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 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 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 间第7~9肋间,也可在 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
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 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 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 及查体情况。
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 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 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 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 后以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 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 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 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 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 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 用别针固定。
在张力性气胸紧急处理时,如现场无相应设备,可用 50~ 100ml消毒注射器直接连接穿刺针后的胶管抽气。
张力性气胸病情紧急而无其他抽气设备时,为了挽救患者生 命,可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以达到暂时减压的目的。 亦可用粗注射针头,在其尾部扎上橡皮指套,指套末端剪 一弧形裂缝,使成简单的单向活瓣。穿刺针留置于胸腔内 (针尖入胸腔l~2cm),用胶布固定于胸壁皮肤,然后迅 速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 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 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 放在特殊的架子上,防止被 踢倒或抬高。
各衔接处均要求密封
引流管固定
搬运病人前,先用两把止血 钳双重夹住引流管,将引流 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搬 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 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拔管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 10ml,无气体溢出.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 检查肺膨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