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粗骨料试验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粗骨料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了解粗骨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
2.掌握粗骨料试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分析粗骨料试验结果,评估骨料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粗骨料试验是通过对粗骨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骨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常见的粗骨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试验、吸水性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等。
颗粒分析试验可以通过筛网的方法,测量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总颗粒中所占比例。
密度试验可以通过称重法或容量法测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吸水性试验可以测量骨料单位体积所吸收的水量,以评估骨料对水的吸附性能。
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测量骨料的耐压能力。
三、实验步骤:1.颗粒分析试验:将粗骨料逐级通过标准筛网,根据筛孔大小分级,并称重记录每个筛网中的骨料重量。
2.密度试验:采用容量法,先测量带有标定线的瓶子的容量,然后将定量的骨料放入瓶中,再次测量带有骨料的瓶子容量,根据容量差以及骨料质量计算骨料容重。
3.吸水性试验:称取一定质量的骨料,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后取出,将骨料表面的水分用纸巾擦干,再次称重记录骨料质量,以骨料含水率表示吸水性。
4.抗压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骨料放入模具中,采用振实法或压实法将骨料压实,然后进行抗压试验,记录骨料受力变形情况。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颗粒分析试验结果: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可得到粗骨料粒径分布曲线,了解骨料的粒度组成情况。
根据颗粒分析试验数据,可以计算出骨料的粒度模数、筛后总重与筛前总重的百分比以及每个筛孔的通过率和分级比例,来评估骨料的级配。
2.密度试验结果:通过密度试验可以得到粗骨料的容重,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是骨料的重要物理参数,其值反映了骨料的紧密程度和实际使用中所占的体积。
3.吸水性试验结果:吸水性试验可以反映骨料对水的吸附能力,通过测量骨料吸水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出骨料的含水率。
吸水性能好的骨料对混凝土的可塑性和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
4.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试验可以评估骨料的抗压能力,反映骨料的力学性能。
粗骨料试验检测报告1.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对粗骨料进行各项检测,包括颗粒分布、堆积密度、吸水率、石粉含量等,以评估该粗骨料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试验方法:2.1颗粒分布:采用筛分法进行试验。
将样品放入一系列标准筛上并用机械震动器震动一定时间后,获取不同筛孔尺寸下通过的颗粒量,并计算出不同筛孔尺寸的通过率。
2.2堆积密度:按照《工程试验验收规程》(JGJ52-2024)的要求,采用试验马法进行堆积密度的测试。
2.3吸水率:将样品在室温条件下浸泡一定时间后,按照附加质量比计算吸水率。
2.4石粉含量:采用石粉含量测定法,通过化学方法分析粗骨料中石粉的质量百分比。
3.试验结果:3.1 颗粒分布: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绘制颗粒分布曲线,分析粗骨料的颗粒组成情况。
结果显示,该粗骨料主要由20mm~40mm、10mm~20mm和5mm~10mm颗粒组成,符合设计要求。
3.2 堆积密度:经试验得到的堆积密度为XXXX kg/m³,表明该粗骨料的堆积性良好。
3.3吸水率:试验结果显示,该粗骨料的吸水率为XX%,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符合工程需要。
3.4石粉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该粗骨料的石粉含量为XX%,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合格。
4.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该粗骨料颗粒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4.2该粗骨料的堆积密度良好,符合工程需要;4.3该粗骨料的吸水率和石粉含量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合格。
综上所述,该粗骨料的质量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用于工程施工。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泥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试验的局限性:本试验仅对该粗骨料进行了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分析,未进行更加详细的力学性质测试。
因此,建议在具体工程项目使用之前,进行更加全面的试验和检测,以确保粗骨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需要。
粗骨料试验报告一、引言粗骨料是混凝土构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粗骨料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试验报告旨在介绍粗骨料试验的步骤和结果,以期提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粗骨料进行物理性质测试,评估其适用性和质量,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合适的材料。
三、试验步骤1.取样:从施工现场或供应商提供的粗骨料中,随机抽取若干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外观检查:观察粗骨料的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污染、粉末或其它不合格情况。
3.骨料筛分试验:使用标准筛分装置,对粗骨料进行筛分试验,并记录通过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比。
4.骨料吸水试验:将一定质量的粗骨料置于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并记录其湿重和干重,计算吸水率。
5.骨料吸水系数试验:将一定质量的粗骨料置于常温水中浸泡24小时,并记录其湿重和干重,计算吸水系数。
6.骨料吸水性试验:取一定质量的粗骨料放入烘箱中加热至恒定质量,然后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却并记录其冷重,计算吸水性指数。
7.骨料容重试验:将一定质量的粗骨料放入容积为已知的容器中,测量其体积并计算容重。
8.骨料变形性试验:在试验机上施加一定荷载,测量骨料的变形量。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外观检查结果显示,粗骨料无明显污染、粉末或其它不合格情况。
2.筛分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通过各个筛孔的质量百分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吸水试验结果显示,粗骨料的吸水率为X%。
4.吸水系数试验结果显示,粗骨料的吸水系数为Y。
5.吸水性试验结果显示,粗骨料的吸水性指数为Z。
6.容重试验结果显示,粗骨料的容重为W kg/m³。
7.变形性试验结果显示,粗骨料在施加荷载下的变形量为V。
五、结论通过对粗骨料的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试验所选取的粗骨料外观良好,无明显污染和不合格情况。
2.粗骨料的筛分试验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粗骨料具有适当的吸水性,吸水率、吸水系数和吸水性指数达到了工程要求。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骨料作为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骨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分析其各项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以下骨料:- A类骨料:河砂,粒径范围为0.15-5mm;- B类骨料:山砂,粒径范围为0.15-5mm;- C类骨料:碎石,粒径范围为5-20mm;- D类骨料:砾石,粒径范围为20-40mm。
2.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测试骨料的以下物理性能指标:-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吸水率;- 空隙率;- 压碎值;- 针片状含量;- 粒度组成。
实验方法如下:(1)堆积密度:将骨料装入容积为1000cm³的容器中,轻轻振动使骨料紧密排列,测量容器中骨料的重量,计算堆积密度。
(2)表观密度:将骨料置于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测量烘干后骨料的重量,计算表观密度。
(3)吸水率:将骨料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测量骨料重量,计算吸水率。
(4)空隙率:将骨料装入容器中,测量容器中骨料的重量,然后将骨料倒入水中,测量容器中水的重量,计算空隙率。
(5)压碎值:将骨料放入压碎机中,按照规定压力进行压碎,测量压碎后的骨料重量,计算压碎值。
(6)针片状含量:将骨料放入筛分机中,按照规定筛孔进行筛分,计算针片状含量。
(7)粒度组成:将骨料放入筛分机中,按照规定筛孔进行筛分,称量各筛孔的骨料重量,计算粒度组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堆积密度与表观密度实验结果显示,A类河砂的堆积密度为1.53g/cm³,表观密度为2.62g/cm³;B类山砂的堆积密度为1.45g/cm³,表观密度为2.58g/cm³;C类碎石的堆积密度为1.56g/cm³,表观密度为2.70g/cm³;D类砾石的堆积密度为1.48g/cm³,表观密度为2.68g/cm³。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掌握粗骨料级配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级配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易性等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粗骨料:5~10mm、10~16mm、16~20mm、20~25mm四种粒级。
2. 水泥:P.O 42.5级水泥。
3. 砂:中砂。
4. 水:自来水。
5. 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电子天平、试模、振动台、养护箱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步骤:(1)按照国标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粗骨料级配实验。
(2)根据实验要求,选取不同级配的粗骨料进行混合,分别称取水泥、砂、粗骨料、水等材料。
(3)将称取好的材料倒入搅拌机中,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4)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进行振动密实。
(5)将试模置于振动台上振动2分钟,确保混凝土密实。
(6)将振动好的试模放入养护箱中养护,养护时间按照实验要求。
(7)养护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易性等性能测试。
2. 实验数据记录:(1)记录不同级配粗骨料的配合比。
(2)记录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易性等性能测试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不同级配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在相同粗骨料级配下,粗骨料粒径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
(2)不同级配粗骨料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加,混凝土和易性逐渐降低。
在相同粗骨料级配下,粗骨料粒径越小,混凝土和易性越好。
2. 分析:(1)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等方面。
良好的级配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级配理论:根据实验结果,连续级配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强度。
间断级配的混凝土拌合物虽然空隙率较小,但和易性较差,强度相对较低。
粗骨料碎石检测报告1. 引言粗骨料碎石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对粗骨料碎石进行全面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旨在对一次粗骨料碎石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2. 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评估粗骨料碎石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包括粒度分布、坚实度、石质含量等指标,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建筑工程的要求。
3.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标准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包括筛分分析、水洗试验、比重检测和抗压强度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粗骨料碎石的质量和可用性。
4. 检测结果4.1 粒度分布经过筛分分析,粗骨料碎石的粒度分布在20mm以下的颗粒占比为10%,20mm-30mm的颗粒占比为30%,30mm以上的颗粒占比为60%。
这符合国家标准中对粗骨料碎石粒度分布的要求。
4.2 坚实度通过水洗试验,粗骨料碎石的坚实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石粒表面干燥后用钢针进行划痕,痕迹应坚持不断不起来,石渣不得剥离。
4.3 石质含量经过比重检测,粗骨料碎石的石质含量为95%,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石质含量是衡量粗骨料碎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石质含量意味着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4.4 抗压强度通过抗压强度测试,粗骨料碎石的抗压强度达到了30MPa,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抗压强度是评估粗骨料碎石承重能力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结论根据对粗骨料碎石的全面检测结果分析,该批次的粗骨料碎石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工程的要求。
粒度分布、坚实度、石质含量和抗压强度等指标都达到了预期标准。
因此,可以认为该批次的粗骨料碎石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可用性,可以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6. 建议在使用粗骨料碎石时,建议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质的混入和污染。
7.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XXX,粗骨料碎石质量检验方法。
骨料实验报告
《骨料实验报告》
在建筑工程中,骨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探究不同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得
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选取了常见的骨料种类,包括碎石、砂石和粗骨料,分别进行了混
凝土试块的制作和强度测试。
结果显示,不同骨料的混凝土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粗骨料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而砂石的混凝土强度较低。
其次,我们还对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了实验比较。
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骨料
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相反,粒径较小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但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
较小。
最后,我们还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骨料的含水率对混
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
性下降。
综上所述,骨料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粒径和含
水率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我们的实验结果为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粗骨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其质量、级配、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坚固性等指标,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粗骨料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本实验通过测定粗骨料的物理性能,分析其质量,为混凝土设计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碎石垫层ZNTJ16-ZQJ41JTC20110501-00520~40mm,总质量4489t。
2. 实验设备:电子秤、量筒、筛分设备、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仪、坚固性测定仪、堆积密度测定仪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样品准备:从碎石垫层中随机选取样品,共计5份,每份质量约1kg。
2. 级配测定:将样品过筛,分别测定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含量,计算级配。
3. 表观密度测定:将样品放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计算表观密度。
4. 堆积密度测定:将样品堆积在量筒中,测量其体积,计算堆积密度。
5. 堆积空隙率测定:根据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计算堆积空隙率。
6. 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将样品进行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计算含量。
7. 坚固性测定:将样品进行坚固性测定,计算坚固性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级配测定结果:| 粒径范围(mm) | 含量(%) || :------------: | :-------: || 20~40 | 100 |2.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表观密度为1500kg/m³。
3. 堆积密度测定结果:堆积密度为1600kg/m³。
4. 堆积空隙率测定结果:堆积空隙率为20%。
5. 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结果:针片状颗粒含量为3%。
6. 坚固性测定结果:坚固性指标为8。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如下:1. 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垫层的级配良好。
2.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较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堆积空隙率较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