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习题集2010.9
- 格式:doc
- 大小:959.97 KB
- 文档页数:18
《工程水文学》习题康艳巨娟丽编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9月前言为了学生能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编者编写了本习题集。
本习题集中的习题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编写的《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一书,同时还采用了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的部分习题,本书第三章的习题引用了陕西省宝鸡水文局千阳水文站和益门镇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本课程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下:习题作业前,应阅读习题中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和方法;严肃、认真、仔细、按时完成作业,达到“分析正确,计算无误、图幅美观,字迹端正”,作业中的曲线图严格按照工程制图要求进行绘制,文字说明和计算数据书写应工整;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要求统一用A4白纸书写作业;作业经教师批改,认真改正错误之处;作业要妥为保存,待课程学习结束后,作业装订成册,以留毕业参加实际工作参考使用;切忌随手乱涂乱划,以作为期末考查的依据。
编者2011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 (2)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7)第四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13)第五章水文预报 (23)第六章水文统计 (27)第七章设计年径流分析 (33)第八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39)第九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6)第一章绪论学习本章的意义: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填空题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法:和。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珍藏版)考试大纲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6.1.2 水文测验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6.1.3 流域产、汇流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6.1.4 设计洪水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6.1.5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程分配6.2 复习指导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工程水文学一、名词解释1. 水文学2. 水资源3. 成因分析法4. 产流过程5. 径流形成过程:6. 饱和水汽压:7. 水文遥感:8. 水文年鉴:9. 水位10. 离散型随机变量:11. 总体1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3. 人类活动:14. 水文比拟法15. 设计径流量16. 同倍比放大法:17. 不跨期选样:18. 特大洪水:19. 校核洪水20. 径流深:21. 汇流时间:22. 瞬时单位线:二、简答题1. 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 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3.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 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5. 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6. 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7. 流量测验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8. 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9. 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10. 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11. 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12. 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13. 多年综合日流量历时曲线、代表年日流量历时曲线和平均日流量历时曲线有何异同?14. 随着流域内湖泊和沼泽的增多,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为什么?15. 设计时段枯水流量与设计时段径流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16. 怎样对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推求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17. 如何选取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标准?18.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条件?19. 如果流域缺乏雨量资料,如何推求定点~定面关系折算系数?20. 如何绘制面平均雨深~面积~历时曲线?21. 如何应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2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程序包括哪几部分?23. 如何对暴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审查?24. 为什么可以应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三、计算题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公布了当时最新的全球水量平衡数据,其中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Pc为119000km3,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为72000 km3,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P0为458000km3。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珍藏版)考试大纲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 6.1.2 水文测验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6.1.3 流域产、汇流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6.1.4 设计洪水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6.1.5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程分配6.2 复习指导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水文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c]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b]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b]。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a杂乱无章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
a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7.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8.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9.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a]。
a再生性b非再生性c随机性d地区性二、判断题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T)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T)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7.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暴雨公式 Pt , p s pT1n 中的 s 为 t=1 小时的降雨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在一般情况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随时段长(T)的增加而增加,其时段平均流量则随时段长(T)减小而减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产流历时tc 内的地表平均入渗能力与稳渗率fc 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设计年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中,可将设计年径流量直接与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比较,借以说明此设计年径流量的合理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根据单位线的基本假定,考虑了净雨强度对其形状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 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 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年径流系列资料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设计变量与参证变量同期系列的统计参数相比较,只要是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影响河流输沙量的气候因素中,降水、气温和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我国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以Cv 表示)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的多。
第一篇工程水文学试题库与答案第一章绪论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与: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与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和。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 ]。
a.XXXX的三斗坪b.XXXX的茅坪c. XXXX的南津关d.XX市的XX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
a.185.0m、180.0mb.180.4m、175.0mc.175.0m、180.0md.155.0m、145.0m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 ]s/m3。
《工程水文学》习题康艳巨娟丽编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9月前言为了学生能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编者编写了本习题集。
本习题集中的习题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编写的《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一书,同时还采用了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的部分习题,本书第三章的习题引用了陕西省宝鸡水文局千阳水文站和益门镇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本课程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下:习题作业前,应阅读习题中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和方法;严肃、认真、仔细、按时完成作业,达到“分析正确,计算无误、图幅美观,字迹端正”,作业中的曲线图严格按照工程制图要求进行绘制,文字说明和计算数据书写应工整;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要求统一用A4白纸书写作业;作业经教师批改,认真改正错误之处;作业要妥为保存,待课程学习结束后,作业装订成册,以留毕业参加实际工作参考使用;切忌随手乱涂乱划,以作为期末考查的依据。
编者2011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 (2)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8)第四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17)第五章水文预报 (31)第六章水文统计 (35)第七章设计年径流分析 (43)第八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51)第九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59)第一章绪论学习本章的意义: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填空题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法:和。
⼯程⽔⽂学习题册简答第⼀章绪论三、简答题1.⼯程⽔⽂学与⽔⽂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的内容答:⼯程⽔⽂学是⽔⽂学的⼀个重要分⽀,随着⽔利⽔电⼯程建设的⼤规模开展,为满⾜⼯程规划设计、施⼯和运⾏管理的迫切需要,⽔⽂⼯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量的、深⼊的试验研究,使⽔⽂学发展到⼯程⽔⽂学阶段。
它主要包括⽔⽂分析与计算及⽔⽂预报两⽅⾯的内容。
2.⼯程⽔⽂学在⽔利⽔电⼯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答:⼯程⽔⽂学在⽔利⽔电⼯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设计年径流等⽔⽂数据;(2)施⼯阶段,为施⼯设计提供设计⽔⽂数据,为指导现场施⼯,提供施⼯⽔⽂预报;(3)运⽤管理阶段,提供各类⽔⽂预报成果,确保⼯程安全和发挥最⼤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数据。
第⼆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三、简答题1. 如何确定河流某⼀指定断⾯控制的流域⾯积答:(1)搜集指定断⾯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集⽔区的分⽔线;(3)⽤求积仪量出地⾯分⽔线包围的⾯积,即流域⾯积。
2. 蒸发折算系数K值的⼤⼩随哪些因素⽽异答: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变化:(1)蒸发器的类型;(2)地理环境情况;(3)季节⽉份的不同。
3. 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于1答:因为流域出⼝的径流过程是相应的降⾬扣除损失后的净⾬形成的,显然,其径流量必然⽐相应的降⾬量⼩,所以径流系数必然⼩于1。
4. 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河⽔仍然川流不息.答:河川径流是流域降⾬通过产流、汇流过程形成的,汇流包括地⾯汇流和地下汇流,前者主要受控于河⽹、湖泊的调蓄作⽤,后者主要受控于地下⽔库的调蓄作⽤,使径流过程变远远⽐降⾬过程平缓和滞后,尤其是地下汇流速度极其缓慢,使河川径流常年不断。
5. 同样暴⾬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天然流域的显著增⼤.答:与天然流域相⽐,流域城市化后,⼤量的透⽔⾯积,如林地、草地、农⽥变为不透⽔的⾯积,如房屋、街道、路⾯等,下渗⼤⼤变⼩;还有许多⽔塘、湖泊被填,调蓄容积减少。
工程水文习题集河海大学习题一流域平均雨量的计算及降雨过程线的绘制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支流隐潭溪上拟建一座青山水库。
坝址处控制集水面积F为85.5k ㎡,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坝址附近地面高程仅有20米左右。
而上游高山处高程可达880余米,山高坡陡,森林茂密,表土层薄,透水性好,植被良好。
流域内设有7个雨量站(具有自记雨量计观测雨量)和坝址附近没有一个流量站,如图1所示。
1974年8月19日降了一场较大的暴雨,测得雨量记录如表1所列。
表1 1974年8月19日雨量站测得雨量记录表降雨时间雨量(毫米)流域平均雨量起讫石塘庙ƒ1=12.0平岗ƒ2=16.4章山ƒ3=9.0田家山ƒ4=7.3迳路ƒ5=8.9龙潭ƒ6=8.8溪底ƒ7=23.1F=85.53:00 4:00 5:00 4:005:006:002.43.42.70.61.40.80.80.60.60.61.21.21.71.73.76:00 7:00 8:00 7:008:009:000.88.310.80.75.05.14.36.52.94.58.40.73.45.01.23.02.65.75.023.59:00 10:00 11:00 10:0011:0012:0027.942.947.315.428.637.515.231.728.318.522.030.012.524.819.712.423.412.713.648.430.312:00 13:00 14:00 13:0014:0015:0029.423.416.825.822.417.021.116.914.048.414.110.211.711.512.59.511.515.031.332.339.215:00 16:00 17:00 16:0017:0018:0018.012.312.118.011.610.814.515.53.812.07.18.6115.011.013.120.420.515.024.816.811.218:00 19:00 20:00 19:0020:0021:008.29.15.67.96.23.812.512.53.111.75.77.110.98.48.412.012.49.316.114.713.421:00 22:00 23:00 22:0023:0024:0013.18.03.66.34.32.54.23.32.16.58.24.89.56.53.912.05.54.38.811.36.2总和303.4 232.2 210.9 232.3 190.3 205.1 359.7二、要求1.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暴雨逐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填入雨量记录表1中的最后一栏,并在方格纸上绘出该次暴雨流域(面)平均雨强(i)过程线(与习题二流量过程画在同一张图上,i(t)在上方(方向向下),Q(t)在下方)。
2.统计本次暴雨的总(面)雨量值(m3)、总降雨历时、总平均(面)雨量(mm/hr)及最大时段的雨量。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的绘制及地面径流量、地面径流深及地面径流系数的计算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支流隐潭溪上青山水库坝址截断面,在1974年8月19日降了一次暴雨,相应该次暴雨测得流量记录如表2:表2时间t(小时) 8月19日5:008:00 10:00 12:00 13:30 14:00 16:00流量Q(m3/s)0.38 0.23 2.78 80.2 62.7 180.0 272.5时间t(小时) 17:00 18:00 20:00 24:008月20日4:008:00 12:00流量Q(m3/s)350.0 310.0 252.5 205.0 123.0 58.9 37.9时间t(小时) 16:00 20:00 24:008月20日4:008:00流量Q(m3/s)26.5 20.5 15.9 13.6 12.1二、要求1.将上述表中实测流量值点绘到与习题一绘制暴雨平均雨强过程线的同一方格纸上,使雨强过程在上方,流量过程在下方,按时间次序相继通过实测流量点连接成连续的光滑曲线,即为流量过程线,应使雨强过程线和流量过程线的横坐标时间的比例尺取一致,以便其相互对照。
2.根据退水曲线规律的分析,初步估计出地面径流的终止点,约在洪水退水线上Q=25m³/s处,用斜线分割线法从本次洪水的起涨点(8月19日8:00)到地面径流终止点之间以直线来分隔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用梯形求面积的方法推求本次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总量(万立米),再将其换算成地面径流深(毫米),最后算出本次暴雨的地面径流系数值。
3.若流域产流以实测流量上涨时刻为开始产流的标志,上涨前全部降雨为初损,上涨后以恒定的后损率(稳定下渗率)扣损,请依此推算地面净雨过程,并推求时段为8h的地面径流单位线。
测流记录的整理及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变化图的绘制一、给定资料江西省昌江谭口水文站在1974年7月14日进行了一次流速仪法现场测流,测深测速记录如表3所示。
二、要求1.以各条垂线上各测点的测速历时t 、流速仪转速N ,代入施测流速仪的率定公式V 点=0.709(N /t )+0.010算出该点流速V 点(m/s )。
再将各条垂线上0.2,0.8水深处测处的点流速V 0.2、V 0.8,代入二点法公式0.20.81()2m V V V =+,得垂线平均流速m V 填入表3中m V 栏。
2.以起点距b 为横坐标,以水深h 和垂线平均流速m V 为向下、向上标示的纵坐标在方格纸上绘制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变化图。
习 题 四用流速仪法施测断面流量的计算及成果汇总一、给定资料江西省昌江谭口水文站在1974年7月14日进行了一次用流速仪法的测流工作。
测深、测速记录的整理成果和习题三中表3中所列。
二、要求1.已将习题三表3中的起点距b 、水深h 转抄到实测流量计算表(表4)上,由b 、h 分别计算相邻垂线间的间距B 和平均水深h ,再将间距B 乘上平均水深h 得测速垂线间的部分面积i F ;此外,将习题三表3中的m V 抄到表4上,由m V 计算相邻垂线间部分面积的平均流速i V ,其中头尾两项岸边部分面积的平均流速1V 、10V ,应以岸边第1、9条垂线平均流速1m V 、9m V 分别乘以岸边流速系数α= 0.67、0.75 得出,填入i V 栏,最后,由i F 和i V 计算部分流量Q i =i F *i V ,则断面流量等于i Q ∑。
2.计算表4下部各项测流成果要素值:Q =i Q ∑,F =i F ∑,死水面积是指流速为0的过水面积,现为0,V =Q /F ,平均水深=F /水面宽,断面流量相应的水位应取测流始、末时观测基本断面水位的平均值,水面纵比降应由上、下比降水尺所得的水位差除以其间距400米得到。
糙率n 应由流量公式Q = n1*(xF )2/3 * J 1/2 * F 反求得出。
其中x 为湿周长,可由以下公式10221i ii x B h ==+∆∑求得,J 为水面纵比降,水位涨率可由测流期间水位涨差除以测流历时(见表3)得出。
表3 昌江潭口水文站到漂潮速记录表施测时间:1974年7月14日6:50 - 8:05(平均7:28)天气:雨 铅鱼重:50公斤测速仪牌号及率定公式:55型No.2396,v = 0.709(tN ) + 0.010m/s,检查后使用数次:测点总数测速垂线数:9/18序号起点距b (米) 水 深h (米)流速仪施测位置 测速历时t(秒)测速仪 转数 N测点 流速 V 点 (米/秒)垂线平均流速 V m (米/秒)备 注测深 测速 相对测点深(米)0 岸 边 86.4 01 1 110.0 4.95 0.2 0.99 58 120 0.8 3.96 64 120 2 2 125.0 6.20 0.2 1.24 85 2400.8 4.96 67 150 3 3 140.0 6.30 0.2 1.26 64 200 0.8 5.04 58 150 4 4 155.0 6.40 0.2 1.28 58 200 0.8 5.12 56 160 5 5 170.0 6.50 0.2 1.30 58 200 0.8 5.20 63 200 6 6 185.0 6.50 0.2 1.30 35 120 0.8 5.20 37 120 7 7 200.0 6.60 0.2 1.32 60 200 0.8 5.28 63 200 8 8 213.0 6.70 0.2 1.34 68 180 0.8 5.36 54 120 99223.06.70 0.2 1.34 69 150 0.8 5.36 57 120 10岸边237.0 0情况说明:用测船施测,流速仪用直径4mm 的钢丝索悬吊。
表4 昌江潭口水文站实测流量计算表序号起点距b(米) 基本断面水位Z(米)水深h(米)测深垂线间测速垂线间过水断面积F i(米2)平均流速(米/秒)部分流量Q i(米3/秒)测深测速平均水深h(米)间距B(米)测速垂线V m测速垂线间部分面积V iα=0.670 85.4 55.76 01 1 110.0 4.952 2 125.0 6.203 3 140.0 6.304 4 155.0 6.405 5 170.0 6.506 6 185.0 6.507 7 200.0 6.608 8 213.0 6.709 9 223.0 6.7010 237.0 55.83 0∑α=0.75断面流量Q (m3/s)平均水深(m)水尺记录水尺名称水尺编号水尺读数(米)水尺零点高程(米)水位Z(米)过水断面积F(m2)最大水深(m)死水面积(m2)与断面流量相应的水位(m)基本P4始0.16终0.23平均0.2055.60 55.80平均流速νQ (m/s)水面纵比降(⨯10-4)上比降P5始0.34终0.42平均0.3855.55 55.93最大测点流速(m/s)糙率(n)下比降P6始0.23终0.31平均0.2755.40 55.67水面宽(m)水位涨率(m/hr)(上下比降水尺间距离为400米)习题五计算年径流量样本系列的统计参数及绘制年径流量的经验频率曲线一、给定资料浙江省曹娥江隐潭溪青山水库坝址断面以上控制的集水面积F=85.5km2,根据雨量资料求得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x0=1563毫米,实测径流年月流量系列如附表5中所列。
二、要求1. 根据表5中最后一栏给出年平均流量Q年的样本系列数据,初步计算年径流量的统计参数Q、νC、C s值。
2. 计算年径流量的经验频率P i,并在机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据(Q i,P i),连成经验频率曲线。
习题六用适点配线法选配年径流量的理论频率曲线一、给定资料同习题五的给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