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大大降低,许多疾病都“纷纷上门”,而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发率是所有人群中最高的。由于高血压往往伴随着许多致命的并发症,这严重地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让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忧心忡忡、战战兢兢。科学地降压,让身体健康,老年人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小剂量开始,在以后的降压过程中再逐渐增加剂量。尤其要注意夜间血压一定不要太低,避免因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免发生中风,对于老年人收缩期最高血压,一般认为也是很危险的,应降到140-159mmHg为宜,这样可以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明显减少。

2老年人特别是并发脑血管病变者,对压力反应降低,易发生直立低血压,降压治疗过程中由平卧改为直立姿势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如发生,一定要去医院做及时的诊断,向医生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减退,应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降压药。如普萘洛尔(B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钙通道阻滞药)等。

4老年人的体质一般都较差,不能服用刺激性过大的降压药,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很大的不利之处。所以老年人要使用降血压作用较温和的利尿剂(氢氯噻嗪)和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这些药物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而且可以软化血管,对动脉硬化也有很多益处,特别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5药物要仔细选择。由于老年人对降压药物比较敏感,少数病人易引起尿潴留、便秘、腹泻、钠、钾和钙的丢失、血液浓缩、小腿疼痛、易肠道出血、氮质血症、性功能减退、高血脂、糖尿病等。

6用药要因人而异,尽量做到个体化

7在用药期间要不间断地按时进行血压监测。一般以每星期测量一次为宜。

8在更换药物时,不要突然撤换,要逐步减量,直到停药换用更为有效的药物。

9治疗方案一旦确立,要说服病人坚持长期服药,持之以恒。

10高血压病老年人服药后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为宜。

11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别忘了向医生说明服用的是何种降压药物、用量多少、怎样服法,以供医生处方用药时参考,避免所用药物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守注意事项的要求,做到安全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只依靠药物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放松,避免受过度的刺激,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当做些锻炼,一定对降压有很大裨益

1、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切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小剂量开始,在以后的降压过程中再逐渐增加剂量。尤其要注意夜间血压一定不要太低,避免因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免发生中风,对于老年人收缩期最高血压,一般认为也是很危险的,应降到140-159mmHg为宜,这样可以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明显减少。

2、老年人高血压有其本身的特点,一般在降压过程中容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由平卧改为直立姿势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这提示患者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一定要去医院做及时的诊断,向医生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的体质一般都较差,不能服用刺激性过大的降压药,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很大的不利之处。所以老年人要使用降血压作用较温和的利尿剂和钙离子拮剂,这些药物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而且可以软化血管,对动脉硬化也有很多益处,特别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守注意事项的要求,做到安全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只依靠药物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放松,避免受过度的刺激,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当做些锻炼,一定对降压有很大裨益。

4.高血压病老年人服药后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为宜。

5.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一般以每星期测量一次为宜。

6.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别忘了向医生说明服用的是何种降压药物、用量多少、怎样服法,以供医生处方用药时参考,避免所用药物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中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能只依赖药物治疗,生活中要注意心情愉悦,情绪放松,避免过度刺激,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膳食营养合理摄入,适当锻炼,对降压都是非常有益的。

中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使用科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还有益于身体的保健,从而

达到安全降压的效果。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患者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1、开始服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使血压逐步恢复正常: 高血压病患者到医院看了病以后,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条就是在刚开始服药的前一周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间。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忽略了血压的测量,天天服药不去测量血压。仅凭感觉,片面的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后,原来的头晕头痛消失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是血压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四肢发软无力也不去量血压,自认为是血压高了,就自己随意增加降压药量,结果头晕越来越重,没办法来找医生。说:大夫我服降压药无效,血压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头痛头晕。而大夫一量血压,是血压降的太低了。 而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而没有定期量血压,等到不舒服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感到恐惧,赶快减降压药,过一天仍发现血压过低没有恢复,又赶快停药以后怕血压过低就不敢再服降压药。以至于时间长了大概经过两三周血压又升高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大概三周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长期服用降压药过量的时候就是短时间把降压药完全停掉体内也有蓄积不会使血压马上升高。一旦停药到了一定的时间2——3周以后药物在体内消

失,降压效果不存在,血压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水平状态。这样导致血压忽高忽地,不知道该不该服药而无所适从。 那么该如何办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的前二周至少要每天测量一次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药量,大致经过三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然后就基本固定住这个药量不变坚持服用。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性急,用药三天一看血压没降就以为是药物无效,想换药。这样是不对的,一个药至少要用三周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血压在短时间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也不要加药或者是换另一种降压药,而是观察三周后,血压不正常偏高,再调整降压药。除非是高血压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时间内调换降压药物,坚持用够疗程。 因为心内科大夫,开出的降压药,根据你目前的血压水平,和以往服降压药后的血压水平开出的降压药,可以使患者的血压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这样也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用量而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到血压恢复正常,有一个调整降压药物的时间过程。而有时候开出的降压药,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血压过高而降不下来,则你的头晕,头痛症状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过低,都会对你的身体不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 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脑部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在血压下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如果血压降低过快,或者血压过低,容易发生脑缺血而诱发中风。因此要

安定说明书

安定 一. 概述: 本品为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镇静催眠甚至昏迷、抗焦虑和抗惊厥药,用于焦虑恐惧失眠。肌肉痉挛 【注意事项】 可致依赖性、青光眼和重症肌无力患者慎用。 其他名称:苯甲二氮卓地西泮 性状:片剂、注射液。 规格:片剂:每片2.5mg。注射液:每支10mg。 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婴儿、有青光眼病史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二. 功能主治: 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抗癫痫: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治疗癫痫小发作和大发作。静注安定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现象。曾试用于室性心律失常(静注10-20mg),约2分钟后即使室性异位搏动和颤动恢复为窦性心律。 用法及用量: 儿童量:0.1-0.3mg/kg, 每日可以用3次或4次口服, 针剂0.1-0.5mg/kg/次 成人量:口服:1次2.5-5mg,1日3次,1日总量不得超过25mg。 肌注或静注:1次10-20mg。

三. 不良反应 服用量不当或长期服用安定,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改变人的反应能力,所以,驾驶员及其他从事危险作业的患者,服药后宜谨慎作业或停止工作。安定对人体的生殖和性功能也有不良影响。男性长期大量地使用安定,常常会降低性欲,并出现性功能障碍。女性长期使用安定,会引起月经不调,并影响排卵,怀孕的初期服用安定,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产妇临分娩时服用安定,会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延长其生理黄疸期,甚至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患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不宜服用安定。因肺气肿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而安定具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可促使呼吸变浅、次数减少,从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患有青光眼、重症肌无力的病人也应忌服安定。 (一)、一般反应 一般剂量或较大剂量,常有嗜睡、疲乏、头昏及共济失调、头痛、语言不清、震颤、心动过缓、低血压、视物模糊及复视等。 (二)、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荨麻疹,红斑疹,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支气管痉挛,高热,晕厥,甚至红斑狼疮样综合症,过敏性休克等。 (三)、血液系统反应 可有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急性中毒 表现为动作失调、肌无力、语言不清、精神混乱、嗜睡、严重者还将出现昏迷,反射减弱和呼吸停顿。 (五)、呼吸、心血管系统反应 由于大剂量时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可发生昏迷、反射消失、血压降低、呼吸停顿,亦可发生血压降低、心率失常、心脏及周围循环衰竭。 (六)、成瘾性

老年人合理用药试题 答案

老年人合理用药 1. 指导老年人保管药物方法不妥的是( B ) A. 定期整理药柜 B.暂时不用的药及时丢弃 C.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分开放置 D. 怕热药应置于冰箱冷藏 E.所有药物的标签、说明书都要随药放好 2. 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是( B ) A. 心脏 B.肝脏 C.肾脏 D.脾 E.肺 3.60岁以上老年人应使用成人剂量的(D ) A.1/2 B.1/3 C.2/3 D.3/4 E.4/5 4.因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吸收而造成生效变慢的药物是 ( A ) A.苯巴比妥 B.青霉素G C.乙醇 D.吗啡 E.对乙酰氨基酚 5. 错误的老年人用药原则是 ( E ) A . 应用最少药物治疗原则 B. 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原则 C. 选择最少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原则 D. 简化治疗方案原则 E. 最大剂量治疗原则 6. 当老年人采用噻嗪类利尿药效果不好时,应改选用( C) A. 肝素 B.吩噻嗪类 C. 髓袢利尿药 D. 氯化钾 E.噻唑类 7. 老年人用庆大霉素时应谨慎,主要是因为老年人(A ) A. 肾功能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耳、肾毒性增加 B.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游离性药物增加 C. 对药物处于高敏状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 肝功能降低,使血药浓度升高 E. 消化腺分泌减少,药物吸收增加 8. 以下对老年人用药,用法安全的是( A) A. 给糖尿病人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加适量胰岛素及钾盐 B. 前列腺肥大患者使用普鲁本辛和氯苯那敏 C. 青光眼患者使用颠茄和苯海拉明 D.胆结石患者大量服用钙剂 E. 长期使用麻黄素滴鼻液 9. 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使用的原则包括下列哪项?(D) A.可随意用药 B.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C.注意需大剂量服药 D.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10. 老年人使用强心苷类药物的剂量一般是成人常用量的(A ) A.20% B.50%~25% C.75%~50% D.75% E.80% 11.下列关于影响老年人药物吸收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A ) A. 胃液PH 降低 B.胃肠道血流量减少 C.胃排空速度减慢 D. 肠蠕动减慢 E.胃肠道参与吸收的细胞减少 12.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因包括:( A ) A.以上都是 B.缺少运动、肥胖 C.高血压 D.高血脂 E.精神紧张 13.老年人用药后药理学特点包括:( D ) A.药物相互作用增加 B.药物吸收、分布改变 C.发生ADR机会增大 D.以上都对 E.药物转化、代谢下降

各类降压药的应用

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重视其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该药物的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血压。 利尿药的注意事项 1.(1)应用噻嗪类利尿药进行降压治疗宜推荐较小的有效剂量,避免有效血容量过度降低而导致各脏器的供血量下降,可单用,也可与其他类降压药物如 CCB 类、ACEI 类和 ARB 类联合应用,可协同降压。(2)最好晨起时服用,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不宜在晚上,因为夜间血流速度慢,血黏度高,利尿后,会使血黏度进一步增高,增加血栓风险;再者晚上用利尿剂,小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睡眠而间接影响血压。(3)腹泻时不宜应用利尿剂,因腹泻会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利尿会增加血黏度,血栓和心梗发生概率增加。(4)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时应定期监测血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如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排钾利尿药或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时注意监测血钾,以防血钾过低或过高。(5)对利尿药成分过敏者禁用该类利尿药,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吲达帕胺;噻嗪类利尿药禁用于痛风患者。(6)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者,尤其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药,如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尿酸水平以及电解质情况等。(7)利尿剂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男性,3%~32% 出现性功能障碍 [1],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精子数目减少,停药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2.β- 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1)运动员慎用。(2)要从小剂量开始,切忌开始即大剂量用药。剂量应个体化,以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β-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4)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糖脂代谢异常,而加重支气管哮喘及糖尿病,血脂升高,加重心衰,因此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传导障碍者应慎用。(5)若没有医师指导,不得突然停药或变更剂量,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增快引起高血压危象及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所以长期服用β- 受体阻滞剂患者不可突然停药,必须停药时要注意逐渐递减剂量每 2~3 天剂量减半,整个撤药时间应至少持续 2 周。(6)β- 受体阻滞剂因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因此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不主张与利尿剂配合使用。 3. CC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1)目前因短效CCB 用药后血压下降过快,易引起低血压反应,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波动较大,目前在非紧急状态时已不主张使用短效心痛定,多主张使用每日 1-2 次的长效CCB。(2)初始用药时,少数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头胀、心跳加速。如初始小剂量用药,适应后逐渐加大剂量,这些不良反应会较轻微。(3)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也是CCB 的常见副作用,如在应用 CCB 时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就可以缓解,并可增强降压的效果。(4)CCB 和β- 受体阻滞剂联用会明显地抑制窦房结活动和延长房室传导时间,特别对于老年人,在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脏传导缺陷患者,在使用这两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心电图监测 [2]。 4.ACEI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1)该类药物应从小剂量起开始使用,并逐渐加量到起效,尤其是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避免血压过度降低。患者要定期做肾功能和血钾测定。(2)严重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30 ml/min) 者禁用本品。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者,使用本品时导致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3)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脱水者以及孕妇应禁用该类降压药物。(4)ACEI 由于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可以引起高血钾,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或合用保钾利尿剂或口服补钾药物时更容易发生 [4]。(5)ACEI 类药物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6)如果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出现干咳,若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并改为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7)如果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低血压现象则应让患者躺下,该症状会立刻减轻,一旦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8)患者在使用 ACEI 类降压药物期间同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容易引发低血糖,所以应对同时联用上述药物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血糖水平监测,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时,应及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9)对于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2 抑制剂的患者,使用 ACEI 时会导致 ACEI 的作用削弱,并且进一步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肾衰竭。

常用6大类降压药分析解析

常用6大类降压药 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阿米洛利、吲达帕胺(寿比山)和螺内酯。 2、β-受体阻滞剂(药名最后2个字为“洛尔”者,均属此类):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可)、醋丁洛尔(天诺敏)、拉贝洛尔(降压乐)、纳多洛尔(心得乐)、索他洛尔(心得怡)、卡维地洛(络德、达利全)和普萘洛尔(心得安)。 3、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药名中有“地平”2个字者均属此类):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恬尔心、合贝爽)。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英文缩写ACEI,药名最后2个字为“普利”者,均属此类):卡托普利(开搏通)、贝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依苏)、培哚普利(雅施达)、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英文缩写ARB,药名最后2个字为“沙坦”者均属此类):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坎地沙坦(维尔亚)、厄贝沙坦(安搏维)、替米沙坦(美卡素)。若加半片氢氯噻嗪12.5毫克,科素亚则变为海捷亚、代文变为复代文、安搏维变为安搏诺,且降压作用均增加。 6、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

各种降压药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降压药。临床研究提示: 预防脑卒中: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 预防心衰:利尿剂优于其他类; 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ACEI或ARB优于其他类; 改善左心室肥厚: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 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临床常用六类降压药物: 1、利尿剂 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可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的效果。由于长期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很少大剂量地使用。常用的利尿剂按照其降压作用的强弱,分为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低效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低效利尿剂都有保钾的作用。利尿剂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2、β-阻滞剂 β-阻滞剂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应用很广泛。这是一类“洛尔”系列,常用的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拉贝洛尔(柳安苄心啶)、比索洛尔(博苏)。β-阻滞剂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但是,对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和有哮喘的高血压病人禁止服用。 3、钙拮抗剂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1、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对药物副作用耐受性降低,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损害更为严重,甚至导致死亡。老年人用药无论是口服还是外用都要慎用。老年人用药除要掌握剂量,不宜多种药品合用外,应注意下面“四不要”。 一、不要滥用抗生素药物。有的老年病人不管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一发热就盲目服用抗生素药物。老年人体质弱,盲目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失败,或导致菌群失调,甚至双重感染,加重病情,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二、不要乱用解热止痛药。解热止痛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老年人发热或某处疼痛的原因很多,未查明病因,用解热止痛药虽然能缓解一些症状,但可能掩盖病情,给确诊带来困难或延误治疗时机。有些解热止痛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 三、不要滥用补药。老年人总想用点补药弥补身体虚损,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滥用补药或补药使用不当,反而有害。有的人用了鹿茸引起鼻、牙龈出血;有的人服用人参发生胸闷、腹胀、不想吃饭;有的人吃了含激素的补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正如中医说的:“大黄治病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如果要用补药,也要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补。 四、不要常服泻药。老年人由于消化器官的功能衰退,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如果常用泻药排便,容易导致结肠痉挛,同时还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和钙的吸收,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和骨质疏松症等。因此,老年人应多食些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肠蠕动,预防便秘。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身患疾病较多,用药相应也多。但用药恰到好处,才能祛病益寿,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损害。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使用药物。 不要认为药物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合理选药。有些老人遇到许多与疾病无关的问题,常可引起情绪紧张或愁闷,对此不需用药医治。即使患了必须用药物治疗的疾病,有些能口服的,就不必通过注射给药。用药要注意合理恰当。老年疾病有其固有的特点,如情绪改变、食欲减、失眠、头晕、气喘、心慌、乏力,便秘、尿频症状等,治疗要从精神和药物两个方面同时着手。用药也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体质单薄、瘦弱、贫血、气虚的老人,切忌大寒、大凉、发散、峻泻之药。体质肥胖,壮实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老人,应慎用大温、大热、升提滋补之药。 2.用药的剂量。

高血压病几个注意和禁忌

高血压病患者须知 高血压病几个注意和禁忌: 1.不能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应定时定点同一条件下测量血压。 2.服降压药不能降压过快、过低,应根据人体重要器官心脏、脑、肾具体情况降压,不能一定要追求血压降到正常。降压过快过低容易引起心、脑、肾供血不足导致中风或心绞痛。 3.血压降至正常不能立即停药,应根据血脂、血糖、心电图仪及肾功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4.降压快慢要根据合并症、病程长短、年龄等而定。 5.不能单纯依赖降压药物治疗,应综合性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运动、少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轻体重、多吃含钾食物等)。 6.要克服传统每日三次服法,应选择长效药物早晨服更好。要注意药物性对血压的影响。九种药物应避免使用:甘草制剂、消炎痛、激素类药物、避孕药等。 7.注意烟、酒、茶、肥胖对血压的影响。 烟:含有尼古丁,能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完茶酚

胺,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同时尼古丁能使钙胆固醇沉淀在动脉内膜、使动脉硬化并能使血糖、血脂代谢影响。 酒:据统计酗酒者患高血压病,病情比一般人高2-3倍。 茶:含有咖啡因、茶碱和柔酸,咖啡因能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盐:含氯化钠高血压人对高盐敏感,使体内水钠潴留,细胞外血容量增加,细胞内钠增加抑制细胞膜上钠-钾离子交换使血钙流向细胞内,细胞内水肿、平滑肌肿胀,血管收缩阻力加大,使血压上升。 肥胖:能使血容量增加,肥胖人引起高血压、心绞痛比正常人多3倍。 8.降压药应注意人体重要器官,心、脑、肾、肝、血脂、血糖、尿酸、血钾等情况,尽量提倡小剂量联合用药避免副作用产生。 9.注意营养平衡及饮食调节,改变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生活习惯,清淡少盐,少吃富含胆固醇较高、高脂动物内脏及海味品贝壳类,多吃蔬菜,因蔬菜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等这些矿物质,有利于消除血液中的钠,还要多吃带皮的水果,有利于消除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着粘附。

采用镇静安眠药使用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采用镇静安眠药使用注意事项 导语: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速可眠等)与非巴比妥类(如安眠酮、水合氯醛等)。这类药催眠作用强而有效,但用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可产生蓄积中毒,须注意以下情况。 安定(地西泮):抗焦虑药和抗谅原药。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原作用,用于焦虑不安、恐惧、失眠、惊顾等。不良反应:此药可致依赖性,在用药期间不可饮酒,不宜驾驶和高空作业,长期服用本药者不宣突然停药;有重症肌无力、育光眼者及婴儿和老年人应慎用。 苯巴比妥:主要用于催眠、镇静和抗惊厥。小剂量可镇静,中剂量可催眠,大剂量可抗惊厥,还可用于抗癫痫发作。不良反应:久用成瘾,多次连用可蓄积中毒,肝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成人用于镇静日服3次,每次15毫克,用于催眠可在唾前服,一次30毫克。 异戊巴比妥:作用与苯巴比妥相同,不良反应也与苯巴比妥一样;只是用药的剂量有些区别。用于镇静日服2次,每次20毫克,用于催眠在临睡前服0.1-0.2克。 安眠酮(海米拉):用于神经衰弱和失眠。不良反应与苯巴比妥相同,孕妇忌用。催眠一般可在服药后30分钟内见效,可在临睡前服0.1-0.2克,用于镇静日服3次,每次0,l克。 水合氮醛:此为较安全催眠及抗惊原药,不易蓄积中毒,口服后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个小时,醒后无头昏,用于神经性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病症。不良反应:久用可成感,大剂量可抑制呼吸及血瞥运动中枢,有心脏病、动脉硬化、溃疡病以及肝肾损害者慎用。 罗通定(颅通定):有镇痛、催眠作用,用于因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内脏痛、月经痛、头痛及失眠等。用于镇痛每次60毫克,每天剂量60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新会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黄坚彤 大纲: 1.老年人群和用药特点 2.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 3.老年人常用药物合理应用 老年人患有许多慢性疾病,他们自然比任何其他年岁的人使用更多的药物。老年人的生理储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通过药物和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压力,往往呈相加状态。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用药复杂,约1/4~1/3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物。 老年病人比年轻病人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更为敏感。这些反应在发作频率和程度上都和年轻病人不一样,而且耐受较差。 一、老年人群和用药特点 1.老年人群的特点: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对药物的吸收、生物转化和排泄能力下降; 多种疾病的存在使病生理情况更加复杂,药物的体内过程也更复杂化。 2.老年人用药特点: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多; 用药依从性差;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多; 对药物作用敏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3.老年生理特点: 机体组成改变,体内水分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 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神经细胞和脑重量减少,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减慢; 呼吸系统变化,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肺活量减少; 视力与听力下降,触觉、嗅觉、味觉减退; 循环系统的变化,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心律减慢; 消化系统的改变,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能力减弱; 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下降; 内分泌系统功能衰退,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耐受力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4.老年生理特点改变导致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 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改变和药效学改变。 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是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药效学的变化主要包括:老年人对药物反应性的变化;老年人用药个体差异较大;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危险性增加。 二、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 由于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的特点,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生了改变,因而很难制定统一的给药标准,需要针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大大降低,许多疾病都“纷纷上门”,而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发率是所有人群中最高的。由于高血压往往伴随着许多致命的并发症,这严重地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让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忧心忡忡、战战兢兢。科学地降压,让身体健康,老年人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小剂量开始,在以后的降压过程中再逐渐增加剂量。尤其要注意夜间血压一定不要太低,避免因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免发生中风,对于老年人收缩期最高血压,一般认为也是很危险的,应降到140-159mmHg为宜,这样可以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明显减少。 2老年人特别是并发脑血管病变者,对压力反应降低,易发生直立低血压,降压治疗过程中由平卧改为直立姿势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如发生,一定要去医院做及时的诊断,向医生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减退,应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降压药。如普萘洛尔(B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钙通道阻滞药)等。 4老年人的体质一般都较差,不能服用刺激性过大的降压药,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很大的不利之处。所以老年人要使用降血压作用较温和的利尿剂(氢氯噻嗪)和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这些药物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而且可以软化血管,对动脉硬化也有很多益处,特别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5药物要仔细选择。由于老年人对降压药物比较敏感,少数病人易引起尿潴留、便秘、腹泻、钠、钾和钙的丢失、血液浓缩、小腿疼痛、易肠道出血、氮质血症、性功能减退、高血脂、糖尿病等。 6用药要因人而异,尽量做到个体化 7在用药期间要不间断地按时进行血压监测。一般以每星期测量一次为宜。 8在更换药物时,不要突然撤换,要逐步减量,直到停药换用更为有效的药物。 9治疗方案一旦确立,要说服病人坚持长期服药,持之以恒。 10高血压病老年人服药后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为宜。 11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别忘了向医生说明服用的是何种降压药物、用量多少、怎样服法,以供医生处方用药时参考,避免所用药物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守注意事项的要求,做到安全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只依靠药物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放松,避免受过度的刺激,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当做些锻炼,一定对降压有很大裨益

-全息能量养生桶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全息能量养生桶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要不就是待在办公室里面, 出门就是坐车或者开车,很多都忽略了的对脚部的养生。常言道,脚是人类的 第二个心脏。正确的泡脚方式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养生 防病的功效。 生活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就会经常聚集在足浴足疗这样的场所,但是一次的效 果并不是很明显,需要去多次,不仅浪费时间不方便,而且消费也不是很低。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全息能量养生桶也就应运而生,那全息能量养生桶的原理 是什么样的呢? 人体主要由水及蛋白质构成,还包括钙、铁、钠、钾等微量元素,能发出远红 外线能量。根据物理学理论,人体因而能大量吸收远红外光。全息能量养生桶 内部设有托玛琳石,托玛琳石是一种带电的石头,在矿物学中称为电气石,是 一种天然含硼及成分复杂的硅酸盐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等十八种微量元素。托玛琳石特性:发射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活化水分子。 托玛琳石的作用: 1.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持健康的内环境及旺盛的精力; 2.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3.改善心脏节律和微循环,保证内脏器官正常运转; 4.净化血液、清除毒素; 5.镇痛、镇静,改善过敏体质; 6.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 就是因为全息能量养生桶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无论任 何东西在使用过程中都有禁忌,那全息能量养生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事项呢? 1.温度调节:全息能量养生桶的温度是可以调节的,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温度 一般调整在40-50度为宜;

2.在使用之前要进行5-10分钟的预热; 3.每天使用养生桶的时间推荐在30-45度为宜; 4.使用时,应避免接触养生桶内四侧表面,以免由于空间温度与侧面温度的差 异导致感觉不适 5.使用前后要及时补充白开水,以补充水分,利于排毒; 6. 使用时,应避免接触养生桶内四侧表面,以免由于空间温度与侧面温度的差异导致感觉不适; 7. 本产品在使用时,商品表面与接触面的地方,相对温度会较高,使用时若发现接触面过热,请立即停止使用。 8. 禁止将毛巾及布类放入桶内使用。 9.冬天或天气较冷、室温较低(低于10度),使用时或许会感觉不够热,为 确保桶内温度较高,请将室温调整至20度。 10. 正在接受医师治疗者、身体感觉异常者、下肢骨折钢板内固定者、严重疾 病者使用前务必向医师咨询。 11.全息能量养生桶只适用于足膝部护理,决不能挪作他用,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12. 感觉不舒服或是身体及肌肤感觉异常时,请立即停止使用本产品,并咨询 医师。 13. 饮酒后或刚刚服用过安眠药者禁止使用本产品,以免造成事故。 如果您对全息能量养生桶的注意事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指直接咨询生产 厂家徐州威尔仕桑拿设备有限公司,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威尔仕与您一起携手 前行!

常用的复方降压药

常见的复方降压药 珍菊降压片 通用名称:珍菊降压片 商品名称:珍菊降压片 拼音全码:ZhenJuJiangYaPian 【主要成份】珍珠层粉、野菊花膏粉、芦丁、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降压药。用于高血压症。 【规格型号】60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珍菊降压片的大多不良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主要内容如下: 1.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副作用较为常见,表现为口干、烦渴、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和极度疲乏无力等。包括:易发生低钾血症(与氢氨噻嗪的排钾作用有关),如长期缺钾可损伤肾小管,严重失钾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的空泡变化以及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低氯性碱中毒或低氯、低钾碱中毒(因氢氯噻嗪可增加氯化物的排泄)。低钠血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加重肾损害。脱水,可造成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减少,也可引起肾小球过率降低。 2.可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少数可诱发痛风发作。 3.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这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 4.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5.可致过敏反应,如荨麻疹,但较为少见。 6.少见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7.其他,可见胆囊炎、胰腺炎、性功能减退、光敏感、色觉障碍等,但较罕见。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与磺胺类药物、呋塞米、布美他尼、碳酸酐酶抑制剂交叉反应。 2.对诊断干扰:可致糖耐量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3.下列患者应该慎用珍菊降压片: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因本类药效果差,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药物蓄积,毒性增加;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红斑狼疮,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胰腺炎;交感神经切除者降压作用加强;有黄疸的婴儿。 4.随访检查:血电解质;血糖;血尿酸;血肌酶,尿素氮;血压。 5.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反射性肾素和醛固酮分泌。 6.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保钾利尿药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 2.与降压药合用,利尿降压作用均加强。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考来烯胺(消胆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氢氯噻嗪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 5.与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强。 6.与拟交感受类药物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7.乌洛托品与氢氯噻嗪合用,其转化为甲醛受抑制,疗效下降。 8.使抗凝药作用减弱,主要是由于利尿后机体血浆容量下降,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加上利尿使肝脏血液供应改善,合成凝血因子增多。等 9.与碳酸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法大全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 法大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使用方法大全 高血压分为三级,140/90≤高血压一级<160/100,160/100≤高血压二级<180/110,高 血压三级≧180/110。根据危险因素的多寡高血压还应进行危险分层,分为地位组,中危 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的病症,但是需要生活中慢慢来改善。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毫克/次每日1~2次。 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25~50毫克/次每日1次。 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氨苯喋啶(潴钾利尿剂)50毫克/次每日1~2次 阿米洛利(潴钾利尿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 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吲达帕胺(类似噻嗪利尿药)~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降压起效较快,作用平稳,持续时间较长,且价格低廉。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服药2~3天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因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长期使用应注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应。.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药 普萘洛尔(β阻滞药)10~20毫克/次每日2~3次 美托洛尔(β阻滞药)25~50毫克/次每日2次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减弱,脏器功能和组织结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和紊乱,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许多药品选用、剂量大小、和用药的频率,给老年病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老人用药原则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老人用药原则资料,欢迎阅读!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用药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

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

《老年护理》老年人的安全用药及护理

《老年护理》第7 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及护理 一、案例分析题 1、患者,张某,女, 75 岁,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伴有消瘦,体重下降不详,曾在当地查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诊断为"糖尿病" ,试行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因无法耐受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遂 接受”二甲双胍、诺和龙”治疗,空腹血糖控制7mmol/L左右,患者未能坚持饮食控制,也不按医嘱服药,近期空腹血糖波动在12.0?14.4mmol/L。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水肿,右侧较明显,有肢端麻木感,皮肤瘙痒, 今天突然晕倒来我院就诊,收入内分泌科。 问题: 1 、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 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是什么 3. 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 ( 1 )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 不依从性:不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饮食控制。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 患者能长期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进行饮食控制。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①加强药物护理:可将患者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专用的塑 料盒内,并将药品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促使老年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定期到老年人家中清点其剩余药片的数目,也可通过电话追踪,确定患者的服药情况。要求家属配合做好协助督促工作。②加强健康教育,要反复强调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意义。③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④行为的治疗措施。 2、某患者,男性,72岁,确诊高血压16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洛汀新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 95mmHg 6小时前出现下腹隆起,不能小便,起立后双眼黑蒙、乏力、耳鸣,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但仍不能自行小便。患者平时经常因失眠服用安定等镇静药,还喜用高丽参等多种滋补药品。 问题: 1. 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2. 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哪些? 3. 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答: (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①直位性低血压;②尿潴留;③药物中毒。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①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药物矛盾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就 诊,根据医嘱改服其他药物,保留剩药。②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③对患者所用的药物要进行认真的记录并注意保存。④规定适当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 (3)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包括:①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 期限等。②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对失眠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中毒的危险性降至最低。③指导老年人不随意服用滋补药。④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三、单项选择题 1、老年人用药的受益原则是指( D ) A. 有用药的适应证 B. 无药物的副作用 C. 药物的疗效好 D. 除有明确的适应证外还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 1 E. 只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 1 2、老年人的用药原则除外下列哪一项( E ) A. 受益原则

高血压药物禁忌

高血压长期用药如何减轻副作用 六类降压药使用有禁忌 高血压患者大多需要常年服药,那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不会产生副作用?患者又将如何应对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平日用药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7月4日“健康伴我行”大众卫生报创刊30周年健康大讲堂首场活动开办以来,本报陆续收到读者的来信及电话,咨询有关高血压用药方面的问题,本期特邀湘雅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余国龙教授及湘雅医院心内科博士袁春菊,就高血压长期用药如何减轻副作用等作出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编者 第一大类:利尿剂 这是最早、最常使用的降压药,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与其它各类降压药合用,可增加降压效果。常见的利尿剂有高效利尿剂(速尿)、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低效利尿剂(安体舒通)。 使用注意事项长期应用利尿剂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而严重低血钾会造成室颤。服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定期监测血钾,平时需注意饮食适当补钾,不要选择睡前服药,以免夜尿增多而影响睡眠。通过减少剂量,进食含有充足钾的食物,常规补钾或与保钾降压药合用可减少此种不良反应。有痛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不可使用此类降压药。 第二大类:β受体阻滞剂 此类药既可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常用的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比索洛尔等,此类药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使用注意事项此类药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增加剂量,达到最佳剂量后维持,停药时应缓慢逐步停药。此类药可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周围血压收缩,如肢体发冷、间歇性跛行,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对于心率偏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或有哮喘病史、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病人是禁止服用的。 第三大类:ACEI类 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此类降压药是一类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种类最多,适应症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这是一类“普利”系列,常用的有短效的卡托普利、中效的依那普利(依那林)、长效的贝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福辛普利(蒙诺)、咪达普利(达爽)等。 使用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可使用,但要从小剂量开始。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患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以及孕妇不能使用。另外,此类降压药易致咽痒干咳,发生率在10%左右。出现此类不良反应后,患者无需恐慌,只需要调整降压药种类即可。 第四大类:ARB类 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此类降压药可避免出现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被认为是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类降压药,是一类“沙

老年人用药四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四大注意事项 相同的药物给老人和给年轻人吃,结果是不同得。年纪高,身体状况不如从前,老年人更可能耐不住药性而使病上加病。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老年人看病用药需要注意的四个点,做到不过食药量,不滥用保健品,不丢掉看病记录,不随便乱吃药。 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究其原因,肝肾等脏器功能减弱,以及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物是主要问题。例如,老年人的肾功能约为年轻时的一半,对药物的排泄减慢。 肝功能与肝血流量减少,使肝脏对药物的降解及解毒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注意: 1、同时最多服4种药 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医生计算用药量不能简单地用“加法”,最好用“减法”。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一般不推荐同时4种以上配伍使用。 2、不可滥用保健品 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轻信广告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

还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3、看病记录别丢掉 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4、小病尽量别吃药 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 此外,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对避免病情反复,减少用药机会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