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单向板肋形楼盖
- 格式:doc
- 大小:616.00 KB
- 文档页数:16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一.设计资料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楼盖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水磨石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4.5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 c=11.9N/mm2,f t =1.27N/mm2)。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才采用HRB335级(f y =300N/mm2)和HRB400级(f y =360N/mm2 );其余采用HPB235级(f y =210N/mm2)。
二.板和次梁按弹性方法计算 1.板的计算板的215400mm 31800mml l ==,按单向板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11800mm 8042.54040mm mm l h =>==。
次梁截面高度取25400mm4003601515mm mm l h =>==,截面宽度200mm b =,因此,板和次梁不做刚度验算。
板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尺寸和计算简图(1) 荷载 恒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 0.02 m ⨯20 kN/m 3 = 0.4 kN/m 2 80mm 钢筋混凝土 0.08 m ⨯25 kN/m 3 = 2.0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2 m ⨯17 kN/m 3 = 0.34 kN/m 2 10mm 厚水磨石面层 0.01 m ⨯25 kN/m 3 = 0.25 kN/m 2g k = 2.99 kN/m线恒载设计值 g = 1.2⨯2.99 kN/m = 3.588 kN/m 线活在设计值 q = 1.4⨯4.5 kN/m = 5.85 kN/m 合计 9.438 kN/m 每米板宽 g + q = 9.438 kN/m11' 3.588 5.85 6.513kN/m 22g g q =+=+⨯=11' 5.85 2.925kN/m 22q q ==⨯=(2) 内力计算 边跨 1580120/2200/21740mm 22n a bl ++=++= ≥1720m 22n h bl ++=则 01720m m l = 中间跨 01800m m c l l ==≥1.11760mm n l =则 01760mm l =计算跨度差(1760mm -1720mm)/1760m =1.1%<10%,说明可按照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统一取01720mm l =)跨内和支座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即2200M Kgl Kql =+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现浇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平⾯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跨⽐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的截⾯⾼度应满⾜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度应该满⾜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磨⽯⾯层 m kN /65.0165.0=? 80mm 钢筋混凝⼟板 m kN /0.22508.0=?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255.017015.0=? 恒载:m kN g k /905.2=活载: m kN q k /919=?=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业建筑楼盖且楼⾯活荷载标准值⼤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186.15=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l h l l n n 2030025.1202028012010022002101=≤=+--=+=,取mm l 202001= (mm a 120=)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1、 某多层厂房,内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2、 荷载1) 水磨石面 0.65kN/m 2; 2) 钢丝网抹面吊顶 0.45kN/m 2; 3) 楼面活荷载 5.5kN/m 3;3、 材料1) 混凝土: C30(c f =14.3N/mm 2 , t f =1.43N/mm 2;) 2) 钢筋:梁钢筋HRB400级(y f =360 N/mm 2),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y f =270N/mm 2)。
二、 楼盖梁格布置草图三、 构件尺寸的确定1、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为2.2m 。
2、 估计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条件:板厚: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不验算挠度的刚度条件,板厚应不小于了L/30=2200/30=73.33mm ,此值小于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b*h : h=o l /18~o l /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初估取h=450mm ,截面宽度b=(1/2~1/3)h ,取b=200mm 。
主梁截面b*h : h=o l /15~o l /12=440~66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四、 板的设计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楼面 0.65 kN/2m ; 80mm 钢筋砼板 0.08×25=2.0kN/2m ; 钢丝网抹灰吊顶 0.45 kN/2m ;恒载标准值 3.1 kN/2m ; 活荷载标准值 5.5 kN/2m ;活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荷载总设计值 g+q=1.2×3.1+1.4×5.5=11.54 kN/2m恒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35,活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系数0.9.荷载总设计值 g+q=1.35×3.1+1.4×0.9×5.5=11.12kN/2m由此可确定为活载控制,即荷载总设计值为11.54kN/2m2、 计算简图由板和次梁尺寸可以得到板的设计简,板的支承情况如下图。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1. 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该楼盖包括两个部分:一层地面的停车场和上方的公寓。
整个楼盖跨度较大,需要考虑选用何种材料和结构形式。
设计任务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形式的选择、截面设计等内容。
2. 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是指在设计结构时需要承载的外部荷载,也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
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重、雪荷载、风荷载、人员活载和车辆荷载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假设设计地区为中国南方地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12)中的规定进行荷载计算。
设计荷载的详细计算过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3. 结构形式的选择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高度低、选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在选定结构形式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截面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截面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的截面设计涉及到板、肋、梁的尺寸和配筋参数等内容。
在本设计中,为了实现截面的合理设计,我们采用了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最终输出设计结果。
具体的设计细节和流程如下。
4.1. 整体式单向板设计板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荷载、结构高度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板厚度选用10cm,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板配筋率为0.5%。
4.2. 肋设计肋的设计主要考虑肋高度和肋跨度两个因素。
在本设计中,肋高度选用25cm,肋跨度选用4m。
钢筋混凝土肋配筋率为1.5%。
4.3. 梁设计梁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次要构件,其设计主要考虑梁高度和梁跨度。
在本设计中,梁高度选用40cm,梁跨度选用7m。
梁采用双筋矩形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为2%。
5. 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是指梁与柱之间连接的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
本设计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径选用45cm,钢筋混凝土柱配筋率为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楼盖形式。
本文将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对该楼盖的课程设计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设计计算书的编写,旨在展示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并详细说明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二、工程参数1. 楼盖平面尺寸:长L = 10m,宽B = 8m;2. 楼盖厚度:h = 0.2m;3.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4. 钢筋等级:HRB400;5. 楼盖荷载:活荷载为3.0kN/m²,自重荷载为7.0kN/m²;6. 楼盖跨度:L = 10m,取较小值;7. 楼盖支座条件:四周边界固定,支承条件良好。
三、荷载计算1. 活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规范,活荷载按照规定的荷载系数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2. 自重荷载计算:楼盖自重荷载按照混凝土和钢筋的单位体积质量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四、截面设计1. 验算截面高度:根据楼盖跨度和设计荷载,采用梁的截面验算方法,计算出截面高度h';2. 钢筋设计:根据截面高度h',计算出截面内钢筋面积As和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ρ;3. 截面构造: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截面的具体构造形式,如矩形截面、T形截面等。
五、受力计算1. 弯矩计算:根据楼盖的受力分析,计算出各个截面的弯矩和剪力;2. 剪力设计:根据截面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六、截面验算1. 弯矩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并进行验算;2. 剪力验算: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验算;3. 钢筋验算: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钢筋的抗拉承载力,并进行验算。
七、构造设计1. 确定楼盖板的厚度和钢筋的布置形式;2. 设计楼盖板的梁和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楼盖的整体稳定性;3. 设计楼盖板的边缘构造,如挡水条、防水层等。
八、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参数、荷载计算、截面设计、受力计算、截面验算和构造设计等相关内容。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首先,进行楼盖荷载计算。
根据楼房的设计用途和使用要求,确定楼盖的荷载。
常见的楼盖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和防护荷载等。
其次,进行楼盖的布置设计。
根据楼盖的尺寸要求和结构空间限制,确定楼盖的布置形式。
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板和直交肋梁的布置形式。
然后,进行楼盖板的厚度设计。
根据楼盖的荷载和跨度要求,计算出楼盖板的最小厚度,满足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接下来,进行肋梁的设计。
根据楼盖板的厚度和跨度要求,计算出肋梁的尺寸和布置形式。
肋梁通常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其尺寸和布置要满足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然后,进行单向板和肋梁的配筋设计。
根据楼盖的荷载和施工要求,计算出单向板和肋梁的配筋数量和布置形式。
配筋要满足楼盖的抗弯和剪力要求。
最后,进行楼盖的施工及验收。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楼盖的施工,包括搭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等。
完成施工后,进行楼盖的验收,检查楼盖的尺寸、强度和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保证楼盖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所用材料质量良好,受力特性稳定,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为主题,总结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分析,为建筑结构中此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梁、柱、肋板和楼盖组成,中间的梁是支承楼盖的支撑构件,而柱是支承梁的柱,楼盖主要用于形成房屋顶部的屋面,肋板是梁和楼盖之间的平衡器,它们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中,钢筋与混凝土所形成的共同单元,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前,应对梁、肋板、楼盖进行满足要求的计算,图纸设计等。
2.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组装梁,焊接完成,加固更加稳定。
4.安装肋板,钻孔,焊接完成。
5.安装楼盖,完成封闭。
6.完成水泥浇筑,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力学分析1.算梁的抗弯承载力:采用矩形截面,结合最大弯矩原理和弹性理论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
2.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采用快速分层法计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
3.算楼盖的抗压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四、结论1.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材料质量和受力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质量、构造原理、施工方法以及力学分析等多方面,确保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安全可靠。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力学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1工程概况1.1设计题目塔里木大学工科楼楼盖设计1.2设计资料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墙体厚度370mm ,结构横向长L 1=42m ,结构纵向长L 2=40m 。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对于单向板,四边都支撑在墙上。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4、结构环境类别一类;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中所给;钢筋:板中分布钢筋,梁中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PB300,板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梁中受力筋HRB400级;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 3,楼面面层为水磨石(25mm 厚水泥砂浆,自重为20kN/m 3);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 ,重力密度为17kN/m 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8.2m kN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对于单向板: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主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 ;柱子计算高度为4m ,尺寸自行拟定;8、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见规范;9、采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2结构的平面布置2.1单向板肋梁楼结构平面图墙体厚度370mm ,结构横向长L 1=42m ,结构纵向长L 2=40m 多跨连续板厚度按不进行挠度验算条件应不小于mm mm l h 634025004002==≥,则板厚取mm h 100=。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mm mm l h 667~4448000121~181(121~1810=⨯==))( 考虑楼面荷载的情况,故取mm h 450=次梁的截面宽度:mmmm h b 275~183550)21~31()21~31(=⨯==,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mm mm l h 1250~7141000081~141()81~141(=⨯==) 故取mm h 600=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主梁截面宽mm b 250=图1 单向板肋梁结构布置图 (单位:mm )2.2梁、板、柱搭接尺寸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 主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 ,柱子计算高度为4m ,初步设计mm mm 300300⨯3板的设计与计算3.1板的荷载计算恒荷载设计值100mm 钢筋混凝土楼板 2/3251.02.1m kN =⨯⨯ 25mm 楼面面层水磨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6.020025.02.1m kN =⨯⨯15mm 混合砂浆抹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31.017015.02.1m kN =⨯⨯合计 2/91.3m kN g = 活荷载设计值 2/k 52.594.34.1m N q =⨯=3.2板的内力计算及计算简图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3 计算跨度边跨m b a l l n o 44.222.0212.028.222=++=++= 且m bh L l n o 44.222.021.028.222=++=++≤ 取m l o 24.2= 中间跨 m l l c o 5.2== 且ml l n o 51.228.21.11.1=⨯=≤取m l o 51.2=计算跨度差()%10%4.25.244.25.2<=÷-,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统一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l o 44.2=)。
取1m 板宽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可采用等跨连续板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内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则:因为板的折减2'/k 67.621m N q g g =+= 2'/76.221m kN q q ==板的内力见表1。
(a )(b )图2 板的尺寸及计算简图 (a ).板的尺寸 (b ).计算简图3.3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42210/300,/1.19,0.18515100,100,1000m mN f m m N f m mh m m h m m b y c ====-===α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 连续板的弯矩计算如下表所示表1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 截面跨内最大弯矩支座弯矩1M2M 3MB Mc MD ME MM(KN ·m)4.73 3.75 3.23 -6.87 -5.22 -3.86 -5.11 备注:所在组合a 1+2f 1+2*7+6a 1+2f 1+2*7+6f 1+2*+6c 1+4d 1+5表2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板带部位截面边跨板带(①~②,○5~⑥轴线间)中间区板带(②~○5轴线间) 边跨跨内1M 离端第二支座 B M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2M 中间支座 C M 边跨跨内1M 离端第二支座B M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2M中间支座C M M/(KN ·m)4.73 -6.87 3.75 -5.11 4.73 -6.87 3 -4.09 21oc s bh f a Ma =0.0340.049 0.027 0.037 0.034 0.049 0.022 0.029 sa 2-11-=ξ 0.0346 0.0503 0.0274 0.0377 0.0346 0.0505 0.0222 0.0294 yco s f f a bh A 1ξ=187 272148204187272120159选配钢筋150@6φ 100@6φ 190@6φ 140@6φ150@6φ100@6φ 220@6φ180@6φ实配钢筋面积189283149202189283129157注: 1.中间板带②-○5轴线内,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20%。
附弯矩包络图: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5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所示:(a )(b )图4 板的配筋示意图 (a )边区板带 (b )中间区板带4 次梁的计算4.1 次梁荷载的计算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m kN /77.95.291.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次梁自重 m kN /1.21.045.02.0252.1=-⨯⨯⨯)( 梁侧抹灰 ()m kN /21.021.045.0015.0172.1=⨯-⨯⨯⨯合计 m kN g /08.12= 活荷载设计值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6由板传来 m kN q /8.135.252.5=⨯= 合计 m kN q g /88.25=+4.2 次梁内力计算及计算简图计算跨度边跨 m l n 755.6225.012.07=--= m a l n 875.6224.0755.62=+=+m l n 92.6755.6025.1025.1=⨯= 取 m l o 875.6=中间跨 m l l n o 75.625.07=-== 跨度差 ()%10%85.175.6/75.6875.6<=-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分别见表3和表4图5 板的尺寸及计算简图 (a ).板的尺寸 (b ).计算简图 表3连续次梁弯矩计算截面 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跨跨内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m a111 111- 161 141- ()2om l q g a M +=m kN /111.2 -111.2 73.69 -84.22表4连续次梁的剪力计算截面 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中间支座外、内侧弯矩计算系数m a0.45 0.6 0.55 0.55 ()n v l q g a V +=kN78.66104.8996.1596.07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7 4.3次梁正、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内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 边跨m m mm s b mm mm b f 2500230020022926875310=+=+<=⨯='第二跨和中间跨mm mm b f 2250675031=⨯='梁高h=450mm ,mm h 415354500=-=,翼缘厚mm h f 100='判别T 形截面类型:按第一类T 形截面试算。
跨内截面24.0415/100/015.00=='<=h h f ξ故各跨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mm 390604500=-=h ,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mm h 4150=。
连续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下表表5 连续次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侧 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 V/(KN)78.66 104.89 96.15 96.07 N bh f c c /25.00β 372450>V 396325>V 396325>V 396325>V N bh f t /7.0093366>V99351<V99351>V99351>V选用箍筋82φ82φ82φ82φ2/mm nA A sv sv =101 101 101 101 mmbh f V h A f s t sv yv /7.000-=<0按构造要求取按构造要求取按构造要求取实配箍筋间距smm /200 200 200 200截面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m kN M ⋅111.2-111.2 73.69 -84.22 201201//bh f M h b f M c s f c s αααα='=0.015 0.191 0.009 0.128 ξ0.01510.21390.0090.137421010///mm f f bh A f f h b A y c s y c f s αξαξ='= 762 885 446 605选配钢筋 222φ202122φφ+124φ144φ实配钢筋面积2/mm760854452615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8注:验算配筋率%1.024.0%2.0min .1==>==yvt sv SV svf fbs nA ρρ次梁配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4.4次梁的变形验算表7连续次梁在准永久值作用下的弯矩表截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跨跨内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m a111 111- 161 141- ()2ok k m l q g a M +=m kN ∙111.2 -111.2 73.69 -84.22○1边跨跨内验算 查表得:()()00371.010020022924502005.07605.0009.0412200760760,220820450,15.6,450200/1025.3,/102,/39.2''2224252=⨯-+⨯⨯=-+==⨯===⎪⎭⎫ ⎝⎛++-===⨯=⨯⨯=⨯==f f s te o s s o c s E c s tk h b b bh A m m bh A m m A m m h E E a m m m m h b m m N E m m N E m m N f ρρ2.032900371.039.265.01.165.01.1/32976041287.0102.11187.026<⨯⨯-=-==⨯⨯⨯==sqte tks o q sqf m m N A h M σρψσ取2.0=ψ1321095.662.015.1⨯=++=ρϕE os s s a h A E B受压区未配受力钢筋,0'=ρ,故0.2=θ,可考虑在长期影响作用下的刚度为:塔里木大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9 13131048.321095.6⨯=⨯==θsB B此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为:mm l mm B l M a o o q f 5.2725073.151048.3486875102.111548513262=<=⨯⨯⨯⨯⨯=⋅= 符合要求。