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101工作面下巷替棚事宜的通知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矿井遇暴雨洪水引发事故时的处理计划为预防暴雨或洪水威协矿井及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防总指挥部1、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指挥中心。
2、总指挥:陈长河3、副总指挥:谷勇、张玉才、王长玉4、成员:陈国强、胡新营、李自本、李时锋、孙驴套、古君、张春亮、马栓林、李鸿举、陈明坡、张子乾、蒋灵云、唐根富、徐西来、赵常伟、李丛成、吴淮徐、卢保增二、具体分工:1、矿区地面水沟要疏通排放。
2、通风机房、配电室、绞车房由机电工区负责,3、主、副井由运输、通防工区负责运输沙袋构筑堤坝。
5、木工房、煤场、锅炉房、办公楼、餐饮部由后勤负责。
6、矿井防洪抢险期间的治安保卫由保卫部具体安排负责。
7、防洪抢险物资保管、发放由仓库具体负责。
三、撤人地点避灾路线:1、当有暴雨或洪水时地表水上涨,地面积水严重,必须通知井口防洪人员迅速到达集合地点准备抢险,通知井下所有人员全部撤到地面。
2、由副指挥下达井下撤人命令3、下达井下撤人时间4、井下撤人通知方式及通信设备:井下固定生产电话5、井下各工作地点通知时间、接话人、内容要及时汇报①11207工作面避灾路线11027工作面→112轨道→112轨道下部车场→南石门→副井底→地面。
②、11401工作面避灾路线11401工作面→114轨道→北石门→副井底→地面。
③、13401工作面避灾路线13401工作面→114轨道→北石门→副井底→地面。
④、11402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11402掘进面→114轨道→北石门→副井底→地面。
6、副井撤退路线:井下所有人员撤至副井底车场后,如果副井绞车可以提升,人员可由绞车升至地面,如果停电可把人员分流,一部分人员主井人行梯至地面,一部分人员可由副井人行梯开至地面。
7、井下人员避灾撤离时的组织要求:1、井上下无论发生何事故,人员均不得慌乱无序,应服从统一指挥,在接到撤人命令后,工作面所有人员立即组成一个撤退小组,由当班安全员任小组长,当班队部成员、当班班组长任副组长,当班瓦斯员任联络员,在安全员的带领下,沿避灾路线撤至井上。
2024年采煤工作面及尾巷瓦斯管理规定为提升煤矿采煤工作面及尾巷瓦斯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协作分工合理,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本矿井特此颁布以下管理规定:一、采煤工作面的风量配备须严格遵循《公司配风细则》。
当采面风巷瓦斯浓度趋近于____%或尾巷瓦斯浓度超出____%时,应适度增加风量。
二、采煤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应确保采面行人通道保持畅通,通风断面不得被大砂阻塞;采面净高不得低于____米。
每次采面放炮后,必须及时清理溜子内的煤炭,避免风流绕行采空区,防止尾巷瓦斯浓度升高。
三、机械采面进行印子放炮时,每次放炮后需搬运部分煤炭以确保通道通风顺畅,方可实施下一次放炮。
四、风巷的超前抬棚应全部采用摩擦式金属支柱。
在进行采面风巷穿风眼作业时,必须清理风巷内的煤、砂,确保风洞内无浮煤及杂物,风巷净高不得低于____米,风洞断面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米。
五、在采面风巷侧充填砂带时,正对风巷风眼位置必须预留通风道。
通风道宽度应为____米。
每隔____个风眼,在风巷与充填带通道中间需横向设立一道干砂密闭,其底部宽度不得小于____米,顶部接宽不得小于____米,并使用碎砂填充接顶。
当顶板垮落高度超过____米,导致设置通风道或干砂密闭存在困难时,需向值班领导请示并获得同意后,方可不设置通风道或调整密闭位置。
六、针对需要回收的采面尾巷,在风眼汇穿完成后,必须及时改接电缆并进行回收。
风巷内风眼数量不得超过两个,即实施“见二回一”的原则。
若采面需临时检修机组而打设风眼,必须得到值班井长批准后,方可临时保留三个风眼。
七、所有采面尾巷必须设置防护栅栏。
应使用____个尺寸为0.8米×1.4米的元钢栅栏合并设置,实现全面封闭。
栅栏应位于尾巷第二个风眼后1至____个棚之间,并须悬挂“严禁入内”警示标志,以阻止人员进入尾巷。
八、通风部门需定期检查采面尾巷的瓦斯状况,确保无超限作业。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实际情况,规定采面尾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____%,超限时应立即处理。
11205回风巷架棚、起底安全技术措施11205综采工作面回顺2200-2300m处,顶板下沉、底鼓严重,导致顺槽巷道高度不足,只有2.1-2.3m,不足以保证设备顺利通过,为了保证工作面的顺利推进,经矿调度会研究决定,对11205回风巷先进行钢棚支护,然后进行起底作业,对坚硬地段的底板需放炮震动作业。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措施进行施工。
一、工程概况11205回风巷断面为矩形断面,巷道宽度为5300mm,成巷高度为2900mm,目前由于顶板下沉,底鼓巷高降为2.1m-2.3m。
需先架棚,然后起底至少0.5m。
二、施工方案采用一梁四柱式钢棚从外到内支护完成后,再在现在巷高的基础上进行起底作业,起底后巷道毛高必须达到2.6m。
正常起底采用风镐、手镐进行施工,如果遇到坚硬岩层无法用风镐、手镐完成时,采用放震动炮的方式进行作业。
起底后的渣和矸石采用人工装运至指定地点。
三、具体步骤1、架工字钢棚(1)工字钢棚支架采用矿用11#型工字钢,其附件的材质和加工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2)工字钢梁长4.5m,采用一梁四柱式支护,钢棚排距1.5m,柱腿间距1m,柱窝挖到实底200mm,均匀布置。
(3)架工字型钢棚前,先要对架设点前后10m范围内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活矸活块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棚腿采用液压单体支柱,立柱腿时,按准确位置挖出柱窝,深度要一致,柱腿要放在实底处安设,防止棚腿歪斜不正或悬空。
(5)打设柱腿时,柱腿立好后分别由两人扶好,防止倾倒伤人。
(6)上顶梁时,登上操作櫈,将顶梁扶至适当位置并用铁丝牢固捆绑在顶网上,保证牢固安全。
施工人员在工作台上施工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7)打设柱腿时左右人员应配合协调,步调一致,统一听从班长指挥,以免柱腿、顶梁歪倒、落下砸伤人。
(8)支设工字型钢棚支架时要检查柱腿、顶梁无裂纹、无硬过渡现象,如发现后立即更换。
(9)支设工字型钢棚时,工作人员要配戴好布手套,防止支架上的铁屑或毛边划伤手。
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11181工作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采煤一队负责人:牛书明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09年9月26日11181工作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一、基本情况:目前,11181采煤工作面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已进入安装阶段,预计于10月中旬开帮试采,为保证初次放顶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订以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组织形式:11181炮采面初次放顶工作由采煤一队负责进行,负责人:牛书明;由生产技术科、综合调度室、安监科负责监督落实该措施执行情况。
三、开帮回采前准备1、工作面开帮回采前,必须保证各部设备运转正常,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泵站压力不低于20MPa,乳化液浓度达到3-5%。
2、开帮前,先对上、下顺槽及中付巷进行超前替棚,超前替棚长度为5-10m,替棚必须逐棚进行,架成单摆棚,上、下顺槽均使用4.0米坑木梁配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中付巷使用π型钢梁配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3、超前替棚范围内及时打上合格的超前支护抬棚,工作面超前支护均采用2.4mπ型钢梁配单体液压支柱架设,双排支护,一梁三柱。
支柱必须使用防倒链连锁,初撑力不低于50KN,高度不低于1.8m,架设时应留有0.7m宽的人行道。
4、替棚结束后,清净巷道内的浮煤杂物,保证两巷畅通。
5、准备工作结束后检查工程质量合格揭切巷东帮试采。
四、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初放期间,工作面控顶方式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即:最大控顶距3.8米,最小控顶距3.4米,放顶步距1.0米。
2、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可根据顶板情况适当放顶煤,但必须保证采空区跨落顶煤围实支架老塘侧。
3、初放期间,加强放炮管理,工作面以放松动炮为主,全煤段单孔装药量不得超过225g,煤壁为中粒砂岩段可适当增加单孔装药量,但不得超过350g。
4、初放期间,工作面同时移架场所不得超过4个,且相邻作业段之间间隔距离必须大于20米。
5、移架由机尾向机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顺序进行,每个作业段每次只准移一架,不准2架及多架同时卸载和移架,移架时必须两人配合操作并由跟班队长或班组长负责站在上方安全支架下观山,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行动敏捷。
81209工作面末采拉架巷安全技术措施81209工作面即将进入末采阶段,经矿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工作面开始铺网,铺网距离不得小于12m,为确保末采铺网筑拉架巷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成立末采领导组组长:生产矿长副组长:采煤副总工程师组员:采煤组主任、通风工区区长及分管主任、生产技术部科长及分管主任、安监部分管主任。
职责:领导组负责回采工作面末采管理具体事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生产技术部负责回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的顶板支护管理工作;采煤组负责末采期间的生产和安全工作,负责贯彻执行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并结合工作面实际,指导回采队对工作面末采措施的编制和修改工作。
通风区负责末采期间的通风瓦斯监测及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安监处负责监督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该业务部门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二、工程分工末采筑拉架巷期间工程分工:打锚索、锚杆工程由工程队完成,其余工程及工作面标准化全由综采三队完成。
三、末采前期准备工作(一)、末采前,搞好工作面工程质量,保证采高不低于2.8m,工作面割煤必须割到实底,严禁留底煤和伪底。
支架升平,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检修班要对支架的各种管路、阀组、千斤、立柱,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齐全完好,支架要升紧、升平。
头尾进度要严格按停采联系单停采。
(二)、工作面所有设备急停、闭锁、信号必须齐全完善,通讯设施确保通话正常完好。
(三)、工作面回、进风提前各铺设一趟风管,并使回、进风风管在工作面联通,确保末采打钻时有足够风量,保证3部风钻能够同时作业。
(四)、要备用板木、木梁等应急支护材料以及主要设备配件。
柔性网、金属网、锚杆、锚索、托板、钢筋钢带、等材料在末采上网前准备到位,并进行有序的批放,用料不够时要及时补充,满足做拆架巷的使用需求。
(五)、将卡箍及手动绞盘安装在液压支架前立柱上,要牢固;定滑轮安装在液压支架的起重环上,如起重环较粗,则需使4股以上12#铁丝将定滑轮绑在起重环上。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函正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函安办函〔2017〕25号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2017年3月22日至2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对你省邵阳市、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明查暗访,随机检查4处煤矿,发现以下突出问题:一、未按规定核定灾害严重矿井生产能力。
湘煤集团牛马司矿业公司水井头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现场检查发现该矿未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灾害严重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5〕98号)要求重新核定煤矿生产能力。
二、机电运输管理存在明显差距、标准化水平低。
一是钢丝绳未按规定检验、检查。
湘煤集团牛马司矿业公司水井头煤矿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缠绕式提升钢丝绳,自2016年1月以来未进行性能检验;新钢丝绳悬挂前,未对钢丝绳做拉断、弯曲和扭转试验;湖南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良相煤矿2017年3月5日发生断绳跑车事故后,在检查发现钢丝绳里层锈蚀严重的情况下,仅对主绳进行了更换,相同使用条件下的副绳没有更换、仍在使用。
二是在用调度绞车不达标。
湖南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良相煤矿4部在用绞车普遍存在排绳杂乱、安全距离不足、信号位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是运输皮带不达标。
湖南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良相煤矿1133回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不全,皮带磨损严重,接头连接、托辊间距不符合规定。
四是在用矿车不达标。
湖南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良相煤矿多数矿车碰头磨损严重、甚至缺失,部分矿车变形严重、无防脱销。
郑煤集团兴达煤矿11101下巷防突措施郑煤集团兴达煤矿11101下巷防突措施兴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009.10.18郑煤集团兴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11101下巷防突措施根据郑煤通便字(2009)60号《关于登封分公司兴达煤矿11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的批复》精神要求和郑煤集团新“四标一规”,现编制11101下巷防突措施如下:区域防突措施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超后,再直接执行浅孔释放局部防突措施,然后执行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指标仍不超后留足超前距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
若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超标,必须重新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直至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超标,否则不准进入下一步作业。
若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超限,则对浅孔进行联孔抽放,预抽超前距不得小于10m,且所有单孔抽放浓度降到5%以下且抽放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然后重新进行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指标不超,方可留足超前距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
一、区域防突措施1、区域钻孔布置要求在工作面迎头上下帮各做一钻场,钻场错口布置,间距5.0m,钻场深5m,采用2.8m×2.8m工字钢棚支护。
在工作面和钻场内施工顺层钻孔,钻孔要求控制巷道两帮向上和向下各15m范围,向前控制60m 范围。
当煤厚小于3m时,钻孔要求施工一排,终孔间距为3m,位置在煤层中部。
当煤厚为3-6m时,钻孔要求施工两排,排距0.5m,终孔间距上为3m,位置在煤层的1/3处和2/3处。
当煤厚大于6m时,钻孔要求施工三排,排距0.5m,孔终孔上下左右均为间距3.0m;钻孔开孔底排孔距底板0.8m,排距0.4m,间距0.5m;钻孔直径89mm,水平投影长度最小60m,各钻孔详细参数见附表。
施工的钻孔要及时进行联孔抽放。
经抽放、验证指标不超后,向前施工40m,掘进迎头必须滞后抽放钻孔至少20m,再在巷道上下帮各做一钻场,在工作面和钻场内施工顺层钻孔,钻孔要求同上,经抽放、验证指标不超后,向前掘进。
12218工作面下风巷刷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煤矿生产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煤矿生产中,因人为造成的事故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关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主要介绍12218工作面下风巷刷帮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背景12218工作面下风巷是一个煤矿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区域。
为了确保生产顺利运行和工人的安全,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刷帮施工。
二、刷帮施工刷帮施工是指在煤巷的侧面刷一些“帮”,以便分隔煤层,增加煤巷的支护稳定性,增强煤巷的通风效果。
刷帮施工通常需要使用刷帮机。
刷帮施工包括:1.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各项检查和准备,以确保施工不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影响,并且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2.刷帮机械设备的检查和调整使用刷帮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整,保证机械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不会危及工人安全。
3.刷帮施工的实施刷帮施工对于工作面下风巷这样的区域来说非常重要。
在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刷帮施工的程序和规定,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确保12218工作面下风巷刷帮施工的顺利完成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设立合适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例如,需要设置警示标识,设置封锁线路等。
2.刷帮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刷帮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需要对设备做好解体和组装操作,及时调整,确保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减少设备故障概率。
3.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刷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了解如何应对和处理。
同时也让施工人员掌握手指榨汁机的操作方法以及问题的判断能力。
四、结论本文主要阐述了12218工作面下风巷刷帮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刷帮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以及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都是确保刷帮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页眉内容10401综放工作面铺网、回撤、收尾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目的采煤工作面收尾回撤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环节,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程序中顶板防治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穿巷采煤演化为壁式采煤的过程中,顶板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壁式采煤工作面收尾回撤工作仍然是煤矿顶板事故的多发地段。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就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于采煤工作面收尾的各项规定与采煤工作面收尾回撤地点的实际情况充分的结合起来,对收尾回撤地点的安全状况预先作出评估,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事项预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杜绝收尾工作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收尾工作的安全,进而实现煤矿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本措施是10401采煤工作面收尾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任意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该措施的规定,都不得对工作面实施收尾工作,对措施中的规定有争议的地方,必须经过煤矿矿委会议研究更改或补充。
对任何个人不按照措施规定盲目组织施工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后果将由其本人负责。
二编制依据2.1 10401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2.2《煤矿安全规程》;2.3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于矿山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2.4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各类有关于煤矿顶板防治的技术培训丛书。
三概述10401采煤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方位183度,工作面长875米,宽154米;现收尾段平均坡度8-12度,煤层厚度≈6.23米;工作面自2011年4月份开始采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放采煤法,支护材料为液压支架。
在历时8个月的采煤工作后,由于该工作面470处有一落差为10m的正断层,无法进行回采,采煤工作面已经推至到断层处20米范围,决定对工作面实施收尾工作处理。
四工作面计划收尾时间工作面计划收尾时间为2011年12月10日。
由于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推行速度与预计推行速度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偏差,我队回采的10401综放工作面即将进入铺网、回撤阶段,为了使铺网、回撤工作顺利进行,为了确保能够安全回撤,计划收尾时间与实际收尾时间可能会产生提前和缩后,但具体的收尾措施依然按照本措施执行。
义煤集团伊川县开源煤业有限公司1201工作面下巷三部皮带巷背帮背顶安全技术措施编写:审核:生产技术部:安康部: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技术副总:1201工作面下巷三部皮带机头背帮背顶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201工作面下巷三部皮带巷烂帮烂顶较多,需要进行背帮背顶,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施工时间:2011年 10 月 8日。
施工地点:1201工作面下巷现场负责人:梁九伟梁建军张国峰安全负责人:苏建华施工单位:采煤队一、质量标准:1、巷道坡度及方位与原巷道保持一致。
2、维修后梯形断面,棚距为0.5m,上宽为1.8m,下宽为3m,净高2.2m。
工字钢对棚支护。
3、用荆芭或塑料网、背木进行护顶护帮,顶部背木6根,帮各用6根,每棚共18根背木。
使用背木直径不小于4cm,并打成一条直线。
荆芭护顶护帮或塑料网护帮护顶,严禁软关门。
塑料网搭接长度为10cm,每20cm连接1次。
4、每对棚撑杆6根(顶帮部2根、两帮底各1根),使用撑杆直径不小于6cm,要求安放位置合理,前后成一条直线,做到正、稳、牢。
5、柱窝深度不少于0.2m。
6、巷道净宽、净高允许误差范围0—+80㎜,中线误差+50㎜。
7、背帮背顶后巷道不准有空帮、空顶现象。
二、施工顺序:准备所需材料→清理加固临近支架→打点杆→背顶→刷帮→背帮→装运煤→清理巷道杂物。
三、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由外向里施工作业。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得违章作业。
3、施工前对所有地点严格检查,对所有需用的材料提前运送到位,严禁堵塞巷道,影响正常通风和行人的安全。
4、施工前,对施工地点前后3米巷道进行清理加固,加强临时支护。
施工中,对所修棚梁加打点杆或临时抬棚。
5、施工期间一棚一循环,撑木、背木齐全。
6、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做到修一棚,合格一棚,杜绝返工。
7、顶帮必须充填实在,严禁空帮空顶现象。
帮、顶背严实后,及时清理巷道浮煤及杂物,保证巷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