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扩散张量成像
- 格式:pdf
- 大小:101.77 KB
- 文档页数:2
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障碍葛许华;王红梅;周联生;黄红莉【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6(21)22【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的多巴胺浓度降低。
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除大量存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外,还存在于嗅球、边缘系统等部位。
随着对PD的深入研究,发现PD患者还存在嗅觉功能的减退,甚至在疾病的早期就出现了嗅觉功能的改变。
PD的嗅觉研究在国内报道甚少。
我们采用简易嗅觉检查法对30例老年P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与正常老年人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1619-1620)【作者】葛许华;王红梅;周联生;黄红莉【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相关文献】1.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对比研究 [J], 任雁京2.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与嗅觉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J], 丁晖;吴晓莉;张开元;范丰梅;朱朝喆;李坤成;陈彪3.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变化及其关系 [J], 刘永磊;朱红灿;焦淑洁;李春4.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变化与疾病分期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 [J], 张丽燕;陈彪5.嗅觉功能障碍预测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特征及脑磁共振功能研究进展 [J], 栾炜;陈飞(综述);张冰(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金森的早期病症是什么引起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帕金森的早期病症1、肌肉的变化有些帕金森患者在早期表现出肌肉僵硬,有发紧感。
病人自己常常觉得身体的某些部位发生“抽筋〞或是“痉挛〞。
有局部患者或是其家属常常误以为是颈椎病或是骨质疏松,因此耽误了治疗的最正确时机。
2、嗅觉迟钝很多老年患者以为嗅觉不灵敏是由于自身年龄过大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然而,在医学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了嗅觉迟钝是帕金森的早期病症,假设身边有嗅觉迟钝的老人,建议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
3、动作缓慢很多帕金森的早期病症都不是那么明显,看似是老年人一些正常的反响,不料却是帕金森的早期信号,如老人解系鞋带、用筷子、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等,老人起步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停下来。
4、手抖手抖的毛病常见于年纪大的老人当中,手抖并非是帕金森,但是帕金森的早期病症就是手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肢体静止时抖动明显,当运动时就会减轻或是停止。
5、其他病症有些患者在早期易出现流涎、便秘、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等病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引起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1、年龄老化:一般老年人易患帕金森。
中年以后,对环境毒素易感的个体,在接触到毒素后,因其解毒功能障碍,出现亚临床的黑质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不断死亡变性,最终失代偿出现帕金森的临床病症。
2、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
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病症较轻、短暂。
3、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疑心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堵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
但该类患者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合并明显痴呆。
5、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类似帕金森的病症,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嗅觉障碍?警惕帕金森的预警信号1. 我们是如何闻到味道的?从生物进化的过程来看,嗅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功能之一。
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和嗅皮质三部分组成。
我们在深吸气时大量空气到达嗅区,空气里的含气味微粒,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神经冲动,从而产生嗅觉。
2. 嗅觉的作用嗅觉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一种本体感觉之一,在食物的选择、影响心理情绪以及环境危险预警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同时嗅觉还参与了自身机体免疫调节与认知功能。
临床上,我们将因病变导致气味感知出现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嗅觉功能障碍”。
3. 影响嗅觉的因素不同人的嗅阈可有很大的差别,嗅觉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无法闻到美食与花香,无法感知危险气味。
影响嗅觉功能的因素包括:①性别与年龄。
男女嗅觉敏感性基本相同,但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敏感性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功能逐渐减退。
②局部或某些全身性感染。
如病毒性或细菌性鼻窦炎,流行性感冒、急性病毒性肝炎或麻风等,都会导致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
③局部机械性阻塞。
如鼻息肉,鼻部肿瘤,肥厚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等。
④其他。
如心理状况欠佳,情绪波动,营养和内分泌障碍、精神和神经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和外伤皆可影响嗅觉功能。
除此之外,有文献报道嗅觉减退还是老年人群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甚至还与老年人群死亡率密切相关。
4. 嗅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行业内已发展出了包括嗅觉识别能力测试、嗅觉辨别测验,嗅觉阈值测验等嗅觉测试。
基于嗅觉可再生与可塑的天然属性,治疗与康复环节同样发展出了除手术与使用激素类药物外的芳香疗法与中医特色治疗,包括针灸与中药调理等多种方法。
有研究指出,无论是服用中药方剂、针刺穴位治疗还是中西医联合治疗手段,中医药方法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与治愈率均比单一常规现代疗法高。
追其原因,传统中医学讲求整体,症状为疾病之标,其疾病之本或在脏腑、血脉、筋骨,这与西医的治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77例PD、25例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53例健康对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组,分别采用嗅觉检测进行鉴别诊断,对比3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PD组患者的嗅觉障碍程度明显高于PD叠加组和对照组患者,其嗅觉障碍发生率也比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叠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表现突出,该检测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嗅觉检测;鉴别诊断;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1-2]。
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中将嗅觉障碍列入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之一,被列为PD诊断的支持证据。
研究表明嗅觉障碍早于运动症状4-6年出现,这就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性证据[3]。
本文鉴于此主要研究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的嗅觉障碍特征,意在为临床该类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PD患者77例(平均年龄69.99±8.39岁,平均病程4.08±4.64年,平均MMSE得分26.55±2.51分,其中男性40例,女性37例)、帕金森叠加综合征25例(平均年龄70.36±5.65岁,平均病程3.90±2.24年,平均MMSE得分26.16±2.30分,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及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对照组53例(平均年龄71.04±8.91岁,平均MMSE得分25.57±2.22分,其中男性25例,女性28例),共计3组,入选标准:符合MDS帕金森病临床确诊诊断标准,H-Y分期1-3期;临床很可能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路易体痴呆);同意加入该研究并能配合嗅觉检测的,且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帕金森病扩散张量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帕金森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
缓为主要症状,长期治疗后仍然无法根治。
因此,针对帕金森病的诊疗
及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医学学科中的成像技
术已发展成为研究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帕金森病患者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其脑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帕金森病的脑损伤机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收集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扩散张量成像及磁敏
感加权成像。
2.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DTI数据,包括平均扩散率、扩散张量及其
各向异性等参数(FA)的变化,了解其脑部白质结构的变化情况。
3. 利用SWI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及对照组的脑部结构进行比较,探究铁质沉积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角色。
4. 将DTI和SWI数据结合起来,探究帕金森病脑部损伤机制,并对其发病过程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利用DTI和SWI技术,结合临床病例的数据,探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从而为其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该研
究还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帮助。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横向研究方法,选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40例健康
对照组,分别采用DTI和SWI技术对其进行成像研究,并对其成像数据
进行分析和比较。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软件进行。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戴凯峰;陈向荣;许淑惠;林钱森;蔡雅丽;陈杰云【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年(卷),期】2022(13)9【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随机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专科确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PD组,同时纳入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
比较PD组与HC组脑部核团DKI参数中的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扩散峰度(axial kurtosis,Ka)、径向扩散峰度(radial kurtosis,Kr)、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平行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Da)、垂直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Dr)、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观察对象DKI参数中,除红核的Ka值、丘脑的Kr值、壳核的Kr值、苍白球的Kr值外,红核、黑质、丘脑、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的其他DKI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患者红核黑质MK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次为黑质MD值、黑质Ka值、黑质Dr值、红核MK值,其AUC分别为1.000、0.992、0.818、0.808和0.791。
各DKI参数与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黑质MK值(r=0.572,P=0.043)和MD值(r=0.827,P=0.039)、红核MK值(r=0.738,P=0.042)和MD值(r=0.899,P=0.031)与MMSE量表评分具有正相关性,其他DKI参数值与MMSE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嗅觉障碍量表(PDOS)帕金森病嗅觉障碍量表 (PDOS)简介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
然而,这种疾病还会引起其他一些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问题和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为了评估患者的嗅觉功能,帕金森病嗅觉障碍量表 (Parkinson's Disease Olfactory Scale, PDOS) 被广泛应用。
PDOS 量表设计目的PDOS 量表旨在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并能够提供一个定量的测量结果。
它包含一系列对常见气味的辨别和识别任务,通过被试的表现来确定嗅觉障碍的程度。
量表内容PDOS 量表由16个气味任务组成,被试需要对每个任务进行辨别、识别或评级。
这些气味任务包括常见的水果、花朵和其他物体的气味。
在辨别任务中,被试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气味。
在识别任务中,被试需要观察和闻气味,并从六个选项中选择与气味匹配的物体。
在评级任务中,被试需要根据气味的强度和愉悦度分别对其进行评分。
每个任务都被分配了一个特定的得分范围,从0到4分不等。
通过对每个任务的得分进行相加,可以得到被试的总嗅觉障碍得分。
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嗅觉功能越受损。
应用与解读PDOS 量表可以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评估,也可以作为研究工具来探索嗅觉障碍与帕金森病其他症状之间的关系。
根据被试的总得分,可以将嗅觉功能分为不同的等级:轻度障碍 (0-10分)、中度障碍 (11-20分)、重度障碍 (21-30分) 和极重度障碍 (31-64分)。
这些等级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患者的嗅觉功能受损情况,确定合适的治疗和研究策略。
结论PDOS 量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
它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中的表现和影响,进一步改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减退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谢孟桥周渊澄黄惠英胡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帕金森患者嗅觉减退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共纳入32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2例健康志愿者,采集参与者的一般信息,使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参与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使用康乃狄克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嗅功能检查法(connecticut chemosensory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CCCRC)对参与者的嗅觉功能进行评估,然后对采集的一般信息及量表评分进行SPSS统计分析。
结果:PD组的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CCCRC识别分及阈值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认知及嗅觉功能的损害,且两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嗅觉减退;认知功能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lfactory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early Parkinson’s patients (PD).Methods:A total of 32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22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Participants ‘general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and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Short Mental State Scale (MMSE) and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participants’ olfactory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Connecticut Chemosensory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CCCRC), and then all theinformation and the scores of the scal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Results: The MMSE score of the P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MoCA scor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CCRC identification score and threshold score of the P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MoCA and CCCRC threshold of the PD group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 0.45, p <0.05), and MoCA and CCCRC score, MMSE and CCCRC threshold and recognition sco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P> 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 may have both cognitive and olfactory impairments, and their severity is related.Keywords:early Parkinson’s disease;olfactory impairments; cognitive impairment【中圖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而非运动症状包括了嗅觉障碍、认知障碍、便秘、抑郁等。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扩散张量成像吴晓阳(张掖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甘肃张掖734000)〔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探索早期帕金森病(PD )患者嗅觉损害与嗅觉中枢相关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UPSIT 测试系统对24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PD 患者(Hoehn-Yahr 分级≤Ⅱ级)及24例年龄和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进行相关分析。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DTI 检查,测量嗅觉中枢相关区域FA 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PD 患者的嗅觉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t =6.22;P <0.001),但与病情严重程度(r =0.21;P =0.39)、Hoehn-Yahr 分级(r =-0.31;P =0.22)以及病程长短(r =-0.21;P =0.41)均无明显相关性。
重度嗅觉障碍PD 组初级嗅皮质区域的FA 值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减低,中、重度嗅觉障碍PD 组直回的FA 值较对照组及轻度嗅觉障碍PD 组亦有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早期PD 患者中即存在嗅觉中枢相关区域FA 值的减低,这种嗅觉中枢相关区域白质纤维束结构完整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早期PD 患者嗅觉功能的损害。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障碍;扩散张量成像;嗅觉测试;嗅觉中枢〔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6-116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6.022第一作者:吴晓阳(1965-),男,放射主管技师,主要从事放射医学技术研究。
帕金森病(PD )患者可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系统症状,其中嗅觉减退为主要的非运动系统症状之一。
在疾病早期,嗅觉障碍较运动障碍更常见〔1,2〕。
PD 患者的嗅觉功能失常通常表现为气味感知、气味识别和气味再认记忆全面受损,多由嗅觉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初级嗅皮质(primary olfactory cortex ,POC )和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 )的功能不全引起。
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发现具有嗅觉障碍的PD 患者存在海马和杏仁核区神经兴奋性的下降〔3〕。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PD 患者小脑的扩散指标异常与气味识别阈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 ,MD )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获得自由水沿神经纤维束运动的关于程度和方向性的定量信息,故可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 )、PD 等神经变性疾病中白质的完整性〔5,6〕。
本实验应用DTI 的体素分析法(voxel-based analysis ,VBA )研究PD 早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脑白质的嗅觉相关区域FA 值差别,并进行嗅觉检测,观察嗅觉测试评分与DTI 异常改变是否相关。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4名PD 早期患者及24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均匹配的健康人。
所有病人都符合PD 英国脑库诊断标准(PDSBB )〔7〕,早期原发性PD 纳入标准:(1)60 70岁,右利手;(2)Hoehn-Yahr 分级≤2级;(3)病程≤5年;(4)尚未出现运动系统障碍。
排除标准:(1)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分排除已有PD 的痴呆患者;(2)通过贝克抑郁量表排除已有PD 引起抑郁者;(3)通过神经精神问卷(NPI-Q )排除有幻觉症状者;(4)排除以下疾病:鼻腔或鼻窦疾病或手术史、阻塞性肺部疾病、入组前3w 呼吸系统感染(如感冒)史;(5)排除存在影响嗅觉功能的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如AD 、多发性硬化(MS )、精神分裂症等;(6)排除正在或近1个月内曾接受影响多巴胺转运体(DAT )结合或影响嗅觉功能的其他药物治疗;(7)排除其他特殊病史。
1.2方法1.2.1嗅觉测试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检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嗅觉识别功能的方法———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 (UPSIT )评分法〔8〕。
这是一种含有40种固体气味的小册子,每种气味均有四个可能选项,观察者可以根据受试者的选择情况给予评分。
根据评分系统,能识别出多于33种气味即分数大于33者可认为嗅觉功能正常,分数在26 33之间者认为是轻度嗅觉障碍,分数在19 25之间者认为是中度嗅觉障碍,分数≤18者认为是重度嗅觉障碍。
1.2.2MRI 检查所有对象均使用GE 3.0T MR 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进行头部扫描。
先进行常规扫描以排除颅内其他器质性病变,扩散张量成像采用DTI-EPI 序列,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头颅,体素大小为2ˑ2ˑ2mm 3,扫描层数为44,重复时间(TR )=5533ms ,回波时间(TE )=88ms ,单次激励,扩散敏感梯度方向30个,b 值分别为0和1000s /mm 2,扫描时间3min 10s 。
扫描过程中受试对象取仰卧位,头部固定,以防在扫描过程中因不自主运动造成数据采集不准确和引起图像伪影。
1.2.3图像后方法原始数据传输至GE 工作站(Sun ,ADw4.4),采用Functool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FA 图。
结合纤维追踪图像及彩色向量图的白质束走行,在FA 图上测量嗅觉中枢主要白质纤维束联络纤维及投射纤维的FA 值。
所有数据由2名医师采取双盲法各采集1次。
1.3统计学方法(1)嗅觉功能检测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经正态性检验,对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行两独立样本的t 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和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2)用Small state 8专业统计软件,各组不同区域对侧与同侧之间FA 值的比较采用t 检验。
2结果PD 患者UPSIT 评分(21.79ʃ6.31)较对照组(31.17ʃ6.31)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2;P <0.001),但只有5名PD 患者明显感觉到嗅觉功能的减退。
在PD 组中,UPSIT 评分与一些临床特征如UPDRS Ⅲ分数(r =0.21;P =0.39)、Hoehn-Yahr 分级(r =-0.31;P =0.22)以及病程长短(r =-0.21;P =0.41)均无明显相关性。
见表1。
重度嗅觉障碍PD 组初级POC 区域的FA 值较对照组、轻度嗅觉障碍PD 组、中度嗅觉障碍组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中、重度嗅觉障碍PD 组直回的FA 值较对照组及轻度嗅觉障碍PD 组亦有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各组各区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同组同区左侧与右侧FA 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
表1PD 患者嗅觉评分与各项临床特点的比较(x ʃs )组别nUPSIT 评分病程(年)UPDRS Ⅲ评分Hoehn-Yahr 分级轻度嗅觉障碍PD 组2429.8ʃ4.3 3.2ʃ1.613.3ʃ2.9 1.4ʃ0.5中度嗅觉障碍PD 组622.7ʃ2.1 2.7ʃ1.616.4ʃ3.5 1.8ʃ0.2重度嗅觉障碍PD 组915.5ʃ2.43.3ʃ1.613.8ʃ3.5 1.8ʃ0.3F /χ2值-0.332 2.030 3.029P 值-0.7210.1560.070表2PD 各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感兴趣区FA 值比较(x ʃs )组别n 初级嗅皮质直回钩束健康对照组240.377ʃ0.0340.368ʃ0.0310.267ʃ0.0380.259ʃ0.0370.345ʃ0.0410.356ʃ0.039轻度嗅觉障碍PD 组60.372ʃ0.0420.371ʃ0.0480.270ʃ0.0440.263ʃ0.0390.339ʃ0.0520.342ʃ0.045中度嗅觉障碍PD 组90.366ʃ0.0450.372ʃ0.0520.235ʃ0.0431)2)0.229ʃ0.0411)2)0.341ʃ0.0390.342ʃ0.042重度嗅觉障碍PD 组90.326ʃ0.0621)2)3)0.331ʃ0.0581)2)3)0.228ʃ0.0521)2)0.234ʃ0.0391)2)0.337ʃ0.0540.342ʃ0.048L :左侧,R :右侧直回;与对照组比较:1)P <0.05;与轻度嗅觉障碍组比较:2)P <0.05;与中度嗅觉障碍组比较:3)P <0.053讨论本实验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 患者具有较低的UPSIT 评分,并且嗅觉减退程度与疾病分期、分级、病程无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9〕。
同时,大部分的PD 患者具有明显的嗅觉障碍而不自知,隐性嗅觉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早于临床症状。
此外,由于本研究中采用的是UPSIT 评分系统,着重观察的是嗅觉的识别能力,实际上,PD 患者嗅觉察觉及区分障碍亦有报道,以上这些功能障碍均与嗅觉中枢功能损伤有关。
嗅觉中枢有关区域FA 值的组间比较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嗅觉障碍的PD 组相比,具有中、重度嗅觉障碍的PD 组大脑直回周围白质FA 值减低。
同时,在重度嗅觉功能障碍的PD 组,初级POC (尤其在内嗅皮质)周围白质FA 值亦有明显减低。
大脑直回及内嗅皮质的FA 值异常说明嗅觉中枢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结构破坏为PD 患者嗅觉功能下降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影像学上印证了PD 患者嗅觉中枢异常病理改变的报道,该报道认为PD 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嗅球路易小体的生成障碍〔10〕。
目前,神经变性疾病FA 值减低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水肿、脱髓鞘改变、胶质增生和炎性改变有关〔11〕。
Boska 等〔12〕研究表明,在1-甲基-4-苯基-1,2,3,6-甲氢吡啶(MPTP )诱发的帕金森综合征大鼠模型中,FA 值减低的脑区可以发现神经细胞的丢失。
由此推测,本研究中某些PD 患者发病早期就出现了嗅觉缺失,可能与嗅球的神经细胞丢失以及投射到初级POC 的轴突损失有关。
4参考文献1Tissingh G ,Berendse HW ,Bergmans P ,et al .Loss of olfaction in de novo and treated Parkinson's disease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early diagnosis 〔J 〕.Mov Disord ,2001;16(1):41-6.2Ross GW ,Petrovitch H ,Abbott RD ,et al .Association of olfactory dysfunc-tion with risk for future Parkinson's disease 〔J 〕.Ann Neurol ,2008;63(2):167-73.3Westermann B ,Wattendorf E ,Schwerdtfeger U ,et al .Functional imaging of the cerebral olfactory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8;79(1):19-24.4Zhang K ,Yu C ,Zhang Y ,et al .Voxel-based analysis of diffusion tensor indices in the brai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 〕.Eur J Radi-ol ,2011;77(2):269-73.5Zarei M ,Damoiseaux JS ,Morgese C ,et al .Regional white matter integrity differentiates between vascular dementia and Alzheimer disease 〔J 〕.Stroke ,2009;40(3):773-9.6Vaillancourt DE ,Spraker MB ,Prodoehl J ,et al .High-resolutio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de novo Parkinson disease 〔J 〕.Neurology ,2009;72(16):1378-84.7Daniel SE ,Lees AJ.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 ,London :over-view and research〔J 〕.J Neural Transm Suppl ,1993;39:165-72.8Doty RL ,Shaman P ,Dann M.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 :a standardized microencapsulated test of ol-factory function 〔J 〕.Physiol Behav ,1984;32(3):489-502.9Doty RL ,Deems DA ,Stellar S.Olfactory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ism :a general deficit unrelated to neurologic signs ,disease stage ,or disease du-ration 〔J 〕.Neurology ,1988;38(8):1237-44.10Hawkes CH ,Shephard BC ,Daniel SE.Olfactory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7;62(5):436-46.11Assaf Y ,Pasternak O.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based white mat-ter mapping in brain research :a review 〔J 〕.J Mol Neurosci ,2008;34(1):51-61.12Boska MD ,Hasan KM ,Kibuule D ,et al .Quantitativ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etects dopaminerg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J 〕.Neurobiol Dis ,2007;26(6):590-6.〔2011-12-14收稿2011-12-19修回〕(编辑袁左鸣)·2611·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3月第3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