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沥青SMA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3)一、基本情况杭浦高速公路,拟采用改性沥青SMA-13作为面层。
原材料产地如下: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4.《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 5.《杭浦高速公路道路养护工程招标文件》 三、设计过程 1、原材料本次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产地为湖州西园坞(辉绿岩)和闲林(石灰岩),沥青采用韩国SK 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外加剂为木质素纤维,密度为0.6g/cm 3表1 集料及沥青密度试验结果,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试验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提供。
各档集料、矿粉及SBS 改性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
各档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2、混合料级配根据委托要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3。
表3 SMA-13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3、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结合混合料级配要求,首先调试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根据工程经验确定三个级配的初始油石比为6.2%,然后用初始油石比成型试件。
表4为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5为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结果。
表4 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的质量百分率(%)1.18 0.6 0.3 0.15 0.075表5 初试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分析结果根据各组级配体积指标结果分析,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选择级配3为设计级配,级配曲线见图1所示。
0.075 0.1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1.000 1.5002.000 2.5003.000筛孔尺寸(mm)图1 SMA-13设计级配曲线图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三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设计级配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705,级配合成表观相对密度2.751。
沥青路面上面层(SBS改性沥青,SMA-13)施工指导意见XX市XX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SBS改性沥青,SMA-13)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沪苏浙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经验,对XX市XX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SMA-13结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见表一一一、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沥青: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单位进行。
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到场沥青进行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SMA-13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
宜用玄武岩集料或辉绿岩集料,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规范进行检查。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石灰岩细集料,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按规范进行检查。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方孔筛)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0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兰值不大于25g/kg,亚甲兰试验待试验规程正式发布后执行;(3)小于0.075㎜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
进场填料按规范进行检验。
SMA-13上面层用矿粉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5、抗剥离剂沥青上面层用抗剥离剂,应有较强的抗老化性能,在160℃老化5小时后,其性能应能满足规定。
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温拌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一、概述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是一种环保型的沥青混合料,通过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粘度或者改善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从而使混合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
目前国内外温拌技术的种类较多,本项目采用有机添加剂温拌技术。
有机添加剂温拌技术代表产品是一种白色细颗粒状物质,其主要是通过降低沥青胶结料高温时粘度来达到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从而可以实现较低温度下施工。
表1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二、原材料要求1. 沥青:温拌SMA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常用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 集料:2.1粗集料:生产温拌沥青混合料时,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集料。
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2.2细集料: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细集料。
细集料料堆需搭建遮雨棚。
(1)SMA沥青路面细集料可以采用机制砂,不宜采用天然砂、石屑等。
表4 细集料级配范围要求(2)机制砂必须采用专用的制砂机生产,并采用优质的碱性石料为原料,其级配应符合表3中0~3mm规格的要求。
(3)细集料应该满足表5的技术要求。
表5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2.3填料:(1)填料必须采用洁净的碱性石料磨细的矿粉,允许同时掺加约1-2%的消石灰粉替代部分填料。
采用温拌技术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抗剥落剂。
(2)矿粉应干燥、洁净、无结块,其质量应符合表6要求。
表6 矿粉的质量要求2.4木质素纤维:(1)在SMA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
(2)纤维应在20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
纤维必须在温拌拌和条件下能充分分散均匀,避免采用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分散的纤维。
温拌条件下添加过多纤维对工作性不利,根据混合料设计的结果,可酌情减少用量。
城镇快速路上面层改性沥青 SMA-13 混合料施工的质量措施摘要:在我国的城镇快速路工程中,由于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材料特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作为道路上面层的材料。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镇快速路上面层工程中,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摊铺前准备阶段以及摊铺施工阶段的主要质量措施。
关键词: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质量措施引言城镇快速路是解决城镇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道路的上面层直接受到行车荷载和气候环境的作用,上面层的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对道路上面层的材料和施工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规定,城镇快速路若采用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面层的材料,道路的面层应设计为三层次的结构类型,如表1所示:表1 城镇快速路沥青混合料面层结构层次及材料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通常是采用SBS 类的改性沥青,配合比采用SMA 的结构形式,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能力,以及良好的抗滑性和耐久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作城镇快速路上面层材料。
为了保证城镇快速路上面层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分别阐述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主要质量措施。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是以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纤维稳定剂组成的一种结合料,在工程中应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城镇快速路上面层工程中采用SBS 类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应优先采用A 级沥青。
矿粉和纤维稳定剂的品种、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CJ1的有关规定。
表2 SBS 类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2)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要求,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
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不宜使用天然砂。
矿粉应洁净、干燥。
粗集料的主要质量指标应分别符合表3和表4的规定。
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徐敏【常州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常州213022】摘要:以具体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实际工程中改性沥青SMA-13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示例,详细说明设计方法的步骤,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前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而闻名于世。
第一条SMA路面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良好地使用着。
1992年,SMA在我国首都机场高速首次运用,北京首都机场是我国最重要的航空港,是国家的门户,被誉为“国门第一路”。
SMA-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与通常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完全不同,下面就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作为一个实例,详细阐述配合比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步骤。
以《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苏高技(2003)22号文《江苏省高速公路改性SMA路面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作为设计依据。
一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对任何一个工程在配合比设计之前,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只有所有质量指标都符合要求,才允许使用。
1沥青路桥工程类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本工程选用SBS改性沥青,由镇江科氏沥青产品有限公司提供,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表一SBS改性沥青要求及试验结果项目单位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针入度0.1mm50-8072JTJ0604延度cm>3040JTJ0605软化点℃>6084JTJ0606溶解度不小于%99合格JTJ0607闪点不小于%230合格JTJ0611表观相对密度/实测1.030JTJ0603蜡含量不小于%2合格JTJ0615弹性恢复不小于%70合格JTJ06622矿料(1)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本次采用镇江茅迪公司玄武岩碎石,各种材料的规模和质量要求如表二及表三。
沥青混合料SMA-13生产配合设计报告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一、概述四川攀峰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南渝高速公路LM2合同段工地试验室根据该合同段的施工进度、结合施工设计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SMA-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内容:配合比室内体积指标、验证试验等。
二、设计依据1、《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40—200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5、《国道212线南充至武胜(川渝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目标设计过程1、原材料试验。
(1)、沥青选择壳牌(泸州)SBS改性沥青,其主要技术指标按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试验如表附后所列,结果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国道212线南充至武胜(川渝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2)、集料采用四川华蓥山玄武岩扎制而成的9.5~13.2mm、4.75~9.5mm、2.36~4.75mm三级粗集料及广安桂兴灰岩扎制而成的0~2.36 mm 机制砂。
各级材料的筛分、密度、压碎值、针片状等指标及母材玄武岩的技术指标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试验如表附后所列,其质量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国道212线南充至武胜(川渝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要求,可以使用。
(3)、填料采用(合川盐井矿粉)石灰石加工形成,其质量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试验如表附后所列,结果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国道212线南充至武胜(川渝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要求,可以使用。
0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铺装形式得到大面积推广。
由于我国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在环境因素和持续重交通荷载量的作用下,沥青路面往往过早出现松散脱粒、车辙、水损害、开裂等病害现象,而沥青混合料掺入纤维材料后可有效提升其各项性能、防止路面病害的发生,该结论已得到相关文献的证实[1-3]。
纤维材料主要应用于SMA 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减少路面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年限的作用。
目前,纤维材料在SMA 沥青混合料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
刘福军[4]对比分析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改善AC-16C 、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效果,得出结论:玄武岩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方面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
对于聚合物化学纤维的研究,也有大量的结论可供参考[5]。
矿物纤维和聚合物化学纤维造价成本较高,木质素纤维大部分取自原木,生长周期慢,并且为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及绿色生态环境环保的政策,应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材料。
我国具有丰富的竹资源[6],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环保的有机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7]、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
鉴于竹纤维SMA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包括竹纤维在内的3种纤维对SMA-13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优选纤维种类,为工程实践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原材料及配合比1.1沥青本文采用SBS 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沥青为国产品牌,相关技术指标见表1。
表1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项目指标针入度(25℃,100g ,5s )/(0.1mm )软化点(℃)5℃延度(cm )135℃运动黏度/(Pa·s )25℃弹性恢复(%)闪点(℃)溶解度(%)密度/(g/cm³)TFOT 加热试验后质量损失(%)针入度比(%)5℃延度(cm )试验结果5169281.58326099.61.0300.26920规范要求40~60≥60≥20≤3≥75≥230≥99实测±1≥65≥151.2矿料采用的集料来自广西来宾市某石场,粗集料为辉绿岩、细集料为石灰石石屑,矿粉为磨细石灰石粉,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SMA-13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本项目沥青上面层采用4cm SMA-13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具有平整、密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HC F40-01-2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将试验原材料、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方面重点要求进行学习。
一、原材料原材料自检合格认可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经监理抽检确认并经总监办批准使用后方可使用。
1.改性沥青(1)沥青采用经SBS改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进场改性沥青每车都应进行取样和试验,取样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
(3)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应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每批检测一次),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试验方T0604T0604T0605T0606T0619T0611T0607T0662T0661T0603T0610T0604T0605 2、粗集料(1)上面层粗集料(>2.36mm)采用玄武岩碎石。
(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耐磨光性能的碎石。
(3)集料粒径的规格分档建议采用表1建议值。
技术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4)检测频率按照要求进行。
集料粒径加工规格分档建议值表142.36~0S16T06633.细集料(1)细集料(<2.36mm)宜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2)机制砂细集料的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3)。
(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试验方T0328T0340T0334T0349 T0345s 30 不小于棱角性(流动时间)4、填料)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
工程技术:改性沥青SMA-13的压实方法1.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套设备半幅一次碾压成型的方法。
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备压实机具,选择压实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2.改性沥青SMA-13的初压、复压宜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
混合料摊铺后必须紧跟着在尽可能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不得等候。
不得在低温状态下反复碾压,防止磨掉石料棱角、压碎石料,破坏石料嵌挤,碾压温度应符合表20的规定。
3.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采用同类型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SMA-13路面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当采用静载压路机时,压路机的轮迹应重叠1/3-1/4碾压宽度。
不得向压路机轮表面喷涂油类或油水混合物,需要时可喷洒清水或皂水。
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静载钢轮压路机2-33-53-6钢轮振动压路机2-43-4.5-4.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
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一般符合下表23的规定(km/h):5.改性沥青SMA-13路面摊铺后应抓紧碾压,由专人负责指挥协调各台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和碾压遍数,使摊铺面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规定压实度,且碾压速度符合表23的规定。
压路机折返应呈梯形,不应在同一断面上。
6.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人专岗检查。
改性沥青SMA-13路面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在压实度达到马歇尔密度的98%以上,或者路面现场空隙率不大于5%后,不再作过度碾压。
如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玛蹄脂上浮或石料压碎、棱角明显磨损等过碾压的现象时,应停止碾压。
7.路面碾压完成24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市政道路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分析摘要:SMA-1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施工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较常用,主要是其自身的综合优点较多,如:耐久性、水稳定性等较好;孔隙率小、表面粗糙;抗滑、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等,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
通过施工单位在前期阶段的精准预算与设计,能为后续的施工作业、质量控制、养护等奠定良好基础,确保路面施工质量,避免引发裂缝问题,多方面地满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SMA-13;路面施工引言:基于新形势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力度加大,重点考虑市政工程的建设会对社会发展、交通安全、群众出行等有较大的影响,还需在作业阶段以控制路面施工质量为主,通过应用SMA-13施工材料满足作业需求,始终考虑工程项目的作业标准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同时,还会在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处理路面裂缝问题,主要是在SMA-13路面施工要点方面严谨控制,避免影响工程进度与综合效益。
一、SMA-13表面性能特点SMA-13施工材料自身质量会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综合效益及行车安全,在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就会引起施工单位及监管部门的重视,先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综合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主要是对沥青路面的表面抗滑性、功能性等提出明确要求[1]。
其中,SMA-13粗集料的质地、耐磨性等较强,在压实处理后依然可以保证沥青路面表面粗糙、平整,有助于增强路面抗滑性,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
此外,考虑自然因素影响,在雨雪天气情况下为保证行车安全,也可以重点考虑对SMA-13施工材料的应用,主要是其横向排水功能能解决路面湿滑问题。
再加上宏观构造上还具备降噪功能,比如:AC路面与SMA路面的轮胎噪声分贝对比,SMA路面能控制噪声分贝低于5dB,更适合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
二、市政道路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分析(一)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工程是大港路连接连云港港区交通主干道,在此项目建设前、施工中、竣工后均对整体作业质量及路面行车安全加大监管力度。
项目SMA-13 沥青混合料生产参数
项目名称:混合料规格:改性SMA-13 日期:
生产厂区:干杉厂编号:LT-2018-000 结合厂内原材料性能,给定以下配合比及生产参数:
注:请严格按照给定生产配合比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研发质安部李泉(186********),以做出调整。
生产合成级配(见下表)
生产参数及技术要求:
1、SBS改性沥青,玄武岩厂家为江西金鸡岭,矿粉为益阳新鑫。
2、骨料加热温度185-195℃;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5-175℃;干拌13s,湿拌37s。
控制出
料温度180-185℃左右。
3、原材料出现变化时请及时通知。
出现等料现象可适当延长拌和时间。
4、生产初段或根据厂内原材料情况可能稍许调整。
实际沥青用量根据混合料情况可进行微
调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室
2018年/月/日。
SMA-13上面层(SBS改性沥青)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王志刚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特性及强度机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构成特性,俗称“三多一少”,即沥青用量多为6%左右,矿粉用量多达8—12%,4.75mm以上粗骨料用量高达矿料用量的70%—80%,4.75mm以下细集料仅占矿料总重的20%—30%,其中还含有8%—12%的矿粉,实际细集料用量为10%—20%,相当少。
所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是依靠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架嵌挤作用和沥青玛蹄脂胶结料的粘结裹覆作用形成的,因而它更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抗高温稳定性、抗低温开裂性、抗滑性及较好的排水性能。
下面以徐宿高速公路TS21标SMA-13上面层(SBS改性沥青)施工为例来说明SMA的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二、SMA-13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取①粗集料SMA的粗集料是指在SMA混合料中形成嵌挤起到骨架作用的集料部分,对SMA-13、SMA-16是指粒径大于 4.75 mm的集料,对SMA-10是指粒径大于 2.36 mm的集料,SMA的高温稳定性是基于含量甚多的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颗粒形状和棱角性,粗集料的这些性质是SMA成败与否的关键。
所以在选取原材料时一定要选取压碎值小、针片状含量少、表面粗糙有一定棱角性的石料。
②细集料对SMA-13粒径小于 4.75mm的集料称细集料,细集料在SMA中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它是形成沥青玛蹄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填充SMA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增强路面的防渗能力,同时起到粘结作用,一定要选取表面粗糙、洁净、有一定棱角性和嵌挤能力的机制砂。
③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的主要作用是和沥青、纤维组成沥青玛蹄脂粘结剂,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XXX路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XXXX路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注意事项:1.本报告未加盖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缺页、添页或涂改均无效;无相关人员及签发人签字无效;未经检测单位许可复印无效;2.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3.试验检测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按双方协议执行。
XXXX检测中心设计报告1.0 概述受XXXX委托,XXXX检测中心承担了XXXX路工程上面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
本次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进行设计。
2.0 设计依据上面层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以下标准规范、规程: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3.0 原材料试验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矿粉、沥青均为委托方送样,各原材料规格及产地如下:1、沥青:XXX产SBS改性沥青;2、集料:XXX产玄武岩(碎石1:9.5~13.2mm、碎石2:4.75~9.5mm)3、细集料:XXX产石灰岩(碎石4:0-2.36mm)4、矿粉:XXX矿粉厂;5、木质素纤维:XXX(用量为混合料总质量的0.35%)。
4、抗剥落剂:XXX(用量为沥青质量的0.35%)沥青、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纤维试验结果如表3.0-1至表3.0-5。
注:(1)因沥青、矿粉相同,故本报告试验结果取自XXX 市XXX 路XX 标 下面层Sup-20设计报告。
4.0矿料级配的选择4.1矿料的级配范围SMA-13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4.1-1。
表4.1-1 SMA-13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4.2初选级配确定SMA-13的三组级配1、2、3,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24.1%、26.9%、29.7%,各档集料筛分结果及三组级配组成见表 4.2-1。
探析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摘要:沥青玛碲脂碎石路面(简称SMA)路面,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因为SMA路面抗滑、抗车辙等性能优良,逐渐在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等工程中开始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市场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沥青路面结构,尤其是SMA-13(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在广东等省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久性、表面特性、低温抗裂等优良特性,本文依据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应用实践来探讨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的应用。
关键词: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现今,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它的各种优良性能,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教训,主要体现在部分完工高速公路在通车后出现了泛油、车辙等病害情况。
因此我就结合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从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定、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探析研究如何做好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1、原材料选定(1)碎石原材料的选择SMA-13混合料依靠粗集料接触和紧密嵌挤而形成骨架结构。
为防止碎石颗粒在车辆荷载的挤压过程中发生破碎,对粗集料的质量有严格的要,也可以说粗集料是SMA-13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般要求使用高质量的轧制粗集料,其岩石应坚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
由于SMA路面大多应用于交通量比较大的道路上作为表面层,一方面从抗滑要求,需要石质质地坚硬,经久耐磨;另一方面正因为嵌挤好,需要良好的抗碎裂性能。
因此在广东省一般根据本地碎石材料蕴藏情况选用辉绿岩、闪长岩等岩石,尤其是近年来闪长岩应用越来越广泛。
(2)粗集料的质量要求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小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张发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公司 550008摘要: 本文通过SMA-13(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在小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叙述了SBS改性沥青SMA的特性、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混合料的生产施工过程,并结合现场检测,阐述了SMA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SMA-13 混合料结构施工控制1 SMA结构及工程概况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trixAsphalt,简称 SMA ), 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 , 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
SMA既具备了开级配混合料的嵌挤能力、提高抗车辙能力和抗滑力 , 又具备了密级配混合料的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多、增加疲劳寿命和抗水损害能力高的特点。
SMA无论在功能上、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更加优越,故而以因其优良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耐久性和优良的路用性能被各国纷纷采用及研究。
SMA由粗集料构成的坚固的骨架结构给出优异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而填充粗集料结构空隙的丰富沥青玛蹄脂赋予SMA高度的耐久性,其粗糙的表面构造则使路面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和较低的交通噪声。
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经过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及路政部门数年的研究和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于1997年列入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目前,SMA已成为高等级路面上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
SMA结构与AC结构一样,都具有黏弹特征,其使用性能明显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实践中要以规范为基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结合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特征进行必要的调整,灵活应用。
现在随着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大部分的高等级公路都在采用这种技术。
云南小磨高速公路也是采用这一技术的工程。
小磨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AM-13(SBS改性沥青),快裂的洒布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SUP-19(SBS改性沥青),0.6cm 稀浆封层(SBR改性沥青),慢裂的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PA-2,34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5cm级配碎石。
探析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摘要:沥青玛碲脂碎石路面(简称SMA)路面,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因为SMA路面抗滑、抗车辙等性能优良,逐渐在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等工程中开始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市场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沥青路面结构,尤其是SMA-13(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在广东等省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久性、表面特性、低温抗裂等优良特性,本文依据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应用实践来探讨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的应用。
关键词: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现今,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它的各种优良性能,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教训,主要体现在部分完工高速公路在通车后出现了泛油、车辙等病害情况。
因此我就结合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从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定、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探析研究如何做好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1、原材料选定(1)碎石原材料的选择SMA-13混合料依靠粗集料接触和紧密嵌挤而形成骨架结构。
为防止碎石颗粒在车辆荷载的挤压过程中发生破碎,对粗集料的质量有严格的要,也可以说粗集料是SMA-13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般要求使用高质量的轧制粗集料,其岩石应坚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
由于SMA路面大多应用于交通量比较大的道路上作为表面层,一方面从抗滑要求,需要石质质地坚硬,经久耐磨;另一方面正因为嵌挤好,需要良好的抗碎裂性能。
因此在广东省一般根据本地碎石材料蕴藏情况选用辉绿岩、闪长岩等岩石,尤其是近年来闪长岩应用越来越广泛。
(2)粗集料的质量要求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
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徐敏【常州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常州213022】摘要:以具体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实际工程中改性沥青SMA-13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示例,详细说明设计方法的步骤,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前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而闻名于世。
第一条SMA路面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良好地使用着。
1992年,SMA在我国首都机场高速首次运用,北京首都机场是我国最重要的航空港,是国家的门户,被誉为“国门第一路”。
SMA-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与通常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完全不同,下面就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作为一个实例,详细阐述配合比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步骤。
以《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苏高技(2003)22号文《江苏省高速公路改性SMA路面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作为设计依据。
一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对任何一个工程在配合比设计之前,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只有所有质量指标都符合要求,才允许使用。
1沥青路桥工程类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本工程选用SBS改性沥青,由镇江科氏沥青产品有限公司提供,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表一SBS改性沥青要求及试验结果项目单位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针入度0.1mm50-8072JTJ0604延度cm>3040JTJ0605软化点℃>6084JTJ0606溶解度不小于%99合格JTJ0607闪点不小于%230合格JTJ0611表观相对密度/实测1.030JTJ0603蜡含量不小于%2合格JTJ0615弹性恢复不小于%70合格JTJ06622矿料(1)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本次采用镇江茅迪公司玄武岩碎石,各种材料的规模和质量要求如表二及表三。
表二各种粗集料规格材料名称筛孔尺寸(mm)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1#碎石10084.112.00.30.10.10.10.10.10.12#碎石10010097.98.10.20.10.10.10.10.13#碎石10010010091.40.60.20.10.10.10.1表三各种粗集料质量指标指标单位规范要裘试验结果1#碎石2#碎石3#碎石压碎值%〈2010.3表观相对密度/>2.52.9632.9542.937毛体积相对密度/>2.52.9062.895/吸水率%<20.670.82/针片状%<155.36.7/<0.075mm含量%<10.10.10.1软石含量%<5合格坚固性%<12石质良好(2)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玄武岩细集料,由镇江茅迪公司提供,规格和质量指标如表四及表五。
表四细集料规格材料名称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30.150.0754#碎石10084.060.130.89.35.55.0表五细集料质量指标质量指剽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表观相对密度>2.52.928砂当量≥7085<0.075mm含量<12.55坚固性(%)<12石质良好外观情况洁净无杂质洁净无杂质3填料采用溧阳平桥矿粉厂生产的石灰岩碱性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六,从拌和机回收的粉料杜绝使用,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表六矿粉规格及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表观相对密度>2.52.674含水量(%)<10.17粒度范围<0.6mm100100<0.15mm90-10098.4<0.075mm75-10080.8外观无团粒结块无团粒结块系水系数<10.614抗剥落剂SMA-13沥青混合料用抗剥剂应有较强的抗考化性能,抗剥落剂掺加量为沥青用量的0.4%。
本工程采用西安PA-1型抗剥落剂。
5稳定剂采用优良的木质素状纤维,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0.3%-0.4%。
二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1配合比设计要求及标准表七SMA-13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级配范围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上限1001007532272420161312下限1009055221614121098表八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各50次空隙率VV%3-4.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7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n/不大于VCADRC沥青饱和度VFA%75-85沥青用量合成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2.92.82.72.6/不小于5.7不小于6.0不小于6.3不小于6.6稳定度KN 不小于6.0流值0.1mm20-50表九配合比设计验证指标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谢伦堡析漏试验%不大于0.1肯特堡飞散试验%不大于20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3000水稳定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85渗水系数ml/min<20构造深度mm0.7-1.12矿料配合比计算首先确定SMA-13的三种级配A、B、C,调整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26.2%、27.5%和29.2%,三种级配设计组成见表十,分别测定三种级配的VCADRC,然后按油石比6.0%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CAmix及VMA等指标,在满足VCAmix小于VCADRC、VMA大于17%的基础上确定级配,测定结果见表十一和表十二。
表十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B41∶35.5∶4∶8∶11.593.563.226.218.416.414.012.311.89.8级配C41∶34∶4∶9.5∶11.593.563.227.519.617.314.512.511.89.8级配C43.5∶29.5∶4∶11∶1293.161.129.221.318.615.413.012.410.3表十一VCADRC测试结果级配类型松容重(g/cm3)4.75mm通过率(%)粗集料毛体积密度(g/cm3)VCAdrc(%)级配A1.64726.22.90243.25级配B1.65027.52.90243.14级配C1.65429.22.90243.01表十二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级配类型油石比(%)理论密度(g/cm3)毛体积密度(g/cm3)空隙率(%)VMA(%)VFA(%)VCAmix(%)级配A6.02.6152.4456.520.3668.0741.62级配B6.02.6152.4605.919.8770.1742.29级配C6.02.6152.4984.518.6375.9942.78要求///3-4.5>1775-85<VCADRC注:最大理论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由表十二数据可知:三个级配均符合VCAmix<VCADRC,VMA>17等体积指标要求,因此在三个级配中选择4.75mm通过率最大的级配,所以选用级配为设计级配。
(如三个初试级配均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设计要求,则应该重新选定三个级配进行试验)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比例称取矿料配制级配C,分别采用3种油石比5.8%、6.1%、6.4%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十三。
表十三马歇尔试验结果级配类型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VCAmix(%)VFA(%)毛体积密度(g/cm3)理论密度(g/cm3)SMA-135.88.820.65.218.8542.972.482.4862.6226.19.826.84.118.5442.777.692.5032.6116.49.531 .23.418.5142.781.542.5132.602要求>6.020-503-4.5>17<VCAmix75-85//4沥青用量的确定根据SMA-13设计规范要求,当使用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时,空隙率应控制在4%左右,本次设计中油石比为6.1%时,空隙率为4.1%,且期货指标VMA、VCA、稳定度、流值、饱和度等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江苏的气候特点,故以6.1为设计油石比。
5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相关验证试验(1)谢伦堡析漏试验(烧杯法)该试验用于检测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从沥青混合料中析漏出来的多余的游离沥青的数量。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185℃,保温1小时后进行析漏测试。
表十四析漏试验结果级配类型油石比(%)析漏1(%)析漏2(%)析漏3(%)平均(%)要求(%)SMA-136.10.0610.0550.0580.058≤0.1(2)水稳定性检验按油石比6.1%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小时浸水马歇尔试验。
表十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级配类型马歇尔稳定度(KN)浸水马歇尔稳定度(KN)残留稳定度S0(%)要求(%)SMA-139.88.687.8≥85(3)高温稳定性检验(动稳定度试验)表十六动稳定度试验结果级配类型油石比(%)动稳定度试验(次/mm)123平均要求SMA-136.13500393842003879≥3000(4)肯特堡飞散试验的飞散损失量为3.2%,符合<20%的要求。
(5)试验表面构造深度为1.0mm,符合设计要求。
(6)渗水试验的渗水系数几乎接近于0,符合设计要求。
6结论经过各项验证试验表明,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满足SMA-13设计规范要求,可用于生产配合比设计。
因此,最佳油石比选定为6.1%。
三第二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在目标配合比确定之后,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本工程采用英国ACP-3000型拌和机。
试验前应首先根据级配类型,选择振动筛的筛号,使几个热料仓的材料不致相差太多,最大筛孔应保证使超粒径排出。
试验时,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冷热比例上料、烘干、筛分,然后取样筛分,利用计算机进行矿料级配计算。
该工程拌和机采用振动筛为19mm、11mm、5.6mm、3.5mm四级。
1各热料仓集料筛分结果,表十七热料仓号筛孔尺寸(mm)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4#仓10085.15.60.30.20.20.20.20.20.23#仓10010095.23.20.60.50.50.50.50.52#仓1001001008321.30.90.70.60.31#仓10010010010080.255.532.620.612.85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7.382.92热料仓集料密度结果,表十八热料仓号4#仓3#仓2#仓1#仓表观相对密度 2.9642.9582.9552.906毛体积相对密度2.8982.871//3生产配合比矿料计算,表十九级配类型(用量比)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341∶31.5∶7∶10∶10.593.959.827.418.916.414.112.811.89.4要求90-10055-7522-3216-2714-2412-2010-169-138-124VCADRC测试结果,表二十级配类型松容重(g/cm3)4.75mm通过率(%)粗集料毛体积密度(g/cm3)VCAdrc(%)SMA-131.66127.42.884542.55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上述比例称取矿料配制级配,成型试件,以最佳油石比6.1%±0.2%三种油石比,制做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列于下表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