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最终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2.39 KB
- 文档页数:12
压力传感器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实现输入电压值与输出压强成对应关系
二、实验内容
根据标定数据设计输入任意一个0-18mV 之间的电压值,输出对应的压力值。
三、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中已知的数据表格 压力(
MPa )
0 0.5 1 1.5 2 电压(uV ) 0 4556 9071 13559 17992 根据表中已知的数据段分为不同的区间并求出每个不同区域的平均值,建立如下关系
在不同的区间内根据计算的不同区间的平均值进行相应乘法算
出不同电压值所对应的压力值。
此种方法计算出来能够准确的计算出0--18mV内各个电压值所对应的压力值;但是在计算时需要人工进行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上面测量的方法有一定的缺陷,需要人工进行判断,所以我们对它进行改进,利用平均值算出0--18mV区间内相应一小块的压力值,
四、实验总结
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是实验更加完整,以后再学
习过程中还有待于加强学习。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航空等领域的传感器。
它能够将物体受力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测量这些电信号来获取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压力传感器实验装置,了解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电源、模拟转换器、示波器和计算机。
压力传感器是实验的核心部分,它通常由感应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感应元件可以是压阻、压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压阻式的压力传感器。
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首先,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到电源和模拟转换器上。
确保连接正确,避免损坏设备。
2. 施加压力: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标准的压力源,如液体或气体,来施加压力。
将压力源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并逐渐增加压力。
3. 读取数据:通过示波器和计算机,我们可以读取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压力数值。
示波器可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而计算机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波形,并将其转化为压力数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的压力成正比。
当施加的压力增加时,输出信号也相应增加。
2. 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连续变化的,而不是离散的。
这使得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物体所受的压力变化。
3. 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或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我们可以获得不同范围和精度的压力测量。
实验应用:压力传感器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设备中的液体或气体压力。
例如,在液压系统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帮助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医疗设备:压力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被广泛使用,如血压计、呼吸机和体重计等。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压力传感检测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掌握压力传感检测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对传感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实训器材1. 压力传感检测器一套2. 数据采集器一台3. 个人电脑一台4. 电源供应器一台5. 标准压力源一套6. 连接线若干三、实训原理压力传感检测器是一种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利用弹性元件的形变来感知压力变化,并通过内部电路将形变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压力传感检测器有应变片式、电容式、压阻式等。
四、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训器材是否齐全,包括压力传感检测器、数据采集器、电脑、电源等。
(2)了解压力传感检测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
(3)熟悉数据采集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安装与调试(1)将压力传感检测器安装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固定牢固。
(2)连接数据采集器和电脑,打开数据采集器软件。
(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数据采集器的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等参数。
(4)连接压力传感检测器和数据采集器,确保连接线接触良好。
(5)打开电源,检查压力传感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3. 测试与数据分析(1)使用标准压力源对压力传感检测器进行测试,记录不同压力下的输出电压。
(2)将测试数据导入电脑,利用数据采集器软件进行分析。
(3)绘制压力-电压曲线,观察曲线变化规律。
(4)分析压力传感检测器的线性度、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4. 实训总结(1)总结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总结压力传感检测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
(3)提出改进压力传感检测器性能的建议。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压力传感检测器在测试过程中表现稳定,输出电压与输入压力成正比关系。
2. 压力传感检测器的线性度较高,在测试范围内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压力传感检测器的灵敏度较好,能够快速响应压力变化。
4. 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数据采集不稳定。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在各类工程领域的实际意义。
3.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
4. 学习传感器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2. 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
3. 实验台:传感器实验台、电路连接线、固定装置等。
三、实验内容1. 温度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温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不同温度的信号,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 压力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压力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压力泵对压力传感器施加不同压力,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3. 光电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光电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光强控制器调节光电传感器的光照强度,观察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光电传感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4. 霍尔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霍尔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磁场发生器产生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观察霍尔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液位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液位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液位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确保液体在容器内的合适水平,以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液位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控制系统对液位的准确控制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液位传感器- 控制器- 液位计- 液体容器- 液体样品2. 实验方法:- 将液体样品倒入容器中,并确保液位计准确测量液位。
- 将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容器内,确保其与液体接触并能准确测量液位。
- 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设置控制器的参数。
- 启动控制器,观察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记录数据。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搭建了液位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液位传感器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液位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液体的高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的准确性对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2. 控制器的响应速度:我们发现,控制器对液位变化的响应速度非常快。
一旦液位发生变化,控制器会立即调整输出信号,以保持液位在设定范围内。
这种快速的响应能力确保了液位的稳定性。
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液位进行了多次调节,并观察了系统的稳定性。
结果显示,控制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液位,并且在设定范围内保持液位的波动较小。
这证明了液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我们发现,液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对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验证了液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对液位控制系统的初步研究,还有许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实践操作。
在此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的重要性,并领悟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比得上亲身体验和操作时的感受和体会。
在实践操作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液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安装和使用实训装置。
其次,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我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在操作实践中如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实践操作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进行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记录等工作。
通过相互配合,团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形成默契,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总之,在过程检测实训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掌握和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技能,同时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和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经验和积累。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使用了XYZ型号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
一、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有:
XYZ型压力传感器:
•精度:0.02Mpa
•量程:10MPa
•工作温度:-20℃ - 80℃
•电压输入:0-5V
•采样频率:500Hz
二、实验步骤
1. 根据传感器提供的资料,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好,并安装在由液压系统发出的0-
10Mpa压力系统上;
2. 使用仪器,从0Mpa开始,将压力系统一步步提高至10Mpa,记录每一步的压力值;
3. 同时记录仪表显示值与实测值,统计出仪表读数与实测值的差值;
三、实验结果
实测值(Mpa)仪表读数(V)仪表读数与实测值的差值(V)
0 0.01 0.01
1 1.1 0.1
2 2.18 0.18
3 3.2 0.2
4 4.18 0.18
5 5.2 0.2
6 6.1
7 0.17
7 7.22 0.22
8 8.16 0.16
9 9.2 0.2
10 10.2 0.2
四、结果分析
可以看出,仪表读数与实测值的差值最高为0.22V,最低为0.01V,平均值为0.11V,误差在0.1V以内,非常接近,说明本组实验压力传感器性能良好,误差小,精度高。
本次实验,完成了XYZ型压力传感器的仪器读数与实测值的比较测试。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传感器的性能精度满足0.02Mpa要求,经可靠性测试,压力传感器误差小,性能可靠。
光电传感器测量液体液位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液体液位的方法;3.分析光电传感器在不同液位下的输出信号特点。
二、实验原理: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由光源和光敏元件组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液体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过程,最终到达光敏元件上。
光敏元件对接收到的光信号产生电流或电压输出,从而实现对液体液位的测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测量液体容器上,确保它与液体接触的部分在同一水平线上。
2.载入试样:将不同液位的液体依次倒入容器中,使之与光电传感器接触。
3.读取输出信号:通过连接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使用示波器或数据采集卡等工具,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数值。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在不同液位下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液位(cm)输出信号(V)-------------------------------00.550.4100.3150.2200.1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液位的增加,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光能在液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导致到达光敏元件的光信号逐渐减弱。
因此,液位高度越高,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数值越小。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利用光电传感器成功实现了对液体液位的测量。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着液位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实验中还有一些因素需要注意,如确保传感器与液体接触部分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及尽量减小液体表面的污染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在不同光源条件下进行实验,以研究光源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
总的来说,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读取,使我们对光电传感器测量液体液位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液体液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成功获取了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光电传感器的认识。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实验人员:同组人: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20-615室实验时间: 2012年5月9日班级/学号:11级制药工程班30组号指导教师:郭红宇实验成绩: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装置及试剂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有机玻璃塔一个,螺丝刀两把,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1.传感器概述⑴传感器的概念: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化成可输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说,就是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⑵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知外界信号的原理主要有:①物理性质:基于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的识别功能。
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⑶传感器的分类:按测量原理分类: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按输入量分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2.压力传感器:⑴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印制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装置及试剂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高位槽,低位槽,电磁阀三、实验原理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测量和自控包括石油、化工、航空、制药、环境等不同的行业和过程,按照不同的类型,还可以有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压力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测量流体压差的和物体的位移量。
也可以分别叫做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等名称,下本实验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为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塔,也可以作为一个液体罐。
在塔体的下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液体的高度,或者气体的压力,都可以造成系统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塔内液体水产生的压力,并显示在数字仪表上。
该数据也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实现在线监控和采集。
在塔的上、下部位,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来测量液体的位差。
本实验中液体是水,不管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力如何变化,液位传感器只是测量上下两个测量口之间的压力差。
液位传感器除了测量水的液位,还可以用来控制液位。
本实验就采用液位传感器,控制一个电磁阀。
先从仪表设定一个需要控制的液位高度,当传感器测量到的高度超过这个设定值时,仪表会输出一个信号,控制电磁阀的打开,让塔内的液体排出。
当液位低于设定的数值时,仪表会停止控制信号的输出,电磁阀处于关闭的状态,这样,就能保持塔内的液位,处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波动。
传感器测量原理: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进水口高位槽图 1 压力/液位传感器实验测量流程图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电阻膜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膜片和半导体膜片两种。
金属电阻膜片又分丝状膜片和金属箔状片两种。
金属电阻膜片是利用吸附在基体材料上金属丝或金属箔,受应力变化时,电阻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的。
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陶瓷电阻膜片没有液体的传递,压力直接作用在陶瓷膜片的前表面,使膜片产生微小的形变,厚膜电阻印刷在陶瓷膜片的背面,陶瓷电阻膜片的热稳定特性及它的厚膜电阻可以使它的工作温度范围高达-40~135℃,而且具有测量的高精度、高稳定性。
在欧美国家有全面替代其它类型传感器的趋势,在中国也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陶瓷传感器替代扩散硅压力传感器。
高特性,低价格的陶瓷传感器将是压力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扩散硅的原理,是利用被测介质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传感器的膜片上(不锈钢或陶瓷),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将膜片和基片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情形,如此就能改变组件的电容量,借着加入必须的电子电路,尽可能将此变形与压力之变化互成关系。
因此电容量的变化即比例于压力的变化。
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此种装置也是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量测结果,在硅支撑物上利用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包含电桥电阻的单元以静电处理固定在支撑玻璃上。
所以,它就与外界形成机械性的隔离。
当硅质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着改变。
采用硅- 蓝宝石作为半导体敏感元件,具有无与伦比的计量特性。
蓝宝石系由单晶体绝缘体元素组成,不会发生滞后、疲劳和蠕变现象;蓝宝石比硅要坚固,硬度更高,不怕形变;蓝宝石有着非常好的弹性和绝缘特性(1000OC以内),因此,利用硅-蓝宝石制造的半导体敏感元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有着很好的工作特性;蓝宝石的抗辐射特性极强;另外,硅- 蓝宝石半导体敏感元件,无p-n 漂移,因此,从根本上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重复性,确保了高成品率。
可在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正常工作,并且可靠性高、精度好、温度误差极小、性价比高。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这种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的压电效应,当该材料收到一定压力变化时,会在材料两端产生电压。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
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由于随着应力的变化电场变化微小(也就说压电系数比较低),所以石英逐渐被其他的压电晶体所替代。
而酒石酸钾钠具有很大的压电灵敏度和压电系数,但是它只能在室温和湿度比较低的环境下才能够应用。
磷酸二氢胺属于人造晶体,能够承受高温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压电效应也应用在多晶体上,比如现在的压电陶瓷,包括钛酸钡压电陶瓷、PZT 、铌酸盐系压电陶瓷、铌镁酸铅压电陶瓷等等。
压电效应是压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因为经过外力作用后的电荷,只有在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时才得到保存。
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决定了压电传感器只能够测量动态的应力。
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速度计。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飞机、汽车、船舶、桥梁和建筑的振动和冲击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接线原理:对于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输出可以分成三线制和二线制两种方式。
一般三线制信号输出通常是电压信号,而电流信号的输出一般为两线制。
当压力传感器接受到不同的压力时,元件会发生电阻或电压的变化。
当在元件的两端接上一个直流电压时,也就是通常的电源,那么在回路中,就会产生对应力的电流。
如果把这个电流通过一个电阻,那么电阻两端就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
该电流或电压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得到了准确的电压或电流值,就可以反算出元件承受的压力。
传感器输入信号:0~10.0MP 传感器输入信号:0~10.0MP0~100m水柱0~100m水柱传感器输出信号:0~20mA 传感器输出信号:0~20mA4~20mA 4~20mA 仪表输入信号:0~5v 仪表输入信号:0~5v1~5v 1~5v二线制传感器工作原理图三线制传感器工作原理图图2 传感器接线原理在三线制方式,通常一根是电源的正极,用红线表示,一根是电源的负极,一般用蓝色或绿色的线连接,第三根是信号线的正极,一般是黄色线,信号线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是同一根线。
比如,一个三线制的压力传感器,电源电压为24V,压力测量的范围是0.00-0.10MPa,信号输出范围是0-5V,则当信号电压为1V时,压力为0.02MPa。
在二线制方式,通常一根是电源的正极,用红线表示,一根是电源的负极,一般用蓝色或绿色的线连接,当压力发生变化时,该回路中的电流就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是在回路中接一个电阻,再把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引出来测量。
当然,也可以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比如,一个二线制的压力传感器,电源电压为24V,压力测量的范围是0.00-0.10MPa,信号输出范围是0-20MA,则当回路中电流测量值为10MA时,系统的压力为0.05MPa。
本实验中,采用水的变化来引起压力和压差的变化,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用差压传感器来测量液位的差别,也就是液体高度。
实验采用水为实验物系,水可以连续的加入到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塔中,该塔也可以代表一个液体罐。
当液位不同时,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压力不同,同样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数值也不同。
通过不断的改变液体的高度,就可以按照下式(1)、(2)计算出压力和液位值:液体压力=H(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1)液位值=低点的〔(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高点的〔(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2)也可以改变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力,来观察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数值变化。
除了用来测量压力和液位以外,该装置可以用来控制液体的高度。
当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液体高度,大于仪表设定好的控制值时,仪表会驱动电磁阀打开,让液体流到下面的罐中,当塔内液体小于要求的高度时,电磁阀会自动关闭。
四、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装置的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
2. 将水管连接到水龙头上,并连接到有机玻璃塔的进口,检查是否漏水?水能否流入到塔内。
3. 检查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线是否正确,并按照实验原理和仪表说明书,将信号,电源线连接好。
4. 连接完成后,让指导教师检查。
待老师确认后,可以开始实验。
5. 按照仪表的操作说明,和传感器的量程说明,设定好仪表的输入上下限。
连接压力传感器的仪表设置范围为0.00-0.10at,连接液位传感器的仪表设置范围为0-5m。
6. 改变液体的高度,从每次改变10厘米水柱,分别记录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和液位传感器的数值,记录液体的温度。
7.当水位达到80cm时,停止加水,开始放水,每次改变10厘米水柱,继续记录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和液位传感器的数值,记录液体的温度。
8. 关闭电源,拆除电路,将工具等放回原位。
五、实验数据计算和处理一.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日期:2014.05.20 气温28.2℃)表1压力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表(上升)表2压力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表(下降)二.实验数据处理1. 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把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高度换算的数值,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轴为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轴为用水的密度、温度和高度换算出的水压力,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真实的压力。
P=ρg h,其中,ρ代表液体的密度,g是9.8kg/N,h是液位高度。
以加水时第三组数据为例,ρ=997.07㎏/m3 ,g=0.205m,则P=997.07×9.8×0.205=2003Pa=2003Pa ,P=2003×10-6MPa压力换算:0.021×98000Pa=2058Pa其他数据计算过程如上,计算结果如下表:表3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表(上升)表4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表(下降)由表3和表4作校正曲线图:图3 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2. 液位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把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实际高度,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 轴为液位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 轴为水的实际测量高度,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实际的液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