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和椎管内疾病(1)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5
医学影像诊断第二章一、学习目标1.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查价值;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熟悉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一)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1.各种疾病首选、常用和优选的影像学检査方法。
2.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评估疾病预后有帮助。
(二)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1.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2.脑梗死、脑出血及血肿各个时期的MRI表现。
3.脑脓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像表现。
4.脑囊虫、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囊虫、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影像表现。
5.多发性硬化的病理基础和影像学特点。
6.肌服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点。
(一)名词解释1.脑挫伤2.硬膜下血肿3.CTA4.MRM5.脑膜尾征6.垂体卒中7.多发性硬化8.直角脱髓鞘征9.腔隙性脑梗死10.分水岭区脑梗死11.脑穿通畸形12.大脑镰下疝13.脑动静脉畸形14.髓外硬膜下肿瘤15.脊髓肿瘤16.脊髓损伤平面17.椎体损伤平面18.脊髓空洞19.脊膜尾征(二)填空题1.脑中线结构有、、、和2.亚急性期血肿MRJ表现T,WI呈信号,T2WI呈信号。
3.颅内病理性钙化有.、、和。
4.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的病变有、。
5.垂体瘤分为和两种。
6.星形细胞瘤包括、、和。
7胼胝体发育不全包括和两种。
8.脑岀血按发病时间不同,将疾病病程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9.亚急性的脑出血MR表现出现在期和期,表现为脑实质病变T.WI ,病变中央区T.WI 周边区T2 环的特征。
周以上的脑出血,才会出现T2的特征,故期脑出血,MR更有价值。
10.,一、或检查对进一步寻找脑出血原因更有价值。
11.CTA要为临床提供动脉瘤瘤体的、_、_ 、,是否有形成及载瘤血管的情况等信息,以及栓塞治疗后评价。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真题一1、名词解释脑栓塞正确答案: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2、单选供应额叶、顶叶、颞叶的外侧面和岛叶(江南博哥),内囊膝部和后肢前2/3,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的动脉为()A.大脑前动脉B.基底动脉C.大脑中动脉D.大脑后动脉E.前交通动脉正确答案:C3、判断题如果怀疑动脉瘤,可以立即造影。
()正确答案:错4、配伍题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症状()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体征()一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常引起的眼部体征()脑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脊髓血管畸形最常见的体征()A.脑膜刺激征B.同侧眼睑下垂C.头痛D.下肢瘫痪E.意识障碍正确答案:C,A,B,C,D5、单选?男性,45岁,大便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既往曾有一过性的右侧上睑下垂病史,急诊来院。
如需做出病因诊断,应进行下述哪项辅助检查()A.颅脑CT增强扫描B.颅脑MRI检查C.脑电图检查D.SPECT检查E.脑血管造影正确答案:E6、单选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A.颈内动脉系统B.椎动脉C.基底动脉,D.大脑前动脉E.后交通动脉正确答案:A7、问答题脑血管病的病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脑血管病常见的病因是:(1)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常见,其次为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动脉炎,以及先天性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和各种原因外伤、颅内手术、插入导管、穿刺等)所致的血管损伤,药物、毒物、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血管病损等。
(2)心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剧波动,以及心功能障碍、心脏传导阻滞、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或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粘血症,如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白血病等,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特别是应用抗凝剂、服用避药物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椎管内病变的分类
椎管内病变的分类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划分。
根据性质可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病变,根据位置可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病变。
1. 结构性病变:指椎管内的异常结构,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 骨质增生:也称为骨赘,是由于骨质增生引起的椎管狭窄。
可以是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骨刺等。
- 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组织脱出压迫椎管或神经根,最常见
的病变之一。
- 椎管狭窄:指椎管的径向空间狭窄,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2. 非结构性病变:指椎管内的非结构性异常,如感染、出血、肿瘤等。
- 感染:椎管内感染可能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最常见
的椎管内感染是脊椎结核。
- 出血:椎管内出血可以由外伤、血管病变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
最常见的椎管内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 肿瘤:椎管内肿瘤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原发性肿瘤包括
神经鞘瘤、脊髓膜瘤等,继发性肿瘤包括转移瘤等。
此外,椎管内病变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病变等。
综上所述,椎管内病变的分类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划分。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一、学习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
本课程教学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以下的目的:1.根据各系统的特点掌握该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2.掌握各系统的医学影像诊断要点及相应疾病的比较影像学。
3.熟悉各种影像中的脏器形态、密度和信号,掌握在不同图像中人体解剖及疾病的影像特点与辨别方法。
二、理论教学内容共分8个章节,160学时。
第一章总论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要求:熟悉X线、CT、MRI、DSA等成像原理与特点并了解相关防护知识。
二、主要内容1.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1)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3.医学影像诊断原则与诊断步骤:(1)医学影像诊断原则;(2)医学影像诊断步骤。
4.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三、学习重点重点:X线、CT、MRI、DSA成像原理与X线特性。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诊断要点。
要求: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和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
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
3.观察、分析和诊断。
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5.颅内肿瘤:(1)神经上皮瘤;(2)脑膜瘤;(3)垂体腺瘤;(4)颅咽管瘤;(5)松果体瘤;(6)听神经瘤;(7)脑转移瘤。
6.颅脑损伤:(1)脑挫裂伤;(2)弥漫性脑损伤;(3)颅内血肿;(4)硬膜下积液;(5)脑外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