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山东省最优经济规模的测算
- 格式:pdf
- 大小:37.07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综述杨玉珍【摘要】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ystem are important paths to resolve problems of resource restriction and environment depravation. 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methodologie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ystems are review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Methods used ar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 as index addition and computation, variance and elasticity, system evolvement, system dynamic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The imperfect aspects in current study are pointed out.%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与协调是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路径.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将其分为指数加成及计量分析法、变异系数和弹性系数法、模糊与灰色理论法、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类别,并指出当前研究有待完善之处.【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4页(P236-239)【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综述;耦合;协调;方法测度【作者】杨玉珍【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0.3耦合(Coupling)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20152207014 环境工程建文)摘要: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管理污染的主要手段。
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的发展,至今空气质量模式已经发展了三代。
目前,国外常用的模式有ISC3,ADMS,AERMOD,Models-3,CAPPS等。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应用的一些大气环境容量模型,了解各种模型的应用效果,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气质量模式,为测算地区环境容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气,环境容量,模型Abstract: The people's concern to the air pollution problem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ir quality numerical model. Up to the present, the air quality model has already developed for three eras. Currently, the common models contain ISC3, ADMS, AERMOD, Models-3, CAPPS etc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 right model should be selected by actual problem. The calculation models for the atmospheric capacit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all kinds of models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actual situation choose relevant air quality model, providing rationale for calcula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Key words: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Model.一、前言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以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为主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
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问题研究杨俊艾培顺(云南东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91)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源源不断地向周围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在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还必须将环境体系中污染物负荷总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研究、计算大气环境体系中环境容量的大小,不仅可以指导环境污染治理中实现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还可以根据环境体系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三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1]。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的排放量在整个城市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与实行总量控制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工业园区排放总量和容量问题。
目前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中,由于环境容量计算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具体的规范。
目前常用的A-P值法、多源模型法和模拟法等,存在着涉及参数较多、取值难、计算量大、误差大等问题。
本文作者参与了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完成的《武定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2]、《牟定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3]和《姚安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4]以及参阅了昆明理工大学完成的《大理创新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5]等工作的实践,对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使用的A-P法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在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后,对A-P值法用于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1大气环境容量简介环境容量是指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所能承纳的最大污染物负荷总量。
它是污染物质的特性和自然环境的特性产生的结果,是反映以水热平衡规律、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规律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6]。
山东地区气候与节能设计第一部分山东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2)第二部分节能建筑设计原则概述 (4)第三部分山东气候对建筑能耗影响 (7)第四部分节能材料与技术应用案例 (8)第五部分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12)第六部分主动式能源系统集成 (15)第七部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构建 (19)第八部分政策与管理措施建议 (21)第一部分ft东地区气候特征分析山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该地区气候特征受东亚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具有以下特点:一、温度山东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至15℃之间,由南向北递减。
夏季炎热,7 月平均气温多在25℃以上,部分地区超过30℃;冬季寒冷,1 月平均气温在-5℃至1℃之间,北部地区可达-10℃。
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20℃。
二、降水山东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550mm 至 950mm 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6 月至 8 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60%至 70%。
降水分布不均,南部及沿海地区的降水量较多,而北部及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
三、湿度山东地区的相对湿度全年平均在 60%至 80%之间,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沿海地区由于海洋的影响,相对湿度较内陆地区高。
四、风山东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则以东南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在 2.5m/s 至 4.0m/s 之间,沿海地区风速较大。
五、日照山东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在 2300h 至2900h 之间,由北向南递增。
日照充足,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灾害性天气山东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包括寒潮、干旱、暴雨、台风等。
其中,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季,可导致剧烈降温和大风;干旱多发生在春季,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夏季的暴雨可能导致洪涝灾害;而台风则主要在夏秋季节影响沿海地区。
综上所述,山东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这些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建筑物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夏季空调和冬季取暖的需求;同时,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降低能耗。
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山东省地方标准《供热综合能耗限额》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必须要转变现行的发展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必须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充分认识到供热及热电联产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产业,同时也是高投入、高耗能行业。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1月25日在济南召开全省节能标准化工作会议,会议宣布成立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布置2007年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其中要求2007年完成《供热综合能耗》标11月2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年4月)《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能源部1991年)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建设部2000 年8月22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文件)山东省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3月1日)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电安生[1997]399号)山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6-2020)3)统计资料关于2006年1-4季度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统计指标的通报(鲁统字[2007]9号)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经贸委/省节能办山东省热电联产企业上报材料(部分)山东省热电联产企业2007年检测报告(部分)4.标准的调研工作课题组成员现场调研了烟台500供热公司、聊城热电供热公司、黄泰热力公司、昌能供热公司等相关供热公司。
A值法计算某新区SO2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是实现环境质量保护的基础和前提,选取合适的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模式,准确测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可以对该地区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标准进行合理的规定,而且也为该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大气环境的系统规划管理。
利用国家环保局1991年制定的《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规定的方法,是基于箱模型推导得到的宏观总量控制的法,即A值法。
本文采用A值法作为计算某新区SO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最终计算得到某新区SO2的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64732 t/a,即某新区每年可排放的SO2的最大量为64732 t/a 。
关键词:某新区,SO2大气环境容量,单箱模型,A值法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与内容1.1.1 课题研究背景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篇公告称在全球环境监测网所监测的全球共54个国家的270多个城市,排列出的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有7名而且位置都比较靠前,其中某居于第四名;根据1999年我国环保总局提供的环境监测报告可以知道,到1999年全国的47个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超过66%;据2002年度对全国343个市县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城市比例占到全部统计城市的66.2%。
由此可见,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任重而道远。
某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1],本文首先通过对某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使了解新区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新区内的环境概况,大气污染现状,污染源情况等的调查研究做出准确的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进一步说明对某新区进行SO2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的重要意义[2]。
之后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多种大气环境容量控制方法模型的比较分析和新区功能区的划分,结合气象基础资料,最终决定选取结构简单的A值法,作为新区SO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研究模式,准确测算新区的SO2的大气环境容量,从而为某新区的SO2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规划建设及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的制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3]。
山东省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作者:张红来源:《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05期摘要: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从山东省能源开发和能源结构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入手,分析了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适应经济发展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人类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
如果没有能源的支持,经济增长就缺乏动力,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一直以劣质能源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导致山东低效高耗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突出的环境问题。
因此,对山东省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能源替代,能源构成优质化,多元化,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关系山东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一、能源结构制约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腾飞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山东省在能源开发和能源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严重制约山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1.能源储备少,抗干扰能力差。
山东省既是一个能源生产大省,煤、石油等常规能源都比较丰富,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能源消费大省,能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多年以来,能源的储备都比较少,应对能源危机等各种;干扰的能力比较差。
2003年,山东省工业企业原煤的年末库存为723.6万吨.原油107.6万吨,都比。
上年低,仅能维持两个星期的生产需求。
能源储备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不利于山东工业生产乃至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2.能源结构过于单一,煤炭资源不胜重负。
长期以来,山东一次能源生产始终以原油、原煤为主,在原油产量徘徊不前的情况下,对原煤的依赖性越来越突出。
由于过度开采山东现有原煤储量不容乐观。
据统计,目前省煤矿可采储量不足40亿吨,预计可采出量仅为x亿吨。
照现在的开采速度,10多年后自产原煤将严重短缺。
山东省风能资源分析评估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今日的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宽广的海岸线、丰富的平原和丘陵地形,具备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因此,对山东省风能资源的分析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山东省风能资源现状1. 山东省风能资源梗概山东省位于中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风能资源密度较高。
依据测算,山东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XXXX千万吨。
同时,山东省也是中国风力发电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
2. 山东省风能资源分布特点山东省的风能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沿海地区由于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风速较高,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而内陆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有限,但仍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
三、山东省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评估1. 宏观因素评估(1)地理条件评估:山东省地理条件优越,有利于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2)政策支持评估:山东省乐观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步,为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
2. 微观因素评估(1)风速评估:通过测风塔、卫星观测等手段,得到山东省各地的风速数据,并对风速进行统计分析。
(2)风能密度评估:结合风速数据,计算各区域的风能密度,并评估其风能资源利用潜力。
四、山东省风能开发现状1. 风力发电项目分布山东省目前已建设了多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分布在沿海和内陆地区。
其中,沿海地区的风力发电项目规模较大,利用了丰富的风能资源。
2. 进步状况评估虽然山东省的风力发电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其潜力相比依旧不尽如人意。
目前,山东省风力发电项目标开发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建设和维护成本依旧较高,运维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五、山东省将来风能开发建议1. 加强风能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适合开发的区域。
2. 提升风力发电技术水平,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3. 完善风力发电政策,鼓舞投资者参与风能项目建设。
4. 优化电网规划,提升风能发电的可接纳能力。
六、结论山东省作为中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宽广的风能利用潜力。
附件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模型简介说明:本部分内容是“重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方案”中提到的各推荐模型的简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各城市了解各模型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同时,了解如选用该模型,都需要准备哪些输入数据,以便各城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提前准备。
第一部分大气扩散烟团轨迹模型1 大气扩散烟团轨迹模型简介该模型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开发。
烟团扩散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对污染源排放出的“烟团”在随时间、空间变化的非均匀性流场中的运动进行模拟,同时保持了高斯模型结构简单、易于计算的特点,模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1 三维风场的计算首先利用风场调整模型,得到各预测时刻的风场,由于烟团模型中释放烟团的时间步长比观测间隔要小得多,为了给出每个时间步长的三维风场,我们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利用前后两次的观测风场内插出其间隔时间内各个时间步长上的三维风场,内插公式如下:[]()tt t n n i t V t V t V V i ∆-=⋅-+=12121)()()(式中: V(t 1)、V(t 2)—分别为第1和第2个观测时刻的风场值;—烟团释放时间步长;n —为t 1、t 2间隔内的时间步长数目;V i —表示t 1、t 2间隔内第i 个时间步长上的风场值。
1.2 烟团轨迹的计算位于源点的某污染源,在t 0时刻释放出第1个烟团,此烟团按t 0时刻源点处的风向风速运行,经一个时间步长后在t 1时刻到达P 11,经过的距离为D 11,从t 1开始,第一个烟团按P 11处t 1时刻的风向风速走一个时间步长,在t 2时刻到达P 12,其间经过距离D 12,与此同时,在t 1时刻从源点释放出第2个烟团,按源点处t 1时刻的风向风速运行,在t 2时刻到达P 22,其经过的距离为D 22,以此类推,从t 0时刻经过j 个,到t j 时刻共释放出了j 个烟团,这时,这j 个烟团的中心分别位于Pij ,i=1,2,…j ,设源的坐标为(Xs ,Ys ,Zs(t)),Zs(t)为t 时刻烟团的有效抬升高度,Pij 的坐标为(Xij ,Yij ,Zij ),u 、v 分别为风速在X 、Y 方向的分量,则有如下计算公式:t 1时刻:21121111100110011001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X X D D t t Z Y X t W Z Z t t Z Y X t V Y Y t t Z Y X t U X X -+-==∆⋅+=∆⋅+=∆⋅+=t 2时刻:2222222222112211221122211122111211121121111111111121111111111211111111112)()()](,,,[)](,,,[)](,,,[)()(],,,[],,,[],,,[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X X D D tt Z Y X t W Z Z t t Z Y X t V Y Y t t Z Y X t U X X Y Y X X D D D D tZ Y X t W Z Z t Z Y X t V Y Y t Z Y X t U X X -+-==∆⋅+=∆⋅+=∆⋅+=-+-+=+=∆⋅+=∆⋅+=∆⋅+=以此类推,到tj 时刻,共释放出j 个烟团,这些烟团最后的中心位置分别在Pij ,Xij ,Yij ,Zij ,i=1,2,… j ,对于第i 个烟团有:2)1(2)1(11)1()1()1(1)1()1()1()1(1)1()1()1()1(1)1()()(],,,[],,,[],,,[---=----------------+-+==∆⋅+=∆⋅+=∆⋅+=∑j i ij j i ij j i jk ik ji j i j i j i j j i ij j i j i j i j j i ij j i j i j i j j i ij Y Y X X D D D t Z Y X t W Z Z t Z Y X t V Y Y t Z Y X t U X Xj i D 为i 个烟团从源点释放后到tj 时刻所经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