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
- 格式:docx
- 大小:37.51 KB
- 文档页数:2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成语故事概述•常见成语故事解析•成语故事中的智慧与启示•成语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故事目录CONTENTS01成语故事概述成语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词义,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表达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道理。
特点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和文化内涵,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
成语故事的来源与分类来源成语故事来源于古代典籍、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分类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内容,成语故事可分为寓言类、历史类、神话类、文化类等多种类型。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传承中华文化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启迪智慧成语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培养品德成语故事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可以为人们树立榜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提高语言能力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部分,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人们的汉语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02常见成语故事解析刻舟求剑故事来源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寓意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
人不能死守教条。
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守株待兔故事来源出自《庄子·外物》。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故事内容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 成语故事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能懂得许多做⼈做事的道理,更能锻炼⼈的语⾔表达能⼒,下⾯这些是⼩编为⼤家推荐的⼏篇⼆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
⼆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1:胶漆相投 汉朝的时候,有⼀对很要好的朋友,⼀个叫雷义,另外⼀个叫陈重。
雷义和陈重的感情⽐亲兄弟还要好,有⼀次,他们两个⼈⼀起去参加考试,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
雷义⼼想:「陈重的学问⽐我好,居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义就跑去找掌管考试的官员说:「⼤⼈,⿇烦您将我的功名转给陈重,他⽐我优秀呀!」 官员当然不理他:「胡闹,功名怎么可以随便转给别⼈呢?」雷义⼼⾥好失望:「那我也不要这个功名了!」雷义就假装发疯不去做官,终于被解除了功名。
过了⼏年,雷义和陈重⼜⼀起去参加考试,这⼀次,他们两个都考上了,还很幸运地被派在同⼀个地⽅做事。
雷义⾼兴的对陈重说:「陈兄,以后⼜要⿇烦你多照顾了。
」陈重说:「雷兄,您说笑了,都是您在照顾我呀!」两个⼈很开⼼能在⼀起⼯作,感情变得更好呢!⼤家看到他们感情这么好,都说:「胶和漆凝聚在⼀起很坚固,不过还是⽐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深厚友谊呀!」 后来,有⼈就把这件事变成“胶漆相投”这句成语,⽤来形容好朋友间的深厚友情,就像胶和漆聚合在⼀起那么坚固! ⼆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2:按兵不动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强⾷,位于晋国东部的⼀个弱⼩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晋国的压迫,苦不堪⾔。
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的齐国,缔约结盟。
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分恼怒,集结⼤军准备讨伐卫国,⼤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个⽉后回来报告,可是,⼀个⽉,两个⽉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
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个弱⼩的国家,不如⼲脆出兵,⼀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定已经做好了⼗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动。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ppt素材
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
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
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
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
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离开樊城时就乘虚而入。
结果,樊城失守。
曹仁败退许昌,愧对曹操。
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
他策划!”
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许昌留在身边。
他们摹仿徐庶母亲的
笔迹写信给徐庶。
徐庶见信得知老母押在许昌,只好挥泪告别刘备。
徐庶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
任蜀国丞相,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南郡太守。
当刘备东下進攻吴国时,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明吴蜀联盟的重要性,有
人对孙权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孙权很生气,说:“我和子瑜(诸葛瑾)有生
死不易的交情,子瑜不会背叛我,就象我不会背叛子瑜一样!”诸葛亮的
从弟诸葛诞也很了不起,他在魏国当刺史,常常为魏国领兵出征。
当时人说:“(诸葛三兄弟,)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
“南阳三葛”喻才干有别的兄弟。
南阳三葛的意思是:三葛:指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他们
三人都很有才能。
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
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
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
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
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脸,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
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
说明自己仍然
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
有一次。
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
画上的墨兰,自然全
无土根的。
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大家欣赏
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