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06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2、本试验允许与T0609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互相代替。
二、仪具与材料
旋转薄膜烘箱,盛样瓶,溶剂:汽油、三氯乙烯等。
三、试验步骤
1、需要测定加热质量损失的两个盛样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取质量,准确至1mg。
2、将需要加热后测定其它性质的盛样瓶,趁热置于烘箱的环形架中各个瓶位中,同时将测定质量损失的两个盛样瓶放入烘箱的瓶位中,关上门后开启环形架转动开关,以15/min±0.2r/min速度转动。
3、到达时间后,停止环形架转动及喷射热空气,立即逐个取出盛样瓶。
4、将进行质量损失试验的试样瓶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质量准确至1mg。
四、计算
经旋转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及其它性质的变化结果的计算,方法与本规程T0609薄膜加热试验方法相同。
五、精密度或允许差
1、当薄膜加热后质量损失小于或等于0.4%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0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16%。
2、当薄膜加热后质量损失大于0.4%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0%。
3、残留物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试验的精密度应符合相应的试验方法的规定。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 23
合同段取样地点试验日期样品名称使用范围试验方法编号
①软化点试验
烧
开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记录(℃)
杯开始软平始开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样室
化均内加热
加始1 23456789101112131415
品内
点值液液体
热加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编温
(℃ (℃体温度
时热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
号度
种 (℃) 间时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末) ) 类
②针入度试验
指针度盘读数
试试试
验验验平样品温时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编号度间重值( ℃ (S (g
) ) ) 针入针入针入针入针入针入针入样针入针入样品前样品后度样品前样品后度品前样品后度
③延度试验
试验温度试验速度延度( cm)
测定延度
样品编号
( cm/min )试件1 试件 2 试件 3 平均值备注
( ℃ )
( cm)
( mm)
试验
结果
试验复核监理工程师。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该法又称为薄膜烘箱试验,将50g沥青试样盛于内径139.7mm、深为9.5mm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
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试验结果精度较高。
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
非经注明:加热温度为163℃,受热时间为5h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薄膜加热烘箱:工作温度200℃,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可转动的圆盘架。
圆盘直径360-370mm,上有浅槽4个,供放置盛样皿。
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烘箱的中央,由传动机构使转盘水平转动,速度为(5.5±1)r/min。
门为双层,两层之间应留有间隙,内层门为玻璃制,只要打开外门,即可通过玻璃读取烘箱中温度计的读数。
烘箱应能自动通风,为此在烘箱上下部设有气孔,以供热空气和蒸气的逸出和空气进入。
(2)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
(3)温度计:(0-200)℃,分度0.5℃(允许由普通温度计代替)(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5)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3.准备工作(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
沥青旋转薄膜老化试验记录表
任务单号样品编号样品描述
试验规程JTG E20-2011 试验方法T0610-2011 收样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仪器试验环境
试验项目
试样编号
1 2
试验后质量损失
(%)
试样皿质量(g)
加热前盛样皿与试样合计质量(g) 加热后盛样皿与试样合计质量(g) 加热损失质量(%)
残留针入度与原试样针入度比值
(%)加热前原试样针入度(0.1mm) 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0.1mm) 残留物针入度平均值(0.1mm) 残留物针入度比(%)
残留物软化点增
值
加热前软化点 (C)
加热后软化点 (C)
加热后软化点平均值(C) 软化点增值(C)
加热试验粘度比
加热前60。
C粘度 (Pa.S)
加热后60。
C粘度(Pa.S) 加热后60 C粘度(Pa.S)平均值加热试验前后60 C粘度比
沥青的老化指数
结论:备注:
试验:记录:复核:。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T 0610-2011)8.4.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坜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8.4.2 仪器设备旋转薄膜烘箱、盛样瓶、温度计、天平、溶剂等。
8.4.3试样准备1、用汽油或三氣乙烯洗净盛样瓶后,置温度105℃±5℃烘箱中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0.1mg,盛样瓶的数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试样需要,通常不少于八个。
2、将旋转加热烘箱调节水平,并在163℃±0.5℃下预热不少于16h,使箱内空气充分加热均匀。
调节好温度控制器,在全部盛样瓶装人环形金属架后,烘箱的温度应在10 min以内达到163℃±0.5℃。
3、调整喷气嘴与盛样瓶开口处的距离为 6.35mm,并调节流量计,使空气流量为4 000mL/min±200mL/min。
4、准备的沥青试样,分别注入每个盛瓶中,其质量为35g士0.5g,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1),准确至1mg。
需测定加热前后沥青性质变化时,应同时灌样测定加热前沥青的性质。
8.4.4 试验步骤1、将称量完后的全部试样瓶放入烘箱环形架的各个瓶位中,关上烘箱门后开启环形架转动开关,以15r/min±0.2r/min速度转动。
同时开始以流速 4 000mL/min±200mL/min的热空气喷人转动着的盛样瓶的试样中,烘箱的温度应在10min回升到163C±0.5℃,使试样在163℃士0.5℃温度下受热时间不少于75min。
总的持续时间为85min。
若10min内打不到试验温度,则试验不得继续进行。
2、到达时间后,停止环形架转动及喷射热空气,立即逐个取出盛样瓶,并迅速将试样倒入一洁净容器内混匀(进行加热质量损失的试样除外),以备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的试验,但不允许将已倒过的沥青试样瓶重复加热以取得更多试样。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39、7mm、深为9、5mm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
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试验结果精度较高。
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
非经注明:加热温度为163℃,受热时间为5h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薄膜加热烘箱:工作温度200℃,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可转动的圆盘架。
圆盘直径360-370mm,上有浅槽4个,供放置盛样皿。
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烘箱的中央,由传动机构使转盘水平转动,速度为(5、51)r/min。
门为双层,两层之间应留有间隙,内层门为玻璃制,只要打开外门,即可通过玻璃读取烘箱中温度计的读数。
烘箱应能自动通风,为此在烘箱上下部设有气孔,以供热空气和蒸气的逸出和空气进入。
(2)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
(3)温度计:(0-200)℃,分度0、5℃(允许由普通温度计代替)(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5)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3.准备工作(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
(2)准备沥青试样,分别注入4个已称质量的盛样皿中[(500、5)g,并形成厚度均匀的沥青薄膜,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1),准确至1mg。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1.评估沥青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加热性能。
2.确定沥青薄膜的温度特性和热传导性能。
3.研究沥青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二、试验原理采用水浴加热法进行试验,将沥青薄膜样品置于加热装置中,通过加热使其温度逐渐升高,然后观察其热分解温度、软化点和热传导性能等指标。
三、试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待测试的沥青薄膜样品裁剪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准备试验装置:安装一个恒温水浴槽,将温度调节在所需的试验温度范围内。
3.进行试验:将沥青薄膜样品放入试验器中,并将试验器放入恒温水浴槽中,开始加热过程。
4.观察试验现象:观察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形态、气味等。
5.记录数据: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沥青薄膜样品的温度变化情况。
6.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软化点、热分解温度和热传导性能等参数。
四、安全注意事项1.加热时要注意火源和电源的安全,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试验过程中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五、结果分析通过以上试验,可以得到沥青薄膜的软化点、热分解温度和热传导性能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沥青薄膜的热稳定性、加热性能和应用范围,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六、结论根据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沥青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加热性能等性能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沥青薄膜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为改进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七、改进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包括改变原料配方、改进制备工艺等,以提高沥青薄膜的性能。
八、附录附录中可以包括试验数据表格、试验装置示意图、计算公式等。
以上是一个关于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方案的简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该法又称为薄膜烘箱试验,将50g沥青试样盛于内径139.7mm、深为9.5mm 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
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试验结果精度较高。
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
非经注明:加热温度为163℃,受热时间为5h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人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薄膜加热烘箱:工作温度200℃,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可转动的圆盘架。
圆盘直径360-370mm,上有浅槽4个,供放置盛样皿。
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烘箱的中央,由传动机构使转盘水平转动,速度为(5.5±1)r/min。
门为双层,两层之间应留有间隙,内层门为玻璃制,只要打开外门,即可通过玻璃读取烘箱中温度计的读数。
烘箱应能自动通风,为此在烘箱上下部设有气孔,以供热空气和蒸气的逸出和空气进入。
(2)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
(3)温度计:(0-200)℃,分度0.5℃(允许由普通温度计代替)(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5)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3.准备工作(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T 0610-2011)84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坜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8.4.2仪器设备旋转薄膜烘箱、盛样瓶、温度计、天平、溶剂等。
843试样准备1、用汽油或三氣乙烯洗净盛样瓶后,置温度105C±5C烘箱中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0.1mg,盛样瓶的数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试样需要,通常不少于八个。
2、将旋转加热烘箱调节水平,并在163C±0.5 C下预热不少于16h,使箱内空气充分加热均匀。
调节好温度控制器,在全部盛样瓶装人环形金属架后,烘箱的温度应在10 min以内达到163C±0.5 C。
3、调整喷气嘴与盛样瓶开口处的距离为 6.35m m并调节流量计,使空气流量为 4 000mL/min ± 200mL/min。
4、准备的沥青试样,分别注入每个盛瓶中,其质量为35g 士0.5g,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1),准确至1mg需测定加热前后沥青性质变化时,应同时灌样测定加热前沥青的性质。
8.4.4试验步骤1、将称量完后的全部试样瓶放入烘箱环形架的各个瓶位中,关上烘箱门后开启环形架转动开关,以15r/min 土0.2r/min 速度转动。
同时开始以流速4 000mL/min± 200mL/min的热空气喷人转动着的盛样瓶的试样中,烘箱的温度应在10min回升到163C± 0.5 C ,使试样在163C士0.5 C温度下受热时间不少于75min。
总的持续时间为85min。
若10min内打不到试验温度,则试验不得继续进行。
2、到达时间后,停止环形架转动及喷射热空气,立即逐个取出盛样瓶,并m2-m1LT=mi-mo100迅速将试样倒入一洁净容器内混匀(进行加热质量损失的试样除外),以备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的试验,但不允许将已倒过的沥青试样瓶重复加热以取得更多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