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有丝分裂
- 格式:doc
- 大小:13.01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教学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程序装片的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观察: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例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为利于观察,常采用哪些方法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解离、弄碎、压片)三、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关注要点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是高中教材中几个关键性实验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实验有几个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此做简要归纳与分析:关注要点一:根尖分生区细胞1、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实验中学生经常犯得错误是,拿来植物根,随意剪一段下来就进行实验,结果往往导致实验失败。
因为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在距根尖2~3毫米的位置上,所以要注意取材的位置。
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即使取材位置合适,但此处细胞也不全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只有呈正方形(有的并不是十分规则的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才是分生区细胞。
高中生物实验有丝分裂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和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3. 直尺
4. 玻璃棒
5. 水蛭
6. 肝细胞片
7. 甲醇
8. 苯酚
9. 吲哚
10. 盐水
实验步骤:
1. 将肝细胞片放入盐水中,用玻璃棒压碎均匀,制备细胞悬浊液。
2. 用吲哚预处理水蛭,使其产生有丝分裂,并取出水蛭卵母细胞。
3. 将卵母细胞取出涂在盖玻片上,加入甲醇、苯酚进行固定。
4. 将固定的卵母细胞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5.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核的形态、数量和位置等。
实验要点:
1. 小心操作,避免细胞污染和损伤。
2. 观察时要细心观察,注意细胞核、纺锤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变化。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细胞生长和再生的重要性,加深对生命的奥秘和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确定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并比较不同阶段细胞周期的长度。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如龙胆紫溶液)。
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我们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阶段,进而了解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3)细胞的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在同一时间内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
三、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培养:课前3-4d,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底都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待根长至5cm时取用。
(2)进行临时加载(分离)→ 冲洗→ 染色→ 生产)(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然后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知识电话: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切割洋葱根尖材料时,应在一天内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时候进行;(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应适当用力,使根尖变平,细胞分散。
2、操作要点(1)分离:①通过解离将细胞杀死,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 分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③解离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开。
(2)漂洗:漂洗必须彻底,以防止残留的游离溶液继续损坏细胞。
同时,盐酸也会影响镜片的染色和腐蚀。
(3)染色: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实验六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及观察[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压片的方法。
2.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观察,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及其特点。
3. 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实验原理]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均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实现。
细胞分裂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几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的方式。
有丝分裂在处于增殖状态的组织中广泛存在,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取分裂旺盛的组织如植物的根尖、动物的骨髓细胞,胚胎细胞进行特殊处理,制成光镜切片或压片,在显微镜下即可对有丝分裂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各分裂时期的形态特点及变化规律。
[实验用品]1. 材料:新鲜洋葱根尖标本、洋葱根尖纵切片、马蛔虫子宫切片。
2. 器材: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小烧杯、吸水纸、剪刀、镊子、吸管、恒温培养箱、酒精灯、刀片。
3. 试剂:甲醇、冰醋酸、70%酒精、1mol/l hcl、苯酚、品红、0.5%甲苯胺蓝、山梨醇、福尔马林、蒸馏水、秋水仙素。
[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及观察(一)植物根尖压片的制备1. 药品配制(1)卡诺氏固定液:95% 酒精15ml,冰醋酸5ml,混合(也可用纯酒精30ml、氯仿15ml、冰醋酸5ml混合)。
(2) 0.5% 甲苯胺蓝染液:甲苯胺蓝0.5g,蒸馏水100ml,混合摇匀。
(3) 改良碱性品红染液:该染色液是先配成a液,然后再配成b液、c液及工作液,配方如下:a液:碱性品红3g,70%乙醇10ml。
b液:a液10ml加5%苯酚水溶液90ml。
c液:b液55ml加冰醋酸6ml、37%福尔马林6ml。
工作液:c液10ml加45%冰醋酸90ml,山梨醇1.8g混合溶解。
2. 根尖培养及处理:取洋葱鳞茎,剪去老根,置于盛满清水的小烧杯里,使部分鳞茎浸入水中,室温(25°c)或放25°c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
约3~4天后,鳞茎长出不定根,于晚12时至1时或中午12点左右将根剪下(约1cm长),放入0.05%~0.1%的秋水仙素溶液中,经2~4小时后移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
【实验9】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目标1.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实验原理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个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制作指南1.材料洋葱(或大蒜,葱,蚕豆,小麦)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或小烧杯),剪子,镊子,滴管,吸水纸。
3.试剂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 的龙胆紫溶液,清水。
4.操作要点(1)根尖材料的准备将洋葱(或大蒜、葱)的下1/3部分浸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室温(约25 ℃)下培养。
大约经过一周时间,有根尖出现。
大蒜出现根尖的时间快一些,大约在第五天时长出2 cm左右。
(2)材料的固定取材时间为上午10:30~11:30为宜。
用无水酒精∶冰醋酸为3∶1的固定液进行固定。
(3)装片的制作过程①解离:取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对于洋葱根尖,4 min较好;对于大蒜根尖,时间可稍短一些,3 min 为宜。
②漂洗: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漂洗时间不能少于10 min,如果时间过短,染色效果不好。
刚开始漂洗的2~3 min内用镊子搅动,然后浸泡即可。
③染色:染色时间为3~5 min。
时间不要太长。
染色后多余的染液一定要用吸水纸吸净,否则多余的染液会在制片过程中继续起作用,使整个细胞着色过深,不利于观察。
④制片:把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关键是使细胞分散开。
方法是:在盖玻片上再放一块载玻片,用拇指摁住旋转,或用镊子的钝端轻轻敲打。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案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最后一个内容。
《细胞的增殖》包括的内容有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3、有丝分裂,4、无丝分裂,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基础是学习的,是学习生物体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的重要基础。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实验。
是在学生已了解了有丝分裂过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突出的是实验步骤和显微镜操作技巧,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观察并验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细胞结构特点,加深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思想观察性实验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过程的理解和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以及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本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本节教学以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并进行实验观察→对实验所得结果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
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有丝分裂的实验是一个观察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来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三、教学策略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本节教学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锻炼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制作根尖细胞装片的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分裂的不同时期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实验原理通过仔细观察,寻找过程各期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胞,从而建立起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分生区、茎尖生长点等〕细胞,能够通过增加其数目。
依据植物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变化,确定该细胞所处的。
为了看清染色体或染色质,要用碱性染料将其染色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需经常换水的目的是2、临时装片的制作〔1〕:剪取根尖,试剂,时间,目的〔2〕:用,时间,目的〔3〕:试剂,时间,目的〔4〕:如何防止产生气泡?压片的目的3、观察(1)低倍镜下找到,特点(2)转动,换上,观察并分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判断依据是为何观察不到一个细胞的连续过程?要点点拨1、解离要,使细胞2、压片:用力要适当,使细胞3、细胞是立体的,只能观察到平面图像,观察角度或方位不同,平面图像可能不同。
因此,要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4、观察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分生区的细胞大多处于分裂间期,分裂期的细胞较少。
原因是常见错误分析1、根尖解离和制片把握不好,使细胞重叠,难以观察到正确的分裂各项图像2、找不到图像,原因是未对好光或光线高度不够好,也有的是未调好焦距3、不能正确的辨认根尖结构特点,寻找分生区时间过长,影响速度4、装片中常出现气泡,原因是中滴的水少或盖玻片的盖的方法不对反馈训练一选择题1、在制作根尖装片过程中,细胞在何时停止分裂〔〕A、解离期B、漂洗期C、染色期D、压片期A2、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一同学装片观察到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以下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染色时间过长B、染色时间过短C、解离不充分D、漂洗不彻底B3、“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高倍镜下视野小,难以找到目标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视野高度都不太方便B4、以下表达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②使用的酒精的质量分数为95%③使用的龙胆紫渌的质量浓度为0.01g/mL④解离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分钟⑥漂洗的时间为10分钟⑦染色的时间为3-5分钟A、①③④⑥⑦B、①②④⑤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⑥A5、做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要进行染色,目的是为了〔〕A、辨认染色体B、辨认经受住C、辨认细胞质D、辨认分生区细胞A6、以下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有〔〕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C7、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差别的最根本原因是〔〕A、前者细胞为圆球形,后者为正方形B、前者细胞中有中心体,后者细胞具有细胞壁C、前者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后者那么是有丝分裂形成的后代细胞D、前者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后者细胞中有高尔基体B8、在本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需要找出〔〕A、成熟区B、伸长区C、根冠D、分生区D9、根据实验中观察的情况,你所看到最多的细胞都处于〔〕A、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D10、在你看到的细胞分裂各项细胞图像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可辨的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B11、以下哪种细胞是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正确材料〔〕A、人的红细胞B、人的神经细胞C、人的脂肪细胞D、人的受精卵D12、光学显微镜下可用于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项为哪一项〔〕A、染色体数目B、有无纺锤丝C、细胞质分裂方式D、细胞核分裂方式C13、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核的是〔〕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A14、以下关于在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载玻片进行压片的目的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避免压碎盖玻片B、防止盖玻片移动C、避免压碎载玻片D、使压力均匀分布C15、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假设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原因是〔〕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观察C、不是分生区细胞,细胞已分化D、细准焦螺旋未调好,物像不清晰C16、制作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其质量的高低的关键在于〔〕A、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否多B、细胞是否彼此分散开C、根尖的各部分结构是否完整D、细胞的排列是否整齐B1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A18、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的结构及其与此结构向四周扩展为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B、细胞板和中心体C、细胞壁和高尔基体D、细胞板与高尔基体D19、假设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A、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D20、某植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4、4、4、4B、4、8、8、4C、8、8、8、4D、4、4、8、4D二非选择题21、某同学做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实验时,高倍镜下观察到一个呈正方形的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非常清晰,但是染色体分布在整个细胞中。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来说尤为关键。
在实验中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物品和设备:- 显微镜- 盖玻片- 显微镜载玻片- 盐水- 细胞样本(如洋葱的根尖细胞)- 染色液(如甲醇洋红溶液)- 实验记录本和笔2. 准备细胞样本:- 在洋葱的根部接近顶端的地方取样,因为根尖中的细胞较年轻且活跃,易于观察到细胞分裂的过程。
- 将根尖样本剪碎,放入盐水中,搅拌片刻使细胞分散。
- 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载玻片上。
3. 固定和染色:- 用盖玻片压住细胞悬液,使细胞扁平并固定在玻片上。
- 用特定的染色液,如甲醇洋红溶液,将细胞染色,以便观察细胞结构更清晰。
4. 使用显微镜观察:- 将染色后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镜筒和聚焦,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 仔细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寻找展示细胞分裂的图像。
- 注意观察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5. 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使用实验记录本和笔,绘制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标出各个阶段的特征。
- 分析不同阶段细胞的特点和变化。
- 总结观察到的细胞分裂过程和结论。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开始准备分裂,染色体开始凝缩和可见化。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成等距离的两行,中间有纺锤纤维连接。
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成两个互相独立的染色体组。
最后,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完整的细胞。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以及纺锤体和分裂时细胞质的变化。
这样的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分裂的原理,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提高我们在生物学学科中的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
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用清水漂洗约10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