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 格式:docx
- 大小:12.63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解读1、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解读一、交流平台: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
1.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或经验理解。
3.可以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二、识字加油站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旭日岛屿海滨沙滩瞭望巡航缆绳铁锚示例:我看到了一幅美丽而壮观的大海图画:旭日东升,照亮了祖国美丽的岛屿,海滨的沙滩上一片金黄。
驻守海岛的战士站在瞭望塔上极目眺望。
巡航的军舰返航了,战士拴了缆绳,抛下铁锚,静静地停靠在军港里。
三、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熟米饭没,还要再蒸一会儿。
熟平时很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第一句话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话中“熟”的意思是“因常接触弹琴,而知道得清楚。
这里有熟练的意思“味道我很喜欢苹果的。
味道这本书越看越有。
第一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苹果时所得到的感觉。
”,第二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2a、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b、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第一句话是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写的;第二句话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写的。
仿写:a、小丽多才多艺,示例:小丽多才多艺,她唱的歌婉转动听,钢琴弹得行云流水,跳舞更是让人连连称赞。
b、雨下得真大……示例:雨下得真大。
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劈哩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一朵美丽的水花。
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急速地奔向远方。
四、日积月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意思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有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转》意思是:谁能不犯错误?(只要)犯了错误能够改正,那就大大的好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六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六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六是要我们畅想未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同学们可以参考参考下面的例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六篇一:未来的书包现在小学生背的书包虽然看起来不算大,但重的很哩!现在有的学生用上了拉杆书包,我也不例外,但是它也有些缺点,比如上下楼梯不方便,爸爸妈妈怕直接拉上去,会损坏书包,自己又怕太重;还有摆放不好,放在路中间会挡住别人,放在桌底下腿又合不拢,可能会超过“三八线”······所以在2020年时,新型书包问世了。
如果学生背上新型书包,就可以不用带书,可以将书的内容下载到书包上,上课时需要哪一页,只要将页码输入到书包上,那一页的内容就可以通过书包上的显示屏显示现在你的面前。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它就会自动报警。
书包上还有许多按钮,中心一个是控制温度的,它可以使您冬暧夏凉;左边一个是控制音乐的,它可以在您不高兴时放出动听的乐曲,让您心情愉快;右边一个是改错机,可以将做完的作业插入,它会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
如果旅行者背上新型书包,那用途也不小呢!要是天晴,它将会变成红色;如果下雨,它就会就成绿色,旅行者可以用它来判断天气。
假如走到半路上,天忽然下起倾盆大雨,它又可以撑开成为一把伞,给你挡雨;而且它还可以像指南针一样指示方向呢!告诉你哪里有危险,哪里安全。
它又是一个的保险柜,可以用来存钱。
如果在旅途中有小偷和扒手来偷钱,它的报警系统就会发出“嘟——嘟——嘟”的叫声,及时地提醒你,真是非常安全。
未来的书包大大改进了笨重的缺点:缩小键可以让书包缩小。
它是三角形和蓝色的。
每当你想去上学或者旅游时,装好书本或食物之后,轻轻地按一下缩小键,书包就会立刻变得像豆腐块那样小。
这样,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书包放在口袋里,轻轻松松地去上学或旅游了。
到了目的地,第二个键——扩大键可就派上用场了!你按一按它,书包就可以还原了,你就可以把课本或美味的食品拿出来啦!怎么样,心动了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这种书包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六》,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秋天的雨》,语文园地实践活动,以及生字词学习和书写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秋天的雨》,感受秋天的美好,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
2. 通过语文园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秋天的雨》文章主旨的理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阅读理解:《秋天的雨》a. 学生自读,理解文章大意。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c. 讲解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a. 学生自学生字词,老师指导读音和书写。
b. 老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c. 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
4. 语文园地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秋天的主题活动。
b. 各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老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六》2. 内容:a. 《秋天的雨》主旨:感受秋天,珍惜美好时光。
b. 生字词:正确书写,加强记忆。
c. 语文园地:实践活动,展示成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b. 仿写《秋天的雨》,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2. 答案:a. 生字词:略。
b. 仿写文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发挥想象,描述秋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书写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秋天,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更多关于秋天的诗句和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4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能正确书写结构易错、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教学重难点]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所”字,请学生说一说去过哪些带有“所”字的地方。
2、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3、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馆”,认读“馆”,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带有“馆”字的地方。
5、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馆是干什么的。
6、同桌互相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7、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8、去掉词语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9、小游戏:我说你指。
(出示带有这些场所的模拟地图,一个同学说要去的场所,另一个同学指出相应的地点。
)10、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
只要我们用心想、用心记,就一定会有发现、有收获。
二、字词句运用(一)我会写1、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说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理笔顺。
2、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
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顺。
3、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阜南县柳沟镇高庄教学点廖星球)
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多音字,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2.日积月累:读读背背有关天气的谚语,读读认认关于调料的字、词语。
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
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二、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
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7.看谁最先背下来。
8.背诵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