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法.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七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名词解释外交: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国际关系的活动。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相互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外交关系法: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
***外交使馆人员:P175临时代办:使馆馆长不能履行职务时,代理馆长职务的人。
可以是大使、公使、代办。
***国书:派遣国发给其外交使节的任命书,是重要的国家法律文件。
外交使节在递交国书之后开始执行使节职务。
领事:是一国为了实行其对外政策,经另一国同意派驻在该国一定地点,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
***外交领馆人员:P189下名誉领事:派遣国在接受国当地聘任的兼任领事职务的人员。
主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商人或律师,其薪水从领事事务费中扣除。
不受欢迎的人: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通知派遣国,宣告使馆馆长或使馆任何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或宣告使馆任何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
遇这种情形,派遣国就应斟酌情况召回该人员,或者在他是接受国国民的场合终止其在使馆中的职务。
如果派遣国拒绝或者不再合理期间履行上述义务,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
简答题1、试述国家外交关系机关的体系。
答:(一)国外交机关: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门(及其首长)。
(二)驻国外外交机关:常设性外交机关,临时性外交机关。
常设性外交机关如使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团;临时性外交机关如特别使团(又分为政治性特别使团和礼节性特别使团)。
***2、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区别:(重点)答:联系:1.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意味着建立了领事关系2.在行政系统上,领事官员与一般外交官员同属于外交人员组织系统,由外交部领导3.外交使节也可同时执行领事职务区别:1.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2.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治机关(政府、外交部等)进行交往;而领馆在原则上仅与接受国非政治机关(商贸、交通部等)进行交往。
2021年司考国际法第五章知识点: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概述国际法上的外交一般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外交机关以诸如访问、谈判、缔约、交涉、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等方式实行的交往活动。
外交关系广义的说就是国家间在上述活动中所形成的并通过上述行为反映出来的一种相互关系。
规范这种关系的国际法规则,称为外交关系法。
它主要是外交程序、形式及相关制度的规范。
在现代国际实践中,相互设立常驻外交机构、互派外交代表是国家之间外交中最通常的方式,也被作为国家间正常外交关系的必然结果和基本标志。
所以,外交关系也往往特指国家之间的这种建立互派机构形成的关系。
外交关系法的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对这种关系的规定上。
外交关系的规则,大多是长期实践形成的习惯国际法,有相当的内容是从古老的使节制度演变而来。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将这些规则实行了系统的编纂和发展,包含了当今外交关系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外交关系的建立,外交代表机关派遣和接受的程序,外交代表机关的组成、等级及其职务、外交特权与豁免等。
领事关系是指根据国家间协议,互派执行领事职务的常驻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关系。
领事制度产生于中世纪后期的地中海国家,当时侨居某一外国实行商贸活动的同一国商人,往往在他们中推选出一些人,称为“商人领事”,用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商业纠纷以及处理他们与居住国地方间的某些事务,保护他们的权益。
以后这种做法逐渐传到世界各地,而且行使这种职务的领事人员,也从由当地侨居商人中推选演变为大都由商人的本国派出。
领事关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官方关系,并且出现和形成了相关领事制度的一系列习惯法规则。
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对这些规则实行了系统的编纂,构成了当今领事关系法的主要内容。
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都属于国家对外关系的范畴。
驻外外交常设机构和领事常设机构之间存有紧密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都是根据国家协议为执行外交政策而常驻外国的机构。
国家间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包含同意建立领事关系,有时领事任务可约定由外交人员执行。
2024年法考三国法重点笔记一、国际公法。
1. 国际法的渊源。
- 国际条约:重点关注条约的缔结、生效、保留等。
- 国际习惯:其构成要素(物质要素和心理要素)。
2. 国际法主体。
- 国家: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的相关内容,国家承认与继承。
-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大会、安理会等)及其职能,安理会的表决制度(15个理事国,9票赞成,大国一致原则)。
3. 海洋法。
- 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不同海域的法律地位和制度。
例如,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专属经济区的资源开发和管辖权等。
4. 航空法。
- 领空主权原则,国际航空运输的相关制度。
5. 外层空间法。
-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外空活动的主要原则(共同利益原则、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等)。
6. 国际法上的居民。
- 国籍:国籍的取得(出生取得、加入取得)和丧失,国籍冲突的解决。
- 引渡和庇护:引渡的原则(双重犯罪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等),庇护的对象和范围。
7. 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 外交特权与豁免:使馆的特权与豁免(馆舍不得侵犯、档案文件不得侵犯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人身不得侵犯、寓所和财产不得侵犯等)。
- 领事特权与豁免: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区别,领事的主要职能。
二、国际私法。
1. 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冲突规范(单边冲突规范、双边冲突规范、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2.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 主体: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 物权: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船舶、航空器物权的特殊法律适用。
- 债权:合同之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侵权之债(侵权行为地法、当事人共同属人法等)。
- 婚姻家庭:结婚、离婚、夫妻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的法律适用。
- 继承: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
3.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一、判断题(每题1分)1. 外交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外交部进行的各种方式的对外活动。
对错2. 不完全的外交关系的特点是两个没有正式建交的国家直接进行外交谈判,互设某种联络机构。
对错3. 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通常是通过国家之间互设使馆来实现的。
对错4. 国与国之间的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
对错5. 两国间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
对错6.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于1975年12月25日起对我国生效。
对错7. 在20世纪以前,外交使团的活动集中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对错8. 国内外交机关是国家外交活动的领导机关,这些机关的职权范围通常由条约规定。
对错9.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对错10.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对错11. 本国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同外国政府或同外国使馆的联系,一般通过外交部。
对错12. 我国与其他国家建交,坚持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为条件。
对错13. 代办和临时代办都是一级馆长,两者在职位上并无区别。
对错14.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接受国须经派遣国的同意才能宣告派遣国的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员。
对错15. 新任使馆馆长到达接受国后,应立即拜会接受国的国家元首,商定递交国书之事。
对错16. 我国以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为其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
对错17. 使馆馆长在接受国期间,遇等级升格时,应重新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
对错18. 国家在国际组织的总部或密集地设立常驻使团于联合国成立之后。
对错19. 外交人员在接受国家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他们可以因此主张免除其受本国的管辖。
对错20. 使馆档案及文件无论何时,亦无论位于何处,均不得侵犯。
对错21. 所有的使馆人员在接受国境内都享有行动和旅游自由。
对错22. 使馆享有通讯自由,有权在使馆内装置并使用无线电发报机。
第八章外交领事关系法第一节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概述一、外交和外交关系法二、领事和领事关系法三、外交和领事机关第二节使馆制度一、使馆人员包括使馆馆长和职员1. 使馆馆长是指派遣国委派担任此项职位的人,也就是使馆的首长。
使馆馆长对一切涉及使馆的事务负责,并有权授权使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处理使馆的不同事条。
但在执行外交使命时,只有使馆馆长对派遣国和接受国负责,他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代表。
2. 使馆职员使馆职员有外交职员、行政和技术职员及事条职员。
3. 使馆人员的人数关于使馆人员的人数由关系国协议规定。
二、使馆的职务(一)使馆的职务使馆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具有广泛的职务,但主要是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谈判和行使调查、保护的职能,以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
使馆的职务作了具体规定:“1)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2)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3)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之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使馆除主要执行上述职务外,还可执行国际法许可的其他职务。
如根据公约第3条、第45条和第46条规定,可以执行领事职务;在接受国的同意下,受第三国的委托照管该国的使馆及其财产,代为保护该国及其国民的利益。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一、使馆的特权与豁免1.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2. 使馆的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3. 使馆有通讯自由4. 使馆免纳捐税5. 使馆人员有行动和旅行自由6. 使用国旗国徽二、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1. 人身不可侵犯2.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3. 管辖豁免4. 免税免验5. 其他豁免三、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有如下方面:(一)尊重接受国的法律规章(二)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三)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使馆职务不相符合的用途(四)使馆与接受国洽谈公务,概应经与或经由接受国外交部门或另经商定之其他部办理(五)外交代表不应在接受国内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专业或商业活动四、领事制度领事是一国根据协议而派驻他国的特定城市或地区,以保护本国和本国国民在当地合法权益和执行其他领事职务的官员,这称职业领事。
司法卷一: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要点背记(强化练习)1、多选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下列关于使馆特权与豁免中通讯自由的表述,有哪些是正确的?()A.使馆来往公文不得侵犯B.依派遣国的要求装置并使用无线电发报机(江南博哥)C.使用外交信使的自由D.使用明密码电信的方法通讯正确答案:A,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外交关系法--外交特权与豁免。
B错,装置并使用无线电发报机不能只依派遣国的要求,还必须经驻在国许可。
ACD均正确。
2、多选下列关于使馆及其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的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A.接受国官员在使馆发生火灾或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灾难时,可不经过馆长的同意进入使馆B.当派遣国与接受国发生武装冲突时,接受国可以查封、扣押使馆的档案C.行政和技术人员从派遣国进入接受国海关时,其行李不能免受海关查验D.行政和技术人员和与其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如果不是接受国国民,而且不在该国居留者,也享有外交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正确答案: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外交关系法--外交特权与豁免。
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的馆舍不得侵犯,接受国官员非经使馆馆长的许可,不得进入馆舍。
即使在使馆发生火灾或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灾难时,接受国官员非经使馆馆长的许可,也不得进入,A错。
依公约,使馆的档案不得侵犯,即使当派遣国与接受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能例外,B错误。
依公约,行政和技术人员从派遣国进入接受国海关时,其行李不能免受海关查验,C正确。
D符合公约的规定。
3、多选里尔是甲国派驻乙国使馆的商务参赞,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里尔的职务可因下列哪些情形而终止?()A.里尔的任期届满B.甲国与乙国外交关系断绝C.里尔被甲国召回D.乙国要求甲国召回里尔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外交关系法。
使馆人员的职务一般因派遣国与接受国断绝外交关系和暂时中断外交关系,或者因派遣国或接受国主体资格消失,以及因革命产生新政府等原因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