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船舶抗沉结构与设备
- 格式:pdf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25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船舶结构与设备特点:1、知识点多、杂。
考点知识多为书本原文,计算、思考等题目较少;2、与货运、避碰同考,所占比例较小。
其中货运160道题目,结构占20-30道题;3、后期新题更新不多;4、难点不多,需记忆。
如船舶种类及特点、轻型吊杆、舵设备等。
第一章船舶常识(结构货运)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一、船舶基本组成由主船体、上层建筑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等组成。
1、主船体船底:分单层底、双层底。
舭部★舷侧:首/尾部船首/尾甲板:上甲板、平台甲板(注:强力甲板、遮蔽甲板、量吨甲板、舱壁甲板定义见“甲板结构”)、甲板命名舱壁:按方向分横舱壁、纵舱壁(其他分类方式见“舱壁结构”)。
★船底、舷侧、舭部构成船壳板2、上层建筑定义:分类:长上层建筑、短上层建筑(定义)组成:首楼、尾楼、桥楼(位置、作用)、甲板室(长甲板室、短甲板室)★桅屋属于短甲板室上层建筑各层甲板:艇甲板、罗经甲板3、舱室名称机舱、货舱、压载舱、深舱(定义)、其他舱室★隔离空舱(干隔舱):仅有一个肋骨间距的空舱二、船舶主要标志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位置(前、后)2、吃水标志:公制/英制(10cm/6英尺),★读取3、甲板线标志:尺寸(300mm×25mm)、★位置★4、载重线标志:位置、堪划要求、字母涵义、丈量最小干舷5、其他标志:船名船籍港标志:船名字高比船首字高小10%-20%;船籍港字高为船名字高60%-70%烟囱标志:位置分舱与顶推位置标志:位置、形状引航员登离船标志:上白下红船舶识别号:100总吨及以上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货船,位置公司名称标志:第二节船舶尺度与船舶吨位一、船舶尺度分为:最大尺度、船型尺度、登记尺度最大尺度(全部尺度/周界尺度):最大长度、宽度、高度(定义)、作用船型尺度(计算尺度、理论尺度):型长、型宽、型深、型吃水(定义)、作用登记尺度:登记长度、宽度、深度(定义)、作用二、主尺度比型长型宽比、型长型深比、型长型吃水比、型宽型吃水比、型深型吃水比:影响三、船舶吨位1、重量吨分为:排水量和载重量排水量: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装载排水量(了解定义)载重量:总载重量、净载重量(了解定义)2、容积吨分为:总吨位、净吨位、运河吨位定义(了解)、★作用:★运河吨位数值比总/净吨位数值大些★第三节船舶种类与特点1、客船分类:全客船、客货船、货客船、客滚船特点:抗沉性好(二舱不沉制)、多层甲板、上层建筑高大、航速快、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设计美观等2、集装箱船特点:单层甲板、开口大、航速快、双层底和双层船壳、抗扭箱(保证强度和提高抗扭强度)、装卸效率高、货损货差小、箱格导轨、方形系数小于0.63、散货船特点:运输密度较小散货、单层甲板、开口大、货舱剖面棱形(作用:便于平舱、卸货、提高稳性)、上下边舱(压载)、单层或双层船壳、船型肥大4、矿砂船特点:运输矿砂、中间舱两侧边舱、开口大、双层底高(重心高)、剖面呈漏斗形、航速低、采用高强度钢5、兼用船O/O船、O/B/O船特点:★装货要求6、杂货船特点:运输件杂货、多起重设备、多层甲板、舱口尺寸大、一舱不沉制7、滚装船特点:首跳板、尾跳板、舷侧跳板(要求、特点)、首门有罩壳式、边铰链式,活动斜坡道或升降平台,跳板工作坡度:不大于8°,通常为4°-5°,横倾小于4°时,跳板对码头负荷不超过2-3t/m2、多层甲板、双层底、纵骨架式、支柱少、纵通甲板、抗沉性差、舱容利用率低、造价高、装卸效率高、航速快、码头适应性好8、木材船特点:舱口大、舷墙高、舷侧多立柱、多起重设备9、冷藏船特点:良好隔热设施与制冷设备、舱口小、多层甲板、航速快、吨位小10、多用途船特点:运输多种货物、舱口大、多层甲板、多起重设备11、液货船油船:双层底和双层船壳、无起重设备、舱口圆形或椭圆、多泵管路、纵骨架式、横、纵舱壁(减少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影响)、船型肥大、干舷小、专用压载舱/清洁压载舱液体化学品船:采用耐腐蚀不锈钢制成、双层底和双层船壳、舱口小、多泵和管路12、液化气船液化天然气(甲烷):隔热结构、货舱呈球形和矩形、极少数为棱柱形或圆筒形、常压低温运输液化石油气船:加压液化(球形或圆柱形)/冷冻液化(矩形)/加压、冷冻液化乙烯运输船:加压液化、货舱呈球形、圆柱形和矩形13、高速客船水翼船、气垫船(全垫升、水面效应)、双体船(特点、航行方式)14、其他船舶工程船:挖泥船、起重船、海洋调查船、敷缆船、航标船工作船:拖船、供应船、破冰船(首尾两舷设有大的压载舱)、海难救助船、消防船、科考船第二章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结构与货运)第一节船体受力1、力/力矩分类:总纵弯曲力矩、扭转力矩、横向作用力、局部作用力2、总纵弯曲力矩产生原因、分布(★船中力矩最大、1/4L处剪切力最大)、“中拱中垂”(★拉伸/压缩,波长=船长)3、扭转力矩、横向作用力产生原因(了解)★4、主要构件、次要构件定义、辨别5、船体结构设计与建造要求第二节船体结构一、船体结构形式与主要结构图1、骨架形式分类:横骨架式、纵骨架式、混合骨架式2、横骨架式/纵骨架式/★混合骨架式特点、应用3、★外板展开图:边接/端接定义、并板位置、船壳板组成(船底、舭部、舷侧、舷顶列板)及厚度分布特点★船壳板命名(两字母一数字):左、右舷分别为P、S,以平板龙骨为K板,向左/右依次为A、B、C、D...(IOQ不用),船首/尾命名数字(注意:甲板板命名相异)、作用4、总布置图:右舷侧视图、各层甲板与平台平面图、舱底平面图及船体主要尺度和技术数据等(由上往下)二、船底结构1、双层底骨架形式:横骨、纵骨架式,组成,作用(强度、舱室、压载、航行性能、抗沉性、抗泄漏、承受负荷)了解客船双层底布置:50≤L<61、61≤L<76、76≤L2、船底板平板龙骨尺度要求、船底板厚度分布3、横向构件肋板:分类(实肋板、水密肋板、组合肋板)、结构、设置要求(横骨、纵骨架式)舭肘板:作用(★连接肋板、肋骨)、尺寸要求(宽度和高度相同,面板或折角宽度为厚度10倍,减轻孔和污水孔孔缘板宽不小于舭肘板宽度的1/3)4、纵向构件桁材:中桁材(箱形中桁材,别名箱形龙骨)设置要求★箱形龙骨,一般设置机舱、防撞舱壁间,作用,宽度不超过2m,设有水密人孔和通向露天甲板的应急出口,两面操纵关闭装置。
船舶结构与设备复习材料船舶结构与设备复习总结(Summarized by Shayne)简答题部分一、船体结构的形式为了保证船体强度和刚性,除正确选用船体结构钢材外,还应合理地布置它们,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效力。
按照构建的排列方式,船体结构可分为横骨架式,纵骨架式和纵横混合骨架式3种形式。
1.横骨架式船体结构横骨架式船体结构是在甲板上、船底和舷侧结构中,横向构建数目多、排列密,而总想构件数目少、排列疏的船体结构。
这种结构从木船结构演变而来,是在造船中应用最早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1)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好。
(2)结构简单,容易建造。
(3)舱容利用率高。
横向构件数目多,不需要很大尺寸,因而占据舱内空间较小。
(4)空船重量大。
船体总纵强度主要靠纵向构件和船壳板、甲板来保证。
由于纵向构件数目少,必须增加船壳板的厚度来补偿,结构增加了船体重量。
对于总纵强度要求不很高的中小型船舶常采用横骨架式船体结构。
2.纵骨架式船体结构纵骨架式船体结构是在上甲板、船底和舷侧结构中,纵向构件数目多、排列密,而横向构件数目少、排列疏的船体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1)总纵强度大。
(2)结构复杂。
小尺寸的纵向构件数目多,焊接工作量大。
(3)舱容利用率低。
船体结构的横向强度主要靠少数横向构件来保证,因而尺寸很大,占据舱容较多。
(4)空船重量小。
因为船壳板和甲板板可以做得薄些,所以结构重量减轻。
这种形式的船体结构通常在大型油船和矿砂船上采用。
3.混合骨架是船体结构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在上甲板和船底采用纵骨架式结构,而在舷侧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从船体各部位手里特点来看,这种结构形式是合理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1)既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又有较好的横向强度。
(2)结构较为简单,建造也较容易。
(3)舱容利用率高。
因为舱内突出的大型构件少,所以不妨碍舱容及货物的装卸。
(4)舷侧与甲板、船底的交接处,结构连接性不太好。
舷侧的横向构件多,而甲板、船底的横向构件少,因此舷侧上有部分横向构件不能与甲板和船底的横向构件组成横向框架。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案(适用于航海技术专业)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第一章:船舶常识1.部位名称船首(head)船尾(stern)船中(midship)首部(尾部(quarter)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叫左舷(port右舷(starboard)前方(ahead)后方(astern)正横(abeam首柱(stem)尾柱(stern post)上甲板(upper deck)舷弧(sheer)下(层)甲板(lower deck)二甲板(second deck 三甲板(third deck)单底(single bottom)双层底(double bottom)横舱壁(transverse bulkhead)第二章: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3)焊接的特点:焊接的优点是连接强度高,水(油)密性好,施工方便,结构重量较轻,焊缝表面较光顺。
焊接的缺点是在焊缝处存在剩余应力,易产生裂纹。
航行中如果发现裂纹,急措施,可在裂纹端部钻一圆孔以阻止其蔓延。
2.纵向扭矩当船舶首尾部的装载在船体中心线两侧不对称时,或当船舶在斜浪中航行时,以及其它原因产生的首尾左右不对称的作用,都会在船体上产生扭矩作用。
3.横向作用力当船体受舷外的水压力作用与舱内货物、机器设备等的压力作用不均衡时,船底和舷侧结构会在船体横向断面内发生凹变形。
另外,当船在水受横向波浪的作用4.局部作用力舷侧板受码头的碰撞和挤压作用;船尾部受到螺旋桨的激振力作用坞墩反力,机器、设备重力及波浪对船首底部的拍击力等。
二、船体强度船体抵抗各种外力作用的能力统称为船体强度(hull strength)(2)机械通风:是用通风机把新鲜空气鼓人舱内或把舱内空气抽出,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3)空调系统:是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加热(或冷却)和加湿(或去湿),并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各舱室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起到制造人工小气候的作用,改善船员和旅客的生活居住条件。
1.“A级离开”是指由切合______要求的舱壁与甲板所组成的离开。
①以钢或其它等效质料作离开质料,并有适当的防挠增强;②其结构能在1h的标准耐火试验至结束时,防备烟及火焰通过;③用经认可的不燃质料隔热。
(A)A.①~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2.“其他等效质料”是指经标准耐火试验划定的曝火时间后,在______上与钢具有同等性能的质料。
(C)A.不燃性;B.强度和硬度;C.结构性和完整性;D.燃点和熔点。
3.“主竖区”系指船体、上层修建及甲板室以:(C)A.“B级离开”分成的区段;B.“C级离开”分成的区段;C.“A级离开”分成的区段;D.“D级离开”分成的区段。
4.4-3规格的绞辘,其动、定滑轮数分别为:(D)A.4,3;B.3,3:C.4,4;D.3,4。
5.B级冰区增强船舶的钢板焊接首柱自满载水线以上600mm处以下部门的板厚应为范例值的______,但不必大于25mm。
(A)倍;倍; C.2倍;倍。
6.B级冰区增强要点有:冰带外板的增强,其纵向范畴从首柱向后至满载水线最大宽度处,但不凌驾______。
(D)A.0.1L;B.0.3L;C.0.2L;D.0.4L。
7.B级冰区增强中间肋骨的垂向设置范畴为压载水线以下______mm至满载水线以上______mm处,其两端不必连接。
(A)A.1000,1000;B.500,1000;C.500,500;D.1000,500。
8.B级离开是指由切合______要求的舱壁、甲板、天花板或衬板所组成的离开。
①其结构能在最初半小时的标准耐火试验结束时,防备火焰通过;②具有切合划定的隔热值;③以认可的不燃质料制成。
(D)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
9.sea-bee 型载驳船的装卸方法是:(C)A.用浮船坞原理浮进浮出;B.用龙门吊吊上吊下;C.用升降平台浮上浮下;D.用拖船拖进拖出。
10.SOLAS条约划定,载客凌驾______就视为客船。
第八章升船机第一节升船机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一、升船机的特点升船机和船闸一样,都是用来克服航道上的集中落差,以便船舶顺利通过的通航建筑物。
升船机和船闸的根本不同点是:船闸是直接借闸室的水面升降,使停泊在闸室内约船舶完成垂直运动;升船机则是用机械的方法,升降装载船舶的承船厢,以克服集中落差。
因此。
两者在结构及设备方面,均有所不同。
这首先表现在建筑物的躯体结构上。
船闸和升船机的躯体,都是用来完成船舶升降克服集中落差的。
船闸的躯体结构是固定的闸室,而升船机的躯体结构,则由运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承船厢的支承导向结构)所组成(图8-l)。
图8-1升船机示意图为了实现承船厢的升降,保证运行的安全,在升船机的躯体结构上设置有下列设备:驱动承船厢升降的驱动装置;在事故状态下,阻止承船厢运动并支承船厢的事故装置;减少驱动功率的平衡装置;实现承船厢与闸首衔接的拉紧、密封、充、泄水等设备;保证承船厢在运行过程中平稳的支承导向设备等。
此外,还没有相应的输、配电及控制系统等电气设备。
升船机的闸首,和船闸一样,也是把躯体与上下游航道隔开的挡水建筑物,衔接承船厢与航道,保证船舶在两者之间安全可靠地进出。
不同的是,在升船机的闸首上没有复杂的输水系统,同时闸首的工作条件,只受上游或下游水位的影响。
至于升船机的引航道和前港,则与船闸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与船闸相比,升船机有以下特点:1.在运转时基本上不耗水,在水量不充沛的河流和运河上,建造升船机较为有利;2.升船视的升降速度远较船闸闸室灌泄水速度快,船舶通过升船机所需的时间较船船通过船闸的时间要短;3.在高水头的通航建筑物中升船机的造价一般较小;4.机电设备是保证升船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部分,升船机的建造与安装要求有较高的设计与工艺水平。
各国建设和科研工作经验表明:当水头在70m以上,宜建造升船机;水头在40~70m之间应进行升船机与船闸的比选;在40m以下,采用船闸通常比升船机优越。
升船机的建造已经有20O多年的历史,由于整个工业水平的限制,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建造的升船机,无论提升高度或通过船舶的吨技均较小,一般在100t以下,提升高度大都在15m以下。
1.“A级分隔”是指由符合______要求的舱壁与甲板所组成的分隔。
①以钢或其它等效材料作分隔材料,并有适当的防挠加强;②其构造能在1h的标准耐火试验至结束时,防止烟及火焰通过;③用经认可的不燃材料隔热。
(A)A.①~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2.“其他等效材料”是指经标准耐火试验规定的曝火时间后,在______上与钢具有同等性能的材料。
(C)A.不燃性;B.强度和硬度;C.结构性和完整性;D.燃点和熔点。
3.“主竖区”系指船体、上层建筑及甲板室以:(C)A.“B级分隔”分成的区段;B.“C级分隔”分成的区段;C.“A级分隔”分成的区段;D.“D级分隔”分成的区段。
4.4-3规格的绞辘,其动、定滑轮数分别为:(D)A.4,3;B.3,3:C.4,4;D.3,4。
5.B级冰区加强船舶的钢板焊接首柱自满载水线以上600mm处以下部分的板厚应为规范值的______,但不必大于25mm。
(A)A.1.1倍;B.1.5倍;C.2倍;D.2.1倍。
6.B级冰区加强要点有:冰带外板的加强,其纵向范围从首柱向后至满载水线最大宽度处,但不超过______。
(D)A.0.1L;B.0.3L;C.0.2L;D.0.4L。
7.B级冰区加强中间肋骨的垂向设置范围为压载水线以下______mm至满载水线以上______mm处,其两端不必连接。
(A)A.1000,1000;B.500,1000;C.500,500;D.1000,500。
8.B级分隔是指由符合______要求的舱壁、甲板、天花板或衬板所组成的分隔。
①其构造能在最初半小时的标准耐火试验结束时,防止火焰通过;②具有符合规定的隔热值;③以认可的不燃材料制成。
(D)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
9.sea-bee 型载驳船的装卸方式是:(C)A.用浮船坞原理浮进浮出;B.用龙门吊吊上吊下;C.用升降平台浮上浮下;D.用拖船拖进拖出。
10.SOLAS公约规定,载客超过______就视为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