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20 KB
- 文档页数:4
润扬大桥养护手册一、引言润扬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长江两岸。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和延长使用寿命,特编写此养护手册,给予桥梁维护人员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养护流程。
二、桥梁概述润扬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的斜拉桥,全长3500米,主跨1200米,桥塔高度达到215.5米,设计寿命100年。
桥梁主要由桥面、斜拉索、塔柱和基础组成,其中斜拉索是支撑桥面荷载的关键部分。
三、养护原则1. 定期养护:进行常规巡检和维护,遵循预防维护的原则,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防止桥梁损坏扩大。
2. 及时响应:对于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应立即响应和采取相应的紧急维护措施,确保桥梁安全。
3. 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养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养护内容及频率1. 桥面养护:a) 清扫:每周清扫一次桥面,清除积水、杂物和泥沙。
b) 洗刷:每季度洗刷一次桥面,保持干净整洁。
c) 防水涂层:每年检查一次桥面防水涂层,并进行修补和更新。
2. 斜拉索养护:a) 定期巡检:每月对斜拉索进行一次巡检,主要检查张力、锚固和连接处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腐蚀和断丝等情况。
b) 清洁养护:每季度对斜拉索进行一次清洁,去除积尘和杂物,防止腐蚀。
3. 桥塔养护:a) 表面清洁:每年对桥塔进行一次清洁,去除污垢和沉积物。
b) 混凝土修补:每两年对桥塔混凝土进行一次检修和修补,防止腐蚀和裂缝扩大。
4. 基础养护:a) 监测:每周对桥梁基础进行一次监测,特别关注地基沉降和土壤腐蚀情况。
b) 维护: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如补强地基、修复腐蚀等。
五、养护工具和设备1. 清洁工具:高压水枪、扫帚、清洁车等。
2. 检测仪器:张力计、超声波探伤仪、地基位移监测仪等。
3. 维护设备:混凝土修补设备、防腐涂层喷涂机等。
六、紧急事故应急预案1. 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等,应立即关闭桥梁,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和抢修。
润扬长江大桥百科名片位于江苏省镇江、扬州两市西侧,为目前我国第一大跨径的组合型桥梁,其建设过程中攻克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当时是国内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是我国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组合型桥梁。
目录简介国内第一地理位置大桥结构建设情况工程成就编辑本段简介润扬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即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她跨江连岛,北起扬州,南接镇江,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连接京沪、宁沪、宁杭三条高速公路,并使这三条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同三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互连互通,成为长江三角地区又一重要的路网枢纽。
该项目主要由南汊悬索桥和北汊斜拉桥组成,南汊桥主桥是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高209.9m,两根主缆直径为0.868m,跨径布置为470m+1490m+470m;北汊桥是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75.4m+406m+175.4m,倒Y型索塔高146.9m,钢绞线斜拉索,钢箱梁桥面宽。
该桥主跨径1385m 比江阴长江大桥长105m 。
编辑本段国内第一大桥建设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综合体现了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润扬长江大桥的国内第一:大桥南汊悬索桥主跨1490米,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径悬索桥;悬索桥主塔高215。
58米,为国内第一高塔;悬索桥主缆长2600米,为国内第一长缆;大桥钢箱梁总重34000吨,为国内第一重;钢桥面铺装面积达71400平方米,为国内第一大面积钢桥面铺装;悬索桥锚碇锚体浇铸混凝土近6万立方米,为国内第一大锚碇。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润扬长江大桥润扬大桥润扬大桥西距南京二桥约60公里,东距江阴大桥约110公里。
工程全长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接线及延伸段等部分组成,主桥(包括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和南汊桥)长7.21公里,北引桥及北接线高架桥长1.74公里,北接线长10.27公里,南接线及延伸段长16.44公里。
文章编号:0451-0712(2006)04-0090-03 中图分类号:U443133 文献标识码:B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设计李洪涛1,黄 卫2,吉 林1(11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南京市 210001;21东南大学IT S中心 南京市 210096)摘 要:针对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使用条件,结合科研成果,完成钢桥面铺装方案设计,提出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铺装施工工艺要点。
关键词: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设计 润扬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2座大跨径桥梁组合而成的刚柔相济的特大型桥梁,是连接镇江和扬州2个城市的重要过江通道。
南汊悬索桥采用跨径1490m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径悬索桥。
北汊斜拉桥采用(176+406+176)m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面积大、使用条件复杂,是大桥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受到交通部、江苏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从2000年底,润扬大桥开工建设之初,指挥部就与东南大学联合开展钢桥面铺装科研攻关工作,历经3年多的技术攻关,取得了系列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的设计。
1 铺装使用条件111 交通荷载[1]根据润扬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未来各特征年润扬大桥年过江交通量(包括自然增长正常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及转移交通量)分别为:2003年为21746辆 d,2010年为43056辆 d,2015年为61054辆 d,2022年为76288辆 d。
在进行钢桥面铺装设计时,考虑车辆实载率,取设计超载比(超载车占同种车总数的百分比)为15%,设计超载量(实际超载量占该车额定载重量百分比)为20%。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来各车型分担比例、特征年段的预测交通增长率、各特征年的过江交通量及部颁标准车型换算系数,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规定的方法,计算出钢桥面铺装设计使用年限内铺装材料的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如表1所列。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基础工程围护结构监测总结报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02年 12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基础工程围护结构监测总结报告工程编号: 2001-J-031工程地点:省市世业洲岛总工程师: 顾国荣审定: 侯瑜玉审核: 黄永进工程负责: 玉泉朱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基础工程围护结构监测总结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二、项目参建单位三、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四、监测的目的与意义五、监测方案制订及审查过程六、监测方案的设计和变更依据第二部分监测容及历程一、支护结构概况二、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撑浇注三、基坑降水四、监测容五、主要施工节点及监测进程第三部分监测方法原理一、监测点垂直沉降测量二、监测点平面位移测量三、围护墙侧向变位监测四、墙体钢筋应力、立柱底部应力监测五、支撑轴力监测六、围檩应力监测七、坑外孔隙水压力监测八、地下水位监测九、坑外土压力监测十、温度监测第四部分监测点布置及实施一、监测点的布置1、围檩顶面垂直及水平位移2、围护墙体侧向变位监测3、连续墙钢筋应力监测4、支撑轴力监测5、围檩力监测6、立柱力监测7、坑外孔隙水压力监测8、坑外土压力监测9、坑、外地下水位监测10、立柱沉降监测11、地基土垂直、水平位移监测12、温度监测二、监测方案实施细节和时间节点1、地下连续墙各监测元件的埋设2、基坑外侧周边环境监测点的埋设3、立柱桩监测元件的埋设4、支撑及围檩监测元件的埋设三、监测点实际布设数量及成活情况1、监测点数量2、监测元件成活情况第五部分监测频率及报告的提交1、监测频率2、监测报告的提供第六部分测试主要仪器设备第七部分监测人员的配备第八部分监测成果分析一、地下连续墙监测1、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监测2、地下连续墙受力状况二、基坑构件温度变化情况三、支撑系统监测1、围檩变形监测2、围檩受力状况3、支撑受力状况4、立柱垂直沉降监测5、立柱受力状况四、土压力监测五、水工监测1、坑外水位变化情况2、坑外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六、基坑周边环境监测1、测量精度分析2、坑外土体沉降变化情况3、长江大堤沉降情况七、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巡检第九部分结论和建议第十部分监测设计、施工图纸目录第十一部分监测数据图表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干架和五处跨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国道主干线,南接至国道主干线,是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关键词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主桥结构技术特点科研创新1. 前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处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同时联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大桥的建设对完善我国交通网络总体布局、促进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繁荣、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设条件2.1 地形地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下段。
长江南侧为宁镇山脉隆起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长江北侧为长江冲积平原。
桥址区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4m,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
世业洲分长江为北汊和南汊,长江河道在该段为江心洲河型。
2.2 河道基本特征世业洲汊道上接仪征水道,下连六圩弯道,主流长约51.5km。
南汊为主汊,长约15.5km,形态弯曲,汊道平均河宽1435m,平均水深13.79m。
北汊为支汊,长约13km,为顺直河型,平均河宽785m,平均水深7.35m。
壳埃?:3.13,分沙比为1:3.48。
历史上镇扬河段河势不稳定,1983年开始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1993年结束,经10年整治,对制止崩塌、稳定江岸、抑制主泓摆动、初步控制分流比,已取得明显效果。
2.3 水文镇扬河段属于感潮河段,其潮水位为非正规半日潮型,水位变化明显,每日水位两涨两落,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近9 小时。
受上游径流控制,年内水位变幅较大,历年最大变幅达6.25m,最小变幅也有4.54m。
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95000m3/s。
2.4 通航根据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世业洲汊道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仪征捷水道)全年限588kW、200总吨以下船舶航行。
润扬长江大桥工程设计变更造价控制实例分析与评述050084 王小乔050085 袁心怡050088 张 旻润扬长江大桥工程设计变更造价控制实例1分析与评述050084 王小乔050085 袁心怡050088 张 旻 一、 工程概况润扬长江大桥即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
她跨江连岛,北起扬州,南接镇江,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连接京沪、宁沪、宁杭三条高速公路,并使这三条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同三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互连互通,成为长三角地区又一重要的路网枢纽。
该项目主要由南汊悬索桥和北汊斜拉桥组成,南汊桥主桥是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高209.9米,两根主缆直径为0.868m,跨径布置为470米+1490米+470米;北汊桥是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75.4米+406米+175.4米,倒Y型索塔高146.9米,钢绞线斜拉索,钢箱梁桥面宽。
该桥主跨径1385米,比江阴长江大桥长105米。
大桥建设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综合体现了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大桥南汊悬索桥主跨1490米,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径悬索桥;悬索桥主塔高215.58米,为国内第一高塔;悬索桥主缆长2600米,为国内第一长缆;大桥钢箱梁总重34000吨,为国内第一重;钢桥面铺装面积达71400平方米,为国内第一大面积钢桥面铺装;悬索桥锚碇锚体浇铸混凝土近6万立方米,为国内第一大锚碇。
1案例来源:《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造价确定与控制》,徐泽亚,同济大学,P77-P78二、 案例综述¾背景由于润扬长江大桥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各种关系复杂,工程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相对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会发生一些变化,故工程变更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
长江大桥设计说明报告
长江大桥设计说明报告
长江大桥是一座重要的交通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设计,以下是对其设计的说明报告。
1.桥梁类型:长江大桥是一座悬索桥。
选择悬索桥的原因是因
为其能够适应长跨度的要求,而且对于长江这样宽度较大的河流而言,悬索桥的建造难度相对较小。
2.桥梁材料:长江大桥采用了钢结构作为主要材料。
钢结构具
有高强度、轻质化等优点,能够满足大桥对承载力和自重的要求,同时也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适合在江陵湿润的环境下使用。
3.桥墩设计:长江大桥的桥墩采用了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具有
较好的抗压性能,能够承受大桥的自重以及移动荷载的作用。
同时,选择混凝土结构还有助于减少桥梁的震动对河床的影响。
4.桥面设计:长江大桥的桥面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
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压性能,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在桥面上还设置了防滑材料,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5.风荷载设计:由于长江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风荷载是一个
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大桥设计中采用了阻尼器和抗风钢管等措施来减小风荷载对桥梁的影响,确保桥梁在强风天气下的安全运行。
6.地面基础设计:长江大桥的地面基础采用了深基坑的方式进
行施工。
在设计中,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河流水位的变化,采取了合理的基础形式和加固措施,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长江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结构的承载能力、防风能力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长江大桥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交通需求,也兼顾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润扬大桥运营方案一、管理机构1.管理架构润扬大桥的管理机构应当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共同组成。
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和审批各项政策文件,企业机构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2.组织架构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桥梁管理部门,负责大桥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桥梁管理部门应当包括技术部、运营部、安全部等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护大桥的运营。
二、运营管理1.车辆管理为了保障大桥的安全运营,应当对大桥上的所有过往车辆进行管理。
这包括对车辆的核对和监管,禁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通行。
2.收费管理大桥是一个收费通道,需要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
应当建立完善的收费系统,包括收费站的设置和收费标准的制定。
3.巡检管理定期对大桥进行巡检,发现并及时处理大桥上的安全隐患。
巡检工作应当由专业的巡检队伍进行,保障大桥的安全运营。
4.应急管理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包括对火灾、车祸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保障大桥的安全。
5.人员管理大桥上的人员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包括对大桥上的所有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信息管理大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信息应当进行统一管理和记录,以备查阅和分析。
三、安全保障1.安全监测大桥应当配备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大桥的结构、道路、车辆等进行全面监测,确保大桥的安全运营。
2.应急救援大桥应当配备应急救援队伍,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并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
3.安全教育对大桥上的车辆司机和行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安全技术大桥应当配备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包括防火、抗震、风雨等设备,确保大桥的安全。
四、环境保护1.大桥周边环境的保护对于大桥的长期运营至关重要。
大桥管理机构应当与当地环保部门紧密合作,对大桥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保护。
2.大桥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大桥上的排污和废弃物处理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
润扬大桥养护手册润扬大桥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全长3500米,主跨1200米,桥塔高度达到米,设计寿命100年。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营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编写养护手册,为桥梁维护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养护流程。
以下是润扬大桥养护手册的内容提要:一、概述本手册旨在为润扬大桥的养护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作为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润扬大桥的安全运营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桥梁的构造、使用注意事项、日常检查与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桥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桥梁构造与使用注意事项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润扬大桥的构造特点,包括桥面、斜拉索、塔柱和基础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同时,将介绍使用桥梁的注意事项,如限载、限速等规定,以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害。
三、日常检查与维护本部分将介绍润扬大桥的日常检查与维护方法。
包括定期检查、日常巡检、保养维护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检查和维护的具体项目和标准。
通过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四、应急处理本部分将介绍润扬大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包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流程。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可以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桥梁的安全和畅通。
五、其他建议与注意事项本部分将介绍其他有关润扬大桥养护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包括桥面排水、防洪措施、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针对特殊天气和季节的养护措施。
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猫道设计与架设工艺1前言猫道是位于主缆之下,沿着主缆布置,作为完成现代大跨度悬索桥主缆索股架设、垂度调整,紧缆,索夹、吊索安装,加劲梁架设,主缆缠丝及防腐等一系列施工作业的通道和临时承重结构,是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所需的大型和必不可少的临时工程。
猫道的使用贯穿整个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工程始终,周期长,如何提高其抗风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且做到施工简便、费用节省,是猫道系统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
2猫道的主要作用猫道作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重要的临时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主缆架设阶段,承托主缆索股牵引工序中的全部重量和施工人员及设备的重量;主缆成型后,作为主缆紧圆、索夹吊索安装的工作平台;猫道转挂至主缆后,整个架梁期间的通道;主缆缠丝、涂装防护及主缆检查验收的通道。
3猫道的主要构造猫道通常由悬吊在塔与塔、塔与锚碇之间的几根平行承重钢索、横梁组成,其上铺设铅丝网面层、防滑木条、栏杆角钢立柱、扶手钢丝绳等。
为了架设主缆等工作时施工人员的过往通行,同时起到增加两猫道横向稳定性的作用,两猫道间还需设置若干刚性横通道。
为提高猫道的抗风性能,防止其摇摆和起伏,一般还需在猫道下部设置抗风索或者采取其它的制振措施。
3.1猫道承重索猫道承重索为猫道的主要受力体,悬索桥两侧猫道各有若干根猫道索。
猫道作为大型临时结构,承重索选择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其经济性与重复使用的可能,通常采用捻制钢丝绳制作。
承重索两端锚固在塔顶的预埋件上和锚碇前墙,并于锚固构件外设置长度调节装置,亦可锚固于塔顶或散索鞍前的可调节长度的锚箱内。
猫道索需选择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疲劳性、柔韧性能优越、徐变小的材料,其两端配以热铸合金锚头。
猫道系统为临时施工结构,因此在选用承重索、扶手绳、抗风缆及抗风拉杆的材料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其经济性及重复利用的可能。
由于构造和制造工艺的原因,国产多股缠绕式钢丝绳普遍存在如非弹性变形大(一般为0.1%一0.16%)、弹性模量小的特点,使得主缆架设期间的猫道线型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悬索桥上部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一、工程概况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简称润扬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南北跨长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扬州南绕城公路,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于沪宁高速公路,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宁杭高速公路,同时连接镇江、扬州二座历史文化名城。
工程全长35.66km,由北接线、北引桥、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引桥、南接线及南接线延伸段等部分组成,在桥址处长江被世业洲分隔成南北两汊,其中南汊为长江的主流,主要通行海轮和船队;北汊是支流,主要通航200t以下的船只。
南汊主桥采用主跨1490m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其跨度在目前已建成的桥梁中,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北汊桥采用176m+406m+176m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从扬州南绕城公路至镇江312国道互通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km/h,从镇江312国道至丹徒枢纽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120km/h,车辆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地震烈度采用基本烈度7度,桥面全宽32.5m,南汊通航净高为海轮50m、江轮24m,净宽为海轮390m、江轮700m,北汊通航净高18m,净宽210m。
二、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1.冻结排桩工法。
南锚碇基础成功采用排桩冻结围护方案进行基坑施工。
排桩冻结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坑施工工法,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在国内属于首次,尚未检索到国外使用该工法进行敞开式、大面积、深基坑施工的实例。
排桩冻结法将两种成熟工法有机结合,解决了南锚碇基坑围护结构的嵌岩问题,也解决了防渗封水的问题,施工可操作性强,风险可控,工程费用与其他施工方案相当,工期短。
2.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
北锚碇基础底板混凝土方量达158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仅用92h连续浇筑完成。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内容摘要: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 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关键词: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主桥结构技术特点科研创新
1.前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处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同时联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大桥的建设对完善我国交通网络总体布局、促进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繁荣、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条件2.1地形地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下段。
长江南侧为宁镇山脉隆起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长江北侧为长江冲积平原。
桥址区地势平坦,地表高程
3~4m,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
世业洲分长江为北汊和南汊,长江河道在该段为江心洲河型。
2.2河道基本特征世业洲汊道上接仪征水道,下连六圩弯道,主流长约51.5km。
南汊为主汊,长约15.5km,形态弯曲,汊道平均河宽1435m,平均水深13.79m。
北汊为支汊,长约13km,为顺直河型,平均河宽785m,平均水深7.35m。
目前,世业洲汊道北、南汊分流比为1:3.13,分沙比为1:3.48。
历史上镇扬河段河势不稳定,
开始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结束,经整治,对制止崩塌、稳定江岸、抑制主泓摆动、初步控制分流比,已取得明显效果。
2.3水文镇扬河段属于感潮河段,其潮水位为非正规半日潮型,水位变化明显,每日水位两涨两落,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近9小时。
受上游径流控制,年内水位变幅较大,历年最大变幅达6.25m,最小变幅也有4.54m。
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95000m3/s。
2.4通航根据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世业洲汊道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仪征捷水道)全年限588kW、200总吨以下船舶航行。
目前年平均过往船只2500艘/日,其中南汊约300~400艘/日。
根据《通航净空技术标准论证报告》,南汊通航海轮的船型拟定为第三代集装箱船和五万吨级巴拿马型干散货船;另一种船型为4413kw推轮顶推16艘3000吨级分节驳船组成的江轮船队。
南汊通航净空要求如下:海轮双向通航净宽:390m、净高:50m;船队双向通航净宽:700m、净高:24m。
北汊通航净空为,净宽210m,净高18m。
2.5地质桥位区域在基岩以上广泛沉积着第四系松散层,南岸厚度约28m,分别为软粘土和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细砂互层;世业洲岸除上述两层外,以下为粉细砂、中粗砂等,厚约50m;北岸厚度约为67m。
基岩岩性南岸与世业洲为花岗岩;北汊及北岸为沉火山凝灰角砾岩。
沿桥轴线,基岩受到断裂带的影响,其风化层厚度及强度差异较大。
2.6地震根据《桥址区基本烈度复核及断裂活动性评定研究》,对应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本工程场址的基本烈度为VII度。
主要断裂活动时代在晚更新世以前,是相对稳定地区,从地震安全性方面考虑,建设特大型桥梁是可行的。
3.主要技术标准
(1)桥梁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2)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
(3)设计车速:100km/h
(4)桥面净宽:32.5m(不含锚索区和检修道)
(5)通航净空:南汊净高:海轮50m、江轮24m净宽:海轮390m、江轮700m北汊净高:18m净宽:210m
(6)设计洪水频率:1/300
(7)设计基本风速:29.1m/s
(8)船舶撞击荷载:南汊北塔横桥向32.7MN,顺桥向16.3MN 北汊南塔横桥向19.1MN,顺桥向9.55MN
(9)设计基准期:
(10)地震设计烈度:VII度
(11)设计通航水位:最高:7.34m最低:-0.43m4.桥位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桥位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尾端,镇扬汽渡上游约2.2km处。
桥位北端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境内的运西园林场西侧,经世业洲下新滩,南端位于镇江市润洲区龙门口附近。
桥址江段被世业洲分隔成南北两汊,其中南汊为长江的主流,主要通行海轮和江轮船队,北汊为支流。
世业洲长约
13km,呈东西走向,平面呈菱形。
由于桥位处南北两汊斜角40度,世业洲上两汊之间设R=1500m的平曲线。
5.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指导思想:努力吸取国内外特大型桥梁经验,将大桥设计成有品质、有创新、高质量的现代化大桥。
主要原则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认真落实工可与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3)认真分析本项目特点和在路网中的作用、地位,结合邻近道路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规模;
(4)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桥梁的建设经验;
(5)各专业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为桥梁、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服务;
(6)在满足桥梁、道路使用的同时,确保航运、防洪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注重桥梁美学与景观设计,为项目区域增加新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