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1
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使用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义务教学校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国家标准篇一:小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各区教育局: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我局制定了《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附件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1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
第三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包括财政安排的预算公用经费和免除的学杂费资金。
第四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办公费、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学生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基本建设、偿还债务等支出。
为便于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以下简称《科目》),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为“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5个款级支出科目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办公设备购置2费、专用设备购置费(只含图书资料购置)等2个款级支出科目。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深化教育内部机制改革,规范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兴化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指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渠道筹措的经费。
第四条按照“明确各级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市和乡(镇)政府应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和逐年增长。
市政府负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师国标工资、省标补贴、地方津贴、年度考核奖,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年终生活补助及定额公用经费,乡(镇)政府继续负担除市政府负担的工资性支出及定额公用经费以外的其他教育支出。
第五条规范农村中小学及市属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市财政局在财政结算中心增设教育经费结算办公室,负责市属及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集中支付,市教育局委派专人参与教育经费的结算管理。
对教育经费实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财政管理机构三位一体的监督、审核制度。
第六条市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的检查监督,依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畅通和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七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勤俭办学,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接受教育、财政和审计等部门以及学校所在乡(镇)政府的检查监督。
第二章资金来源第八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市和乡(镇)政府预算安排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上级部门的专项补助和社会捐赠等其他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
第九条市和乡(镇)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xx〕43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苏发〔xx〕15号)和泰州市委《关于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泰发[xx]17号)执行。
2017年义务教育全免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按照威远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威财[2018]623号)文件,我们接受威远县财政局委托,对威远县教育局【2017年义务教育全免费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具体情况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威远县教育局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2017年学生资助省级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川财教[2017]68号)和《关于下达2017年县级部门财政收支预算的通知》(威财[2017]106号行字第56号)文件的要求,对全县符合“三免一补”的城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给予资助。
“三免”为: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即100%的学生享受义务教育全免费;“一补”为:城市在校贫困寄宿生的20%、农村在校贫困寄宿生的50%给予经济补助。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600元/年、初中800万元、残疾生6000元/年;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年、初中1250元/年;作业本小学30元/年、初中40元/年、住校生补助200元/生。
2017年分春、秋两季对106373名学生提供义务教育全免费、5222名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对29所薄弱学校补助公用经费。
2017年义务教育全免费项目资金计划483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835万元,其中:中央3605万元、省级1040万元、县级190万元。
二、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现场评价抽样选点情况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提前通知2017年城乡义务教育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教[2016]211号)文件精神,对全区106373名学生提供义务教育全免费;5222名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并对29所薄弱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进行补助。
1、威远县严陵镇、铺子湾镇、新店镇等29所薄弱学校生享受了均公用经费补助。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1.19•【文号】财教[2006]5号•【施行日期】2006.0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委: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育部二00六年一月十九日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中小学是指农村(含县镇)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第三条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第四条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分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应主要依据在校学生人数,同时又要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
共 2 页,第 1 页 单位:元
2.2017年公用经费测算方法:义教阶段按2016年12月份在册学生数乘以生均标准测算,非义教阶段按12月份在册学生数乘以收费标准测算;
3.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填报学校长期或临时聘用人员工资,
4.2016及以前年度维修、设备购置的欠账要列入预算,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年欠账;维修费及设备购置费按项目逐项填报;
5.取暖费按每班1吨,每位在职教师1吨标准测算,单价为820元;自供锅炉按实际数需求填报(备注栏内注明);
6.办公等日常出支填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中除维修、取暖费以外的其他各项;占比%:指办公日常开支、维修费、设备购置费点年度公用经费的比例; 2017年 4月18 日武山县2017年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计划表
填报单位(盖章):新泉小学
费以外的其他各项;占比%:指办公日常开支、维修费、设备购置费点年度公用经费的比例;。
陇西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7年预算编制(一上)说明一、填报栏目说明(一)封面1.单位代码:填报原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编码。
2.单位名称:填报学校的全称。
3.单位地址:填报学校具体地址。
如××县××乡(镇)××村。
4.地形地貌:填报学校所在地地形地貌状况,一般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山区、库区、海岛等,如属于多种地形地貌的则填其中主要的一种。
(二)基表1:学校基本情况表1.编制数:指县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定的学校人员编制数。
2.在职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数、班级数、在校生人数、寄宿生数均按2016-2017学年度教育事业年报数据填报。
3.贫困生: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确定填报。
(三)基表2:学校收支预算表编号01:收入合计。
其中:1.财政补助收入:人员工资收入: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人员工资中基本工资和津贴按2016年11月份基本工资和津贴乘以12计算,奖金按2016年11月份基本工资计算,并考虑2017年津贴变动及增人增资因素。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照2016年11月份工资乘以12计算。
抚恤金:不填。
生活补助:指财政拨付的遗属补助和个人家庭取暖费(1000元/人年)。
医疗费:指医疗保险费,按照教职工全年工资总额及各校当前执行的比例计算收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收入:按小学每生每天补助4元,初中每生每天补助5元,全年250天计算,即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计算全年收入。
住房公积金:按教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10%计算全年收入。
公用经费收入:1.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小学每生600元/年,初中每生800元/年计算全年收入(除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2.寄宿制学校按照2016-2017事业年报校内寄宿生200元/生/年计算增加的公用经费;3.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按照6000元/生/年计算公用经费;4.100人以下学校按照“2016年公用经费分解文件”实际下拨的100人以下学校公用经费计算增加的公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