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 格式:pdf
- 大小:27.91 KB
- 文档页数:2
2010年9月总第25卷*作者简介:王嵫楠,男,现就读于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英语专业,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文化。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在信息传播日益加快发展的今天,文化在国际上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日益增多,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大量的英文电影仍在继续涌入到中国电影市场。
电影名是一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个好的片名既能激起广大观众的浓厚观赏兴趣,又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和内容。
因此,电影名的翻译对于一部电影能否成功走入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科学初探》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 )的力作,它最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被西方翻译界奉作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
奈达的功能理论认为“接受者和译文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1]功能对等的出现,使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有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直译强调忠实,实际焦点落在了语言形式的对等,忽视了效果。
自由译强调美,焦点落在了译文的效果,忽视了语言形式的对等。
功能对等的概念把焦点放在两种效果的对等上:一边是原文对原文的接受者,另一边是译文对译文的接受者。
同一信息,用两套不同的语言,接受者不同,却要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
[2]电影名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对语言形式对等单一性和简单化认识的误区,而要多发现其多样性以寻求其蕴含的意境与文化,从而使译名更富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三、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名翻译一个好的电影名言简意赅,能够总揽全片的内容。
我国著名的翻译学者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电影以其广泛的受众和多样的表达形式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今,随着英文影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成为中国观众对此电影是否买单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个好的英文片名翻译不仅要译出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更要阐释出该电影的主旨和文化内涵,因此颇具难度。
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电影片名在中国的翻译现状和特点,然后从功能翻译视角阐述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实现译名与原影片名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
一、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及汉译现状英语电影片名,作为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第一道门槛,其汉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影片基调的理解、文化信息的传递及影片商业价值的实现。
英语片名多以短小精悍、吸引眼球见长,片名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字,亦或是影片所表达的主题,如Ghost,因此以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形式出现的英文片名居多。
有的英语片名通过暗喻、矛盾修饰等修辞来实现其艺术魅力,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其中cuckoo原指从不搭建自己的鸟巢,而喜欢将蛋下在别的鸟窝的布谷鸟,在这部影片中用其暗指那些像cuckoo一样接近疯狂的人。
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影片使用英语习语、典故来反映英美文化,如First Blood,字面理解为“第一滴血”,实则意指“首战告捷”来描述越战退伍军人归国后所面临的艰辛生活写照。
笔者翻阅资料,发现英文影片汉泽在国内已成为一项热门研究,但多数研究也仅仅局限在用翻译技巧对现有的译名进行解释,而并非传递影片在流通过程中的交际功能,因此,在片名的翻译实践中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这具体表现在不同区域对同一电影片名因语言环境和表达习惯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版本,译名不统一、质量良莠不齐,比如Shawshank Redemption在中国台湾被译为刺激1999,而在内地则被译为肖申克的救赎。
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作为一种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电影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其片名的汉译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这是因为上佳的译名不仅能吸引更多观众,而且还有助于发挥影片的文化传播功能,进而更好地增加影片的票房收益,实现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出发,举例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和方法。
一、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目的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活动,一种以目的语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着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原文文本仅仅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要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译文的预期功能和预期读者、译文的传播媒介、翻译的目的、时间、地点、场合等),结合文本的交际功能和读者对译文的期盼,对源语文本中的多元信息及其翻译策略和译文形式进行选择,使译文实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后来,诺德在系统总结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引入了“功能+忠诚”的理论模式,(李静:2012)并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策略,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活动都应遵循“目的法则”“连贯法则”以及“忠实法则”。
“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而二者均从属于“目的法则”。
而且,在翻译开始前,译者应有一份详细说明翻译目的的翻译要求,包括译文的预期功能和预期读者、译文的传播媒介、翻译的目的、时间、地点、场合等,使翻译做到有的放矢,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与功能。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及其翻译目的贺莺(2001)把电影片名的功能归纳为四大基本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审美功能以及广告功能。
信息功能是指电影片名应凸显影片的内容,以便观众能更好地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主旨,具有明显的信息提示作用;表情功能是指奠定影片的感情基础,以强烈的抒情、惊险或戏剧氛围去感染观众;审美功能是指以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去打动观众,给观众以美的体念和享受;广告功能在于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功能翻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功能翻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翻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桥梁,能够使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顺畅。
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其传播和影响力也越来越深远。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推广的重要环节,其翻译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功能翻译理论。
本文将对功能翻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探讨。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即以满足翻译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翻译策略。
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提出了“功能对等”和“等效效应”这两个重要概念。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与源文本相同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机械地传递文字信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特定的语境和受众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
二、电影片名的重要性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标识,承载了电影的核心理念、情感和文化内涵。
一个好的电影片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票房。
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至关重要。
好的片名翻译不仅能够准确传达电影的核心信息,还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兴趣。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翻译策略1. 直译策略直译策略是将电影片名直接翻译为目标语,并尽量保持与源文本的相似性。
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片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大和易于理解的情况。
例如,电影《Avengers》的中文片名直接翻译为《复仇者联盟》,传达了超级英雄联盟的意思。
2. 传译策略传译策略是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将片名译为与之相关联的目标语片名。
这种策略通常需要依靠译者的创造力和文化敏感度。
例如,电影《Casablanca》在法语中意为“卡萨布兰卡”,但在中国被译为《卡萨布兰卡之恋》,以突出爱情主题并吸引观众。
3. 译名与原名一致策略这种策略是保持电影的原名不变,直接在旁边添加对应的汉语拼音译名。
例如,电影《Transformers》的中文片名为《Transformers 变形金刚》,在保持原名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角的名称,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内容。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媒介,对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影在目标市场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因此,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电影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境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翻译的预期功能。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常见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功能。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质量,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借鉴国外电影产业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本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学者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众多翻译领域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引人关注。
它不仅关系到电影的宣传与推广,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功能翻译理论作为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亦称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以译语接受者的反应作为评判翻译质量的依据。
这一理论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即翻译应当服务于特定目的和功能。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了解原文和译文的背景、文化差异、读者心理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语言和文化效果。
三、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与要求电影片名是电影的核心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特点与要求:1. 简洁明了:片名应简洁易懂,便于观众记忆和传播。
2. 传达主题:片名应准确传达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吸引观众兴趣。
3. 文化适应: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片名应具有文化适应性。
4. 创新独特:片名应具有独特性,以区别于其他电影。
四、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功能翻译理论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目的性:根据目标观众的背景和文化差异,确定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例如,对于中国观众,可以采用具有象征意义或富有诗意的片名;对于西方观众,则需采用更直接、简洁的片名。
2. 语义等效:在保证语言流畅性的同时,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语义上的等效性。
这需要译者对原片和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
3. 文化传递: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原片的文化内涵。
例如,对于含有特定文化符号或历史典故的片名,需进行适当的解释或改写。
4. 创新性: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片名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基于功能目标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英汉翻译摘要:本文主要以功能目标论视角出发,探讨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策略与方法。
通过对电影片名在中文和英文中所承担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究适合不同功能目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电影片名;功能目标论;英汉翻译1. 引言电影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其片名在影片推广、宣扬和市场销售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屡屡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功能目标论视角出发,对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进行深度探究,以期探究适合不同功能目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 功能目标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分析在功能目标论视角下,电影片名在中文和英文中所承担的功能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1 宣扬功能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是观众对电影的第一次了解。
在宣扬方面,电影片名需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爱好和好奇心。
例如,《速度与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这个片名使用了“速度”和“激情”这两个具有吸引力和张力的词汇,通过将观众对于速度和激情的美妙幻想与电影内容联系起来,提高观众对于电影的关注度。
2.2 概括功能电影片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电影的主题、故事情节或核心意义,援助观众对电影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例如,《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这个片名简洁明了地将电影的核心内容“指环”和主题“王”进行了概括,让观众对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3 翻译可读性功能电影片名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需要保证翻译后的片名在目标语言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可读性,并且能够传达原片名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这个片名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原片名的精神,而且在中文中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能够让观众初步了解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2024年第7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作者简介:秦艳霞(1978-),女,汉族,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㊁应用语言学㊁翻译理论与实践;梁天钰(1998-),女,汉族,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能源经济与贸易翻译㊂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秦艳霞㊀梁天钰(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摘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外国电影不断被引入国内市场㊂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华语影片也逐渐进入国际视野㊂作为中国文化品牌影响力的一部分,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的载体,片名的翻译能够直接介绍电影内容,影响受众目标的接受程度和市场预期㊂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深入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具体策略和运用方法㊂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中图分类号:F7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7.0291㊀功能目的论以及对翻译的指导翻译功能目的论早在1971年由凯斯琳娜㊃赖斯提出翻译功能主义语言翻译理论㊂她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把翻译策略与各种文本翻译类型㊁语言翻译功能主义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翻译功能主义理论和流派,为翻译目的论的研究及发展奠定了基础㊂汉斯㊃弗米尔师从凯斯琳娜㊃赖斯,对翻译理论学术基础框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以新的现代行为主义翻译学术理论目的论框架,汉斯㊃弗米尔认为在这一新的翻译理论学术基础研究框架内,翻译就已经意味着刻板的行为翻译不再需要 在目标背景中为目标语境内的翻译目标目的和目标接受者制作一种文本 , 目标论 通过分析对比目前翻译文本来看,源文仍然一直处于行为翻译中从属者的主导地㊂翻译所要达成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㊂目前翻译目的论主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分别是(1)翻译目的性原则,是指翻译过程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都是由翻译目的所决定的㊂(2)连贯性原则,是指翻译出的译文要符合语内逻辑和连贯标准,译文要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㊂(3)翻译忠实性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语际的连贯,即通俗的讲译文要忠实于原文㊂这三大原则中翻译目的论原则为首要,连贯性原则和翻译忠实性两大基本原则须直接服从于翻译目的论原则,而忠实性原则又从属于连贯性原则,三个原则是层级下降的关系㊂在层级关系中可以看出,翻译的目的性原则既是决定翻译方法的首要原则,也是翻译中应该遵循的最终的原则㊂20世纪80年代国内重新引入翻译目的论㊂自此之后为国内国外学者深入研究翻译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翻译目的论不仅可以运用在观光旅游㊁政治报告㊁金融㊁文学㊁建筑等学术文本中,还被广泛使用于影视行业的翻译中㊂在充分深入了解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再将这一翻译理论用在一部电影译语片名的准确翻译当中,可以有效让电影译语的受众者充分准确理解影片所要得到传达的各种信息㊂2㊀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的翻译电影不仅具有商品性,还有着巨大的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㊂这些因素决定了一部电影片名应该持有怎样的目的性来翻译,不仅可以适当舍弃中国传统的忠实性原则,而且还能对该部影片所要实现的政治㊁商业和经济社会利益目的与否进行交叉综合考量,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容忍度㊂根据影片逐渐走向商业化的发展现象,有20多部业内国际知名影片的英文片名在准确翻译时均充分表现为突出对国际市场导向文化趋势的一种目的性准确演绎,片名的准确翻译与不同消费者和文化使用族群的不同文化定位特点紧密相连,力求在目的语中也能实现其对受众的最大程度接受㊂根据功能目的论的三大基本原则,在中英文的双语电影中对片名进行翻译,首先要能够符合中英不同语言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其次还需充分反映两国乃至两种文化之间的电影文化历史内涵,并且具有一定的电影艺术文化魅力,从而实现电影艺术的革新创造及兼顾艺术美学实用价值㊂同时也能带来社会经济收益效应,达到艺术传播和文化宣传的最佳效果㊂所以,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优秀的中外双语影片中的片名翻译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㊂2.1㊀文化信息传递特征文化信息传递可说是电影翻译中最基本的目的之一㊂虽然有些电影的片名只有简短几个中文或英文字,但其中的故事内涵却十分生动,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准确涵盖整部影视电影的故事主题,浓缩起来呈现出整部电影当中的主要内容与精华部分,受众单从影片名称就能够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要故事题材㊁人物㊁内容和整部㊃58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7期电影当中大概的主要几个故事情节等㊂但我们在翻译中需要特别注意,以及所能避免的一个误区是,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简单文化信息技术转换,更是语言不同的地域文化间的一种文化信息转换交流与文化知识的传达㊂例如电影‘太行山上“‘星球大战“‘公民凯恩“,这些中英文的电影片名能直接告诉我们影片信息㊂1980年的经典惊悚恐怖电影The Shining中译名为‘闪灵“,该中文译名不仅与英文原名翻译音似,同样形似巧合,是片名音译完美结合的经典佳作㊂ 闪 这个字不仅突显了阴森恐怖的诡异气氛,还充分显现了作者精神失常㊁情绪失控的主角形象㊂而 灵 这个字词早在中国传统汉语文化中就包含有神灵的意思,使用专词注解准确传达出了这部影片中诡异的故事剧情㊂2.2㊀艺术展现特征影名的读音听起来顺口,音调押韵能更好的吸引广大受众一定的关注度,给予影人深刻的印象㊂特别是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成中文时,语言的多种艺术文化特征展现得尤为明显㊂例如‘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Man)‘石破天惊“(The Rock)㊂同样‘珍珠港“‘芝加哥“这些电影片名的英语译文在为广大读者准确提供反映原文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国电影人对西方现代历史电影文化的深刻理解㊂从以上的这些外语电影的中文片名中不难看出,外语电影文化针对电影影片语言进行翻译都充分的利用了现代中文语言技巧对一些外国文化传统电影中的电影语言进行了翻译或者改编,并以电影技巧翻译的语言为基础㊁以电影中的语境之美为主的语言表征,通过这种新的翻译语言对比手法使得电影片语中的各种意境之美在现代中文电影译入语中也可以直接得到更好的具体语言展现㊂在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为主的翻译译入中文时,可以巧妙地综合使用现代中文电影汉字的拼音押韵以及翻译对偶等各种翻译对比手法,使其在整部外语电影的各个中文汉字片名及其英语音调中的旋律可以变得和谐优美㊁结构简单,易于翻译对仗,符合很多现代中文电影语言翻译使用者的翻译习惯㊂2.3㊀美学价值特征电影原片名的翻译准备工作要尽量做到能够完全摆脱限于电影文字原文的各种文字语言束缚,用以为电影译文引入创意语言或引入创意的表现形式,通过翻译电影中的声韵㊁韵律㊁音节等中文表现形式,要有抑扬顿挫之感,尽量避免简单的平铺直叙和一些比较拗口的汉语电影背景文字㊂又比如在结构上一定要采用对仗,文字简单明了,便于电影读者两人一起朗读,与其他读者一起记忆;此外还要对电影中的文字片名进行仔细斟酌,达到充分体现电影文字音形美的基本特点,同时又能充分展现电影的神韵,使其更加优美,富有一种电影艺术上的视觉美感㊂例如中国的电影‘倩女幽魂“的中文翻译格式为:A Chinese Ghost Story,不可避免地显得有些庸俗㊂相反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原文翻译为‘滑铁卢桥“,发音与表达形式以及结构都完全符合我国汉语口语表达词的习惯,滑铁卢最先进入大众视野与拿破仑惨败之地有关,而这部电影却与拿破仑没有任何关系,后来联系到影片原内容将其改为‘魂断铁桥“,而 铁 字徒有其形与爱情故事没有联系㊂最后又更改为‘魂断蓝桥“, 蓝 字用在这里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给观众们传达了一种忧郁凄美之感㊂3㊀电影片名互译方法电影英语片名的翻译一般要求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出最多的文化信息,具体语言表达最为凝练,是电影主要内容的总体抽象概括,也是促使人们直接了解电影的窗口,不仅仅体现出了电影本身的重要艺术文化价值,同时蕴含着原始的影片当中反映的国家重要文化精神内涵与历史价值㊂对于中英双语电影的英文片名及其翻译通常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来结合进行㊂3.1㊀直译法3.1.1㊀音译法音译的使用方法在有些特定英语语言文化领域中的特定词汇和英语原文文化意象,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可能会突然出现很大词汇空缺,如语言文化领域人名㊁英语语言文化领域专有名词㊁地理文化位置㊁历史文化重大事件等㊂这些英语文化中的词汇往往无法在用中文直接翻译或找到与其互相对应的特定语言文化词汇,也很难用特定英语文化中的词汇来准确地表达和解译出英语原文在特定词汇结构中的文化含义㊂于是往往需要将英语翻译稿中原文的特定英语文化发音直接转换成文化词汇并翻译后输入与中文里相近的特定英语文化音节㊂例如Gandhi‘甘地“㊁Titanie译为‘泰坦尼克“或‘铁达尼号“㊁Harry Potter‘哈利波特“,Lolita‘洛丽塔“这个名字本身是音译,不过随着时间的演化已经成为了具有独立意义的汉语词汇㊂3.1.2㊀直译法电影片名的直译主要是根据源语和译语的不同语言特点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力图更好地再现电影原语片名的基本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㊂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的电影翻译处理工作及其活动都力求严格遵循 目的论原则 ,即为了能够达到反映语言之间信息相互使用交流的基本使用目的,字面上所表达出的意思与反映语言信息结构的准确相应对等进行翻译㊂这是指电影需要在充分理解保留中国电影英语原文具体表达意思的同时,又不会因为随意翻译造成对外语言产生误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准确地传递和理解,译出源于外语言的基本内容㊂㊃68㊃2024年第7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例如Big Fish‘大鱼“该影片背景中的 大话王 儿子威尔有一个 大话精 父亲,父亲总是很喜欢向人炫耀自己年轻时众多离奇的人生经历,威尔从小时候听到这些故事的崇拜到长大后的怀疑以至于厌恶㊂威尔无法真正接受父亲的说辞,不得不亲自回头去找寻这些真相,去寻找自己爱的父亲究竟到底是谁㊂影片背景中的父亲最后真的把他变成了一条自己说过多次的那条大鱼㊂在父亲双眼闪烁的泪光中,儿子终于真正领悟到自己父亲那个充满梦想激情和超乎想象的传奇一生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与经典音乐剧The Sound of Music的中国大陆中文译名‘音乐之声“,对于于港译‘仙乐飘飘处处闻“简洁朴实许多,而对于台译‘真善美“则不会显得过于直白,不易完全引起当地观众的感兴趣㊂同样,因为不同语言文化及其他语言的相互影响,完全按照电影字面上的意思和其他语言方式结构而与直译相反过来的电影例子并不多,会因为符合电影的故事剧情与其他题材而需要进行一些改动㊂3.2㊀意译法电影中的片名过分直译往往会导致电影人觉得晦涩难懂,从而大大降低受众观赏电影欲望㊂为了让电影受众能够减少电影文化内在信息的严重缺失,正确理解原电影片名的内涵,通常都会采用汉语意译法的方式,通过适时增加动词㊁转类㊁扩展等翻译手段以真正实现电影片名的内在信息㊁文化及艺术审美上的价值,减少对受众造成的误解㊂Waterloo Bridge(滑铁卢桥)‘魂断蓝桥“㊂这些都是世界公认的顶尖爱情英语中文译名,信达雅之声的翻译极致㊂滑铁卢桥这个翻译当然遵循了忠实性原则,但是作为一部当代美国经典爱情片如此翻译未免过分耿直,这个顶尖英语译名出自苏轼的‘南歌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西安府志“记载,蓝桥在陕西蓝田县兰水屿上,‘唐传奇“写秀才裴航科举落第,途径蓝桥驿,爱上了一位少女云英,后两人历经曲折终于在一起),不但完美契合了电影的剧情发展,使用中国古代典故进行归化,而且 魂断 谕示了一个生命悲剧的最终结局,在香港人的粤语理解里,魂飞魄断蓝的多种粤语意译发音与Waterloo非常的接近,如此多种粤语意译却又同时兼有多种粤语音译,妙不可言㊂电影La La Land,中文片名为‘爱乐之城“㊂原片名的LA,代表Los Angelas,即洛杉矶,这部影片发生的城市㊂洛杉矶是一座追梦之城,影片的两位主角也是在不断追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同时也饱受磨难㊂这个片名取这层意思,既是献给这座城市,也献给城市中的所有逐梦人㊂刚好LaLa好似在哼唱两首小曲的不同时候音乐发出的两个声音 啦啦 ,一方面与这部影片的其他类型(比如歌舞片)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也与片中两位男女主角因听过音乐而重新认识相互呼应㊂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精彩的不算很多,但也不少㊂例如,‘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AChinese Odyssey Part Two-Pandoras Box以及‘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A Chinese Odyssey Part Two-Cinderella,将西方的经典神话故事潘多拉之盒以及劳拉仙履奇缘与中国的西游题材相结合相当巧妙㊂4㊀总结中英文电影片名的语言翻译不仅仅是从源语言翻译到最终目的语言的过程,也是体现出文化艺术信息的传递㊁艺术精神表现㊁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商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过程㊂由于受众㊁任务发起人㊁翻译环境的不同等原因,在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首先应该对电影中的片名翻译有透彻的了解,深入地了解电影背景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方语言以及使用风俗习惯,并根据中国电影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适当的中文翻译使用技巧,在直译的基础上,结合中文意译,采用附加的方法使电影片名符合目的语言和文化,显示出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㊂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注重翻译功能,还要兼顾作者和读者的利益,使翻译功能在译文语境中得到充分发挥㊂在功能与忠诚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实现原作制片人㊁译者㊁目标受众和其他双赢局面㊂参考文献[1]冯全功,洪丹莹.修辞改造与中文电影片名英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13-119.[2]李建红.电影片名翻译的互文性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2):42-47.[3]娄立国.功能加忠实翻译论译介[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3,(4):24-26.[4]麻争旗.影视剧翻译方法谈[J].现代传播,2012,(03): 62-68.[5]毛梅兰.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J].上海翻译,2012,(02):36-40.[6]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J].东岳论丛,2010,(10):165-169.[7]徐建国.从电影片名翻译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超越[J].外国语文,2010,(06):89-92.[8]尹航.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D].东北师范大学,2012.[9]张春柏.潜文本与文学翻译 从电影片名Waterloo Bridge的翻译说起[J].中国外语2011,(02):82-86.㊃78㊃。
功能目的论与经典影片片名的汉译随着高科技的发展,Internet的普及。
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电影文化为世界人民增进相互了解,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影可以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性格等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
因此,要想在另一个文化里边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在片名的翻译上下功夫,否则可能因为片名翻译的失败而功亏一篑,好的译名可以吸引影迷的眼球。
因为电影文化的功能与目的很明确,这就要求译者在满足电影译名的功能目的的同时,考虑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一般来讲影片的翻译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翻译方法:直译;音译;意译及音译加意译音译加直译或者进行变通根据影片本身的内容进行改译。
1、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弗米尔(Vermeer)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是否需要连贯,是否应该忠实于原文(Nord,1997,27)。
功能学派学者诺德(Nord)根据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将翻译分为工具性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文献性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Nord,1997:47)。
前者主要为了实现一定的文本功能。
为了实现既定的功能,译者可以进行适当增删甚至重写。
译文的文本功能可以和原文保持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取决于译文的交际目的:后者主要是再现原文本的异质特征。
为此,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直译加注等异化手段。
2、音译(transliteration)有很多电影片名都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异国情调。
激发电影受众的好奇心,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我们先来看如下的几部音译的经典之作。
如:Avatar《阿凡达》Godzilla《哥斯拉》Aladdin《阿拉丁》;Troy《特洛伊》Madagasca《马达加斯加》King Kong《金刚》Gallipoli《加里波利》Elizabeth《伊丽莎白》。
88现代交际■ 2017年18期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探究曹韦王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功能翻译理论中指出目的论对于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翻 译理论家弗米尔所说:翻译是人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
翻译是为了实现不同 文化间交际的完成,因此译入语的文化必然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实现。
(Nord2001: 27)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和电影的市场预期值。
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 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用直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本文笔者选取一 些西语国家较有知名度的影片为例,试析其翻译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在西语影片名汉译上的策略和方法及其 在西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译入语观众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8-0088-03在翻译实践中目的论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派理论,如许多翻译家所言:在进行翻译时功能理论的应用是渗透 在一字一句中的,文本、译者、文化围绕功能理论共同博 弈,译者在认知政治、伦理、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后,使 译本的实现过程具有了很强的行为指向,换言之就是译者 的目的性可能决定了同一译文的异同,而在这一过程中目 的论这一功能派的重要理论所践行的对译者的指导力不可 小觑。
之后诺德通过大量的实践对这一理论进行再认知,对目的论进行了新的补充,认为除过目的原则之外,更应 该注重“忠实性”的原则。
对目的论的认知和不断再加工,既保证了翻译的有效性,又保证了翻译的社会、文化 属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托。
一、功能主义目的论以及它对翻译实践的指导1.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形成阶段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首先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在国际化沟通日益频繁的今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和文化媒介,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连结在一起。
对于那些具有文化差异的电影,为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传播影片的主题和情感,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和挑战,并举例进行分析。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克里斯滕森(Hans J. Vermeer)和纽卡斯尔翻译探究中心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作为交际行为的特殊性和目标性。
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目标是达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也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片名准确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在翻译英语电影片名时,需要思量片名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以及市场传播的效果等因素。
有时候,直译片名可能会使得目标文化受众无法理解或失去爱好。
因此,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依据详尽状况进行调整。
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是意译。
通过意译可以使得片名更加符合目标文化的审美和语言习惯,同时又能传达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的字面意思是“与风共赴”,但中国的译名是《乱世佳人》。
虽然直译片名也可以传达电影的主题,但中国观众更习惯于使用《乱世佳人》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译名,更加准确地表达了电影的内涵。
此外,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并触发他们的好奇心,片名也屡屡接受词语游戏和谐音的翻译策略。
例如,电影《TheShawshank Redemption》的译名《肖申克的救赎》接受了谐音的方式,使得片名更加易于记忆,并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通过这种策略,“肖申克的救赎”这一译名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除了意译和词语游戏之外,适当运用直译策略也是翻译片名的一种方式。
有些英语电影片名,由于其奇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直译时并不需要太多的改动。
例如,《The Godfather》的直译译名是《教父》,且这个名称在浩繁语言中都得到了保留。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媒介,其片名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需要传达原片的基本信息,还需考虑到文化差异、观众心理以及市场定位等因素。
本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认为翻译应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关注原片名的信息功能、呼唤功能以及审美功能,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该理论还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三、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1. 直译法直译法是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当原片名具有明确的语义信息且与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契合时,可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例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可直译为“肖申克的救赎”,既保留了原片名的语义信息,又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2. 意译法意译法适用于原片名语义信息较为抽象或文化内涵丰富的情况。
译者需根据原片的内容和主题,结合目的语文化背景进行意译。
例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可译为“当幸福来敲门”,既传达了原片名的呼唤功能,又具有较好的文化适应性。
3. 创意翻译法创意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译者的创意和想象力,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翻译。
这种方法适用于原片名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或艺术价值的情况。
例如,“Interstellar”可译为“星际穿越”,既体现了科幻片的特色,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1. 语义等效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原片名与翻译后的片名在语义上等效。
这意味着译者需准确理解原片名的含义,并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 文化适应考虑到文化差异,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对原片名进行适当的文化调整,使其更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观众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