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冲洗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8
冲洗照片是什么原理
冲洗照片的原理是基于光化学反应。
在黑白胶片的冲洗过程中,胶片首先被暴露在光下,光线将图像信息引发并记录在感光物质中。
然后,将胶片浸泡在一系列的化学药液中,以去除未曝光的感光物质,防止进一步暴露。
最终,通过定影剂和定影液处理胶片,将暴露的感光物质氧化并转变为黑色涂层,形成可见的图像。
彩色照片的冲洗过程稍有不同。
彩色胶片包含三层感光物质,分别对应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
暴露后,胶片也会通过化学药液的浸泡和处理来去除未暴露的感光物质。
在定影剂和定影液的处理下,每一层感光物质将转化为相应的染料,再通过叠加形成最终的彩色图像。
以上就是冲洗照片所使用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一种彩色负片和照片通用的显定冲洗液和冲洗工艺,包括显影剂和漂定剂。
在CD-4显影剂中,加入亚硫酸钠,四硼酸钠,使负片和相纸三层色采平衡,加入苯甲醇溶液和一缩二乙醇互补剂使感光材料三层乳剂膜迅速膨胀。
漂定液使用乙二铵四乙酸和硫代硫酸铵替代在高温下容易分解的硫代硫酸钠和EDTA。
这种药液适用各种型号彩色胶卷,即能冲洗负片又能冲洗照片,适合高温快速冲洗,缩短冲洗时间2/3,降低成本30%。
我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很过时啊,不过我们在学校都是这么冲洗的。
冲洗胶卷:需要显影液和定影液(具体用量可以去查,我们原来用定影粉和显影粉,不过用液的话方便很多,剂量还需要你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还有烧杯和搅拌棒用来制定影水和显影水;还有温度计得量温度,这个温度火候很重要的;还得用热水,自己在家烧水就成了;还有最重要的卷胶卷的轴和盒子,用来盛放胶卷,你得自己手动会卷才行啊,不是很难,但卷的时候不能见光;所以还需要个暗袋,卷胶卷的时候在暗袋里进行,里面放把剪刀,最后卷完胶卷把它和胶卷外壳剪断。
差不多就这些。
发大照片:这可就海了去了..因为我们当时用的是一个很古老的机器,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东西,你可以去五棵松的摄影材料市场去问问,那个机器是用来调整放大胶卷,设定曝光时间什么的;然后还是显影和定影液;三个托盘,三个夹子,都是用来最后洗照片用的。
首先有一个暗室,如果没有暗室,也可在卫生间操作。
一个显影罐,显、定影液,红、绿灯各一只,一个有标尺的裁纸刀。
如需放大照片还要有放大机,三支大盘子或盆都可(搪瓷或不锈钢)。
一只温度计,一个量杯,如果冲印彩色照片,还要有恒温器,因为彩色照片需要严格的水温,记住要准备一付胶皮手套,因为显、定影液都是化学物品,会伤害皮肤。
这些基本上就够了,有条件的话最好准备一个烘干机或上光机很简单.去摄影器材商店购置一个显影罐(15元左右),一个135冲片透明塑料胶带(3元)还有显影粉和定影粉(每包0.35元)显影粉和定影粉的数量看你要冲胶卷的数量了.一般一包显影粉和一包定影粉可以冲5~~~10个135胶卷.开销就这么点了.操作都要在红色暗光下进行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些冲片环境和冲片温度,时间等一些要领.黑白胶卷冲洗:D76微粒显影液,酸性定影液。
手把手教你自己冲彩色负片C41冲洗工艺手把手教你自己冲彩色负片C41冲洗工艺(转载自flickr杰出影像)说明书, 漂白液, 摄氏度, 温度计, 显影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冲洗店毁胶卷的经历,我经历过很多次,自己快被逼疯了,在杀胶卷冲洗店老板全家和忍住不杀之间徘徊了很久,最终我找到了自己手冲C41这个出路。
药水我是在巴黎19区的器材店买的,牌子是TETENAL COLORTEC C41套药1L装。
在冲洗之前,首先请确定自己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冲洗黑白胶卷了,并且有一个精度在0,2摄氏度的温度计,以及三个容积为1L的可压缩的防氧化罐一,准备按说明书上面标注的配置比例配好显影液(Coulour Developer),漂白液(Bleach Fix),以及稳定液(Stabiliser),并分别装在三个防氧化罐里面水尽量用蒸馏水二,预湿用600毫升蒸馏水加热至38度倒入显影罐中,一分钟后倒出小技巧就是在39度的时候倒入显影罐中,然后罐身会降低一点温度的,综合之后可能就是37,8摄氏度三,显影温度 38正负0.5度时间3分15秒,随着卷数的增加要适当延长显影时间,延长多少请参看说明书显影期间每三十秒摇4次显影罐,像冲洗黑白的时候就可以了,摇的方法请参看讨论区内一文四,漂白温度 38度正负5度时间6分钟每分钟摇4次五,冲洗如果水管的温度出来就是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温水,直接冲洗3分钟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就在之前将显影液放入加热水池里面的同时放入几个装满水的可乐瓶,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冲洗了我的方法是第二种,然后每次换水后摇晃10下倒出,5次以上就可以了六,稳定倒入稳定液,室温就可以了,一直摇晃1分钟七,除水渍跟洗黑白方法一样注意事项1,将显影液,漂白液,水浴达38度,同时找几个小瓶子灌水,也水浴到30-40度2,冲洗前须先将38度的水加入显影罐中预湿135彩色胶片冲洗彩色负片是非常好的也非常成熟的产品,价格非常的低廉,有着非常卓越的品质。
冲洗胶片的流程
冲洗胶片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
1.曝光:在暗房下,将胶片放置在放有底片的托盘上,然后使用放大镜头、负片和曝光灯等设备进行曝光操作,将图像投射到胶片上。
2.溶解影像化学物质:将胶片投入到显影液中,使显影剂被还原成黑色的影像银粒。
3.停止显影反应:将胶片从显影液中拿出,放到停止液中,停止显影反应,以防止过多余下显影剂对影像的进一步影响。
4.定影: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去除未被显影的银盐,并且稳定显影后的影像银粒。
5.清洗:在热水中清洗胶片,以去除显影剂和定影剂残留,同时保护影像不褪色。
6.去除水分:将胶片挂起来晾干或使用吹风机吹干,同时确保在胶片表面留下最小的水印。
7.按需修饰:根据需要,可以用化学药品或者数字技术进一步修正影像的曝光度、对比度等参数,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胶片冲洗步骤胶片冲洗的步骤和原理分别介绍!具体步骤如下:在暗房中将胶卷放入显影罐中,转动显影罐,使胶卷显影,其状如你洗完相片后的胶卷一样.然后在红光下(相纸是色盲.在红光下才不会曝光)挑选理想的底片然后放在放大机下成像于相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调整构图.认为满意后就可以打开放大机的光孔,将相纸曝光(根据底片密度选择适当曝光时间).然后将相纸放入显影液中显影(约3分钟),显影完成后,再放入定影液中定影约半小时.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半小时左右.(最好是活水).最后把相纸放到上光机上上光烘干即可.正确曝光的胶片与未曝光的胶片仅在原子状态上有所不同,即前者发生了微小的化学变化,形成了不可见影像或“潜影”。
在随后的显影过程中,显影药品必须在黑暗中作用于胶片,才能使潜影增强成为更实在的、在普通光线下持久存在的影像。
这些化学药品均以液体的形式使用,每种冲洗药液对于与其相适应的胶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例如,对于大多数黑白胶片,第一种化学药液(显影液)会使经光线照射的区域显影成为黑色银颗粒。
随后使用的第二种药液(定影液,可以将未曝光部分的卤化银溶解掉(定影),而留下透明的胶片。
因此,漂洗掉化学副产物并且干燥之后得到的冲洗结果是一张黑白底片。
将彩色胶片冲洗成为彩色底片的加,过程与前述类似,只不过要使用化学成分更为复杂的药液。
彩色胶片冲洗过程中,显影液在包括有黑色银的黄、品红和青色三层乳剂层中形成染料。
而后,漂去银并定影,就会留下仅由三层染料构成的、与被摄体颜色互为补色的彩色画面。
彩色幻灯片则需要更多的冲洗步骤。
首先使用的是黑白底片显影液,然后(经正常定影的)胶片经彩色显影,在银与染料中产生正像。
在所有的银被漂去并经定影之后,留下的就是具有染料正像的彩色幻灯片。
印片接下去的制作步骤是印相,或者是更为普遍的作法放大。
已有画面的胶片装在称为放大机的立式投映机中,放大镜头可以在感光照相纸上形成影像,其大小几乎可根据需要任意选定。
曝光期间,通过胶片上透明区域照射到相纸上的光量要比密度较大区域的光量多。
黑白摄影教程----胶片的冲洗技术黑白摄影是摄影术的开端,虽然人们早就希望所拍摄的照片能够真实地再现自然界中的色彩,但是当彩色摄影真正地普及之后,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了黑白摄影的巨大魅力。
使用传统银盐材料所拍摄、制作的黑白影像的实际保存时间业已超过一个半多的世纪,因此至今黑白摄影仍被认为是最佳的影像档案的记录方式。
我们重提黑白摄影,并非一定要让大家去争当现代的司马迁,而是希望通过本栏目并以独特的方式,向一部分喜好黑白摄影的读者尽量系统地介绍、展示这种二十年前在我国仍甚为普及,近乎人人都会熟练操作的摄影技术。
本期先从黑白胶卷的冲洗准备工作开始说起。
目前常见的黑白胶卷有两大类,一类是最最传统的银盐黑白胶卷,它至今已经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它以卤化银乳剂为感光材料,将其涂布于柔软的化学片基之上而形成了胶卷,比在此之前的玻璃片基感光片无论是使用还是保存都方便了许多;另一类则是最终以染料的形式形成单色影像并存留在底片之上的染料型黑白胶卷(片),这种黑白感光材料大约出现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设计的初衷是希望那个年代的新闻摄影记者能够利用随处可见的彩色冲洗店快速地冲洗胶卷并制作照片。
另外使用这种胶片还可以将宝贵的白银进行回收。
染料型黑白胶片是彩色负片胶卷的异类,自然也必须用冲洗彩色胶卷(负片)的办法去加工,把它送到彩色照片冲扩店,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但本期开始我们进入的黑白胶卷冲洗过程,并不包括这种染料型的黑白胶卷。
传统的银盐黑白胶卷,则一般多由自己加工冲洗,为的是能够对所拍影像更好地进行控制,更因为几乎所有的黑白胶卷冲洗工艺的具体细节都不一样。
我们先说黑白胶卷冲洗工作的第一步:冲洗用具的准备。
冲洗胶卷的用具不是太多,但可以说样样都是必备工具,虽然它们其中还有某些用具的代用物品,但我们仍以尽量标准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玻璃烧杯(图1)①这是一个玻璃烧杯,它的容量最好能够达到1000ml(毫升),因为每一种黑白摄影冲洗配方都以1000ml为基本单位。
黑白胶片冲洗3-实验室操作
(按照黑白胶片冲洗1、2 准备,以下为连续步骤)
1.化学药液瓶(5瓶)和4升清水瓶水浴,温度20度。
2.灌入500ml清水,盖上红盖,上下翻动显影罐8次
(每次约2秒钟),再在桌案上轻敲两下,倒出水。
3.重复上一步,倒干水。
4.倒入显影液400毫升,计时。
上下翻动1分钟。
然
后每到一分钟翻动4次(10秒钟)轻敲两下。
9分
钟倒干显影液。
(普通胶卷参数)
5.倒入停影液400毫升,连续翻动30秒钟。
倒干停影液。
6.倒入定影液400毫升。
计时。
上下翻动4次轻敲两下。
然后每隔
20秒钟翻动4次(10秒钟)轻敲两下。
9分钟倒干定影液。
7.倒入清水500毫升,翻动5次,倒干水。
8.倒入清水500毫升,翻动10次,倒干水。
9.倒入HCA 400毫升,翻动1分钟,倒干。
10.倒入清水500毫升,翻动5次,倒干水。
11.倒入清水500毫升,翻动10次,倒干水。
12.倒入清水500毫升,翻动20次,倒干水。
13.打开显影罐,加入润湿剂400毫升,浸泡1分钟。
14.取出并打开片芯,用浸过润湿剂的手的食指和中指捋一遍胶片。
15.在无灰尘处夹好吊起晾干。
下端也夹个夹子。
传统胶片有着特殊的魅力而使广大影友着迷,尤其是专业彩色反转片和专业彩色负片是专业领域的定位,其色彩的还原度都十分逼真,有着十分优秀的成像,专业的品质,一直受到广大影友的喜爱。
今天,传统胶片受到数码的强力冲击,冲洗费用等较贵和不方便不说,冲洗质量也难于稳定,使得成本增加,个人认为胶片冲洗已到了自己冲洗的地步,为了帮助更多的影友能自己更标准地冲洗彩色负片/反转片等,彻底摆脱了胶卷的制约,玩的更加自由和开心,更快更好地欣赏到自己的佳作,特写些冲洗方面的心得,应该对广大影友有些帮助,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也在此结交暗房同好,抛砖引玉,交流经验。
至此,我的点滴都还没整理完,就传来柯达的破产保护的申请,实为不幸,但打听后说胶片将继续生产和供应。
所以呼吁喜爱胶片的朋友们,大家行动起来,珍惜这一美好时光,玩好胶片,玩到胶片不生产为止,是我的初衷,哈哈。
A.手工冲洗的误区与可行性误区1.太严格标准,太复杂抽象,且十分麻烦,不敢尝试有很多人不管看到E-6还是C-41写着+-0.1度等看上去要极高精度控制才能冲洗,又是什么工作液,补充液,补充量,开始液,配药比例等等,密密麻麻写着一大堆,加上都没敢想过能自己冲洗彩色反转片/负片,认为它是极准确而严格的技术活,对其感到很神秘,深不可测。
其实只要你冲洗过后,就会认为C-41十分简单,E-6步骤多些,仔细了解和冲洗后你会认为竟是如此容易且十分有趣。
粗看流程表了解到,无论是E-6还是C-41,感觉温度都精确到零点几度,时间精确到秒,但细看并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C-41只有1个步骤/E-6只有2个步骤控制很精准,其它步骤温度/时间都是有很大余地,如在夏天差不多可说是常温了,并且大多数步骤都可直接在亮室进行,因此就只要精准控制1-2个步骤,严格冲洗就行了,其实整个彩色冲洗无非就是控制以下等几个方面,1.温度,2.时间,3.搅拌,4.药液标准。
药液标准是配药/补充和保存等方面,单冲洗过程就只控制前3个内容,如能较容易做到就行了。
电影卷冲洗方案电影卷冲洗是指将拍摄好的电影胶片进行显影、定影、洗涤、干燥等处理的过程,以便最终得到可观赏的电影作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满足高质量影像需求的电影卷冲洗方案。
第一部分:材料准备在开始冲洗电影胶片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电影胶片:确保使用高质量的电影胶片,以保证最终影像效果的质量。
2. 显影液:选择合适的显影液,可根据不同的电影胶片类型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3. 定影液:定影液用于去除未显影的银盐,使胶片影像稳定。
4. 洗涤液:用于清洗胶片,确保无任何残留物。
5. 干燥架:用于胶片的干燥。
第二部分:冲洗步骤下面是电影卷冲洗的详细步骤:1. 预处理:在进行冲洗之前,将电影胶片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避免过热或过湿引起的影像质量问题。
2. 显影:将胶片浸入预先配置好的显影液中,按照显影液说明书上的时间和温度要求进行显影处理。
显影时间的长短会对最终的影像效果产生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 定影:将已显影的胶片转移到定影液中,进行定影处理。
定影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影像效果产生影响,需谨慎操作。
4. 洗涤:将定影后的胶片放入洗涤液中彻底冲洗,确保完全去除化学药品残留。
5. 干燥:将洗涤后的胶片挂在干燥架上,自然风干或使用恒温干燥器进行干燥。
第三部分:质量控制为了得到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控制:1. 定期检查显影液和定影液的浓度,确保其相关参数符合要求。
2. 定期清洁和维护冲洗设备,以避免杂质或细菌污染影响电影胶片的质量。
3. 根据不同的电影胶片类型,调整冲洗参数,以达到最佳影像效果。
4. 对冲洗后的电影胶片进行质量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结语:通过以上步骤和质量控制,我们可以得到满足高质量影像需求的电影作品。
冲洗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指南,并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卫生。
希望这个电影卷冲洗方案能对您有所帮助!。
胶片冲洗-胶片冲洗分类胶片冲洗-1,黑白胶片的冲洗现场拍摄完成后,就要在暗房中对胶片作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包括胶卷的冲洗、照片的印放和剪裁等。
学习摄影,还应该了解并掌握暗房操作的基本技术。
暗房又叫暗室,是一种不透光的、用于胶片冲洗和照片制作的专用房间。
暗室内通常分为干区、湿区两部分。
干区内安放印相箱、放大机等设施,供印相和放大用;湿区主要供配制药水,进行显影、定影和水洗等项操作之用。
对暗室的基本要求是不透光、设备布置有序,给排水便利,安静、无震动,电源稳定,通风良好,最好能保持恒温。
胶片冲洗-一、胶片冲洗的原理胶片曝光后,部分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生成潜影。
这些潜影人们看不见,必须经过显影、定影,把这些潜影变成可见影像,并经印相或放大,方能得到与景物明暗一致的照片。
所以,拍摄后要得到照片,必须经过胶卷的显影、定影、负像转正像(印相或放大)等环节。
胶片曝光时,胶片上的卤化银由于光能的作用而分解成银离子和卤素离子,感光多的部分,分解的银离子就多;感光少,卤化银分解也少。
分解的银离子与卤素离子放出的电子相遇成为银原子,构成了潜影。
显影过程是利用显影剂的还原作用,把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
由于胶片各部位感光不同,还原出的银粒子有多有少,因而胶片各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而未感光的卤化银依然留在胶片上。
定影过程是利用定影剂的溶解作用,把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在定影液中,以防其见光变色,难以长久保存。
定影后,胶片上只留下还原出来的银粒子所组成的影像。
这是与现实景物影调明暗相反、黑白颠倒的像,称为负像。
负像转正是利用印相或放大的过程,使黑白颠倒的负像再次颠倒,成为与景物影调的一致的正像。
在负片上,景物高光部分的密度大,阻光率高;阴影部分的密度小,阻光率低。
印相或放大时,底片上密度大的部分通光少,还原出的影调浅淡,密度小的部分通光多,还原出的影调深暗,从而与被摄景物的明暗程度相一致。
2,常用冲洗配方黑白感光片常用的冲洗配方包括冲洗胶卷的显影液、冲洗黑白照片的显影液和通用定影液。
胶片冲洗配方
胶片冲洗配方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显影和定影。
不同类型的胶片可能有不同的具体配方,以下是一般的配方示例:
1. 显影液配方:
- 水(温度:20-25摄氏度):750毫升
- 硫代硫酸钠:10克
- 亚硫酸钠:1.5克
- 亚碳酸钠:10克
- 抗污剂:少量(可选)
将以上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2. 定影液配方:
- 水(温度:20-25摄氏度):750毫升
- 乙酸酐:20克
- 碳酸钠:15克
- 抗污剂:少量(可选)
将以上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显影液倒入显影槽,胶片浸泡在显影液中,按照所用胶片的标准显影时间进行显影。
然后,将胶片从显影液中取出,放入定影槽中浸泡,按照所用胶片的标准定影时间进行定影。
用流动的冷水将胶片冲洗干净,去除掉试剂残留。
以上是一般的胶片冲洗配方,具体配方可能因不同的胶片类型而异,请在使用之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彩色胶片的冲洗C-41工艺彩色胶片的冲洗过程大多使用柯达彩色负片的C-41工艺:彩显(37.8℃±0.2℃)3分15秒漂白(38℃±3℃)6分30秒水洗(38℃±3℃)3分15秒定影(38℃±3℃)6分30秒水洗(38℃±3℃)3分15秒稳定(38℃±3℃)1分15秒干燥(低于43℃)1、显影液的配方:C—41代用配方(用于冲洗彩色照相负片)三偏磷酸钠2.0克无水亚硫酸钠2.0克碳酸氢钠8.0克硫酸氢钠7.0克溴化钾1.8克无水碳酸钾30.0克硫酸羟胺3.0克CD一4(用前六小时加入) 3.2克加水配制1000毫升PH=11.1~11.2其中CD-4也许会让人觉得很奇怪,这是一种化学药品。
CD-4的化学名称为:4—氨基-N-乙基-N-β一羟乙基-3-甲基苯胺硫酸盐一水合物。
CD-4为白色粉末状结晶。
易溶于水和乙醇。
其显影活性比CD-3强,用量也较少,对皮肤的刺激性也比TSS、CD-2低。
CD-4主要用于彩色照相负片高温冲洗工艺的显影液配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彩色胶卷都是CD-4作显影剂。
有些彩色照相纸显影液中也用CD-4显影。
2、漂白液为了最终得到彩色的染料影像,必须对彩色感光材料进行漂白处理,使胶片上显影生成的银及黄滤光层、防光晕层中的胶体银全部被氧化为银盐,然后将其溶解于定影液中。
常用的漂白剂为赤血盐(铁氰化钾)。
为了加快漂白速度,漂白液中还常加入溴化钾。
下例配方即为一种油溶型彩色胶片的漂白液:水(21℃一24℃) 800毫升赤血盐50.0克溴化钾20.0克加水配制1000毫升有些配方中还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使漂白液具有良好的酸碱缓冲性,漂白性能更为稳定。
赤血盐漂白液在阳光照射下,会分解产生有毒成分,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害,也对环境构成污染。
这是赤血盐漂白液的一个重要的缺点。
为此,人们提出了多种取代赤血盐的漂白剂,其中EDTA铁盐就是最有使用价值的一个,特别是和硫代硫酸铵一起配制成漂白一定影液,使漂白和定影两个步骤合并,简化了加工过程,缩短了加工时间。
胶片摄影的冲洗与放大如何进行胶片摄影的后期处理胶片摄影的冲洗与放大如何进行胶片摄影的后期处理胶片摄影一直是摄影爱好者追逐的一种特殊摄影技术。
与数码摄影不同,胶片摄影需要进行冲洗和放大才能得到最终的作品。
本文将对胶片摄影的冲洗与放大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如何进行胶片摄影的后期处理。
一、胶片摄影的冲洗与放大胶片摄影的冲洗与放大是将拍摄好的胶片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可观赏的影像。
首先需要将曝光完的胶片取出,进行冲洗。
冲洗胶片的目的是将曝光物质固定在胶片上,使其不受光线的影响。
通常使用胶片冲洗液和显影液来处理胶片。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冲洗液和显影液,根据说明书中的比例将两者混合。
2. 将拍摄完的胶片在黑暗的房间里取出,小心地放入冲洗液中。
3. 轻轻晃动冲洗液,确保液体充分接触到胶片表面。
4. 根据冲洗液的要求,将胶片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5. 将冲洗好的胶片放入显影液中,按照显影液的要求处理。
6. 再次用清水冲洗胶片,确保所有的冲洗液和显影液都被清洗干净。
7. 最后用除气剂将胶片干燥或者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完成上述步骤后,胶片就完成了冲洗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进行胶片的放大。
放大胶片是将冲洗好的胶片投影到底片纸上,通过放大机的调整来控制影像的大小和质量。
放大胶片的步骤如下:1. 准备好放大机、底片纸和暗房。
2. 将冲洗好的胶片放入放大机的底座上,调整放大机的角度和焦距。
3. 调整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根据需要调整胶片的亮度和对比度。
4. 将底片纸放入放大机的曝光区域,用焦镜对准胶片上的画面。
5. 暗室内的放大机进行曝光,待曝光完毕后,将底片纸取出。
6. 将底片纸放入显影液中,根据显影液的要求处理。
7. 最后用清水冲洗底片纸,去除显影液的残留物,并将底片纸晾干。
二、胶片摄影的后期处理胶片摄影的后期处理可以使用传统的方法,如水洗、修剪和装裱,也可以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处理。
传统的后期处理包括水洗胶片、调整曝光和对比度、修剪形状并进行装裱。
我国胶片冲洗工艺流程我国的胶片冲洗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在胶片摄影的时代,它是照相机拍摄后的最后一步处理过程。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胶片冲洗工艺流程。
首先,要进行胶片冲洗,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例如,冲洗胶片的盘子,胶片底片盒,洗相纸,显影盘,冲洗胶片的液体显影剂等等。
第二步,我们需要将胶片放入底片盒中。
在操作时,我们要选择一个干燥无尘的环境,以免将灰尘和杂质带入底片盒中。
第三步,将底片盒放入洗相纸中。
洗相纸上刺有小洞,可以让显影液体和定影液体流过底片,并使它们充分接触底片。
第四步,将洗相纸放入显影盘中,注入显影剂。
根据不同的胶片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显影剂,如黑白胶片的显影液体,彩色胶片的显影液体等。
显影液体能够将底片上的暗部暴光出来,形成可见的图像。
第五步,将显影盘放入显影池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显影。
时间的长短与胶片的种类和要求有关。
在定时结束后,我们可以将显影液排掉。
第六步,将显影液排掉后,我们需要将洗相纸放入定影液中进行定影。
定影液能够阻止底片上已显影的暗部进一步暴光,并使它们永久地固定在底片上。
第七步,将定影液排掉后,我们需要将洗相纸放入冲洗盘中,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底片,将所有液体清洗干净。
第八步,最后,我们需要将底片烘干。
我们可以使用特殊的烘干器或者将底片挂起来自然晾干。
在底片完全干燥之前,我们不能触摸它们,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渍。
以上就是我国胶片冲洗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
胶片冲洗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验和技巧。
只有经过专业的技师严格操作,才能够得到优质的冲洗结果。
尽管数码摄影已经逐渐替代了胶片摄影,但是胶片冲洗仍然被一些摄影师所青睐,他们认为胶片的质感和独特性无法用数码相机所取代。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胶片冲洗工艺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和保护。
胶片手工冲洗和干燥操作一、依据标准《钢结构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GB 50205《铸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 4730《线型像质计》GB/T 5618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2-200mm枰材厚钢构件对接焊缝的内部缺陷检验。
三、准备工作将胶片装在显影夹上,并在开始显影之前搅动溶液。
四、开始显影室温20℃时,正常的显影时间约为5-8min。
延长显影时间,会使底片黑度增加,并稍微增加对比度。
在选择显影时间时,应遵照胶片制造厂的建议;°温度稍高或稍低时必须调整显影时间,调整量也应根据胶片制造厂所推荐的数据。
五、搅动显影过程中应不时将胶片作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以使胶片均匀显影。
六、停显或漂洗在显影结束后,将胶片浸入3%醋酸停显液约30s,以中和遗留在胶片乳胶中的显影剂。
如果不能使用停显液,则可在清水中将胶片强力抖动,进行漂洗2-3min.。
七、定影为保证均匀而快速的定影,胶片在浸入定影液时以及在第1min末,要均匀作上下方向的移动约10s左右,然后浸泡到定影结束(其时间至少为达到底片透明所需时间的两倍)。
在新鲜的定影液中,定影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若经常移动胶片,可以缩短定影时间,但必须避免胶片在定影液中互相接触。
八、定影液的中和在定影和冲洗工序之间,可使用净化剂或定影液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这样可以减少冲洗时间和用水量。
九、冲洗冲洗的效率,与冲洗用水、水温、水流量以及被冲洗底片的种类有关。
一般当温度在16℃以下时冲洗过程比较缓慢。
当温度在30℃以上时,应注意底片浸在水中的时间不能太长。
底片在槽中冲洗时,不允许再加入新从定影液中取的底片如水槽容积有限而一次冲洗又有较多底片,则应随时把一部分已经冲洗过的底片移到进水口的方向上去。
十、洗涤剂把底片浸入洗涤剂中约30s,可以使水从底片表面均匀流下,以缩短干燥时间,避免底片上出现水迹。
一般可采用0.1%左右浓度的餐具洗涤剂的水溶液作为洗涤剂,或采用其它成分的洗涤剂。
胶片怎么冲洗
1、准备好各种用具,暗袋、剪子、钳子、液体计量罐、显影液和定影液。
2、把胶片放入显影罐,这一操作必须在绝对的黑暗中进行。
务必小心具有夜光功能的运动手表、时钟、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
3、盖上显影罐,别把中轴忘了,否则显影罐是不会避光的。
4、用大约20°C的自来水将胶片预洗,几分钟后将水倒掉。
5、根据选择的药剂配比稀释显影液。
6、显影开始。
将稀释的显影液倒入显影罐。
前30秒不停摇动显影罐,然后再每分钟摇动5~10秒。
显影结束时,将显影液倒入废水桶。
7、停显水洗。
用大约20°C的自来水灌满显影罐,摇动约1分钟,然后倒掉自来水。
8、将定影液倒入罐中,摇动方式与显影过程相同:首先持续摇动,然后每分钟摇动。
根据定影液效果的强弱不同,这个过程需要3~10分钟。
定影完成后,可以把定影液倒回原来的罐子里,它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9、以干净的自来水冲洗胶片约10分钟,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防石灰斑处理。
10、最后胶片就可以晾干了,最理想的地方是一间无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