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9.1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节《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与使用说明一、格式《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格式见本规范附录B。
二、《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与使用申请考核单位应当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考核单位存档。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一般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一般使用A4复印纸,采用计算机打印,如果用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要点和要求如下:(一)封面和目录1.“计量标准名称”按JJF1022—1991 《计量标准命名规范》规定的原则确定计量标准名称。
该名称应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的名称相一致。
2.“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所建计量标准负责人的姓名。
3.“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建立计量标准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公章。
该单位名称应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申请考核单位的名称和公章中名称完全一致。
4.“填写日期”填写编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日期。
如果是重新修订,应注明第一次填写日期和本次修订日期。
5.“目录”目录一共12项内容,应在每项括号内注明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的页码。
(二)技术报告内容1.“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简要叙述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意义,简要分析建立计量标准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建立计量标准的传递对象及范围。
2.“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用文宇、框图或图表简要叙述该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以及开展量值传递时采用的检定或校准方法。
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应符合所建计量标准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
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本栏填写内容和方法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的对应栏目完全相同。
4.“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明确给出整套计量标准的量值或量值范围、分辨力或最小分度值、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指标。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必须给出对应于每种参数的主要技术指标。
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 引言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制药、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的准确和可靠性,需要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来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校准和验证。
本报告旨在介绍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施过程。
2. 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原理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2.1 气体流量测量原理气相色谱仪中需要准确控制气体的流量,因此需要使用流量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常用的流量测量原理包括差压法、热敏法和质量流量计法等。
• 2.2 温度控制原理气相色谱仪中需要精确控制柱温和检测器温度,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温度控制原理涉及到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校准,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 2.3 检测器灵敏度校准原理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对待测物质的灵敏度需要进行校准。
常用的灵敏度校准方法包括内标法、外标法和稀释法等。
3. 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方法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流量测量方法流量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气体流量的测量和校准。
差压法需要使用差压传感器和流量计算器,热敏法需要使用热敏传感器,质量流量计法需要使用质量流量计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流量测量。
• 3.2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方法主要涉及到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校准,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 3.3 检测器灵敏度校准方法检测器灵敏度校准方法主要包括内标法、外标法和稀释法等。
内标法是将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加入样品中进行测量,外标法是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稀释法是通过不同浓度的稀释液进行测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器灵敏度的校准。
4. 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实施过程气相色谱仪装置计量标准技术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 测量仪器校准首先需要对气相色谱仪中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包括流量测量仪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建立计量标准单位:井下作业公司计量检定室计量标准负责人:刘红梅筹建起止日期:1988年7月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四、环境条件……………………………………………………………………………………………………()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七、测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十、结论…………………………………………………………………………………….………………………()十一、附加说明……………………………………………………………………………….………………()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检定游标量具的标准器具是由五等量块组组成。
按照JJG30-1992游标卡尺检定规程用五等量块直接比较法测量游标卡尺各测点的示值误差,并利用粗糙度样板、平晶、刀口尺检定游标卡尺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平行度。
其工作原理图如下:1 主尺2 游标3 量块31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加油机容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XXX
建标单位(公章): XXXX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及主要配套设备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环境条件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十、结论
十一、附加说明。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直角尺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张好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广东省珠海市香海公司填写日期2014年11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性文件,如何正确撰写技术报告是计量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的内容之一。
它既是建标和考核工作的需要,也是管理和检定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我们组织对军队百余家医学计量技术机构600多项计量标准进行了考核,通过对大量《技术报告》的审核,发现撰写中的不少问题,下面仅在此剖析部分常见错误与大家交流。
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JB/J 2749-1996《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是正确撰写技术报告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掌握正确的编写方法,才能准确的反应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
1 常见概念性错误不确定度是基于方差的正平方根所得,它是一个可求的、定量的、不带正负号的量值,而在《技术报告》中却经常出现正负号,这是典型的概念错误;其二,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不可能准确地确定其值,就如同不可能知道被测量的真值一样,只能用高、低或几等、几级来表述,而有的《技术报告》出现了诸如“准确度为11%”,“准确度<±0.1V”等错误。
2 不确定度的正确表示计量标准性能主要是说明整套计量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参数、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等。
该栏的编写,争议的主要问题:是以扩展不确定度表示,还是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示?我们认为,在报告基本常数、基本的计量学研究以及复现国际单位制单位的国际比时,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在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
因此,本栏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表示。
3 计且标准器具及主要配套设备撰写《建标报告》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极限和构成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等概念混淆。
测量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一个定性概念,不能定量表示,所以不能带“±”号。
测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定义即技术规范、规程中规定的测量器具的允许误差极限值,又称为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5 )五、环境条件………………………………………………(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十一、结论 (14)十二、附加说明 (14)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通过建立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标准装置,满足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自行开展公司内部工作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检定。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采用直接比较法检定。
将标准电位差计、分压箱和被检工作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置于同一恒定温室度工作间,直接读取各自示值进行比较,以标准UJ25电位差计示值为标准,判断被检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是否合格。
利用UJ25电位差计和分压箱来测量直流电压表示值误差,直流电压表从UJ25电位差计直接读数; 直流电流表从标准电阻上读数;功率表用数字表把电压固定在其额定值后,再移到UJ25电位差计上进行监视, 再用数字电压表从标准电阻上读出电流值,最后实现对功率表的检定.其相应的交流量利用交流电压电流表通过比较进行测量, 从而实现对交流量的检定工作原理图如下:Dx.D v 直流电流. 电压源I~.V~ 交流电压.电流源I. V 电压.电流调决器V x.I x被测电压.电流表UJ 直流电位差计 F.BZ 分压箱.标准电阻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用公司的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标准装置检定一块电流表,分度值为5A 进行10次重复读数,其值如下:单位:A序号 测量值X iU =X i -U 2 1 5.0034 0.00012 1.4×10-8 2 5.0040 0.00048 2.304×10-7 3 5.0038 0.00028 7.84×10-8 4 5.0025 0.0001002 1.0404×10-6 5 5.0033 0.00022 4.84×10-8 6 5.0036 0.00008 6.4×10-9 7 5.0034 0.00012 1.44×10-8 8 5.0039 0.00038 1.444×10-7 9 5.0040 0.00048 2.304×10-7 10 5.00330.00022 4.84×10-8— X 5.00352 S (X )1.3984×10-4s =1)(2--∑n X Xi=1.3984×10-4该装置的测量重复性为1.3984×10-4,小于该装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重复性考核合格。
Academic Forum/学术论坛简析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撰写樊丽萍(山西省左云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山西大同037100)摘要:分析了《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各部分技术内容的具体撰写方法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最后对提高撰写人员素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重复性;稳定性《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计量工作的技术性文件,它是计量建标和考核的核心内容部分,正确高效撰写是各级计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这项工作对各级计量检定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如何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及撰写过程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1封面和目录1.1计量标准名称该名称和《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炖必须相一致,计量标准的命名按照JJF1022-2014《计量标准命名与分类编码》规范命名。
1.2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所建计量标准负责人姓名。
1.3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建标单位的全称名字,和申请书中的名称一致,并加盖公章。
1.4填写曰期填写对应曰期。
1.5目录每项目录标题前面有括号,括号内标明各项内容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整体中的页码,总共12项内容。
2技术报告内容2.1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简洁扼要描述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简要描述建立本计量标准的传递对象和传递范围,可按下面内容撰写。
a进行量值传递。
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经过各级检定传递到本计量标准,然后经本计量标准传递到下一级工作计量器具。
b保障量值准确可靠。
经过各级检定确保传递到本机构所辖区域内工作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确保与全国测量活动量值统一。
c保证本机构出具的公正数据的技术权威和合法地位。
d为本辖区的计量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
2.2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用文字简洁扼要下描述本项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采用检定方法,需要时加上框图或图表表达更确切。
2.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此内容和申请书的内容相关栏目完全一致。
2.4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填写清楚此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还有其他相关必要的技术指标。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0.05级数字压力计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胡海利建标单位名称(公章):滦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填写日期:2019年12月05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4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5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6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9 ) 十一、结论………………………………………………………………………………..………….( 10 ) 十二、附加说明……………………………………………………………..……………………….( 11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框图上级计量标准本级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名称:0.02级活塞式压力计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0.02级保存机构:唐山市计量测试所计量标准名称:0.05级数字压力计标准装置测量范围:(-0.1~60)MPa准确度等级:0.05级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实际测量情况为在重复性条件下测量1次,以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标准不确定度:自由度:()(1)9(101)81v p m n =-=⨯-=被 3.2 输入量p 标的标准不确定度()u p 标的评定输入量p 标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标准数字压力计的不确定度,标准器选用(0~4)MPa 、0.05级数字压力计。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2篇第一篇:关于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的技术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了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提升企业的计量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效益。
关键词:计量目标,制定,分析,企业管理,效益。
一、引言计量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升企业计量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效益,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计量目标,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介绍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计量目标的定义和制定原则计量目标是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具体实施计量标准的定量指标。
计量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原则:计量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能够清晰表达企业要求的计量标准。
2.协同性原则:计量目标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协同作用。
3.可衡量性原则:计量目标必须能够被衡量和评估,具有客观性和可信度。
4.可操作性原则:计量目标必须能够操作和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三、计量目标的实施步骤和方法1.确定计量目标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计量对象、标准、度量手段等。
2.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市场需求、产品规格、生产进度、成本结构等。
3.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计量目标与企业战略和管理要求相一致。
4.制定计量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计划,确保计量目标落地执行。
5.监测和评估计量目标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不断完善和改进计量目标体系。
四、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某装饰设计公司为了提升设计效率和品质,制定了计量目标体系,包括设计周期、设计成本、客户满意度等。
经过实施和改进,设计周期缩短了20%,设计成本降低了15%,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计量目标制定和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管理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荣国祥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填写日期 2014年4月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2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2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 )五、环境条件…………………………………………………………………………………( 4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5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6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1)十一、结论 (12)十二、附加说明 (12)4545u2(La)=3=0.0115mm则自由度 v2(La)=1/2×=124.1.3由u1(La)和u2(La)合成得到的与检游标卡尺有关的误差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La)= √u21 (La)+ u22(La)=0.0126mm自由度 v(La)= u4(L)/[ u41(La)/ v1(La)+u42(La)/ v2(La)]≈∞由6等量块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s)属B类评定。
不确定度u(Ls)的来源主要是校准用量块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1(Ls);卡尺和校准量块的热膨胀系数存在的不确定度,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2(Ls),游标卡尺和校准量块温度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项u3(Ls)4.2.1由5等量块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Ls),属B类评定5等量块中心长度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2L)um,以测量上限150mm代入得+2×150×10-3)um=,依该量块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其置信概率为99%,自由度为48,t99(48)=,则u1(Ls)==v1(Ls)=484.2.2 卡尺与校准量块热膨胀系数存在不确定,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2(Ls),属B类评定由于卡尺的热膨胀系数和校准量块热膨胀系数都为±1)×10-6/℃。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心脑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XX
建标单位名称上海市XX区计量质量检测所填写日期2018.1.22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21。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玻璃量器标准装置建立计量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四、环境条件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8、9)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0)
十、结论 (11)
十一、附加说明 (12)
·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填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
五、环境条件 (4)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5)
八、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7)
十一、结论 (8)
十二、附加说明 (8)
准
y lab-y≤√n−1
×U lab
n
75.0-75.4≤√3−1
×0.71
3
0.4≤0.6
通过对鉴定结果的验证,所得到的结果在合理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