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面检测及判断
- 格式:xls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2
[技术秘籍]使用电晕笔判断表面张力要注意了,准确性更关键!例如,干法复合时用38mN/m的电晕检测PE膜处理度是合格的,但是复合后仍然出现剥离强度不良的现象。
其复合下机的复合膜放入熟化室半小时后,涂布胶层与PE薄膜的界面粘合不良,撕剥时呈现胶层与PE膜界面破坏,说明胶层对PE膜的润湿不良,PE膜的表面张力不合格。
而正常的复合膜,放入熟化室数分钟后做剥离测试,即出现胶层的内聚破坏,剥开时PE膜上粘有胶水层,说明胶水对PE膜表面润湿良好。
以上现象说明,用电晕笔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存在一个准确性的问题。
首先,是电晕笔达因指数的正确性。
例如,有时同一张薄膜用38mN/m的电晕笔检测出现收缩现象,而用40mN/m电晕笔检测时反而不出现收缩现象。
再如,有的38mN/m的笔在OPP膜的未处理面上也能良好润湿的情况。
其次,是电晕笔使用的时效性。
高盟赵工认为:“如果在开放的环境下,乙二醇乙醚的挥发性大于甲酰胺。
也就是说,如果长期、反复使用同一支'达因'笔,由于乙二醇乙醚的挥发性大于甲酰胺,所以,'达因'笔的达因值会逐渐上升。
另外,由于甲酰胺有吸湿性,水分的混入及甲酸的生成也会导致达因笔实际数值的上升。
”另外,多次重复使用时,薄膜表面的助剂对电晕笔也会形成污染,导致测试值不准确。
使用电晕笔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在工人操作上比较方便,但是要注意其示值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通过和表面张力液进行对比检测来判断其表面张力指数的正确与否。
如果用于PE薄膜电晕面的检测,建议选用40mN/m电晕笔来区分电晕处理度的好坏,对于较差电晕处理度的薄膜可通过复合试样的剥离强度检测来判断胶水对材料的实际润湿性的好坏。
如果用棉签来分散混合溶液,液体应讯速涂膜/片至少6cm2,混合溶液的用量应使之成为一液体薄膜而无积液存在。
观察混合液体所形成的液膜从连续状态分散至小液滴的时间,如果液体薄膜持续的时间接近2S,即该混合液的表面张力作为试样的表面张力。
塑料表面电晕处理设备的测试及应用现在塑料软包装已广泛用于商品包装的各个领域,软包装最常用的聚乙烯、聚丙烯等非极性薄膜属于非极性材料,表面致密、光洁,是一种惰性表面,表面自由能相对偏低,仅(2.9~3.0)×10-6J/cm2。
从理论上讲,表面自由能低于3.3×10-6J/cm2的薄膜无法使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胶黏剂发生浸润,所以必须先通过表面处理,使薄膜的表面自由能达到(3.8~4.0)×10-6J/cm2,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复合强度。
常用的薄膜表面处理方法很多,其中电晕处理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厂使用的3台凹版印刷机都配备了相应的电晕处理设备,在需要处理时,只要将薄膜按顺序穿入电极辊之间即可,处理后的薄膜直接进入印刷单元,油墨在薄膜上的附着效果不错。
在干式复合机上安装电晕处理设备是我厂技改的一个方面,目的是提高聚烯烃薄膜的表面张力值,提高复合产品的附着牢度。
我厂在干式复合机上按照实际情况配备了相应的电火花处理设备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配备的电晕处理设备是大连无线电九厂生产的SDCD16-2-10型塑料表面电晕处理设备。
经过电晕处理,薄膜的表面张力可达到3.8×10-2N/m以上,高的可达4.0×10-2N/m,使复合膜的剥离强度大大提高,完全可以达到质量要求。
安装该电晕处理设备,对镀铝膜,特别是BOPP镀铝膜有很大帮助,只是在设备的安装接线方面要有所改变。
下面将从电晕处理原理、表面张力检测方法、设备的安装接线和常见故障排除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晕处理原理1.电冲击或击穿在高压电场作用下,电子流对塑料薄膜进行强有力的冲击可以使薄膜表面起毛,变得粗糙,增加表面积。
当胶黏剂与其表面接触时,就可产生良好的浸润,胶黏剂会渗透到被拉毛了的凹沟中,靠"抛锚"作用,使薄膜牢度黏结,这是一种物理作用。
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处理后的薄膜相对于未处理的薄膜,其表面明显凹凸不平,而且很粗糙。
薄膜电晕处理的应用要点及检测大多数塑料薄膜(如聚烃薄膜)属非极性聚合物,表面张力较低,一般在29-30mN/m,从事论上讲,若某物体的表面张力低于33mN/m,目前已知的油墨与粘合剂都无法在上面附着牢固,因此要对其表面进行电晕法处理。
其处理原理是在处理设备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其产生高频、高压放电,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
空气电离子后产生的各种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冲击处理装置内的塑料薄膜。
这些离子粒子能量一般在几电子伏特到,与塑料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加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积。
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塑料分子氧化,产生羰基与过氧化物等极性较强的基团,从而提高了其表面能。
电晕处理的优点如下:处理材料的范围广,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氟类塑料,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电晕处理只涉及塑料表面极浅的范围,一般只有纳米数量级,基本不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无废液排入,基本不污染环境。
电晕处理广泛用于薄膜印刷、涂布和复合前的表面处理,以及厚度小于0.6mm片材的表面处理。
薄膜的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后加工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若处理程度不够,薄膜的表面润湿性没有明显改善,会出现油墨的附着力差等问题。
反之,若处理程度过头,会出现薄膜表层老化,光泽变差,表面分子交联过多,热封性变差,薄膜易粘连(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出现分切困难,使用时难以分开等毛病。
总之,在满足后加工要求前提下,应防止处理过度。
实际操作上常用临界表面张力测试法来进行检测。
不同的薄膜印刷、复合所需的临界张力。
处理效果会随时间延长呈指数规律消退,消退速度与存放环境湿度、原料牌号与薄膜厚度等因素有关。
存放环境温度越高,消退速度越快,并且越彻底。
例如在200C以下环境温度中存放,聚乙烯薄膜的临界表面弓长力在38-4ZmN/m,到360C以上,不管原薄膜处理程度有多深,一个月后,将将会退到38mN/m以下。
发电机电晕试验
【实用版】
目录
1.电晕试验的定义和目的
2.电晕试验的基本原理
3.电晕试验的设备和方法
4.电晕试验的应用领域
5.电晕试验的注意事项
正文
发电机电晕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发电机绝缘强度和电晕放电特性的
试验方法。
电晕试验的定义和目的是通过施加高电压,观察发电机绝缘系统在电晕放电状态下的行为,以评估其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
电晕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晕放电现象,即在高电压作用下,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形成电晕电流,并通过检测电晕电流的大小和波形,分析发电机绝缘系统的性能。
电晕试验的设备主要包括高压电源、电晕放电装置和检测系统。
试验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将电晕放电装置直接连接到发电机绝缘系统上进行试验;间接法则是通过模拟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等效电路进行试验。
电晕试验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系统等。
通过电晕试验,可以有效地检测绝缘系统的性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进行电晕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试验设备完好无损,且试验环境安全;其次,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注意观察试验现象,及时记录试验数据;最后,在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设备
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
总之,发电机电晕试验是评估发电机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输电线路及设备电晕紫外成像检测实验及分析摘要:利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电晕可以进行缺陷定位、分析判断绝缘的真实状况。
研制了基于日盲滤光片和MCP探测器的电晕紫外成像仪,并与可见光摄像机进行同视场检测,实现了电晕的高灵敏检测和定位。
为验证紫外成像检测的性能,利用高压尖端放电设备进行了不同放电强度的实验。
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的可靠探测和定位。
1 概述随着超高压电力系统的发展,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上的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日益严重,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可能使线路或者设备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其长时间作用对线路或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同时,异常的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又可能是部分缺陷故障的早期征兆。
目前紫外成像诊断技术是发现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
目前生产电晕检测紫外成像仪主要有俄罗斯、南非和以色列OFIL等国家,我国电力部门2000年以后开始引进该产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实验,表明该项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直观形象、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安全方便的诸多优点。
研制了基于日盲滤光片和MCP探测器的电晕紫外成像仪,并与可见光摄像机进行同视场检测,实现了电晕的高灵敏检测和定位。
为验证紫外成像检测的性能,利用高压尖端放电设备进行了不同放电强度的实验。
结果表明,研制的设备可以实现分析电晕强度和确定电晕位置。
2 系统组成电晕紫外/可见成像仪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由接收光路系统、日盲紫外成像模块、可见光摄像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等。
接收光学系统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光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可见成像通道,另一路进入紫外成像通道,实现了紫外与可见光的同视场成像。
日盲紫外成像模块用于测量和分析目标紫外光辐射特征图像,日盲特性使其能够不分白昼的工作。
其核心部分是紫外成像检测系统,它包括紫外成像物镜、日盲滤光片、紫外MCP等;可见光摄像模块与日盲紫外摄像模块的成像视场相同,用于形成观察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完成日盲紫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采集,按照一定的算法对两个波段的图像进行融合,分析紫外图像中产生电晕强度,确定电晕位置,为进一步评价设备的运行情况提供依据。
发电机定子绕组悬垂处电晕缺陷检测与评定指南。
1 简介发电机定子绕组悬垂处电晕缺陷指的是在高电压下,空气不能绝缘的情况下,导致绕组表面形成局部放电,进而造成设备缺陷的一种现象。
这种缺陷会进一步恶化设备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
2 电晕检测检测发电机定子绕组悬垂处的电晕缺陷主要采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2.1 UHF检测UHF检测采用接收高频放电信号的方法进行缺陷检测,灵敏度较高。
针对悬垂处电晕缺陷,UHF检测主要是通过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的频谱分布来确定缺陷的出现。
2.2 TEV检测TEV检测采用了不同频段的电磁信号,可以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测。
对于悬垂处电晕缺陷,TEV检测主要是通过分析缺陷位置的电波干扰信号来确定缺陷情况。
2.3 Acoustic Emission检测Acoustic Emission检测是通过检测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声波信号来判断缺陷位置和情况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依赖于声波的传导性质,适用于绕组材料不同的情况。
3 评定对于检测到的发电机定子绕组悬垂处电晕缺陷,需要进行评定。
评定主要是根据缺陷的大小、位置、情况来判断其对设备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3.1 等级评定法等级评定法是按照电晕缺陷的存在程度和影响的严重性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等级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更换,以达到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3.2 概率论方法概率论方法是根据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评定。
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大批量的设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3.3 相对电荷量法相对电荷量法是通过缺陷位置的相对电荷量大小来进行评定。
该方法可以定量地衡量缺陷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4 结论定子绕组悬垂处电晕缺陷是发电机安全及可靠运行的威胁之一。
通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缺陷,并进行相应的评定和处理,以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评定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决策,以达到最佳的检测和维修效果。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表面电晕查找试验的方法和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电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电气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表面电晕问题。
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因此一些电力公司和电力工程师们都在探索找到一些试验方法和标准,以遏制该问题的出现。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标准供大家参考:步骤一:了解电晕现象电晕是发生在介质表面上的放电现象,最常见的体现就是在绝缘表面上出现发光点。
而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则是电晕问题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步骤二:确定检验仪器我们通过检查仪器可以很好地了解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表面的电晕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仪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一些标准设备,具体包括:(1)高压测试系统高压测试系统适用于检验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表面电晕状况。
其最高电压可达到100KV,相较于其他测试仪器价格较贵,通常只适用于大型发电机的检测。
(2)脉冲电晕检测器脉冲电晕检测器是一种更加常见的仪器,其主要作用是探测表面放电并确定其位置。
步骤三:试验方法确定试验方法是电晕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的检测方法包括:(1)静态试验静态试验时,测试仪器会以静态方式将电压逐步增加,然后记录下电晕的具体情况和发生的位置。
要注意的是,静态试验时,测试仪器需要接触到表面以保证测试精度。
(2)动态试验动态试验时,测试仪器会夹在绕组的两侧,以记录表面放电的情况。
步骤四:评估测试结果评估测试结果是整个试验步骤中的最后环节。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并确定解决方案。
如果测试结果发现较多的电晕现象,那么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遏制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问题,以便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行。
总之,上述方法和标准是围绕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表面电晕现象而制定的相应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便保证能出先更加精准和有效的结果。
绝缘子电晕试验
绝缘子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高压电线与支架隔离,防止电线与支架之间的电气接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然而,由于绝缘子长期处于高压电场中,容易受到电晕放电的影响,从而导致绝缘子的损坏和故障。
因此,对绝缘子进行电晕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电晕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绝缘子耐电晕能力的试验方法。
在电晕试验中,将绝缘子置于高压电场中,通过观察绝缘子表面是否出现电晕放电现象来判断绝缘子的耐电晕能力。
如果绝缘子表面出现电晕放电现象,说明绝缘子的耐电晕能力不足,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
电晕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绝缘子安装在试验台上,并连接高压电源。
然后,逐渐增加高压电源的电压,观察绝缘子表面是否出现电晕放电现象。
如果出现电晕放电现象,需要及时停止试验,记录下电压值和放电现象的情况。
如果绝缘子表面未出现电晕放电现象,可以逐渐增加电压,直到达到试验要求为止。
电晕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绝缘子的耐电晕能力,从而判断绝缘子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绝缘子的耐电晕能力不足,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晕试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绝缘子的耐电晕能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进行电晕试验时,需
要注意安全,遵守试验规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OPP 薄膜的电晕处理的测试及控制2005-6-13 16:59:52 中国包装网摘要:主要对BOPP 薄膜进行电晕处理的测试、控制及薄膜性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
重点讨论了影响电晕处理效果的因素,另外就薄膜的摩擦系数、收缩率和热封强度等方面的物理性能怀电晕处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BOPP 薄膜电晕处理测试控制薄膜性能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包装薄膜。
在BOPP的生产过程中, 由于经过了纵横两个方向的延伸,分子链得到较好的定向,因此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光学特性、较低的水汽透湿量;与其它薄膜相比较,更具备包装材料所要求的较好的综合性能。
因此, BOPP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领域。
BOPP 在应用于食品、挂历、画册、胶粘带等制品时,往往需要进行印刷、涂层、粘合等操作。
由于聚丙烯材料本身的表面张力值相对偏低,仅为31 达因,而在应用于上述几方面时,一般要求薄膜单面表面张力强度在38达因以上。
因此,在生产BOPP时往往需要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表面张力,改善聚合物的粘接性和润湿性,满足使用的要求。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两种:一为电晕处理,另一为火焰处理。
电晕处理的原理是将薄膜经过有高压存在的两电极间,高压使电极间的空气发生电离,使电极间产生电子流,在薄膜表面形成氧化极化基,使薄膜表面产生极性,便于印刷油墨吸附;火焰处理是用特指的喷灯,燃烧一定组成和配比的煤气和空气,形成温度高达2100C—2800C的氧化火焰,来达到在瞬间改变薄膜表面性能的目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火焰的温度、火焰与薄膜之间的距离和处理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上,由于电晕处理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因此,BOPP 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都采用这一方式。
以下是对BOPP 薄膜进行电晕处理的测试、控制以及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1 BOPP薄膜电晕处理强度的测定通常用于BOPP 薄膜表面张力的测试办法是涂液法,其原理是利用甲酰胺和乙二醇乙酯两种液体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得到一系列不同达因值的测试液,如表1 所示,操作时,将测试液涂拭在薄膜表面上,于2s液面破裂的测试液所对应的达因值即表示薄膜电晕处理强度。
电晕处理和达因值讲解电晕处理和达因值2007-09-05 07:10:48| 分类:原材料 | 标签:电晕承印油墨处理表⾯|举报|字号订阅电晕处理是⼀种电击处理,它使承印物的表⾯具有更⾼的附着性。
其原理是利⽤⾼频率⾼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电晕放电(⾼频交流电压⾼达5000-15000V/m2),⽽产⽣低温等离⼦体,使塑料表⾯产⽣游离基反应⽽使聚合物发⽜交联.表⾯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忆-这些离⼦体由电击和渗透进⼊被印体的表⾯破坏其分⼦结构,进⽽将被处理的表⾯分⼦氧化和极化,离⼦电击侵蚀表⾯,以致增加承印物表⾯的附着能⼒。
电晕处理对塑料表⾯所产⽣的物理及化学影响是复杂的,其效果主要通过三⽅⾯来控制:①特定的电极系统,②导辊上的物介质,③特定的电极功率。
由于不同的化学结构有不同的原⼦键,所以对塑料电晕处理的效果也视塑料的化学结构⽽异。
不同的塑料需要进⾏不同强度的电晕处理。
实践证明:BOPP薄膜在⽣产后还会发⽣结构状态的变化,在⼏天内,聚合物由⽆定形变化成晶体形,从⽽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
经过电晕处理后,塑料表⾯层的交联结构⽐其内层的交联结构减少,因此其表⾯层的功能团有较⾼的移动性。
所以,在储存中,不少塑料出现电晕处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剂由内部向表⾯迁移,也是使表⾯能下降,影响附着⼒的因素,这种负⾯影响⽆法完全抑制。
实际上相对湿度也会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湿度是去极化剂,但⼀般来说由于影响并不严重,往往在测试误差范围之内,被忽略不计。
如果采⽤连机电晕处理,则更可不必考虑。
电晕处理的⽇的是为了改变许多承印物的表⾯能量,使之易于同印刷油墨、涂布材料及胶粘剂相粘结。
所有承印物在制造过程中进⾏⼀些处理之后便具有较好的粘着特性。
电晕处理属于后期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电晕处理并不是在⽣产承印物时所能运⽤的改变承印物表⾯能的唯⼀处理法。
其它处理⽅法包括⽕焰处理及涂布处理法。
具体采⽤哪种处理法主要取决于承印物的结构。
许多⼈认为,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变得粗糙,从⽽易于吸附印刷油墨及胶粘剂,但是这种看法却被利⽤扫描电⼦显微镜得出的观察结果所否定。
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摘要】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是一种高端的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气体状况的监测与评价。
该技术对于煤矿瓦斯、工业废气、空气污染等方面的检测效果十分显著。
【正文】一、什么是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是一种通过气体发生紫外辐射而产生电离现象,利用电离产生的电子吸附于气体中的活性物质,将原本隐藏于气体中的物质直接转化为光学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
其通过光电倍增管及电子分辨光谱仪联合检测,利用不同的谱区来分析不同种类的物质,做到了高效、准确的评估目的。
二、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的优势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主要优势:1. 高灵敏: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使得检测灵敏度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手段提高了数倍。
2. 高精准度: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通过粒子计数法进行检测,在保证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能同时实现较高的精准度。
3. 高可靠性: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通过光电倍增管及电子分辨光谱仪等高性能检测仪器,能够在复杂的气体环境中稳定工作,从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三、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瓦斯监测:在煤矿中,由于瓦斯的存在,引发了许多的煤矿事故。
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能够进行瓦斯浓度的测量与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企业有序生产保驾护航。
2. 工业废气排放管控: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可以针对工业废气的各种成分进行精准的监测,提前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将污染源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空气质量监测: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单通道双谱紫外电晕放电检测方法对于常见的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帮助政府及时发出预警,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试验方法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试验是一种检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电晕试验,可以检测出定子绕组端部的电场分布、绝缘层的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缺陷等情况。
下面是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试验的具体方法:1.试验前准备:在进行电晕试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工具,如电晕测试仪、三脚架、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等。
•对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其表面完好,无明显的破损或异常。
•确保试验现场的安全,如关闭电源,进行适当的隔离等。
•根据发电机的类型和规格,选择适当的电晕测试仪和试验参数。
1.试验过程:在进行电晕试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将电晕测试仪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连接好,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根据选择的试验参数,设置电晕测试仪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开始试验,观察电晕测试仪的读数和发电机的运行状况。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电压和电流的稳定,避免波动或异常。
•注意观察电晕测试仪的读数,以及定子绕组端部的颜色变化等情况。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电晕放电、冒烟等,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检查和处理。
•记录试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电晕起始电压、最大电晕电流等参数。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
1.试验后处理:在完成电晕试验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根据试验数据,对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性能进行分析。
如果发现存在电晕放电或绝缘缺陷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估其对发电机运行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和结果,建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试验档案,为以后的维护和故障预防提供参考。
总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试验是一种检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电晕试验,可以及早发现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潜在问题或故障,为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工作相电压判断电晕的方法电压是指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大小,而工作相电压是指三相电源中每个相的电压。
当工作相电压超过一定限值时,容易产生电晕现象。
电晕是指在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由于空气中有限的电导率和介电强度,导致附近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并形成电子和正离子,从而形成一个带电云团。
这个带电云团会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并造成能量损耗和噪声。
为了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引起电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查看电压数值:首先,了解电晕产生的电压范围。
一般来说,电晕的电压限值在几千伏到几十千伏之间。
因此,检查工作相电压是否在这个范围内是判断电晕的第一步。
2.考虑空气质量:空气中的物质和湿度对电晕现象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和潮湿的环境中,电晕现象会更容易发生。
因此,需要考虑电晕出现的具体环境。
3.研究电场分布:电晕的发生与电场分布密切相关。
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时,电晕就会发生。
因此,研究电场分布情况,特别是电场强度是否超过击穿电场强度是必要的。
4.观察放电情况:电晕发生时会伴随放电现象,例如电晕放电声、闪光等。
通过观察是否有放电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电晕。
5.测试设备:可以使用电晕测试仪器对工作相电压进行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电晕情况。
电晕测试仪器通常可以测量击穿电压、爆裂电压、电晕起始电压等参数,以判断电晕的发生。
总的来说,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引起电晕需要考虑电压数值、空气质量、电场分布、放电情况以及实验测试等多个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评估电压引起电晕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轻电晕现象的发生。
工作相电压判断电晕的方法(一)工作相电压判断电晕的方法介绍在工程领域,电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指的是当工作相电压超过一定程度时,周围介质中的气体会发生放电现象。
这不仅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还会对人和环境带来潜在的危险。
因此,判断电晕是否会发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用于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导致电晕的发生。
方法一:Paschen定律Paschen定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依据气体放电特性来判断电晕的情况。
它基于气体放电发生的最小电晕电压与气体压力、电极间距和气体特性之间的关系。
根据Paschen定律,电晕电压与气体压力成正比,与电极间距成反比。
因此,通过测量气体压力和电极间距,我们可以根据Paschen 定律来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引发电晕。
方法二:试验法试验法是一种实验性的方法,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工作条件,来观察电晕现象的发生情况。
在试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在给定电压下逐渐增加电极间距,或者逐渐增加气体压力的方式来观察电晕是否会发生。
如果在一定范围内电晕未发生,那么说明工作相电压可以正常工作而不引发电晕。
方法三:仿真模拟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使用仿真模拟的方法来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导致电晕。
通过建立电场和气体放电模型,我们可以输入工作相电压、气体压力和电极间距等参数,通过仿真计算来预测电晕的发生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预测电晕的可能性。
方法四:相关实验数据库在工程领域,已经有很多实验数据和相关研究可以用于判断工作相电压是否会导致电晕。
我们可以查询相关的实验数据库,通过查阅已有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得出电晕可能发生的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判断和预测。
注意事项•以上方法都是辅助判断的工具,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在进行实验或仿真模拟时,请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结论针对“工作相电压判断电晕的方法”,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包括Paschen定律、试验法、仿真模拟和相关实验数据库。
单点教育单 主题电晕面的检测及判断分类■ 基础知识改善类别□ 设备改善 □ 制程改善
■ 教育训练 □ 品质改善问题说明及图解
⑴38达因液测试 BOPP、CPP、VMCPP、普通PE、珠光膜; 42达因液测试 盖膜PE膜;
52达因液测试 PET、KPET、VMPET、ONY、KONY膜;
⑵每卷料上料前必须使用对应的已知达因液进行测试(如图3);⑶对原膜外表面及内表面同时进行测试,以便区分电晕面;⑷如图1出现的痕印为非电晕面(快速成水珠状);
如图2出现的痕印为电晕面(达因液2s内无明显收缩);⑸发现两面检测一样的结果需及时提报。
□ 问题解决制作目的新员工培训及制程防护,杜绝质量隐患。
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达因液
呈水珠
状分布
图1图2图
管理编号
制作日期制作审核断PG-2011-0272011-11-7改善改善
陈伟 陆平傅朝明达因液均匀分布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