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 格式:pptx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5
《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术语1.1 国际贸易的定义与分类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1.4 国际贸易的方式与类型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2.1 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类型2.2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政策2.3 国际贸易措施的种类与作用2.4 国际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三章:国际贸易管理与组织3.1 国际贸易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机构3.2 世贸组织与国际贸易管理3.3 国际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实施3.4 国际贸易壁垒与应对策略第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结算4.1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与类型4.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管理4.3 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方式与工具4.4 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与管理第五章:国际市场营销策略5.1 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2 国际市场环境分析5.3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5.4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六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6.1 国际货物运输的方式与流程6.2 国际贸易运输单据6.3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与物流6.4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种类与实务第七章: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7.1 国际贸易合同的种类与内容7.2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程序与技巧7.3 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与管理7.4 国际贸易争议的解决方式与技巧第八章:国际服务贸易8.1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8.2 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政策8.3 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领域与案例8.4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挑战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9.1 跨国公司的概念、类型与组织结构9.2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与动机9.3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策略与案例9.4 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风险与管理第十章: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10.1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发展10.2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10.3 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与挑战10.4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应对策略重点解析《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政策、管理、金融市场与结算、市场营销策略、货物运输与保险、合同签订与履行、服务贸易、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第九章练习贸易促进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
A.关税壁垒B.鼓励出口的措施C.非关税壁垒D.出口管制措施2.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的利益。
A.出口集团B.生产者集团C.消费者集团D.统治者集团3.外汇倾销属于()。
A.关税壁垒措施B.非关税壁垒措施C.鼓励出口的措施D.限制进口4.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的财政上的优惠,称为()。
A.直接补贴B.间接补贴C.买方信贷D.卖方信贷5.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可起到的双重作用是()。
A.促进出口和促进进口B.限制出口和限制进口C.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D.限制出口和促进进口6.自由港属于()经济特区。
A.贸易型B.出口加工型C.科技型D.创新型7.保税仓库区属于()经济特区。
A.贸易型B.出口加工型C.科技型D.创新型8.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不利状况,应当实行()。
A.进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B.出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C.闭关锁国D.自由贸易9.发展中国家如果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必然实行()。
A.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闭关锁国D.出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10.发展中国家如果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然实行()。
A.放宽贸易限制B.加强贸易管制C.闭关锁国D.进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11.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国内市场“ 剩余货物” 的做法属()。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掠夺性倾销12.根据缓冲存货的规定,当市场价格跌到低档时,应当()。
A.制定进口限额B.抛售缓冲存货的实物C.利用缓冲存货的现金在市场上收购D.制定出口限额13.比较合适小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A.进口替代型组合B.出口导向型组合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14.进口许可证中的公开一般许可证()。
A.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B.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有限制C.指定了进口国别或地区D.又称为非自动进口许可证15.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优惠待遇。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世界市场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贸易条件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从GATT到WTO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0.2课后习题详解本书是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严格按照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0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贸易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的课后习题(名词解释和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资料下载地址:/Ebook/965119.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考点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于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也可称为海外贸易。
第九章练习贸易促进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
A.关税壁垒B.鼓励出口的措施C.非关税壁垒D.出口管制措施2.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的利益。
A.出口集团B.生产者集团C.消费者集团D.统治者集团3.外汇倾销属于()。
A.关税壁垒措施B.非关税壁垒措施C.鼓励出口的措施D.限制进口4.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的财政上的优惠,称为()。
A.直接补贴B.间接补贴C.买方信贷D.卖方信贷5.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可起到的双重作用是()。
A.促进出口和促进进口B.限制出口和限制进口C.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D.限制出口和促进进口6.自由港属于()经济特区。
A.贸易型B.出口加工型C.科技型D.创新型7.保税仓库区属于()经济特区。
A.贸易型B.出口加工型C.科技型D.创新型8.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不利状况,应当实行()。
A.进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B.出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C.闭关锁国D.自由贸易9.发展中国家如果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必然实行()。
A.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闭关锁国D.出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10.发展中国家如果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然实行()。
A.放宽贸易限制B.加强贸易管制C.闭关锁国D.进口替代贸易发展形式11.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国内市场“ 剩余货物” 的做法属()。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掠夺性倾销12.根据缓冲存货的规定,当市场价格跌到低档时,应当()。
A.制定进口限额B.抛售缓冲存货的实物C.利用缓冲存货的现金在市场上收购D.制定出口限额13.比较合适小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A.进口替代型组合B.出口导向型组合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14.进口许可证中的公开一般许可证()。
A.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B.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有限制C.指定了进口国别或地区D.又称为非自动进口许可证15.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优惠待遇。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引言概述国际贸易实务第九章进出口报关单样单(二)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必须填写的一种文件,用于申报货物的数量、价值、品质等信息,以便海关进行审查和监管。
本文将详细介绍进出口报关单样单的结构和填写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应用该样单。
正文内容一、申报单位信息1. 填写单位名称:在报关单的顶部位置填写进出口企业的注册或经营许可证上的单位名称,确保一致性。
2. 填写单位地址:填写进出口企业的详细地址,包括国家/地区、省份/州、城市和街道门牌号等信息。
3. 填写联系电话和传真号码:填写进出口企业的联系电话和传真号码,便于海关进行联系和沟通。
二、报关单信息1. 填写报关地海关代码:填写进出口货物所在海关的代码,可通过海关网站或相关数据库查询获取。
2. 填写进出口口岸代码:填写货物进出口的口岸编号,根据口岸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3. 填写监管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监管方式,如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监管等。
4. 填写报关单号:填写由海关发放的唯一报关单号码,确保报关单的唯一性。
5. 填写申报日期:填写报关单申报的具体日期,一般为货物抵达报关地海关后的日期。
三、货物信息1. 填写货物种类:根据海关编码填写货物的种类及对应的编码,确保准确性。
2. 填写货物数量:填写货物的实际数量,如件数、重量、体积等。
3. 填写货物价值:填写货物的申报价值,包括货物本身的价值和运输费用等。
4. 填写货物产地:填写货物的原产国/地区,如果涉及多个产地,需详细列出。
5. 填写货物税率:根据货物自身的分类确定适用的税率,并填写在报关单中。
四、相关证明文件1. 填写进出口经营许可证号码:填写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许可证号码,用于证明企业合法经营。
2. 填写合同文件号码:填写进出口货物的合同文件号码,确保货物合法进出口。
3. 填写装箱单号码:填写货物的装箱单号码,以便海关进行查验和核对。
4. 填写发票号码:填写货物的发票号码,用于证明货物价值和交易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2.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惯例。
3. 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和形式。
1.2 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2. 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惯例。
3.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和形式。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际贸易案例,加深对国际贸易形式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2.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2.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
3. 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2. 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主要工具和目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际贸易政策案例,加深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政策类型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国际贸易促进3.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促进的基本手段。
2. 掌握国际贸易促进的主要方式。
3. 理解国际贸易促进的目的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促进的基本手段。
2. 国际贸易促进的主要方式。
3. 国际贸易促进的目的和作用。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促进的基本手段、主要方式和目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际贸易促进案例,加深对国际贸易促进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促进手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国际贸易合同4.1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类型。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案例参考答案第九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A5.A6.B7.C8.C9.A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3.AB4.BCD5.BCD6.ACD7.AC8.ABD9.ABCD10.ABC三、判断题1.√2.√3.X4.√5.X6.√7.√8.√9.√ 10.√四、名词解释1.备货:在订立合同之后,卖方必须及时落实货源,按时、按质、按量地准备好应交付的货物。
2.生产跟单:收到客户订单,外贸企业和生产工厂签订货物购销合同,把客户订单转化为工厂生产通知单。
并依据订单,制作材料耗用明细表和含有耗损率的仓库发料通知单。
3.报关单:指出口方向我国海关商检机构申请报检报关出口商品时所填写的包含报检内容并具有56个项目的新报关单打印格式。
4.许可证:国家根据有关规定,对进出口管制的商品实行审批许可制度,签发进出口的许可文件。
5.托运:指出口企业委托运输机构(如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或其他有权受理对外货运业务的单位)向承运单位或其代理办理货物的运输业务。
6.场站收据(托运单):货代接受出口企业的订舱委托后即需缮制集装箱货物托运单,是外运机构向船公司订舱配载的依据。
其中一联为场站收据。
7.查验:海关为确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进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相符,或者为确定商品的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依法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实际核查的执法行为。
8.商业发票:出口商开立的发货价目清单,是装运货物的总说明,发票全面反映了合同的内容。
9.审单:在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受益人依据信用证的规定向银行提交整套结算单据时,银行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 600)以及《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 745)的审单原则进行审核,指出是否存在违背相符交单原则的单据。
10.出口退税:国家为了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鼓励出口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