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基础知识梳理(课前用)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5
物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浮力计算方法的总结:(1)平衡法:F浮=G(2)称量法:F浮=G-F(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4)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
适用范围:液体(或气体)课堂例题:例题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1)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体积_有关.(2)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密度有关.(3)比较图C和__D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图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0.8_N.(5)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_大于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例题2.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60 g,密度约为0.8×103kg/m3,苹果的体积是__2x10-4__m3,用手将苹果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_ 2__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 N/kg) 例题3.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D)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巩固作业:1.关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F氢>F空B.F氢=F空C.F氢<F空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点拨: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3.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D)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4.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览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C)A.船的重力将减小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5.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
系统复习第21课浮力一.知识梳理(一)、浮力及其计算(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叫做浮力。
2、方向:。
3、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物体浸在液体中,前后、左右、上下都受到了液体的压力,前后、左右的压力可以互相抵消,而底部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物体总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就是浮力。
4、浮力的施力物体:气体或液体。
5、浮力的受力物体:浸入液体的物体。
①、压力差法:F浮=F2-F1(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
②、称重法:F浮=G物-F拉(适用于的情况下。
)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④、二力平衡法:F浮=G物(适用于漂浮、悬浮的情况下。
)③、阿基米德原理法: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液公式应用注意事项:(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和有关;(2)、单位要统一:F浮—N、ρ液—kg/m3、V排液—m3;(3)、g取9.8N/kg。
浮力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
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下表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①当F浮<G物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②当F浮=G物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③当F浮>G物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轮船、密度计、热气球、潜水艇的浮沉原理)1.轮船轮船工作原理:空心法。
第一课时: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______________的力.2.方向:______________.3.施力物体:______________.4.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浮力的测量(二次称量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浮力F浮=______________.三、典例示范题型一认识浮力的产生及方向1.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1.2.如图所示,A、曰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紧紧贴在容器内的物体,现往容器内注人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题型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二次称量法)2.1.如图甲所示,物体重_______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它渐渐地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_______.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第二课时: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3阿基米德原理1.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体所______________的水.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适用范围:适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三、典例示范题型一探究浮力的大小影响因素1.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浮力概念知识点总结归纳浮力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阿基米德曾经在实验中观察到,当他在浴缸里放入一块金属的时候,水的水位会上升。
他因此建立了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说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来,而另一些物体则会沉没。
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反之则会沉没。
此外,浮力还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有关。
当物体处于液体或气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底部施加的压力和液体或气体对物体顶部施加的压力之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浮力的很多应用,比如,船只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气球可以漂浮在空气中。
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浮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在地基土层中的浮力和沉降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科学家需要研究飞机和火箭在大气层中的浮力和飞行问题。
因此,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是由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学定律和原理所支持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基米德原理,它为我们提供了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解释浮力的起因和大小,同时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物理定律和原理与浮力有关,比如牛顿第三定律、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定律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浮力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分别是浮力的起因、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的应用以及浮力的相关物理定律和原理。
一、浮力的起因浮力是由压力差所产生的,它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差所形成的。
具体来说,当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底部所施加的压力大于对物体顶部所施加的压力,从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浮力:F=ρgV,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浮力》知识清单一、浮力的定义浮力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
简单来说,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例如,把一块木头放进水里,木头会浮起来,这就是浮力在起作用。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
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物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比上表面深,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更大,压力也就更大。
上下表面压力之差就是浮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可以想象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
立方体的上表面距离水面较近,受到的水压较小;而下表面距离水面较远,受到的水压较大。
水压乘以面积就是压力,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上表面,从而产生了浮力。
三、浮力的大小1、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其中,F 浮表示浮力,G 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例如,一个铁块浸没在水中,它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
排开的水的重力就等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比如,人在死海中能轻松浮起来,就是因为死海的海水密度比普通海水大得多。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同样质量的铁块,做成空心的球比实心的铁块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就是因为空心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上浮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例如,将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块放入水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木块就会上浮。
2、下沉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一块铁块放入水中,由于铁块的密度大于水,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铁块就会下沉。
3、悬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可以悬浮在液体中任意位置。
浮力知识点总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或者向上浮动。
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而产生的。
以下是浮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的基础理论,它由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提出。
阿基米德原理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 浮力的计算:浮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3. 设计水中物体的浮力:通过控制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可以改变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例如,设计一个船只的形状使其在水中排开的体积较大,就可以增加船只所受到的浮力,从而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
4. 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关系: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来。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不上浮也不下沉。
这一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金属船在水面上浮并且不下沉。
5. 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体积有关,而物体的形状决定了其所能排开的体积。
例如,球状的物体和圆柱状的物体在相同条件下,球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要小于圆柱状物体。
这是因为球状物体比圆柱状物体在相同的体积下具有更小的表面积。
6.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潜水员通过控制自己所受到的浮力来调整自己在水中的位置。
潜水装备中的浮力补偿装置可以帮助潜水员在水下保持平衡。
此外,浮力还广泛应用于船只和潜艇的设计中,以确保它们可以在水中浮起来或者下潜。
7. 浸没物体的浮力: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减去物体自身的重量。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用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来推断其重量。
这一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大石块被水强行抬起时感觉轻了。
浮力知识点总结浮力知识点总结(3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浮力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浮力知识点总结1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_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第9章浮力第1节认识浮力知识点1 浮力就是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1.浮力: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是浮力.2.浮力的三要素(1)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受力物体就是被研究的物体.(2)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3.浮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放入水中,发现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4.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拉.5.气体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真空中受到的重力和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之差.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各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前后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分别是一对平衡力,相互抵消.2.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上=ρgh上S,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ρgh下S,由于h下>h上,有F下>F上,这两个力之差就是浮力.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上为0,受到的浮力大小就是F下.4.当物体和容器的下表面密合时,F下=0,没有向上的压力,则物体不受浮力.5.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如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因素不变.(2)探究过程: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时,使用公式F浮=G-F拉,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再测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浮力,比较这几个浮力,如果相等,则该因素不影响浮力大小,如果不相等,则该因素影响浮力大小.(3)探究结论a.有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b.无关因素: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均无关.2.观察法分析影响浮力的因素: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时,如果同一物体在水中下沉,而放入适量盐之后,液体密度变大,物体上浮,表明液体密度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增大.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1)采用称重法来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2)实验的策略是测量出浮力的大小,测出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如果相等,就可以得出结论.(3)物体漂在液面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此时浮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排出液体的重力也等于物体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原理公式:F浮=G排.(3)推导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4)求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时,也可应用该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1. 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1)当F浮=G物时,合力为0,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的任意位置,即处于悬浮状态.(2) 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下,物体会向下运动,即下沉.(3)F浮>G物时,受到的合力向上,物体会向上运动,即上浮.当物体露出液面以后,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4)上浮结束时,即当F浮=G物时,物体就静止在液面上,此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2.实心物体浮、沉时,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1)当实心物体下沉时,由于F浮<G物,又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也就是ρ液V排<ρ物V物,由于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其必然全部在液体中,也就是V排=V物,所以ρ液<ρ物.(2)当实心物体悬浮时,F浮= G物,则ρ液=ρ物.(3)当实心物体上浮时,F浮>G物,由于物体处于上浮状态,还没有露出液面外,其必然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所以ρ液>ρ物.总结:3.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知识点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的原理: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无论把密度计放到哪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总相同.把它放到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较少,浸入的深度就浅些;反之,把它放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就深些.根据它浸入的深度判断被测量液体的密度.2.盐水选种的根据: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在盐水中将会下沉,干瘪和蛀坏的种子漂在液面处.3.潜艇在水中可以自由浮沉,同时潜艇能在水中任何位置上停留,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变,而上浮或下潜都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4.热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当物体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总重力时,合力向上的原理工作的.知识点3 浮力的计算计算浮力的方法有:(1)称重法:F浮=G-F拉.(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3)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4)物体的悬浮条件:F浮=G物.(5)平衡力法:当物体下沉到容器底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的合力为0.知识点4 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知识点5 解浮力计算题的方法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物理复习(通用版) 【浮力专题】(知识梳理+经典例题)知识梳理: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浮力。
2.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V ρ==浮排液排 要点诠释: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V V V =-露排物)。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gV ρ=浮气排 要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 gV ρ=浮液排,G V g ρ=物物; ①如果F G <浮物,物体下沉,ρρ>物液; ②如果F G >浮物,物体上浮,ρρ<物液; ③如果F G =浮物,物体悬浮,ρρ=物液。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G =浮物 ,展开为:gV V g ρρ=液排物物, 因为:V V <排物, 所以:ρρ<物液。
(3)沉底的物体:F G F =-浮物支,所以:F G <浮物,ρρ>物液。
2.浮力的应用(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①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②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当F 浮>G 时,潜水艇上浮;当水箱中充水时,自身重力增大,增大到F 浮=G 时,可悬浮于某一位置航行;水箱中再充水,至F 浮<G 时,则潜水艇下沉。
浮力基础知识梳理:
1.请你根据知识间的层级关系和内在联系,将以下几个物理名词填入思维导图中的适当位置:浮力、浮力定义、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力应用、施力物体、浮力大小、浮力方向、浮力作用点、浮力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力的关系、密度关系、轮船、潜水艇、密度计、气球和飞艇。
答案示例:
浮力浮力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
浮力应用
施力物体
浮力大小
浮力方向
浮力作用点
浮力产生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浮力大小影响因素
力的关系
密度关系
轮船
密度计
潜水艇
气球和飞艇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 _______的力
2、产生原因: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____________
3、
大
小
计
算
⎪
⎪
⎪
⎪
⎪
⎪
⎩
⎪
⎪
⎪
⎪
⎪
⎪
⎨
⎧①称重法:三力平衡F浮=G - F示
重力
物体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浮力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展开
③二力平衡法:漂浮或悬浮时,F浮=G
物重
④压力差法: F浮= F向上–F向下
液体对_________的________的力
______对物体上表面的______的力⎪
⎩
⎪
⎨
⎧
1、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
2、表达式:F浮=G排
3、推论式:F浮=ρ液gV排
液体密度---------------kg/m3
常数--------------------9.8N/kg
_________ ------m3
浮力---------------------N
⎪
⎩
⎪
⎨
⎧
4、注意
①该公式一定要用国际单位制
②F浮只跟ρ液和V排
③F浮跟物体的ρ物、V物、G物均
⎪
⎩
⎪
⎨
⎧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浮沉条件F浮__G:上浮
F浮__G:悬浮
ρ__ρ:上浮至漂浮
F浮__G:下沉
ρ液__ρ物:上浮至漂浮
ρ液__ρ物:悬浮
ρ液__ρ物:下沉至沉底
考点1:浮力(F 浮)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_____托的力,叫浮力。
施力物体_________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的。
考点2: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阿基米德原理
1、 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易拉罐按入水中,在手感受到______力的同
时,会看到排开的______溢至盘中,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排开的水越_____,浮力越_______
2、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_____和__________的密度有
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_______ 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如图甲,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___________。
2)如图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_____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读数。
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____________
3)如图丙,测出_____和___________所受的总重力。
4)如图丁,测出_______所受的重力。
收集试验数据如下:
甲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乙操作中测力计的
示数/N
丙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丁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2.0
1.0
1.5
0.5
⎪⎪⎪⎪⎪⎪⎩⎪⎪⎪⎪⎪⎪⎨⎧1、轮船:漂浮时,F 浮=G 船 ----------- 叫做排水量。
2、潜水艇:浮力一定时,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或沉 ⎪⎩⎪⎨⎧①向水舱充水,G F 浮,下沉 ②从水舱排水,G F 浮,上浮 F 浮 不变 ⎪⎭⎪⎬⎫ 3、气球和飞艇:因为浮力 重力而上升,到一定高度,浮力变小,等于重力时
逐渐停止,不再上升 4、密度计:漂浮时,F 浮 G 应 用
5)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桶中液体重力为_______N。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________。
4.阿基米德原理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理也适用于物体在_________的情况。
5.10牛的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容器中,若溢出的酒精重为1.2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
6.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则铜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铝块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浮力的计算方法:
压力差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法: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考点4: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
2、(1)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
①如果ρ液<ρ物,F浮<G物,物体_________;
②如果ρ液>ρ物,F浮>G物,物体_________;
③如果ρ液=ρ物,F浮=G物,物体_________。
考点5: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______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从而增大______,使浮力______
船和货物的总重力来实现______。
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________来实现下潜和上浮。
3、气球和飞艇:气球里充的是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4、密度计:利用物体的________条件来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