指数函数求指数函数 的频谱。
的频谱。
解:解:1.4求符号函数(题图1-1a )和单位阶跃函数(题图1-1b )的频谱. []()ïîíì×××±±±=×××±±±=-=--=+´+-=úûùêëé-+úûùêëé--=úûù+êëé-==---------òòò,6,4,2;0,5,3,1;2cos 12111)(1)(120002002022200000000000n n n A j n n A j e e n jA n jA e jn A T e jn A T dt Ae dt eA T dt et x TC jnjn T t jn T t jn T t jn T tjn T T tjn n p p pp p w w p p w w w w w ×××±±±±=÷øöçèæ-=å+¥-¥=,7,5,3,1;2)(0n e n A j t x t jn n w p ×××±±±==+=,5,3,1;222n n AC C C nI nR n p ïîïíì×××---=×××=-=÷÷÷÷øöççççèæ-==,5,3,1;2,5,3,1;202n n n A arctg C C arctg nR nI n p pp j wp p w m 2;2sin 1)(lim 0000000====òò¥®T x tdt x T dt t x T T Tx 式中:()2sin 1)(1020002000x dt dt x T dt t x T x T T rms ===òòw )0;0(;)(³>=-t Ae t x ta a f j A dt e Ae dt e t x f X ft j t ftj p a p a p 2)()(022+=×==òò¥+--¥+¥--解:1) 符号函数的频谱: 令: 2)单位阶跃函数的频谱: 1.5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cos ω0t (题图1-2)的傅立叶变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卷及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1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
工程测量可分为 静态测量 和 动态测量 。
2.测量结果与 被测真值 之差称为 测量误差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改善非线性,进行 补偿。
4.为了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
其几何意义是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B .相加C .相减 D.相除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B .拉氏变换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当当B .()20cos20()at x t e t t π-=-∞<<+∞C .()5sin 2010cos10()x t t tt ππ=+-∞<<+∞ 5.时域信号的时间尺度压缩时,则其频带的变化为( )。
A .频带变窄、幅值增高B .频带变宽、幅值压低C .频带变窄、幅值压低D .频带变宽、幅值增高6.非线性度是表示定度曲线( )的程度。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一、前言在现代工程领域中,测试技术已经成为了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作为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教学意义。
对于学习工程测试技术的学生来说,掌握工程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对其日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份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工程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其运用工程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掌握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了解各种工程测试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3.学会撰写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并能应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3.1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1.工程测试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3.工程测试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3.2 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2.电气工程测试技术;3.通信工程测试技术;4.计算机工程测试技术。
3.3 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1.测试方案的撰写方法;2.测试报告的撰写方法;3.软件测试工具的应用。
3.4 数据分析和处理1.统计分析方法;2.数据可视化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
具体包括:1.理论授课:老师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测试方法;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4.在线教学:采用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五、教学器材1.资料:教材、教辅、实验指导书等;2.仪器设备:电脑、测试器具等。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及项目成果等多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摘要:
1.工程测试技术概述
2.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3.工程测试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4.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工程测试技术概述
工程测试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工程领域中对产品、设备、系统进行检测与测试的一门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这些产品、设备、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工程测试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工程项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
二、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信号与被测对象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测试信号与被测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取被测对象的响应信息,从而分析和评估被测对象的性能和状态。
2.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原理:测试数据的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仪器等工具将被测对象的响应信息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测试数据的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解释,以便得到有关被测对象
的性能和状态的有用信息。
3.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分析原理: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被测对象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如果被测对象存在问题,还需要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工程测试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根据被测对象和测试目的的不同,工程测试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性能测试:主要用于检测产品、设备、系统的性能指标,如速度、精度、稳定性等。
例如,电子产品的性能测试、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测试等。
2.安全测试:主要用于评估产品、设备、系统的安全性能,如防爆、防火、防辐射等。
例如,压力容器的安全测试、电梯的安全测试等。
3.可靠性测试:主要用于评估产品、设备、系统的可靠性能,如耐久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
例如,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测试、飞机发动机的可靠性测试等。
4.环境测试:主要用于检测产品、设备、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状态。
例如,高温、低温、湿度、盐雾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
四、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领域的不断拓展,工程测试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现代测试技术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计算机技术为工程测试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持。
2.测试技术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程测试技术也逐渐向
智能化方向发展,如自动测试、智能诊断等。
3.测试技术的综合化: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工程测试技术也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如系统测试、整体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