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 格式:pptx
- 大小:588.88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七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名词解释外交: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国际关系的活动。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相互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外交关系法: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
***外交使馆人员:P175临时代办:使馆馆长不能履行职务时,代理馆长职务的人。
可以是大使、公使、代办。
***国书:派遣国发给其外交使节的任命书,是重要的国家法律文件。
外交使节在递交国书之后开始执行使节职务。
领事:是一国为了实行其对外政策,经另一国同意派驻在该国一定地点,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
***外交领馆人员:P189下名誉领事:派遣国在接受国当地聘任的兼任领事职务的人员。
主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商人或律师,其薪水从领事事务费中扣除。
不受欢迎的人: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通知派遣国,宣告使馆馆长或使馆任何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或宣告使馆任何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
遇这种情形,派遣国就应斟酌情况召回该人员,或者在他是接受国国民的场合终止其在使馆中的职务。
如果派遣国拒绝或者不再合理期间履行上述义务,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
简答题1、试述国家外交关系机关的体系。
答:(一)国外交机关: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门(及其首长)。
(二)驻国外外交机关:常设性外交机关,临时性外交机关。
常设性外交机关如使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团;临时性外交机关如特别使团(又分为政治性特别使团和礼节性特别使团)。
***2、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区别:(重点)答:联系:1.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意味着建立了领事关系2.在行政系统上,领事官员与一般外交官员同属于外交人员组织系统,由外交部领导3.外交使节也可同时执行领事职务区别:1.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2.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治机关(政府、外交部等)进行交往;而领馆在原则上仅与接受国非政治机关(商贸、交通部等)进行交往。
第八章外交领事关系法第一节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概述一、外交和外交关系法二、领事和领事关系法三、外交和领事机关第二节使馆制度一、使馆人员包括使馆馆长和职员1. 使馆馆长是指派遣国委派担任此项职位的人,也就是使馆的首长。
使馆馆长对一切涉及使馆的事务负责,并有权授权使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处理使馆的不同事条。
但在执行外交使命时,只有使馆馆长对派遣国和接受国负责,他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代表。
2. 使馆职员使馆职员有外交职员、行政和技术职员及事条职员。
3. 使馆人员的人数关于使馆人员的人数由关系国协议规定。
二、使馆的职务(一)使馆的职务使馆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具有广泛的职务,但主要是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谈判和行使调查、保护的职能,以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
使馆的职务作了具体规定:“1)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2)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3)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之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使馆除主要执行上述职务外,还可执行国际法许可的其他职务。
如根据公约第3条、第45条和第46条规定,可以执行领事职务;在接受国的同意下,受第三国的委托照管该国的使馆及其财产,代为保护该国及其国民的利益。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一、使馆的特权与豁免1.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2. 使馆的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3. 使馆有通讯自由4. 使馆免纳捐税5. 使馆人员有行动和旅行自由6. 使用国旗国徽二、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1. 人身不可侵犯2.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3. 管辖豁免4. 免税免验5. 其他豁免三、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有如下方面:(一)尊重接受国的法律规章(二)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三)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使馆职务不相符合的用途(四)使馆与接受国洽谈公务,概应经与或经由接受国外交部门或另经商定之其他部办理(五)外交代表不应在接受国内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专业或商业活动四、领事制度领事是一国根据协议而派驻他国的特定城市或地区,以保护本国和本国国民在当地合法权益和执行其他领事职务的官员,这称职业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