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6古罗马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17.29 MB
- 文档页数:51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建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下面将从建筑时期、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对外国建筑史做一个简要的整理。
一、建筑时期古代时期古代建筑遗址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史的开始。
早期的古代建筑多是单纯的工具性建筑,如各种住房、墓室,多以地下结构为主。
古典时期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均对古代和中世纪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对称和比例为特点,重视纪念性和装饰性,并以大理石和石灰岩为主要材料。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建筑更多的是宗教性质的建筑,如教堂和修道院,建筑风格主要是罗曼式和哥特式。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强调对古代文化的回归和重视个性与自由,建筑材料方面使用大理石、木材和彩色夹心玻璃等,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
现代时期现代建筑风格强调简洁、流线型和功能性,在材料、形式和建筑手法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形成了多种风格,包括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二、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主要在公共建筑和寺庙建筑中得以体现,其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流畅,模数化美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对建筑中。
希腊式柱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多立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等。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古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风格特征在于穹顶、拱和圆柱形的结构等。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和埃及建筑的影响,但其更着重于巨大的气势和实用性。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以其巨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而备受瞩目。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在于其高高的尖顶、短小的柱子和菱形拱门等,常常被用于教堂和教堂的装饰。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在于重视对古代文化的回归和自由的表达。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代表,它注重对比和流线型的外形设计,并使用大理石和其他昂贵的材料来进行装饰。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伊姆霍泰普Imhotep (记住英文写法)2.马斯塔巴3.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4.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赫利奥波利斯的高级祭司伊姆霍泰普,后来被奉为神。
5.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吉萨金字塔):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6.图1-10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与图1-12 哈特什帕苏墓(实图题)7.新王国时期,巨大的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是卡纳克(Karnak)和卢克索两处阿蒙神庙。
8.埃及皇帝向南征服了努比亚之后,在那里造了几个巨大的阿蒙神庙,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Abu-Simbel)的石窟庙,建造者是新王国时最强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皇帝(U-RamessesⅡ)第二章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下游的和上游的2.山岳台的代表:乌尔的月神台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4.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设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5.公元前9-7世纪是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亚述的极盛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王宫在都城夏鲁金西北角的卫城里6.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采用两河下游的典型式样而更加隆重,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像7.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着它所征服的地区里的种种遗产,加以揉杂,几处宫殿中,最著名的是强大的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而由他的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基本完成的帕赛波里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上的科诺索斯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科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都是爱琴世界最强大的米诺王的宫殿2.、认图:迈锡尼狮子们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1、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2、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Parthenon)庙。
穹顶的发展及演变——外国建筑史穹顶的发展经历了古罗马时期、拜占庭时期、西欧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1.古罗马时期—拱的普及,交叉拱、十字拱大发展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
以万神庙(又叫潘泰翁)为例,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
2.拜占庭时期—穹顶相对达到鼎盛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
多为饱满的穹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形成集中式构图。
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尖券砌筒形拱,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来抵挡侧推力。
代表实例为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3 .西欧中世纪—骨架劵和独立飞劵的使用,尖拱与尖顶的崛起穹顶建筑又有了新一步的发展。
首先是骨架券的使用,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桶形拱被骨架券横分成段落,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构图上把拱顶和墙墩联系起来,并使拱顶和其余部分有共同的尺度,表现拱顶半圆形的几何形状,看上去饱满有张力。
然后是独立飞券的使用,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间十字拱的角,可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斗角的起角抵住他的侧推力,侧廊拱顶高度降低,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最后是尖券的使用,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有利于减轻结构。
4.文艺复兴时期—借鉴和独创穹顶大致是双圆心的;用骨架券结构,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为空,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外国建筑史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建筑史名词及其解释:1. 古埃及建筑: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的代表作,它们是为法老而建的巨大石质陵墓。
古埃及建筑还包括庙宇、神庙和住宅。
2.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注重比例和美学,使用大理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3.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有斗兽场、古罗马浴场和罗马水道。
古罗马建筑具有宏伟的尺度和富丽堂皇的装饰。
4. 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它以圆顶、马赛克和封闭式空间为特点。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
5.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学习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复兴,强调对称和比例。
佛罗伦萨的圣马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6.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强调动感和戏剧性,使用对比和曲线形的装饰。
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圣伯多禄大殿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
7. 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追求对称和纪律性,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启发。
巴黎卢浮宫和美国国会大厦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8. 高哥特式建筑:高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风格,以尖拱和维护为特点。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高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9.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强调对称和人文主义价值观。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马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10.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拥抱新的材料和技术,追求功能性和简洁性。
法国巴黎的艺术宫和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这些是外国建筑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每个名词代表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时期。
通过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建筑发展和特点。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见证。
外国建筑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演变,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古代建筑(一)古埃及建筑古埃及建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
金字塔的精确建造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数学和工程技术。
神庙也是古埃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神庙的建筑特点是巨大的石柱、精美的浮雕和神秘的氛围。
(二)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风格注重比例和对称。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帕特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展现了优美的比例和精湛的雕刻。
古希腊还有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装饰。
此外,古希腊的剧场建筑,如埃皮达鲁斯剧场,展示了对声学和观众视野的精心考虑。
(三)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穹顶建筑的杰作,其巨大的穹顶内部空间开阔,令人震撼。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的多层拱券结构和庞大的规模显示了古罗马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卓越成就。
此外,古罗马的浴场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华丽的装饰。
二、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是穹顶和集中式布局。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巅峰之作,其巨大的中央穹顶和华丽的内部装饰令人赞叹。
拜占庭建筑还运用了马赛克镶嵌艺术,使建筑内部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和宗教氛围。
(二)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是中世纪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厚实的墙壁、半圆拱和筒形拱为主要特征。
教堂建筑是罗马风建筑的主要类型,如比萨大教堂。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精美的雕刻和高耸的尖顶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的创新,使得建筑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内部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古代罗马的历史建筑古代罗马是一个充满辉煌历史的帝国,其在建筑领域的成就令人称赞。
宏伟的建筑、雄伟的雕塑以及先进的工程技术,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骄傲。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罗马的历史建筑,展示出这一辉煌文明的独特之处。
一、斗兽场斗兽场(Colosseum)是古代罗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这座巨大的建筑始建于公元70年,用于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尤其以观看角斗士比赛而闻名。
斗兽场呈椭圆形,能容纳数万观众。
其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包括地下房间和各种用于舞台表演的设施。
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斗兽场还设置了宽广的入口和出口。
斗兽场的建筑风格典型地体现了古罗马的工程技术和建筑理念。
巨大的拱门和弯曲的墙壁代表了当时罗马人在石材切割和建筑设计方面的高超技艺。
此外,由于斗兽场是为了举办娱乐活动而设计的,因此其内部装饰非常豪华,各种雕塑、壁画和彩色石材都是其特色。
二、万神殿万神殿(Pantheon)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建于公元118年。
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圆顶,直径达4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加支撑的圆顶建筑。
该建筑初期是为崇拜古罗马所有神祗而兴建的,后来被改为基督教堂。
万神殿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大理石,室内有精美的地板铺设和华丽的雕塑装饰。
圆顶上有一个中央开口,称为“眼”。
这个开口不仅带来了自然光线,也起到了让庙宇内部保持平衡的作用。
三、巴斯浴场巴斯浴场(Baths of Caracalla)是古代罗马最大的浴场之一。
这座浴场建于公元212年至217年间,可以容纳数千人同时使用。
除了提供传统的洗浴设施外,巴斯浴场还设有图书馆、体育场和花园等娱乐设施。
巴斯浴场的建筑风格极具规模感和奢华感。
巨大的穹顶、大理石墙壁和地板都展示了当时罗马人的工程技术和建筑精湛技艺。
此外,浴场还使用了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宏伟和豪华的环境。
结语古代罗马的历史建筑代表了这个文明辉煌的成就。
斗兽场、万神殿和巴斯浴场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巨大的规模成为了世界的瞩目焦点。
外国建筑史一名词解释1 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古典建筑:古希腊罗马建筑2 狮身人面像:拥有狮子身躯与人头结为一体的神话中的怪兽式神圣动物的雕像3 埃及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流行于BC1550 即中王国及古王国时期,因体型呈四角尖锥形与金字相似,故呈金字塔。
4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从亚细亚海,地中海沿岸,以致黑海沿岸的某些地方古典建筑:广义,旨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
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古典柱式。
狭义,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5 古典柱式:是欧洲古典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包括柱,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
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前脚凹槽,雕饰等处理都基本定型,各部分比例大致稳定,特点鲜明。
建筑物的风格,虚实形成于希腊,在罗马得到发展6 美加仑:最早用于爱琴文明建筑中,是古希腊神殿平面的原型,平面像横向的工字型,在中央的横墙上开门洞,有时在前面设一对柱子,夹在两侧墙头之间,或称为正厅。
___氏族的崇拜象征。
5 巴西里卡:大厅性公共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侧或一端有半圆形象。
纵向___排柱子把它分为长条空间,中间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
中厅比侧廊高,在两侧开高窗。
结构简单,容量大。
便于群众集会。
原为古希腊罗马的一种形制,后被教会用来建造基督教堂。
6 罗马风建筑:建在古罗马教堂的废墟上,用原先的材料极力模仿古罗马建筑风格吗,在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广泛使用,创造了扶壁,肋骨柱与_____柱。
7 都铎式建筑:在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在英国庄园府邸的室内装饰中,大底用浅灰色抹灰,作曲线和直线结合的格子,格子中心,是一个钟乳状的装饰,一些重要大厅用华丽的锤式屋架.这是一种很富有装饰性的屋架,由两侧向中央逐级挑出,逐级升高.每级下有一个弧形的撑吧和一个雕刻精致的下垂的装饰物,当时是英国的都铎玉的。
古罗马的经典建筑古代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了城邦统治者,建立了共和政体。
罗马共和国的盛期(公元前2年~前3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许多公共建筑,如神庙、剧场、竞技场、浴场等。
在这过程当中,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古罗马建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官渥大维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古罗马随之进入了长达500多年的帝国时期,其建筑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今天我们看到的古罗马经典建筑,几乎都出自于这段时期。
从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国力日渐衰退,建筑规模逐渐减少,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庭,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公元前2世纪,罗马吞并希腊,将大量的希腊建筑师和希腊柱迁到了罗马。
古希腊建筑追求单纯、匀称、精致、典雅而富有诗意的理性之美。
古罗马建筑则追求宏伟的气魄、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功能。
在技术上,古罗马人出色地发展了建筑工程技术,特别是创造和完善了砖石拱卷结构,将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古罗马建筑在保留使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又演变出五种新的柱式和劵柱式。
在材料上,又发发明了火山灰制造的混凝土取代了古希腊建筑常用的石料。
但罗马人又常常在混凝土表面贴上大理石板,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使建筑物造的更为宏大,又取得一种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装饰效果。
维特鲁维(Vitruvius,约公元前84~?)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后为罗马第一位皇帝渥大维制造过军械,还参与过罗马城的供水工程。
维特鲁维对西方建筑史的主要贡献是一部洋洋十卷的《建筑十书》。
这部欧洲古代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规划、建筑原理和建筑技术的一个总结。
一直到20世纪,《建筑十书》在西方建筑学上都有很深的影响。
罗马万神庙(120~124)是西方建筑史上和谐与完美的典型。
由于它后来被用作基督教教堂,因而才免遭破坏,成为现存最完好的一座古罗马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